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9721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市2011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供参考)高考研究核心小组一、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受中考招生政策,文、理分流不尽合理等的影响,我市高三文科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学生后进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的任务一直非常沉重。虽然如此,但全市地理老师绝大部分工作兢兢业业,大胆创新,保证了全市的高考成绩处于全省的先进行列。为了更上台阶,再造辉煌,更有效地开展我市地理高考复习迎考工作,特制订本教学计划,供全市参考,各校、各班级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修改。二、指导思想以考纲为纲,严格落实课程标准。新考纲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

2、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我们要做好初、高中教材的对接,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切实培养好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三、教材分析板块

3、一:自然地理和地图宇宙中的地球重点掌握的内容有: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地图三要素,等值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特征和意义,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日期和节气等,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的范围,地方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的时间,太阳高度,日期分界线),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掌握的内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常见的天气系统),水循环和

4、洋流(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洋流的类型、成因、名称、判读)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掌握的内容有: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及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掌握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掌握的内容有: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板块二:人文地理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地域文

5、化对城市的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板块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掌握的内容:主要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6、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板块四:区域地理重点理解:世界地理概况,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六个国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中国区域地理。四、具体措施1、钻研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先行区,如山东、宁夏等地的试题。老师们不仅要晓得做,更要能从试题中捕捉新高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2010年湖南卷37题第(3)问: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该题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可得分,得高分和满分。2抓好“双基”

7、,把握好教学导向。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

8、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

9、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

10、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十年西部大开发、深圳特区30年、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

11、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五、进度安排大周(14天)日期课时教学内容(课时)备注暑假共50天47地图与地球;第一次月考19.19.1110月考试卷讲评+作业讲解(3);大气运动(4)天气系统与气候(3)29.139.2512天气系统与气候(2);水循环与洋流(2);单元卷(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差异性(2)39.2710.98差异性(1);单元卷(2);地形对聚落及交

12、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3)国庆放假410.1110.23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单元卷(2);模块滚动测试卷(3)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3);大洲的主要特征比较(2)510.2511.612五个地区的地理特征(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3)单元卷(2);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3);中国的地形和气候(1)611.811.2012中国的地形和气候(2);中国的河湖与自然资源(3)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3)中国的四大地理单元(3);中国不同尺度区域的特征(1)711.2212.412中国不同尺度区域的特征(2);单元

13、卷(3)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2)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3);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区位(2)812.612.181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区位(1);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单元卷(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3)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3)912.201.11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单元卷(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单元卷(2);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101.31.1512区域发展差异(2)区域经济联系(2);单元卷(2);荒漠化的危害

14、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111.171.2912单元卷(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2);单元卷(2)、模块卷(2)121.302.10寒假(春节)最迟于3月中旬结束一轮复习132.112.2615选修142.283.1212选修153.143.2612专题复习预计到5月上旬结束二轮复习,共41课时163.284.912174.114.2312184.255.79195.95.2112第三轮复习(综合试卷、信息卷)调整

15、状态,复习迎考205.236.312附:第二轮专题目录目录1专题一:地球和地图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与光照图专题三:等值线图判断专题四:大气运动规律专题五:气候分析专题六:陆地和海洋专题七:地理统计图专题八:区位分析方法专题九:区域地理专题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专题十一:选修部分专题十二:地理答题技能目录2专题一 数据分析专题二 图像分析专题三 区域分析专题四 区位分析专题五 时空分析专题六 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专题七 地理计算和地理绘图专题八 地理解题方法指导目录3专题一 图像系统第1课时 等值线图第2课时 统计图表专题二 地球运动第3课时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第4课时 地球运动的意义第5课时 晨昏

16、线与光照图专题三 气候专题第6课时 基本原理第7课时 气候要素分布第8课时 气候要素成因专题四 地形与自然带专题第9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貌第10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貌第11课时 自然带专题五 陆地水与海洋水第12课时 河流基础知识第13课时 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第14课时 河流与人类活动及河流开发治理第15课时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专题六 区位分析第16课时 农业与工业区位分析第17课时 城市、交通、旅游区位分析专题七 区域分析第18课时 空间定位第19课时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第20课时 世界地理第21课时 中国地理专题八 资源、灾害与环境问题第22课时 人口问题 第23课时 资源问题第24课时 自然灾害第25课时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九 地理能力培养第26课时 地理计算能力第27课时 地理绘图能力第28课时 地理答题指导目录4专题一 地图知识及其应用专题二 等值线图专题三 日照图专题四 河流专题专题五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专题六 区域产业活动专题七 人口、城市与人地协调专题八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专题九 世界地理专题十 中国地理专题十一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