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试题答.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90346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试题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基试题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试题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试题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基试题(龙华)答一、 选择题1. 内经中表述事物或现象阴阳征兆的是: A.寒热 B.上下 C.水火 D.晦明 E.动静2. 证候不包括: A.四诊检查所得 B.内外致病因素 C.疾病的特征 D.疾病的性质 E.疾病的全过程3.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思 E.肾藏志4. 下列各脏中,其生理特性以升为主的是: A.肺及脾 B.肺及肝 C.肝及肾 D.心及肾 E.肝及脾5. 患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其证型是: A.实热内炽 B.阴虚火旺 C.肝胆湿热 D.真寒假热 E.真热假寒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脉象有胃气的特点: A.不浮不沉 B

2、.不快不慢 C.柔和有力 D.从容和缓 E.节律一致7. 饥不欲食可见于: A.胃火亢盛 B.胃强脾弱 C.脾胃湿热 D.胃阴不足 E.肝胃蕴热8. 干姜配伍附子,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反9. 钩藤入汤剂宜: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10. 具有利尿通淋功效的药物是: A.川芎 B.丹参 C.郁金 D.桃仁 E.牛膝11. 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 A.肺、肾 B.肝、胃 C.心、肝 D.脾、胃 E.肺、胃12. 四神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草豆蔻 B.白豆蔻 C.肉豆蔻 D.砂仁 E.厚朴13. 麦门冬汤中

3、配伍粳米、大枣、甘草的意义有: A.佐金平木 B.培土生金 C.扶土抑木 D.滋水涵木 E.益火补土14. “风胜则_”;“寒胜则_”: A.动浮 B.动肿 C.肿浮 D.动痛 E. 肿痛15. 炙甘草汤证的主证是: A心下悸,欲得按 B.心中悸而烦 C.脉结代,心动悸 D.厥而心下悸 E.心下悸烦 16. 金匮要略中“下利便脓血者”,其治方是: A.白头翁汤B.桃花汤 C.黄土汤 D.赤小豆当归散 E.芍药汤17. 温病证见:身热,腹胀满,便秘或热结旁流,口干,咽燥,唇裂,舌苔焦躁,脉沉细。证属于: A.热灼胸膈 B.热结肠腑,气阴两虚 C.热结肠腑,阴液亏损 D.热结阳明,小肠热盛E.热灼

4、胸膈,气阴两虚18. 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 A.肝、肺B.肺、肾C.脾、胃D.肝、胆E.心、肾19.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血府B.经络C.腠理D.三焦E.分肉20. 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 A.脾的阳气上升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及胃的降浊相对而言 E.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21. 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 A.从脏走手B.从头走足C.从足走胸D.从足走腹E.从手走头22. 五色分属五脏,则赤色属: A.心 B.肺 C.肝D.脾 E.肾 23. 诊断为正常舌象,哪一项是错误的: A.舌质淡红 B.舌苔薄白 C.舌体活动灵活 D.舌体柔软 E.舌质娇嫩 2

5、4. 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属: A.脾胃虚弱 B.脾湿不运 C.食积内停 D.脾胃湿热 E.肝胆湿热 25. 治疗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呕逆时作,舌燥少津者,应首选: A.石膏B.知母C.天花粉D.芦根E.栀子26.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物是: A.蒲公英D.紫花地丁C.鱼腥草D.穿心莲E.青黛27. 下列清热毒药中,兼有止血功效的是: A.穿心莲B.秦皮C.白鲜皮D.熊胆E.马齿苋28. 具有散风寒,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 A.桂枝B.生姜C.防风D.辛夷E.紫苏29. 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芍药B.杏仁C.大黄D.厚朴E.甘草30. 不属于济川煎组成药物的是: A.芍药B.牛

6、膝C.泽泻D.升麻E.枳壳31. 参苓白术散中具有芳香醒脾之功的药物是: A.桔梗B.砂仁C.藿香D.佩兰E.厚朴32. “罢极之本”是指: A.肾B.肝C.脾D.胃E.肺33. 具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病理特点的证型是: A.太阳中风证 B.太阳伤寒证 C.太阳病温病 D.太阳表郁轻证E.阳明俯实34. 小结胸证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 B.血热互结 C.痰热互结 D.水寒互结 E.燥热互结35. 苔白厚而干燥,温病诊断中表示: A.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B.素体阴亏而复感风热病邪C.表邪未解,肺津已伤D.里热实结,邪热迅速化燥入胃E.素体热盛伤津36.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 A.

