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护理实践指南-操作流程篇.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7422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护理实践指南-操作流程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16护理实践指南-操作流程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护理实践指南-操作流程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护理实践指南-操作流程篇.doc(1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篇(2016版)护字20166号 各科室: 根据学科发展情况、结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及医院实际,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篇进行重新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以往文件如与本指南不一致时,按本指南执行。 护理部 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九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篇修订说明为保持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性,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护理部组织对医院2014版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篇

2、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进行审核,提出修订建议,并组织修订。现将修订情况说明如下:一、第一章 三基护理操作流程:1. 增加了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 操作流程。2. 修改了“输血”流程中电子医嘱查对、执行方法。3. 修改了“真空采血”流程中血标本采集顺序。建议使用双向针采血,多项血标本采集顺序:血培养瓶蓝管(黑管)黄管(红管)绿头管紫头管灰头管;如使用双向蝶形针且无需采集血培养标本的多管采血顺序为:黄管(红管)蓝管(黑管)绿头管紫头管灰头管。4.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双人心肺复苏术(地上)”中增加记录开始抢救时间,修改按压幅度为:使胸骨下陷5 -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3、,增加“双人心肺复苏术(床上)”。二、第二章 专科护理操作流程1. “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注意事项中增加了报警限的设置及报警的处理。2. 新增了“胰岛素泵使用流程”。3. 新增了“化疗泵使用流程”4. 新增了“MTZ-M电脑中频理疗机使用流程”、“智能运动康复机使用流程”、“丁字鞋使用流程”。5. 修改了“PICC置管流程”、“PICC、CVC维护流程”、“PICC拔管流程”、“输液港护理流程”。6. 新增了“药物外涂或敷贴外敷(防静脉炎)流程”。7. “阴道擦洗流程”增加了使用大棉签消毒的相应方法。8. “腹膜透析流程”,改名为“腹膜透析操作流程”;“腹透管隧道口出口换药流程”,改名为“腹膜

4、透析管隧道口出口换药流程”;“临时血透管路封管流程”,改名为“临时(带涤纶套管)血透管封管流程”;“临时(永久)血透管换药流程”,改名为“临时(带涤纶套管)血透管换药流程”,部分内容作用了调整。9. “放疗皮肤护理流程”中增加对VB12使用时间的评估,24小时。10. “五官滴药流程”修改了左手持棉签拉开下眼睑,暴露下穹窿,并增加了注意事项。三、第三章 病情观察操作流程1. 修改了“感觉肌力判断流程”。2. 新增了“肌张力判断流程”文号编制部门名 称页数210批 准执行日期HL-2016-6护理部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版次2016-4孙亦晖2016-4目 录第一篇 护理操作流程1第一章 三基护

5、理操作流程1一、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1二、无菌技术3三、生命体征测量6四、口服给药9五、氧气吸入11(一)吸氧(氧气筒供氧)11(二)吸氧(中心供氧)13六、氧气雾化吸入15七、皮内、皮下、肌内注射17八、静脉输液(含推针)19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21九、真空静脉采血26十、输血26十一、口腔护理26附:口腔冲洗31十二、吸痰法32(一)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电动吸引)32(二)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电动吸引)34(三)一次性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36(四)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38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及负压吸引器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39十一、鼻饲41十二、女患者留置导尿43

6、十三、大量不保留灌肠46十四、心肺复苏术48(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48(二)双人心肺复苏术(地上)50(三)双人心肺复苏术(病床上)51十五、患者搬运52(一)平车转运法52(二)轮椅转运法54十六、床上擦浴55十七、床上洗头57十八、尸体料理59十九、穿、脱隔离衣法61二十、保护带的使用63第二章 专科护理操作流程65一、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65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66二、心电图机使用流程67注:心电图机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68三、呼吸机使用流程69四、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流程71五、输液泵使用流程73六、注射泵使用流程75注:输液泵

