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1099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目录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测距方法术语与定义职责工作程序7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7.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7.2 用轴线法建立施工控制网8高程控制测量8.2 标桩的埋设9建筑场地平整测量9.1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依据9.2 土方方格网的测设10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施工放线、抄平1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我公司的工程测量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并保证施测精度与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承建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大型土石方工程场地平整、地下管道等的定位、放线及施工测量工作的控制。引用文件a) 国家及建筑业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与标准b) 建筑施

2、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术语与定义引用上述文件中有关术语与定义。职责5.1 公司及分公司总工程师主管测量工作,并指导、解决复杂工程测量中的技术难题。5.2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测量技术人员编制施测方案,并认真进行复核后,交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5.3 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测人员参加同建设单位组织的对鉴定定位测量的复审。5.4 分公司质量检查部门负责对各楼层轴线、墙柱边线、洞口尺寸位置及标高的测量放线进行复查。5.5 施测人员对自己人的测量结果负责,对成果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测量仪器、工具正确使用操作,并妥善保管与维护。6工作程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与精密量距两种方法。精密量

3、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与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还须考虑垂曲改正。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经验鉴定过的钢卷尺,有条件时可使用红外线测距仪。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普通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或以目估进行定线。如地面平坦,可按照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测出两点的距离。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并且估其水平,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点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一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钢尺两端间的高差,然后求出高差改正数据,将倾斜距离换算成水平距离。如使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距离,当其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

4、可不考虑尺长改正。量距时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一般规定为20。)相差不大时,也可不进行温度改正。6.1.1.2 精度要求为了样核并提高精度,一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以往测与返测距离值的差与平均值之比表示。在平坦地区应达到/3000。在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过到1/2000,在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1/1000。精密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即钢尺检定时的整长)设置传距桩.最好在桩顶面画出十字线的标记.所使用钢尺在量距前应先打开,使其与空气接触,经10钟分后方可进行量距.前尺以弹簧称施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

5、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数后后尺移动12厘米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一般要求读出三组数据.读数时应估读到0.10.5毫米,每次读数较差为0.51毫米.读数时应同时测记温度,以便反映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2 零尺段丈量按整尺段丈量距离时,当量至另一端点时,必剩一零尺段.零尺段的长度最好采用经过检定的专门用于丈量零尺段度的补尺来量度.如无条件,可按整尺长度沿视线方向将尺的端延长,对钢尺所施拉力应与检察院定时相同,然后按上述方法读出零尺段的读数.3量距精度当全段距离量完以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

6、回理事长应测量二测回以上.量距精度以二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使用普通钢尺进行精密量距,其相对误差一般可以1/50000以上.6.2 已知长度的测设测设已给长度的线段,就是从一点开始,按给定的方向与已知的长度进行丈量,求得线段的终点.测设方法如下:先用经纬仪标定直线方向,由起点开始陆续在地上打入尺段桩与终点桩,并在桩面上刻画十字线的标记,然后精密丈量距离,同时测定量距时的温度与各段高差,经尺长、温度与高差改正,求出丈量的结果.最后根据丈量结果与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标定的刻线,但当差值较大时,就难以在桩上进行改正,点位可能落在桩外,而必须换桩。6.3 已知角度的测设测设已知角度时

7、,只给出一个方向,按已知角值,在地面上测定另一方向。6.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成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建、构筑物的特点与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6.4.1直角坐标法当建筑物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与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6.4.2 极坐标法极法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控制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他

8、们之间的夹角与距离,按夹角与距离之数据即时可进行测角量距将给定的点位定出。6.4.3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京可采用此法6.4.4 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面三刀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中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定位桩拉上细线绳,恢复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在龙门板上标出墙、柱子的中心线,可以将龙

9、门板上相应的方向点拉上的细线绳,用以表示墙、柱的中心线。6.4.5 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有距离交会法来测下,距离交会法测定点位,不须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6.4.6 正倒镜投点法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若直线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中间,采用此法投点。正倒镜投点时,一定要用正倒镜取定占,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6.5 点的高程位置的测设6.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在进行施工测量时,经常要在地面上

10、与空间设置一些给定高程的点,所测出的高程通常用木桩固定下来,或将设计高程标志在墙上。当高程测设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木桩的顶面旋入螺钉作为测标,拧入或退出镙钉,可使测标顶端达到所要示的高程。6.5.2 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当开挖较深的基槽或将高程引测到建筑物的上部,可用水准测量传递高程。在深基槽测设高程时,需先向槽内引测临时水准点。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吊钢尺引测,做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水准点的高程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上,在地面水准确性点与基坑之间安置水准确性仪,先在水准确性点上立尺

