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0070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学分:3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教材:1、医学微生物学,刘晶星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2、现代医学微生物学闻玉梅主编,第一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3、 , , (15 ), 北京科学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及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原则等的科学。它及临床内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及外科学等学科感染性

2、疾病高度相关。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学习以后的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分为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四篇。在基本原理中主要叙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及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及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在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中主要介绍几种引起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2、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及医

3、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及抗感染免疫的机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三、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绪论2细菌的形态及结构2细菌的生理2噬菌体1细菌的遗传及变异2细菌的耐药性2细菌的感染及免疫2球菌2肠杆菌科2厌氧菌1分枝杆菌属1支原体、立克次体2衣原体、螺旋体2病毒的基本形状2病毒的感染及免疫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2呼吸道病毒2急性胃肠炎病毒1肝炎病毒3疱疹病毒 逆转录病毒2真菌学2细菌的形态学观察4无菌技术4细菌的人工培养4生化鉴定4药敏试验4实验考试4总计603624四考核(小四号宋体加粗,内容必须包括如下2项)考核方式:理论

4、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五、课程基本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2.对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3.微生物及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及人类的关系;2.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新发现微生物简介,微生物发展展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目的要求1.细菌的测量单位、形态及结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组成及功能)、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意义、细菌L型。2.细菌形态及结构检查法。讲课时数 1学时

5、教学内容 1.概述细菌的含义;2.细菌的大小及形态;3.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组成、G细胞壁的结构特点、细胞壁功能、细菌L型的定义及其及临床上的某些慢性感染病之间的关系,特殊结构组成及每种结构的定义、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细胞质及其内容物(质粒、核蛋白体、胞质颗粒)的组成及功能、核质的组成及功能;4.细菌形态及结构检查。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章 细菌的生理目的要求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及群体生长的规律,培养基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2.细菌的营养物质、常见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常用培养基类型3.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能量代谢和细菌的分类及命名。讲课时数 1学时教

6、学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状;2.细菌的营养及生长繁殖: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营养摄取机制、细菌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细菌生长方式、群体生长(生长曲线);3.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能量代谢、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及医学上的意义;4.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定义、类型、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5.细菌的分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3章 消毒灭菌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目的要求1.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防腐及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2.常见消毒灭菌的方法及应用;3.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及实验室感染的控制及监督和法律责任。

7、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防腐;2.消毒灭菌的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3.消毒灭菌的应用;4.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的定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实验感染控制及监督。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4章 噬菌体目的要求1.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定义2.噬菌体引起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周期3.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抗原性;2.毒性噬菌体:定义、溶菌周期;3.温和噬菌体:定义、溶原性转换

8、、溶原周期。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5章 细菌的遗传及变异目的要求1.质粒、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等概念;2.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的过程,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3.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基因的突变及损伤后修复。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整合子、噬菌体;2.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3.基因转移和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4.基因突变;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目的要求1.耐药性的概念;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的机制及控制策略;

9、3.细菌耐药的现实状况。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的种类;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细菌耐药的机制:耐药性定义、耐药机制;4.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7章 细菌的感染及免疫目的要求1.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医院感染等基本概念;内毒素及外毒素的区别;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细菌的致病机制、感染的来源及类型、医院感染的特点;3.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机制(非特异性、特异性)、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正常菌群及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学意义,条件

10、致病菌、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微生态平衡及失调;2.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及毒素(内外毒素的区别)、入侵的数量、入侵的途径;3.感染的发生及发展:感染的来源、感染的类型、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4.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目的要求1.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及特点、类毒素的定义。2.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细菌感染的细菌学诊断及血清学诊断方法;2.人工主动免疫及人工被动免疫区别、类毒素;3.细菌感染的治疗。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9章球菌目的要求1

11、.葡萄球菌A蛋白的定义及生物学功能;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抗O试验的原理及用途;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2.常见化脓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常见化脓性球菌的防治原则。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球菌概述2.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不同的分类致病性:金色葡萄球菌毒力最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意义;致病物质有毒素(葡萄球菌溶血毒、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酶类(凝固酶及其他及侵袭力有关的酶类)及特殊结构(荚膜、

12、胞壁肽聚糖等);所致疾病分侵袭性及毒素性两种类型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防治原则:医学性感染、耐药问题、自身菌苗3.链球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分类致病性:A群链球菌毒力最强;致病物质包括特殊结构(、M蛋白)、毒素(S及O溶血毒、致热外毒素)及侵袭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毒、链道酶等);所致疾病以A群最多,分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及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防治原则4.肺炎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及培养;抗原构造及分型致病性:主要靠荚膜致病,引起大叶性肺炎免疫性微生物

13、学检查:注意及甲型链球菌相鉴别防治原则:多价菌苗5.奈瑟菌属概述膜膜炎奈菌及淋病奈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0章肠杆菌科目的要求1.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致病机理;志贺氏菌的分群、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免疫性、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肥达试验定义及意义;2.肠道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大肠杆菌的致病条件;志贺氏菌的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及耐药性;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沙门氏菌;3.大肠杆菌的防治;志贺氏菌的免疫性及防治;沙门氏菌的防治。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概述2.埃希菌属:大多为条件致病;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

14、病;致病株主要有五种类型及其致病机理;微生物学检查及其防治。3.志贺菌属:抗原构造及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耐药性问题;菌苗预防4.沙门菌属:抗原构造及分类、变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体的分离鉴定;肥达反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3章厌氧性细菌目的要求1.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梭菌;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性(条件破伤风外毒素作用机制及所致疾病特点)及特异性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肉毒梭菌的形态及致病性;2.产气荚膜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常见的厌氧菌培养方法;艰难梭菌所致疾病;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