7、、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76七、胰岛素泵使用流程77八、化疗泵使用流程78九、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流程80十、全自动注药泵使用流程81十一、镇痛泵的使用流程82十二、末梢血糖监测流程83十三、胰岛素笔注射流程84十四、鼻饲泵使用流程86十五、丁字鞋使用流程87十六、床单元臭氧消毒机使用流程88十七、PICC置管流程89十八、PICC拔管流程92十九、PICC、CVC维护换药流程93二十、输液港护理流程95二十一、药物外涂或敷贴外敷(防静脉炎)流程97二十二、动脉采血流程98二十三、痰培养标本采集流程99二十四、人工气道留取痰培养标本流程100二十五、咽拭子采集流程101二

8、十六、使用无痛保护膜(液体敷料)流程102二十七、赛肤润使用流程103二十八、皮肤减压贴的使用流程104二十九、药物外涂或敷贴外敷(防静脉炎)流程105三十、硫酸镁湿热敷流程106三十一、翻身、叩背流程107附: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翻身流程109三十二、体位引流流程110三十三、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流程112三十四、气管切开护理流程113三十五、协助患者下床流程115三十六、腹部按摩流程116三十七、冰袋降温流程117三十八、引流管护理流程118三十九、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流程120四十、造口护理流程122四十一、芒硝外敷流程124四十二、外固定支具使用流程125四十三、助行器使用流程126四十四、

9、会阴擦洗流程127四十五、阴道擦洗流程128四十六、腹膜透析操作流程129四十七、腹透管隧道出口换药流程131四十八、临时(带涤纶套管)血透管封管流程133四十九、临时(带涤纶套管)血透管换药流程134五十、持续膀胱冲洗流程135五十一、膀胱灌注化疗流程136五十二、放疗皮肤护理流程137五十三、化疗药外渗处理流程138五十四、中药穴位贴敷流程139第三章 病情观察操作流程140一、意识、瞳孔观察流程140二、感觉、肌力判断流程141三、肌张力判断流程142四、末梢(皮瓣)血运观察流程143第二篇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4一、皮内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4(一)疼痛14

10、4(二)局部组织反应144(三)虚脱145(四)过敏性休克145二、皮下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6(一)出血146(二)硬结形成146(三)低血糖反应147三、肌内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7(一)疼痛147(二)神经性损伤148四、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8(一)药液渗出148(二)静脉炎149五、周围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49(一)静脉炎149(二)静脉药物外渗及渗出150(三)发热反应151(四)急性肺水肿151(五)空气栓塞152六、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52(一)静脉炎152(二)导管堵塞153七、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4(一)发热反应154

11、(二)过敏反应154(三)溶血反应155八、静脉抽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5(一)皮下出血155(二)晕针或晕血156九、动脉穿刺抽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6(一)皮下血肿156十、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7(一)口腔黏膜损伤157(二)窒息157十一、鼻胃管鼻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8(一)腹泻158(二)胃食管返流、误吸158(三)胃潴留159十二、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9(一)气道黏膜干燥159(二)氧中毒159十三、雾化吸入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0(一)感染160(二)呼吸困难160十四、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1(一)局部冻伤161十五、热敷法并发症的预

12、防及处理161(一)烫伤161十六、导尿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2(一)尿道粘膜损伤及血尿162(二)尿路感染162十七、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3(一)肠道黏膜损伤或出血163(二)虚脱163(三)肠穿孔、肠破裂163十八、吸痰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4(一)低氧血症164(二)呼吸道黏膜损伤164十九、PICC置管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65(一)穿刺点渗血165(二)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166(三)导管相关性感染166(四)导管堵塞167(五)血栓形成168(六)导管异位168二十、心肺复苏术169(一)肋骨、胸骨骨折169第一篇 护理操作流程第一

