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7930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入:同学们,前面几堂课我们学习了法律根底的一局部,那我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作为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生答:师:我们介绍法律学问,不仅是为了学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法来进步自己行为的约束实力,自觉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依据江苏省高等法院的统计显示,青少年的罪犯数占据全部刑事犯罪人员的35,每年都在1万多人。其中,已满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罪犯的上升势头,特别迅猛。2004年比上年上升43.82,2005年上半年比同期上升了35.58。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特别重要。新授: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周岁至18周岁(不含已满18周岁)

2、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公民施行了危害社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可以看到:我们所探讨的未成年人的年龄在14-18周岁,那么依据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未成年人犯罪是否要担当相应的刑事责任?生答:要师: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理解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状况。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案例:日前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宣判了一起只因为篮球场上的几句口角,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就大打出手,导致一名本就患有脑血管病的男孩死亡的学生暴力损害案,6名涉案少年全部被判刑,并惩罚金16万元。 事务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的早晨,东洲区老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因篮

3、球场上的几句口角发生厮打。在厮打中,杨某、袁某、冯某、宋某、白某、郭某将二年级一班的张某一阵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后扬长而去,致张某死亡。请同学们思索一下:为什么仅仅几句口角,就会导致这样的惨剧?生答: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看出来: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洁,多属一时感情冲动,而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案例:例如某某听说挚友被打,认为很失面子,遂赶到现场,不问青红皂白,将对方暴打一顿,造成对方重伤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个特点:1)犯罪动机的偶发性强另外一点,未成年人的仿照实力比拟强,许多犯罪情节都仿照了网络嬉戏、电影电视中一些暴力、色情的因素。尤其是网络嬉戏,网络嬉戏创

4、建了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面对的都是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出击把别人打倒,久而久之必定形成一种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就是造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诱因。所以犯罪动机的偶发性、仿照性强。接下来,请大家看这样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如图所示,抢劫与盗窃犯罪人数占未成年罪犯总数的76.18;抢劫、有意杀人、有意损害、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占未成年罪犯总数的65.55。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二个特点:在涉案类型中,暴力损害、盗窃侵财的案件居多。这是一个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题网站上,一些案例的截图: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多的人狂热的追求吃喝玩乐,把享乐看作人生的最大乐趣与目的

5、。一旦手里有钱,就挥霍一空,没有钱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偷、去抢。还有一些犯罪青少年欲壑难填,必将导致犯罪的加剧。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往往在犯罪过程中不择手段,极端野蛮、狠毒与残忍。经常制造骇人听闻的恶性案件。除了以上的两个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还有第三个特点:我们首先来看几个案例:案例二:2004年9月4日凌晨,岳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城北大队干警胜利抓获一涉嫌持刀抢劫的犯罪团伙。该团伙成员最大的17岁,最小的15岁,他们屡次深夜在商业城、马壕铁路段、南湖广场、火车站立交桥旁边抢劫,一名乞讨者身上仅有的3块钱也曾被他们抢走。劫来的钱物,都用来买烟、吃饭、上网,被挥霍一空。从这两个案例与同学们在预

6、习时,看到的书上P115页上的案例可以发觉,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三个特点是:3)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增大。未成年人基于生理特点,往往结伙成群,互相壮胆、互相依存。近几年,未成年人团伙性犯罪或者未成年人参加成年人团伙犯罪有增多的趋势,特殊引人留意的是,在校学生与社会不法分子互相结伙犯罪的状况屡见不鲜,社会危害性更大。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除了1)犯罪动机的偶发性、仿照性强2)涉案类型中,暴力损害、盗窃侵财的案件居多3)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增大这三点特点外,我们还可以发觉,未成年罪犯文化素养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在未成年罪犯中,绝大多数被告人初中未毕业即辍学,有的小学都未读完。某省2003年的未成年罪犯

7、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81,他们文化素养低,是非观念差,法制意识淡薄,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的严峻性根本意识不到。如一起抢劫案件,被告人刚满十四周岁,问他为什么抢劫时,他答复:给别人要点钱很好玩、很快乐,怎么是抢劫呢?可见,他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根本不清晰,是一个十足的法盲。那么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缘由是多方面的,1)社会因素:受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人生观,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文化主要是指不良的音像作品、书刊杂志以及可阅读不良内容的网吧等。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事物缺乏正确分析推断,对色情暴