15、特征、所致疾病种类;临床最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3.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梭状芽胞杆菌的通性;破伤风杆菌的培养特性;肉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厌氧芽胞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突出典型特征)、染色及抵抗力(结合实践意义)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神经痉挛毒素及其致病机制)、所致疾 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生素)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有荚膜的大杆菌)、培养(双层溶血环、反应)和生化反应(汹涌发酵)致病性:致病物质(种类

16、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所致疾病(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及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 食物中毒, 坏死性肠炎)微生物学检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防治原则肉毒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芽胞及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致病性: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艰难梭菌2.无芽胞厌氧菌:种类、性状及在感染中的作用致病性:致病条件、细菌毒力、感染特征、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4章分枝杆菌属目的要求1.掌握抗酸杆菌的定义、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卡介苗的概念;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意义及应用;2.结核

17、杆菌的微生物检查及防治;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及抵抗力(围绕菌体组成含有大量脂质展开)、变异性(及耐药性变异)致病性: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机制;免疫性:细胞免疫为主,属有菌免疫;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应用)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抗痨药物2.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8章放线菌及诺卡菌目的要求1.放线菌和诺卡菌的概念;硫磺样颗粒的本质和临床意义;2.放线菌和诺卡菌的致病性;3.放线菌和诺卡菌

18、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诊断及防治。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放线菌的定义、放线菌属及诺卡菌属的比较。2.放线菌及诺卡菌的形态特点、致病性及检测;硫磺颗粒的本质及检出意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19章支原体目的要求1.支原体的概念、形态特点、培养特性;肺炎支原体及解脲脲原体所致疾病;2.主要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支原体及L型细菌的区别;溶脲脲原体的生化反应;3.支原体的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 。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概述:支原体定义、生物学性状:形态及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精氨酸、尿素)、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区别、对人致病支原体的种类

19、、及细菌L型的区别;2.肺炎支原体: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感染途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3. 溶脲脲原体:生物学性状(T株、分解尿素)、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技术), 及防治原则;4.穿透支原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0章立克次体目的要求1.立克次体的概念;外斐氏反应原理及应用;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所致疾病;2.常见立克次体的种类,共同特征;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3.立克次体的分类、抵抗力、微生物血检查及防治原则。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概述: 立克次体定义、共同特点及分类(常见致病的立

20、克次体种类),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血清学诊断;2.普氏立克次体: 生物学性状(外斐反应)、所致疾病及其传播方式;3.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及其传播方式; 4.恙虫热立克次体:传播方式;血清学诊断;5.贝纳柯克斯体:形态染色、培养、变异、抵抗力;致病性(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诊断及防治;6.汉赛巴通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1章衣原体目的要求1.衣原体的概念、发育周期及形态染色;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衣原体及所致疾病;2.衣原体的培养特性;主要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 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特点;3.衣原体的共同特征、分类、抵抗力及免疫性;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

21、的微生物学检查。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概述:衣原体定义、共同特征、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2.沙眼衣原体:三个生物变种;生物学性状(发育周期、原体及始体的区别)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传播方式、血清型及所致疾病关系、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所致疾病;3.肺炎衣原体:致病性;4.鹦鹉热衣原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2章螺旋体目的要求1.螺旋体的概念;病原性螺旋体的种类;钩端螺旋体的形态结构及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2.钩端螺旋体的抵抗力、免疫性、防治原则、微生物学检查;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防治原则及微生物学检查;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致病性;3.雅司螺旋体、伯氏疏

22、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奋森螺旋体。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概述:螺旋体定义, 分布、种类(常见致病性螺旋体的种类)2.钩端螺旋体:形态及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及分类;传播途径及中间宿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检查方法;疫苗预防3.梅毒螺旋体:形态、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传播方式;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疫苗预防4.伯氏疏螺旋体:生物学性状、流行环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5.回归热螺旋体及奋森螺旋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目的要求1.基因组(),衣壳(),壳粒(),包膜(),刺突(),干扰现象()的概念;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的增

23、殖;2.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病毒的复制过程;3.病毒的大小及形态及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遗传变异。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 1. 病毒的大小及形态;2. 病毒的结构:裸露病毒、包膜病毒;3. 病毒的核酸及蛋白质:(1)病毒的核酸 (2)病毒的蛋白质;4. 病毒的增殖:(1)病毒增殖( 2)病毒的异常增殖( 3)干扰现象();5病毒的遗传及变异:(1)传统遗传学( 2)分子遗传学;6病毒的分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4章 病毒的感染及免疫目的要求1.病毒的传播方式;慢性感染()、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的概念;干扰素()的概念,分型,来源及抑制病毒机理。病毒感染的特异性

24、免疫获得方式及特点2.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及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体抗病毒免疫。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 1. 病毒的感染方式2. 病毒的致病机制3.病毒性感染:(1)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2)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4. 病毒的感染类型5抗病毒免疫(1)干扰素及细胞(2)特异性免疫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29章 肝炎病毒目的要求1形态结构,基因结构,抵抗力及抗原抗体系统组成、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2.五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签别要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3的免疫力及致病机制。讲课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甲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生

25、物学特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3、五型主要肝炎病毒的鉴别要点4、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5、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6、戊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7、肝炎相关病毒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36章 真菌学总论目的要求1.真菌的概念及结;2.真菌的培养、检测。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真菌的概念及分类;2.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培养基和菌落);3.微生物学检查法;4.防治原则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37章主要致病性真菌目的要求1.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概念;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形态结构和菌落特点。2.常见的浅部和深部感染真菌致病性及检测。3其他真菌特点。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概念。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方法;2.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 新生隐球菌: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