11、,测出后视读数,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与前视读数。上例是由高处向低处引测高程式点的情况,当需要由低处向高处引测高与点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若开挖基槽不太深圳特区时,可设置垂直标板,将高程式引测到标板上,然后用钢尺向下丈量垂直高度,将设计标高直接画在标板上,即方便施工,又易于检查。当需要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可根据柱、墙下部设定的标准确性标高点沿柱或墙边向上量取垂直高度,而将高程传递增上去。7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7.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建筑方格网是成方形或矩形的施工控制网,各点的坐标值是整数,相邻点之间的方向均与建筑物的轴线平等或垂直,因而用

12、建筑方格网进行施工放线最为方便,而且精度也较高。但由于建筑方格网必须严格按照总平面图布置,其点位在场院地平整流器与工程施工时常易遭受损坏。测设方格网的工作台量也较大,所以现仿常驻以小三角网或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而不强求一定采用建筑方格网这种形式,但在平坦地区采用建筑方格网不是有利与适宜的。7.2 用轴线法建立施工控制中、小开支建筑场地,其平面控制网可以采用思线法来建立,即在场地中央测设一条主轴线(长轴线)与若干条与其垂直的短轴线,同时在轴线上灵活的布设所需要的点位。最简单的轴线网是两面三刀末平行于建筑物轴线的正交十字线。由于各轴线之间不一定组成闭合图形,所以是一种较不严密的施工控制网,但具有一

13、定的精度,是一种比较简单,经济与实用的测设方法,适用于总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建筑地。8 高程控制测量8.1 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城市高程水准点的控制间距均较大,一般建筑工地施工时,很难直接用它来做施工中的高程控制点,而8.2 标标语的埋设施工控制测量的最终成果,必须在地面上精确的固定下来,因而要埋设稳定牢固的标桩,这是施工控制测量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平面控制点的标桩有永久性与临时性两种,永久性标桩的埋设应考虑到在施工与生产中能长期保存,不发生下沉与位移。标桩的尺寸大小及埋设深度,根据其用途、使用期限、地质与气候等因素决定。但埋设深度不得浅于0.5米,冻土地区标桩埋设深度不得浅于冻土线以下0.5米,

14、标桩顶面以高于地面设计高程0.3米为宜。临时标桩一般以木桩为主,也有采用铁桩与平共处金属管标语等。其规格与打入地下深度,视而不见用途与地质等因素而定。木桩打入土中之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了保证桩位稳定,可将桩的四周浮土挖空心思去,以砼将木桩包固。建筑场地平整测量9.1 场地平整施工测的依据大型建筑场地自然地形袍为复杂,为了例题进行场地平整,一般由设计单位进行场平设计,并提出场平设计施工图,施工单位则依图施工。场平设计一般采用方格法,方格法就是在场地地形图上画出土方方格网,作为进行施工时的控制,并根据方格计算工程量。方格的边长以1040米为宜,一般采用20米。小型建筑场地、面积较小、起伏不大的地区

15、,可使用水准仪均匀地测量一些点的高差,定出标准高度进行平整。9.2 土方方格网的测设测设土方方格网就将施工图上所画的方格网,按照其设计坐标定于地面。土方方格网的测定基本方法是:把要平整的地区分成若干个方格,测出方格网交点处的高程,取其四角高程的中数,代表这一小方格的平均高程,并根据设计的高程与原地面的高程,计算填挖高度与土方量,最后做出土方的调配方案。但对于较小的建筑物场地,平整范围线与土方方格网可一并测定。10. 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施工放线,抄平10.1 民用建筑主轴线的测设为了便于建筑物的放线工作,应先在场地上测设主轴线,作为细部放线的依据。主轴线要与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房屋

16、的放线工作。10.1.1 主轴线的布设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布置情况,施工场地的地形条件等因素,主轴线可布置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矩形等。无论采用那种形式,主轴线的点数不得少于个。10.1.2 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在建筑群内新建或扩建时,设计图上往往给出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此时建筑物的轴线即可根据图上绘出的相对尺寸测出。10.1.3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城镇建设要按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因此建筑用地的边界,应经规划部门与设计部门商定,并由规划部门的拨地单位在现场直接测设边界点,其连线称为:“建筑红线”。建筑物的主轴线应根据建筑红线