13、章 三基护理操作流程一、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项目内 容分值目的保持床单元整洁、患者舒适、病室美观、预防压疮5评估1.患者的病情,有无活动限制,是否需要便器及更换衣裤22.床单元的清洁程度,床支架是否支撑,环境是否安全以及室内温度等23.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理解程度,解释操作目的2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22.患者:必要时协助排便23.环境:病室内无患者进行治疗或进餐;酌情关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遮挡患者54.用物:大单、一次性巾单、被套、枕套、床刷及套、病员衣裤(必要时)、护理车、干洗手液6流程1.移开床旁桌椅,放平床头、床尾42.铺近侧床基:l 左手抱头肩部,右手移枕于对侧,协

14、助患者翻身,背对护士,帮其盖好棉被4l 松近侧各单2l 一次性巾单卷起塞入患者身下2l 大单卷起塞入患者身下,清扫床褥上碎屑,床刷反放对侧床尾大单下2l 清洁大单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对侧1/2塞于污大单下2l 铺近侧床基,顺序:床头、床尾、中间2l 铺一次性巾单,对侧1/2塞于患者身下2l 观察皮肤情况23.铺对侧床基:l 协助患者平卧,移枕于近侧、翻身,面对护士2l 帮助患者拍背2l 拉起近侧护栏,转至对侧2l 撤污一次性巾单、大单,卷至床尾,撤下放于污物袋内,床垫去尘,刷套取下放于污物袋2l 依次将大单、一次性巾单拉平铺好2l 观察皮肤情况24.套被套:l 移枕至床头中央,协助患者平卧,拉平

15、衣裤、棉被3l 清洁被套正面在外铺于盖被上,打开下1/33l 棉胎在污被套内折叠并以“S”形收于床尾3l 取出棉胎置于清洁被套下1/3处2l 放清洁被套内展平,棉胎与被套吻合3l 撤出污被套放污物袋内2l 盖被折成被筒,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平床尾25.套枕套:l 一手托起患者头颈部,另一手取出枕头放椅上2l 撤去污枕套放污物袋内,套上清洁枕套,松枕,使四角充实2l 置于患者头下(枕头开口背门)26.安置患者27.移回床旁桌椅,根据病情抬高床头、床尾,开窗通风4终末处理1.护理车推至处置间,换下的被服放污物袋中52.特殊感染被服按规定处置5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您出汗多,床单上有

16、点脏,我帮您更换,好吗?(操作)2.我协助您翻身侧睡,先换一边的床单,您只要配合我就行了。3.您觉得冷吗?/您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吗?4.您的皮肤有点红,我会帮您多翻身的。(终末)5.床单换好了,我帮您摇高一点床头,好吗?这样您舒服多了吧。注意事项:1. 操作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暖以及避免过多暴露患者。2. 移动患者动作轻柔,注意节力,防止坠床。3. 操作中各管道安置妥当,防止折叠、脱出及管内引流液返流。二、无菌技术项目内 容分值评估1.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操作台面是否干燥22.治疗盘和无菌巾大小是否合适,治疗盘是否干燥、清洁23.无菌包内的物品名称及使用目的24.无菌溶液的种类,使用目的及

17、瓶身清洁度25.无菌手套大小2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22.环境:宽敞、洁净,定期消毒,半小时前停止清扫,减少人员走动23.用物(布局合理):治疗盘、无菌巾包、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纸、笔、无菌医用手套、弯盘、无菌溶液、开瓶器、盛装无菌溶液的无菌容器、棉签、安尔碘、纱布84.用物检查:l 灭菌指示带是否有效1l 无菌巾包有效期,是否包裹完好,有无潮湿或破损1l 无菌持物钳有效期1l 无菌容器的密封性、内装物品名称及有效期1l 溶液瓶签:溶液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1l 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1l 溶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质、变色1l 安尔碘、棉签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1l 无菌手套