7、相生 B.相克 C.制化 D.相乘 E.相侮37. 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B.肾精 C.冲任气血D.命门之火 E 先天之精38. 舌质淡胖而漱,舌苔自润,见于: A.气虚 B.血虚 C.气血两虚 D.阳虚 E.气阴两虚39. 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性症状是: A.胸胁苦满 B.口苦咽干 C.寒热往来 D.脉弦 E.目眩40. 下述哪一项不是医案书写的特点: A.强调诊疗经过 B.多有按语 C.形式多样 D.注重文辞修饰 E.突出学术思想41. 下面哪种属相杀: A.莱菔子及人参 B.半夏及生姜 C.生姜及半夏 D.乌头及半夏 E.人参及莱菔子42. 指出下列正确的: A.峻下逐水药、攻

8、积导滞药、驱虫药为避免及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均宜饭前服B.多数药尤补虚药宜饭后服,因胃腑饱满,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C.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前服,因饭前胃中食物较少,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D.为顺应人体生理节律充分发挥药效。如安神药治疗失眠,涩精止遗药治疗梦遗滑精,均宜在清晨服E.定时服: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43. 治疗项背强痛之要药: A.荆芥 B.羌活 C.葛根 D.桑叶 E.藁本44. 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B.六腑 C.奇恒之腑D.脏腑 E.脑髓45. 春温病多发于: A.春

9、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长夏46. 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 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外邪化热,热迫津出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47. 黄疸湿重于热者,其代表方剂是:A茵陈蒿汤 B.茵陈五苓散 C.栀子大黄汤 D.大黄硝石汤 E.猪膏发煎48. 下列哪方是“逆流挽舟”法的体现: A 芍药汤 B 参苏饮 C再造散D败毒散 E葛根芩连汤49. 寒滞肝脉的临床特征是: A.手足麻木 B.睾丸肿胀热痛 C.睾丸坠胀冷痛 D.胁肋胀痛 E.以上都不是 50. 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健忘耳鸣,遗精腰酸,舌红苔少,脉细数属: A

10、.肝肾阴虚 B.肾阴虚证 C.心阴虚证 D.心肾不交 E.心火亢盛 二、 填充题1. 内经中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论的“五劳损伤”的具体内容是:“久视 ,久卧 ,久坐_,久立 ,久行 ,是谓五劳所伤。”2. “少阴病, ,手足逆冷, 者,吴茱萸汤主之。”3.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 ,肾气丸主之。”4. 下焦的证候类型为 , 。5. 三焦总的功能是 和 。“上焦如雾”“ 中焦 ”“下焦”。6. 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 ,两精相搏谓之 。”7. 气对血的关系体现在 、 和 三方面。8. 尚书洪范言五行特性是:水曰_ _,火曰 ,木曰 ,金曰 ,土爰 。9. 胃气上逆的临床表现,可见 、 、 、

11、 。10. 阴虚潮热,以 为特征;湿温潮热,以 为特征。11. 中药性能理论主要包括 、 、 、 、 。12. 酒制大黄泻下力 , 作用较好,宜用 证。大黄炭则多用于 证。13. 化痰药治痰证时,常及 药和 药配伍同用。14. 麻黄主归 经,除发汗解表外,又能 , 。15. 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及配伍宜忌等理论的医书是 ,现存最早的方书是。16. 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倍 加饴糖组成,功能温中补虚外,尤善 。17. 所谓“开窍三宝”是指 、 等三方,其中药性最凉者是 (方)。18.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旦慧 、_、_、夜甚。19.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 ,体现了中医学从外知内、 的思维方法。2