17、测设。一般建筑物主轴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因此采用直角坐标法来测定主轴线比较方便。根据建筑红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来推移平行线。当建筑红线与建筑物主轴线不平行与垂直时,可采用极坐标法或前方交会法测设建筑主轴线。10.1.4 根据控制点测设主轴线。如果建筑场地上有坐标控制点可以利用,应根据控制点并按照建筑物轴线的设计坐标,将建筑物的主轴线测设于地面。10.2 工业厂房主轴线及矩形控制的测设凡工业厂房或连续生产系统工程,均应建立独立厂房矩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厂房,测设一个矩形控制网即可满足放线需要,而对于大型厂房或系统工程,则需要建立比较复杂的矩形控制网,即先测出厂房主轴线,

18、然后根据主轴线测出四个矩形而组成一个控制网。施测前,应根据厂房或系统工程平面图,现场地形条件与施工控制网的形式,确定施测方案,必须保证所选定的控制点位置的长期使用与保存,因此要避开地上地下管线,并与建筑物基础的开挖保持.5.0米的距离。.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房屋定位测量 房屋基础测量根据场地上民用建筑主轴线控制点与其它控制点,首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上,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铁钉作为标志,房屋外墙轴线没定以后,并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需控制轴线都一一测出,然后检查轴线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最后根据中心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边线以便开挖。11.1.2 引桩(轴线控

19、制桩)的测设引桩一般钉在基槽开挖边线以外24米的地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便于向上投点,应在较远的地方测定思线控制桩。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测在建筑物上。引桩是忘记至轴线的控制桩,在一般小型建筑物放线时,为了保证引桩的精度,一般都先测引桩,再根据引桩测设轴线桩。11.2 基础施工测量11.2.1 基槽抄平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在槽壁各拐角处与槽壁每隔34米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闰桩的上表面拉上线绳,作为清理槽底与打基础垫层时掌握高程的依据。标高点的测量高差为毫米。11.2.2 垫层轴线投测垫层打好以后,根据控制的轴线,

20、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去,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与基础边线,作为基础钢筋绑扎与支设模板的依据。11.2.3 砖基础皮数杆(线杆)的设置立砖基础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抄出一条高于垫层面水平标高线,然后将皮数杆上相同的标高线对齐木桩上的水平线,并用铁钉把皮数杆与木桩钉牢,这样立好皮数杆后,即可作为砌筑砖基础的标高依据。11.2.4 防潮层抄平与轴线投测当砖基础砌筑到标高下一层砖时,应用水准仪测设防潮层的标高,其测量高差毫米,防潮层做好后,根据控制桩用经纬仪进行投点,其投点高差毫米,然后将墙轴线与边线用墨线弹到防潮层上,并把轴线延伸到基础墙的外立面上,用红油漆画出三

21、角形。11.3 墙身皮数杆的设置墙身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拐角与隔墙处,为了便于施工,采用里脚手架时,皮数杆立在墙外边,采用脚手架时,皮数杆应立在墙里边。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仪在木桩上测设出线对齐,并用钉钉牢。为了保证皮数杆垂直稳定,可在皮数杆上加钉两根斜撑。11.4 多导建筑物施工测量11.4.1 轴线投测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经纬仪把轴线分别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然后根据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墙底部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到上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用尺实量其间距,进行校核,其相

22、对误差不得大于。经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该层的施工。为了保证投测精度符合规定要求,使用的仪器一定要经检验校正,安置仪器一定要严格对中、定平。为了防止投点时仰角过大,经纬仪距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要大于建筑物的高度.5倍,否则应采用正倒镜处长直线的方法将轴线向外延长,然后再向上投点。11.4.2 高层传递多层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层楼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方法一: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在皮数杆上自起门窗口、过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已标明。一层楼砌好后,则从一层皮数杆起,一层一层往上接。方法二:利用钢尺直接丈量:在标高精度要

23、求较高时,可用钢尺沿某一墙角自0.00起向上直接丈量,把标高传递上去。然后根据由下面传递上来的高程立皮数杆,作为该层墙身砌筑与安装门窗、过梁及室内装修、地坪抹灰时掌握标高的依据。方法三:吊钢尺法:依据首层楼梯间标准水准点,在楼梯间吊上钢尺,用水准仪读数,把下层标高传递到上层楼层中去。11.5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高层建筑物结构放一主要是依据轴线控制桩向上,逐层引测轴线与传递标高的测设工作。确保建筑物垂直度符合规定要求。11.5.1 轴线投测一般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经纬仪进行轴线投测,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将经纬仪安置在主轴线控制桩处,严格对中,整平后瞄准设在外墙基础外立面上的红三角轴线标志,照准无误

