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课时校级公开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06177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课时校级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课时校级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课时校级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课时校级公开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姓名:姓名:七()班学号:课题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书写评价:学习目标:1 . 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2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知识链接:论Qii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 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宋朝 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 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 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 并称“孔孟”。基础积累:给下列

2、加的字加拼音人不知而不愠( )思而不学则殆(乎.三省(逾矩(箪(一)人不知而不愠( )思而不学则殆(乎.三省(逾矩(箪(一)学而不思则罔不亦说()吾身)肱骨(传(好(笃()不习乎)之者).找出本课两个通假字并理解其意思。不亦说乎(说: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课文探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前三章,把握重点字词意思。(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时,:说:朋:知:愠:2 .小组合作翻译。译文: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1

3、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谋:忠:信:二.省-* 1=1 传:习:2 .小组合作翻译译文: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4 .深入思考: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注意什么?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 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三)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有:立:惑:命:耳顺:逾矩:1 .翻译译文: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3 .深入思考: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我们从这一章中 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质疑问难: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

4、?为什么会“不亦 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2、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阅读推荐:论语自我练笔: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你就这一句话写一写你的感受,写一篇我的学习态度的练笔。(200字)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七()班学号:姓名:课题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书写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积累成语、格言。3、学习儒家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知识链接: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 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故称之为语

5、录体。基础积累:学生一起背诵论语第一、二、三则。课文探究: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2 .小组合作翻译。3 .理解每则文字所讲内容。【第四章】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重点字词解释温:故:新:以: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五章】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解释。罔:殆: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六章】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L重点字词解释贤:堪:箪:2 .翻译: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重点字词解释

6、。之:者:好:乐: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八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点字词解释疏食: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重点字词解释善: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词解释。川:逝:斯: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3 .【第十一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重点字词解释三军:夺:匹夫: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重点字词解释笃:仁:切:1 .翻译:2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论语中有很多语句都己逐步演化并固定成为成语,请你从文中找出来。质疑问难: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 讲个人修养?阅读推荐:论语心得(于丹)自我练笔:多少年过去了,论语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有着永久的生命力。找出 文章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 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