12、0.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主之。21. 当表里同病时,可选用_、_和表里同治主法。 22. 温病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类型有:由表入里、。23.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24. 用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有:、。25. 面色青,多主、。26. 阴虚潮热,以 为特征;湿温潮热,以 为特征。27. 消谷善饥是 所致;饥不欲食,多因 所致28. “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代表方是 ,使用本方时,常以 、 、 、四症为依据。29. 四神丸是由 _ _、_ _、_ _和吴茱萸加生姜、红枣所组成的。30. 药物归经是以_ 、_ _ 理论为基础,以_ _为依据。31. 黄芩的不同炮制品功用有别,清热多用 ,清上焦

13、热可用_ _,止血则用_ _。32. 薏苡仁淡渗利湿,兼能_ _,凡水湿滞留,尤以_ _者为适宜33. 中药“甘”味有_ _、_ _、_ _作用。34. 广义的神,是指_ _。35. 小肠的生理功能是_ 、_ _。36. 实证,是指_ 的一种病理反映。37. 望神包括 :得神、_ _、_ _、假神和_ _五个方面。38. 舌淡白而苔灰黑且干燥如刺,但刮之即净,主病为_ _。39. 虚烦不眠,心悸,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宜用_ _;虚烦不眠,心悸,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宜用_ _方。40. 孕妇禁用的药,大多是 _或 的药物。41. 黄菊花多用于_ ,白菊花多用于

14、_ _,野菊花多用于_ _。42. 驱虫药一般应 _服,在_ _时,暂不宜使用驱虫药,_患者都应慎用。43.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_ _主之。44. 一般而言,三阳病的治则是以 _为主,而三阴病的治则是以 _ 为主。45. 热利下重者,_ _主之。46. 黄土汤主治证的病机是_、_。47. 补中益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_ _、。48. 葛根黄芩黄连汤属表里同治、解表清热之剂,但以为主。49. 温经汤的君药是_, _。50. 少阳之为病, , ,目眩也。三、 是非题1. 元气是以经脉为通道而流行于全身。2. 肝主疏泄,所以肝的升发太过表示肝的生理功能旺盛。3. 胆有分泌胆

15、汁的作用。4. 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5. “反关脉”及“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6. 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7. 当归六黄汤,黄连解毒汤,乌梅丸三方中均配伍黄连、黄柏。8. 大柴胡汤具表里双解之功,故主治太阳阳明合病。9. 下瘀血汤最主要的功用是祛瘀止痛。10. 伤寒发汗,若下若吐,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1. 金匮要略将痰饮分为留饮、悬饮、溢饮、微饮四类。12. 溢饮多为感受风寒外邪、肺气闭郁,饮溢四肢肌表,应采用发微汗法,因势利导,使外溢肌表的水湿从汗而解。13.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

16、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宗气。14.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15. 症状是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6. 异病同治的根本在于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相近。17.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专著是伤寒杂病论。18.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及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的。体表反应点(穴位)和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是经络学说形成的重要前提。19. 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20. 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21. 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22. 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及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

17、辨脏腑的虚实。23. 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24. “反关脉”及“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25. 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26. 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27. 人参及五灵脂配伍属于药物“七情”中“相畏”的配伍关系。28. 生脉散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益气固表止汗。29. 桃核承气汤由小承气汤加味而成,主治下焦蓄血证。30. 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杏仁、桃仁、薏苡仁。四、 问答题1. 简述气、血、津液及脏腑间的关系。2. 比较生地黄及熟地黄功效主治异同点。3. 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的异同如

18、何?4. 素问痹论是如何论述痹的成因及分类的?5. 川芎茶调散、龙胆泻肝汤、镇肝熄风汤、羌活胜湿汤均治头痛,所治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C2、E3、D4、E5、D6、C7、D8、D9、B10、E11、A12、C13、B14、A15、C16、B17、C18、C19、D20、C21、D22、A23、E24、C25、D26、D27、E28、D29、E30、A31、B32、B33、A34、A35、A36、C37、B38、D39、C40、C41、C42、E43、C44、A45、B46、B4、7B48、B49、C50、D二、 填空题1. 伤血 伤气伤肉伤骨伤筋2. 吐利 烦躁欲死3. 以饮一