24、之后,固定水平制动螺旋,松开竖盘自动螺旋,上下转动望远镜,仰视二层楼面需投点的位置,在楼层上配合操作人员根据观测者的指挥,在墙柱边或楼板边棱上用红油漆画好投测点的位置,在楼层上配合操作人员根据观测者的指挥,在墙柱边或楼板边标准上用红油漆画好没测点并涂上红三角。用同样方法在这条主轴线另一端测出上点,通过两点弹墨线,主轴线即在二层楼板面弹出,然后依次投测出其它控制轴线。进而分别弹出所有轴线。然后用钢尺实量各轴线间距,用经纬仪实测控制轴线交角,符合规定要求后,按首层放线方法在楼板上弹出各细部轴线及门窗口位墨线。用以上方法依次逐层向上投测。当楼房逐渐增高,而控制桩离建筑物较近,投测时望远镜的仰角太大,

25、再以原控制桩投测,不但操作不便,同时投测的精度也随仰角的增加而降低。为此在布置轴线控制桩时需将原轴线控制桩处长至更远或附近大楼屋面,便于投测的地方,随着建筑物的增高,当近距离投测点仰角增大时可使用远处轴线控制点按上述方法依次逐层投测,直至工程结束。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正确性,经纬仪须经过严格校正才能使用,保证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投井下石测时,应注意照准部水准管气泡要严格居中,同时采用盘左与盘右两个竖盘位置进行投测,取其平均值,消除照准误差。11.5.2 高程传递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一般是首层墙体砼打完拆模后,用水准仪在内墙面上测设一条

26、高出室外内地坪线1.00米水平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及室外内装修时或楼顶板的标高控制线。对于二层以上各层,同样在墙体砼打完后,一般从楼梯间用钢尺以首层的+1.00米标准确性标高线向上量取一段等于该层+1.00米标高的距离,并作标志,然后再用水准仪测设出该层的+1.00米标高线。这样用钢尺逐层向上引测。11.5.3 变形观测11.5.3.1 打桩过程中变形观测在打桩过程中,由于土体受到挤压,地层受到振动,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与政党使用受到影响,必须对周围的建(构)筑物进行沉降、位移、裂缝、倾斜等变形观测。沉降观测按“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执行。位移观测当要测定某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时,应在同一直

27、线上投控制点与观测点,控制点至少须埋设三个,控制点间的距离及观测点与相邻控制点的距离要大于30m,以保证测量的精度。控制点(枯准线)应设在打桩区影响之外(一般设在100m之外),打桩影响范围一般为桩长的1.5倍。位移观测测量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观测法。即采用级经纬仪正倒镜投点的方法直接求出位移置。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仪器架在控制点,正镜瞄准控制点,投点至观测点,用小钢尺直接读数;倒镜再瞄准,投点至1再读数,取两读数的平均值,即为观测点的水平移值。此外还可采用小角法,激光准直法、前方交会法等观测位移。打桩过程中对周围建(构)筑物的位移观测,最好在打桩前与打桩后各测一次,也可在每天打桩后观测一次,观测

28、后及时整理记录,于次日提交资料。倾余观测在对建(构)筑物进行倾斜观测之前,首先应在被观测的建(构)筑物上设置上、下两个用一垂直视准面内的标志点作为观测点,设上观测点为,下观点为,观测时,经纬仪的位置距离建筑物应大于建(构)筑物高度1.5倍,先瞄准上部点,用正倒镜法向下部投点,如果与点不重合,则说明建(构)筑物已发生倾斜,量出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a即为建(构)筑物的倾斜值。若以表示之间的高度,则倾斜度为“I=arcsina/H11.5.3.2 井点降水与挖土阶段的变形观测当地下水位较高需要井点降水或深圳特区基坑挖空心思土时,可能会引起施工地区及周围地区的沉降,严惩时会影响临近建(构)筑物的

29、政党使用与安全,对临近建(构)筑物需要进行沉降、位移、裂缝、倾家荡产斜面观测,在挖土与地下室外结构施工期间,还应对基坑四周护坡结构的沉降、位移与倾斜进行观测,观测方法可参照本文.111.5.3.3 结构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高层建筑从基础(地下室)施工开始,至竣工交付前,一般由施工单位负责沉降观测,设计单位有指定要求时,可由甲方委托指定单位进行观测。设计无明确指定时,一般由施工单位负责沉降观测,观测资料随交工资料移交建设单位,交工后的沉降观测一般由建设单位负责。沉降观测工作应事先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或工程临理单位协商后编制沉降观测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经上述各单位代表认可后实施