18、尺码、有效期及是否完好1流 程铺 无 菌 盘1.打开无菌巾包:l 揭开封口的消毒指示带2l 逐层打开无菌巾包22.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巾,放入治疗盘23.关闭无菌巾包:l 按原折痕包好无菌巾包,消毒指示带封口2l 注明开包时间24.铺盘l 双手持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抖开(横折法双手持无菌巾横中线外面)4l 对折铺于治疗盘上2l 折叠上层无菌巾,边缘向外2l 放入无菌物品2l 拉平上层无菌巾,上、下层边缘对齐2l 开口处向上两折、两侧边缘向下一折与治疗盘边缘内侧平齐25.注明铺盘时间2打开一次性无包1.打开无菌包: l 揭开封口的消毒指示带1l 一手托住无菌包,在包布外抓住包内物品,系带夹于指缝中

19、1l 另一手逐层打开无菌包,并抓住布包四角12.递送无菌物品:l 双手将无菌物品递送至无菌区域1l 包布折叠放妥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取出无菌持物钳:l 打开无菌罐的上半盖1l 钳端闭合,垂直取出12.取出无菌物品:l 打开容器盖,无菌面向上1l 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13.盖好容器盖14.放回无菌持物钳:l 钳端闭合,垂直放回无菌罐内1l 盖好罐盖1取 无 菌 溶 液1.准备无菌容器12.倾倒无菌溶液:l 撬开铝盖1l 打开瓶塞(不能碰触瓶口)2l 消毒瓶口2l 手持溶液瓶,瓶签向手心1l 旋转冲洗瓶口2l 由冲洗处倒取溶液2l 盖上瓶塞(非翻边瓶塞无需消毒)13.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2戴脱

20、无菌手套1.按提示打开手套袋12.戴手套l 一只手或两只手同时取出手套2l 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2l 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内面2l 戴上另一只手套2l 将手套的反折部翻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23.脱手套:手套翻转脱下(污染面在内)2终末处理1.治疗巾及包布放入污物柜22.手套放入医用感染垃圾袋2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准备:无菌操作室及操作台面清洁、宽敞、定期消毒,台面保持干燥、平坦;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物品布局合理。2. 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和口罩,洗手,必要时修剪指甲,取下手表,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 明确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

2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保存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双层无纺布无菌包有效期为180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4. 明确无菌区及非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三、生命体征测量1.体

22、温、脉搏、呼吸测量项目内 容分值目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2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况、治疗情况及测体温部位情况22.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23.解释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2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必要时戴口罩22.患者:30min内无进食、活动、冷、热敷;无洗澡、坐浴、灌肠及情绪激动等23.用物:托盘、体温表(检查体温表是否完好、在35以下)、纱布、弯盘、秒表、体温记录本、笔、必要时备听诊器,并检查用物3流程1.测体温1.根据病情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1)口腔测量l 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3l 嘱患者闭口,勿咬3l 3min后取出3(2)腋

23、下测量l 解开衣扣,用纱布揩干一侧腋下l 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l 10min后取出(3)直肠测量l 暴露肛门l 用20%肥皂水或油剂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l 扶托3min后取出,擦净肛门2.擦净体温表33.看明度数,体温表甩至35以下32.测脉搏1.患者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32.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33.计数30s,异常脉搏应测1min33.测呼吸1.将手仍按在患者手腕上,观察患者胸腹起伏32.计数30s,呼吸不规则及婴儿数1min34. 洗手、记录:T: P:次/分 R:次/分35. 安置好患者、整理用物26

24、. 洗手,正确绘制T、P、R于体温单上3终末处理1. 污染体温表浸泡于500PPM含氯消毒液中30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存放于清洁盒内备用。消毒液需密闭保存,每日更换32.量体温所用的托盘每日用500PPM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并更换纱布垫33.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周浸泡消毒一次并更换纱布垫,保持清洁、干燥3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今天感觉怎么样啊?我现在要给您测量体温,您刚才有没有喝水、吃东西或是洗澡呢?(操作)2.我现在帮您把腋下的汗擦净,放好体温计,您把手臂放在胸前夹紧体温表,10分钟后就可以取出了。2.血压的测量项目内 容分值目的观察血压的变化,为疾病