8、力不能正确相识,往往出于新奇而仿照、尝试,这是未成年人施行性犯罪、暴力犯罪的主要缘由。2)此外,还有家庭因素的影响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自身因素的影响呢?快速阅读教材P116生答:师小结: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遵守法律;自控力弱,行为不稳定,好冲动;在经济方面有严峻的攀比心理。产生心理不平衡;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存在试一试的心理;交友不慎。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除了社会、家庭各方面要做好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仔细做好我们自身的预防工作。刚刚我们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的缘由之一是: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树立坚固的法制观念。在未成年人犯罪的

9、案例中,我们总能看到由于对法律一窍不通、或者法律意识比拟淡薄所引发的犯罪。如一起抢劫案件,被告人刚满十四周岁,问他为什么抢劫时,他答复:跟别人要点钱很好玩、很快乐,怎么是抢劫呢?可见,他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根本不清晰,是一个十足的法盲。但是,懂法也并不肯定就意味着不会触犯法律,因为更重要的除了懂法我们还要遵守法律。要在思想上警钟长鸣,把学法、遵守法律、护法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另外,我们还会发觉,有些未成年人罪犯,在犯罪之前,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例如:从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到稍有不满足就行凶杀人(伤人);从小偷小摸开展到盗窃抢劫;从仅仅是成果不好到逃学逃课进而结伙斗殴;等等,这

10、些都是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开展到违法犯罪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以下三个案例PPT:看完这三个案例,我们先不急着分析,大家先来理解一下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不良行为与严峻不良行为的规定。资料卡片P118过去,人们认为这些不良行为只是一些小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而如今,这些行为已经被法律明文制止。所以,我们必需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重新相识。假如我们不能警钟长鸣,使这些行为得到有效的限制,那么很可能会像刚刚三个案例当中的未成年人一样,因为平常的不良行为而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要做的第二点是: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盼望我们的同学可以把自己平常的一些行为比照刚刚我们在分析缘由的时

11、候,有同学提到,有些青少年存在一些像攀比、对不良事物新奇想试一试之类的心理等等,所以我们预防犯罪要从自身做起的话,还须要做的是:3)自觉限制不良心理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心理须要刚好调控逆反心理:我们上学期学过青春期心理,知道青春期心理有自主性的特征,在这个时期许多同学自我意识增加了。但是假如对家长、老师的奉劝完全听不进去,跟校纪校规对着干。这样的心理假如不刚好加以限制,很可能会诱发犯罪。仿照心理:刚刚我们在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特征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案例就是因为这些我们的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缺乏是非区分实力,一味仿照,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意气心理:刚刚我们看到,

12、在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中,团伙犯罪比拟多,那在这些团伙犯罪中,许多未成年人就是抱着一种“哥们义气”赛过一切的信念,而没有自己对是非对错的推断实力。报复心理:许多未成年人有意损害、有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报复。青春期的同学们自我限制实力不强,简洁冲动,一旦遇到挑衅,往往会缺乏理智。剧烈的报复心理很可能会引发犯罪。利己心理:在目前“421”形式的家庭中,许多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惯着长大的,占有欲特殊剧烈,一旦自己喜爱的不能得到满足,很可能会运用不法手段来获得。寻求刺激的心理:有着这样心理的未成年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会不顾法律与道德所允许的范畴,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案件。例如02年就有三个未成年人在网吧包夜之后空虚无聊,为了寻求刺激,三人用完各种方法将公园边的以为乞讨老人活活虐待死的案子。从以上这些不良心理的表现上来看,我们要真正从自身来预防犯罪,须要增加大家调控不良心理的实力。好,这就是我们今日所学的全部内容,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盼望通过今日的学习,大家可以树立坚固的法制观念,自觉预防不良心理与不良行为的产生。跟汶川大地震之后,在废墟之上的帐篷里接着读书的孩子们相比,我们是如此的华蜜。盼望我们的同学们可以珍惜这份华蜜,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