19、斗 小便一斗4. 肾精亏损虚风内动5. 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如雾如沤如渎6. 精 神7.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8. 润下 炎上 曲直 从革 稼穑9. 呃逆 嗳气 恶心 呕吐10. 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 身热不扬11.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毒性 12. 较弱 活血 血瘀 出血13. 理气 健脾燥湿14. 肺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15. 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16. 芍药 缓急止痛17. 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18. 昼安 夕加19.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以象测脏20. 当归四逆汤21. 先里后表 先表后里22. 由里达表 传变不分表里渐次23. 主受纳主腐熟主通降24.

20、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滋水涵木法25. 寒证痛证瘀证惊风26. 五心烦热 身热不扬27. 胃火亢盛,腐熟太过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28. 大承气汤 痞 满 燥 实29. 补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30. 脏腑 经络 所治具体病证31. 酒黄芩 生黄芩 黄芩炭32. 健脾 脾虚湿胜33. 补益 和中 缓急34. 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35.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36. 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37. 少神 失神 神乱38. 阳虚寒盛39.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汤40. 剧毒 药性峻猛41. 平肝明目 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42. 空腹时 发热或腹痛 孕妇年老体弱_43. 越婢汤44. 祛邪扶正45. 白头翁汤46

21、. 脾阳不足中焦虚寒47. 脾胃气虚,清阳下陷48. 清里热49. 吴茱萸桂枝50. 口苦咽干三、 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四、 问答题1. 答: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如呼吸动主要由肺、肾、肝、心等脏功能协调统一来维持)然而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为脏腑功能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保证了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五脏六附密切配合又生成了气、血、津液,如脾、胃、小肠、大肠功能协作把水谷生

22、成水谷精微,在其它脏腑的作用下又分别生成气、血、津液、故气、血津液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同时气、血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也是依靠脏腑的功能活动正常完成的。2. 答:生地、熟地均有养阴生津之功,用于阴虚津亏之证。生地,苦甘寒,养阴力弱,长于清热凉血,故热入营血,血热阴伤及阴虚内热常用;熟地,甘寒,归肝肾经,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常用。3. 答:由于肾虚而致肝肾功能失常,发生病理改变而表现的证候,称为肝肾阴虚;由于肾水不滋养肝阴,致肝阳亢盛所表现的证候,称为肝阳上亢;由于肝阳偏亢,而表现为肝风内动的证候,称为肝阳化风。此三证的共同点是:病位在肝;肝肾阴虚的病因是肝阳上亢和肝

23、阳化风的间接病因,因为后两证是在肝肾阴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可以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低热,咽干口燥,尿黄便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的区别是:肝肾阴虚是单纯的阴虚证,而肝阳上亢是上实下虚证,其“上实”所表现的急躁易怒、目赤、头痛且胀是肝肾阴亏所缺乏的。 肝肾阴亏及肝阳化风的区别是:肝肾阴虚是单纯的阴虚证,而肝阳化风是本虚标实证,其本虚是指肝肾阴虚,其标实是指“肝风”或“内风”,如四肢麻木,手足颤动,言语不利,步履不正,以及“中风”所呈现的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喉有痰鸣,半身不遂等,都是肝肾阴虚所没有的。4. 答:素问痹论论痹的成因,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按病因分

24、为三类。“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风邪偏盛为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游走不定。由寒邪偏盛所致,寒性凝滞主收引,易使气滞血凝、不通则痛,以疼痛为主症,伴有挛急僵硬等症状为痛痹。由湿邪偏盛所致,湿性粘滞重着,故表现为关节沉重,麻木不仁,症情缠绵不愈为著痹。5. 答:川芎茶调散功能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上攻头目之头痛证。以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特点。龙胆泻肝汤功能泻肝胆实火、湿热,用治肝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之头痛。症见头痛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或滑数等。镇肝熄风汤功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故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之头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羌活胜湿汤功能祛风胜湿,主治风湿在头之风湿头痛证。以头痛头重如裹,身重,或腰脊疼为主。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