25、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2评估1.患者的病情、年龄、活动情况、测量部位、心理状态、合作程度22.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及血压的正常范围2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必要时戴口罩22.患者:30min内无活动、无情绪波动等23.环境:整洁、安静4.用物:血压计、听诊器、笔、纸2流程1.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带用物至床旁22.取坐位或卧位,暴露一侧上臂,必要时脱袖,伸直肘部,手掌向上23.放平血压计于上臂旁,打开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缠绕于肘窝上2-3cm处,气袋的中部应对着肘窝,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24.带听诊器,在肘窝内侧处摸到肱动脉搏动点。将听诊器紧贴搏动处,轻轻加压,另一手关闭气门上

26、的螺旋帽25.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平稳打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缓慢放开气门,速度为4 mmHg/s,注意汞柱所指的刻度27.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的刻度为收缩压,搏动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28.测量完毕,取下听诊器,排尽袖带内空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29.解开袖带,妥善整理,放入盒内,关闭水银槽开关210.安置患者211.将测量的数值正确记录(收缩压/舒张压)2终末处理1.血压计、听诊器使用后必要时用75%酒精擦拭22.血压计袖带如有污迹,可用250-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后备用2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今天感觉怎

27、么样啊?我现在要给您测量血压,您刚才有没有剧烈运动、吃东西、洗澡、坐浴或者灌肠?(操作)2.我来协助您平卧,放松点,这样测量结果更准确些。(终末)3.您的血压是/ mmHg,是正常的/偏高的,您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吗?您要注意多休息,起床及活动时,行动宜缓慢,并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注意事项:1. 测体温(1)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2)测量前20-30min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洗澡、坐浴、灌肠等。(3)为婴幼儿、重患者测量体温时,护士应在旁守护。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病、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用口腔测量法。(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者不宜

28、用直肠测量法。(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做对照复测。(6)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及时清除口腔内碎玻璃,以免损伤口腔黏膜;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并延缓汞的吸收;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进食粗纤维食物,使水银被包裹而减少吸收,粗纤维食物还能增加肠蠕动,加快汞的排出。2. 测脉搏(1)手术后,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疗者需15-30min测量1次。(2)偏瘫患者应测量健肢。(3)不可用拇指诊脉。(4)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5)脉搏微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6)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时开始记数一分钟

29、,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次/分”。3. 测量呼吸(1)由于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控制,所以测呼吸时不应让患者察觉。(2)小儿及呼吸异常者应测1min。(3)呼吸微弱或危重患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测1min。4. 测血压(1)需密切观察或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2)偏瘫患者应选择健肢测量。(3)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驱尽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做对照复查。(4)血压计应定期检查。四、口服给药项目内 容分值目的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目的6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

30、及治疗情况,是否合适口服给药等32.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33.解释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3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52.用物:发药车、药盘、口服卡、药杯、水壶及温开水、饮水管、擦手棉球(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弯盘、(临时口服给药时备病历)8流程1.临时口服给药时双人核对病历及口服卡(包括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根据口服卡摆药,请第二人查对所摆药品102.长期口服给药时查对口服卡及所摆药品3.推发药车,带口服卡、药品、温开水、一次性弯盘、擦手棉球等到床边64.双向核对床号、姓名85.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86.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57.协助患者擦手或

31、手卫生消毒58.倒温开水,协助并确认患者服下59.收回药杯,查对有无漏发,因故未服者取回药并交班510.洗手511.观察药物反应,作必要记录10终末处理1.整理、清洁药盘32.药袋(小药杯)弃于普通垃圾袋内,擦手棉球弃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2沟通示范(核对)1.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解释)2.好的,床,先生/女士,根据您的病情,医生给您开了口服药,主要是作用,一次2片,每天三次,饭前30分钟/饭后口服,每天要按时服用。(操作)3.这是消毒棉球,给您擦擦手,然后吃药,保证卫生。(终末)4.如果服用后出现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也会经常来看您的。特殊口服药:1清肠液(肠镜检查):检查前一日下午3