30、。11.6 厂房施工测量11.6.1 厂房的定位多是根据现场建筑方格网进行的。由于厂房多为排柱式建筑,跨距与间距大,但隔墙少,平面布置简单,所以厂房施工中多采用由柱轴线控制桩组成的厂房矩形方格网作为厂房的基本控制网。为了便于进行细部的测设,在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同时,还应沿控制网每隔若干柱间距埋设一个控制桩。称为距离指标桩。11.6.2 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建立后,即可按柱列间距与跨距用钢尺从靠近的距离指标桩量起,沿矩形控制网各边定出各柱轴线桩的位置,并在柱顶钉小钉,作为柱基放样与构件安装的依据。11.6.3 柱列基础的放线柱列基础的放线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相应的柱列轴线控制桩上

31、,沿轴线方向交会出各柱基的位置(即定位轴线的交点)。然后按照基础详图的尺寸与基坑放坡宽度,用特制角尺,根据定位轴线我定位点放出基坑开挖线,并撒上白灰线标明开挖范围。同时在基面的四周边线上钉四个定位小木桩,桩顶钉一小钉作为修坑与立模的依据。当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后,再用水准仪在坑壁四周坑底设计标高以上0.5米处测设几个水平桩,作为检查坑底标高与打垫层的依据。11.6.4 柱子吊装测量工作在柱子安装前,对基础中心线及其间距,基础面与杯底的标高,应根据厂房控制网与水准确性点,进行实测检查,并提出成果资料。定出柱身三面中心线点,每面又须分上、中、下三点,并作出标志,或者在柱身上用墨线弹出柱中心线。并调整杯

32、底标高,检查牛腿面到柱底的长度,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相符,应根据实际柱长修整杯标高,以使柱子吊装后,牛腿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11.7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11.7.1 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1 熟悉管道设计图纸资料(包括管道平面图、断面与附属构筑物图),了解设计意图。为了防止错误,应注意对图纸进行校核,如发现问题,应与设计人员联系处理。11.7.1.2 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在地面上的走向与管线沿途已有平面与高程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如已有控制点过少应先测设补点。11.7.1.3 依据管道平面图与已有控制点,结合实际地形,确定管道放线的具体方法,计算放线数据,并绘制施测图,管道放线的测设

33、数据必须经校核无误后方可用于施测,防止造成返工现象。11.7.1.4 根据管道在工艺上的不同要求,工程性质,所在位置与管道种类等因素,以确定放测精度。如厂区内部管道比外部要求精度高,无压力的管道比有压力管道要求精度高,永久性管道比临时性管道要求精度高。11.7.2 管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1 补测控制点在进行管线定位时,尤其是在厂外,往往由于控制点太稀或距离较远、不足应用,因此必须先补测控制点,然后再根据补点进行管道定位。11.7.2.2 根据地面上已有建筑物进行管道定位管线定位就是在地面站上测定管线起止点与蹭各转折点的位置。在城建区管线一般都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11.7.2.

34、3 根据控制点进行管线定位对于具有设计坐标的管线,应根据场地上的控制点或补点进行定位。作业前,应做好前述准备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测设方法与精度,管线定位时,最常采用极坐标法与角度交会法,其测角精度一般可采用30秒,量距精度为1/5000,并应分别计算测设点的点位误差。11.7.2.4 管线衔接管线工程分期分段施工或与其它建筑物、构筑物有结构衔接的定位工作,必须进行全面联测,其偏差经调整后方可交付施工。11.7.2.5 为了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应沿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的位置要选定在中线外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点位要牢固稳定,标志要明显,一般多选在旧建筑物墙角、台阶

35、及基岩等处。如无适当的地物,应提前埋设标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根据等水准点敷设,其精度不得低于等水准确性点。临时水准点的间距:自流管道与架空管道以200米为宜,其它管线以300米为宜。12验收12.1 建(构)筑物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将有关资料与验线申请交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共同验线,并由监理或建设单位委托当地测绘声绘色单位进行复测,经验收合格后,输验收手续,才能正式施工。12.2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质量检查人员、工长随时进行检查、校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2.3 在施测过程中与施测完成后,测量人员要认真进行自检,要反复校核,达到要求的精度,做到万无一失。13. 测量资料13.1 建(构)筑物定位放线前,应编制施测方案13.2 建(构)筑物定位放线经验收后应有验收资料13.3 建(构)筑物变形观测方案及观测成果资料13.4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应保存原始记录备查13.5 建(构)筑物中心位移、沉降观测、垂直度控制等测量资料。第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