32、点将1袋福静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20%甘露醇250ml加入1000ml温水中摇匀,一个小时匀速喝完,晚10点以后禁食(可以饮水);检查当天上午7点将2袋福静清(甘露醇)加入2000ml温水中摇匀,一个半小时内匀速全部喝完。2造影剂(腹盆腔CT检查):检查前90分钟服用造影剂500-2000ml,每500ml造影剂含灭菌注射用水400ml+甘露醇100ml。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2. 发药前了解患者情况,如因特殊检查或行手术需要禁食者,暂不发药,并作好交班。3. 发药时,患者提出疑问,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如无误应解释并协助患者服下。4. 随时观察服药后效果,

33、如有不良反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五、氧气吸入(一)吸氧(氧气筒供氧)项目内 容得分目的供给氧气,改善缺氧症状5评估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况、缺氧程度、鼻黏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等22.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23.解释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等24.停止用氧患者评估缺氧症状是否好转2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22.环境:周围无烟火及易燃物,检查氧气筒标签、有效期及各部件53.患者:安置舒适体位24.用物:治疗盘内放流量表、湿化瓶内放灭菌注射用水1/31/2,湿化瓶内芯(消毒纱布包裹)、一次性吸氧管(或吸氧面罩),纱布、棉签、小药杯内盛少量温开水、氧气记录本、弯盘、扳手,并检查用物5流程1.

34、装表:l 开总开关(吹尘)-关总开关3l 将氧气表接于氧气筒的气门上,用手初步旋紧,将氧气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上3l 连接湿化瓶内芯、湿化瓶 3l 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小开关52.携用物至床旁13.查对床号、姓名34.给氧:一次性吸氧管l 用棉签蘸温开水清洁鼻腔3l 连接一次性吸氧管3l 开小开关-调节流量3l 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手持吸氧鼻塞贴近操作者面部或放入盛水小药杯内检查)3l 将吸氧鼻塞塞入鼻腔内3l 固定一次性吸氧管2吸氧面罩l 连接吸氧面罩4l 开小开关-调节流量4l 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手持吸氧

35、面罩贴近操作者面部检查)3l 将吸氧面罩罩于患者口鼻部3l 固定吸氧面罩35.洗手、记录、观察36.停止吸氧:l 根据医嘱评估患者病情、缺氧改善程度3l 用纱布包裹鼻塞导管取出(将面罩摘下)3l 关小开关3l 取下一次性吸氧管(面罩)置于弯盘内3l 清洁口鼻部,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2l 洗手1l 关总开关-开小开关,放出余气-关小开关5l 卸下湿化瓶、流量表3l 洗手,记录停氧时间,整理用物3l 洗手,记录护理记录单3终末处理1.废弃吸氧管(面罩)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22.鼻塞吸氧管保持清洁每周更换2次;吸氧面罩专人专用,保持清洁,每周更换,注明更换时间;湿化液每天更换,及时添加;湿化

36、瓶及芯每日更换消毒23.湿化瓶、内芯用5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冲净,晾干备用2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您感觉有点胸闷,现在给您吸点氧气,您会感觉舒服点的!(终末)2.您现在感觉好多了吧,我先帮您把氧气停掉,如果还有不适,我们可以再吸,好吗?注意事项:1. 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2. 使用及停止氧气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使用氧气时,先调后用,停用时先拔后关。3. 使用过程中,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排除影响用氧效果的因素,按需调节流量。4. 给氧过程中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5.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6.

37、对未用或已空的氧气筒应分开放置,并分别标上“满”、 “空”标志,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7. 吸氧专用灭菌注射用水打开后24h内有效。(二)吸氧(中心供氧)项目内 容得分目的供给氧气,改善缺氧症状5评估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况、缺氧程度、鼻黏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等22.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23.解释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等24.停止用氧患者评估缺氧症状是否好转2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22.环境:周围无烟火及易燃物53.患者:安置舒适体位24.用物:治疗盘内放流量表、湿化瓶内盛灭菌注射用水在刻度范围内,湿化瓶内芯(清洁)、一次性吸氧管(或吸氧面罩)、纱布、棉签、小药杯内盛少量温开

38、水、氧气记录本、弯盘,并检查用物5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12.装表:l 检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好4l 将流量表的定位销插入氧气插座4l 查看接头是否漏气4l 接湿化瓶内芯、湿化瓶43.给氧:一次性吸氧管l 用棉签蘸温开水清洁鼻腔4l 连接一次性吸氧管4l 打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4l 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手持吸氧鼻塞贴近操作者面部或放入小药杯内)4l 将有吸氧鼻塞塞入患者鼻腔内3l 固定一次性氧气管2吸氧面罩l 连接吸氧面罩4l 打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5l 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手持吸氧面罩贴近操作者面部)5l 将吸氧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4l

39、 固定好吸氧面罩34.洗手、记录、观察35.停止吸氧l 用纱布包裹鼻塞导管取出(将面罩摘下)4l 关闭流量表4l 将吸氧管(面罩)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4l 清洁口鼻,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4l 取下湿化瓶、流量表4l 洗手,记录停氧时间,整理用物3l 洗手,记录护理记录单3终末处理1.废弃吸氧管(面罩)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22.鼻塞吸氧管保持清洁每周更换2次;吸氧面罩专人专用,保持清洁,每周更换,注明更换时间;湿化液每天更换,及时添加;湿化瓶及芯每日更换消毒23.湿化瓶浸泡于500PPM有效氯消毒液内,30min后冲净,晾干备用;金属内芯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处理2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

40、士:您好!您感觉有点胸闷,现在给您吸点氧气,您会感觉舒服点的!(终末)2.您现在感觉好多了吧,我先帮您把氧气停掉,如果还有不适,我们可以再吸,好吗?注意事项:1. 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2. 使用及停止氧气时及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使用氧气时,先调后用,停用时先拔后关。3. 使用过程中,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排除影响用氧效果的因素,按需调节流量。4. 给氧过程中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5. 吸氧专用灭菌注射用水打开后24h内有效。六、氧气雾化吸入项目内 容分值目的1.使药液进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22.湿化呼吸道2评估1.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口

41、腔黏膜及呼吸道通畅情况42.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43.解释目的、时间及配合方法(教会患者深呼吸)6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2.用物: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微量加药雾化器一套、药液、注射器、安尔碘、棉签、治疗巾、弯盘、治疗单、清洁保鲜袋一只63.严格核对药液6流程1.携用物至床边22.双向核对患者姓名63.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24.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25.按吸氧操作装氧气流量表及湿化瓶(干湿化瓶)66.抽吸药液,再次核对,然后注入雾化器(雾化器注明启用日期、时间)67.连接雾化吸入器于氧气流量表48.调节氧流量68L/分29.见有雾气喷出后,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指导深呼吸),或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指导患者紧闭口唇,用嘴深吸气,用鼻呼气)610.吸入1520分钟,吸入过程中检查装置使用是否正常,患者有无呛咳、呼吸加快等不适411.治疗毕取下面罩或口含嘴412.关氧气流量表213.协助患者漱口,擦干面颊、口鼻214.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15.整理用物216.洗手、记录2终末处理1.雾化器专人专用,使用后予以温水冲洗,擦干,置于保鲜袋内,保鲜袋每日更换,雾化器每周更换62.严重感染患者的雾化器每天更换43.废弃雾化器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4沟通示范(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您痰多粘稠咳不出来,我现在给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这样您会比较容易咳出来,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