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9975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悠悠老街一、教学目的: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2、学惯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展记录或描绘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敬重及酷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惯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展记录或者描绘。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观赏各地闻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提醒课题悠悠老街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3、引导学生观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2、。4、引导学生观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5、引导学生观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存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6、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第二课时1、观看老街视频,提醒课题2、沟通: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兴趣发觉?3、写生创作指导(1)观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4、同龄人作品观赏5、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6、展示评价7、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2、传统门饰一、教学目的: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3、。2、通过对门饰的视察、观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爱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3、培育酷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2、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教师)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1、介绍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门饰的学问: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分等。(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2、观赏相关作品。(1)观赏各种各样的门饰(2)理解“门”各部分的名称、及“门”的细微环节装饰。提问: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它们

4、各有什么特点?(表如今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学生小组探讨。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1)用对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门的剪纸。(2)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风格的门饰。4、学生构思创作5、教师巡察指导对创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6、评价能否在传统图案上进展创新;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原理;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别人作品的意见。7、拓展3合适纹样一、教学目的:1、观赏合适纹样,感受合适纹样的艺术特色,理解合适纹样的不同款式及构成特点。2、学习合适纹样的设计方法。3、通过学习、理解合适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进步美化生活的实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合适

5、纹样的不同款式,构成特点及设计简洁的合适纹样。2、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调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合适纹样。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教师)课件或视频、范作、图片和实物等五、教学设计:1、观赏导入,引出课题(1)观赏生活中的合适纹样。说一说: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合适纹样呢?(2)提醒课题:合适纹样2、视察分析,研学新知(1)观赏合适纹样作品,说一说:什么是合适纹样?(2)观赏合适纹样作品,小组探讨:合适纹样的构成形式有哪些?对称式:纹样上下或左右一样,同形同色,整齐稳重平衡式:不对称,纹样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泼向心式:纹样由外往中心排列离心式:纹

6、样由中心往外排列旋转式: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扭曲。(3)观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优秀之处。提问以下合适纹样运用了哪种构成形式?(4)提问:你知道如何创作合适纹样吗?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选择一个形态和纹样素材,设计合适纹样。(2)也可以为一件生活用品设计合适纹样。(3)提示:合适纹样与里面的纹样要合适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态特点。纹样绘制时要留意色调的关系,如比照与和谐。4、展示评价,拓展延长(1)举办“合适纹样观赏会”,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合适纹样作品贴在黑板上进展自评,互评。(2)教师以恰当的语言对合适纹样和学生作品进展小结,引导学生加强在生活中视察与运用合适纹样,

7、进步美化生活的实力。4好看的装饰画一、教学目的:1、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育学生的设计实力。3、培育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激发对生活的酷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装饰画设计的根本方法,尝试设计装饰画。2、难点:敏捷运用装饰画设计方法,设计有创意的装饰画。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彩色纸、彩色笔、绘画铅笔、画框(教师)范画、课件五、教学设计:1、观赏导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装饰画,提问:这样的画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我们应当把它称为什么画?(2)说一说:你对装饰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你

8、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怎样的装饰画?(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这种“与环境协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因为装饰画具有显明的观赏性和装饰性,所以人们称它为:“经过化装、装扮出来的画。”出示课题:好看的装饰画。(5)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悠久的历史。2、沟通探讨(1)观赏闻名的装饰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独特的美。(2)与写实的绘画相比,装饰画具有怎样的美感。(3)通过照片与装饰画的比照,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师生共同探究装饰画的方法:夸大、变形、简化、概括、修饰等方法;总结装饰画的设计三要素:造型、色调、构图3、设计理论(1)教师示范的

9、装饰画设计方法,强调作品创作时可以是形态的装饰变更,也可以是色调的装饰变更。(2)学生理解装饰画绘画步骤。(3)学生理解装饰画的组合形式:独帽式装饰画和组合式装饰画。4、尝试创作(1)教师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独帽式装饰画;小组合作设计一组以花为主题的组合式装饰画。(2)学生进展创作,选择完成组合式装饰画的同学进展探讨分工,合作完成作品。5、课外延长(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写说明。(2)教师组织学生观赏装饰画展,进展自评和互评。(3)观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装饰画。(4)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装饰画运用到生活物品中去。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一、教学目的:1、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

10、样,相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款式美2、画画自己喜爱的民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爱的民族纹样来装饰3、敬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觉并创建生活美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爱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中2、难点:能把喜爱的民族纹样运用于平面设计,表达出较好的色调搭配和构成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教师)有民族纹样的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般花布和有民族纹样的花布(最好是实物)。比一比,两块花布的纹样有什么不同?小结:民族纹样的花布更新颖,这些

11、民族纹样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今日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民族纹样2、理解民族纹样的运用(1)出示:民族风的服饰、鞋、包。体会:民族纹样使服饰、鞋、包更美丽。(2)出示:名族风的家居布艺。体会: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4、相识民族纹样(1)美在变更与统一出示:白族刺绣小围兜猜一猜: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美在哪里?口水兜上有什么纹样?纹样是怎么构成的?小结: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调丰富出示:彝族刺绣肚兜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肚兜上有什么纹样?花纹是怎样构成的?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小结: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四周是连续花草纹。它主

12、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达热忱、豪放;黑色表达肃穆、尊贵;黄色表达和平、亲切。(2)美在对称与平衡出示:白族扎染方巾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用什么颜色搭配的?小结:本图案是圆形放射的骨式,主要由几何纹和花草纹组成;高雅的蓝底白花源于植物染料蓝草的作用。(3)美在比照与调和出示:合适纹样蓝印花布。找一找:这个蓝底白花的图案中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想一想:美观的同时又有什么寓意?小结: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喜鹊寓意祥瑞;猫寓意耄耋富贵。(4)尝试练习教师示范;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民族纹样来试着画一画。(5)学生作品赏析同学们的作品参照了民族纹样进展创作,使两件作品既整体

13、统一,又有部分变更(民族纹样、变更又统一)变中求整,平中求奇4、理论探究试一试:请你把今日学到的画民族纹样的本事,设计并装饰在平面的图形中,美化生活物品。学生创作20分钟。5、作业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和互评(1)说一说:“我”用民族纹样装饰了什么东西?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受?(2)评一评:你喜爱哪一幅作品?你看出来作者用了什么纹样装饰的?总结:今日我们理解了生活中的民族纹样,相识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到了民族纹样的形式美,还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爱的民族纹样来装饰,美化生活物品。6、课外拓展生活中其他民族元素的运用。6、运动会奖杯设计一、教学目的:1、相识运动会奖杯的独特特点和多样的

14、造型美。2、发挥想象,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造型新奇、制作新颖的运动会奖杯。3、通过学习活动,体验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杯的参加感、成就感,感受设计对于提升运动会文化内涵的重要评价。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新奇的奖杯造型2、难点:奖杯造型设计的独特和新奇。泥塑制作中的部件连接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陶泥、搜集的各种奖杯图片,理解知名运动会奖杯背后的故事和艺术特点(教师)各种奖杯的图片和自制课件五、教学过程:1、营造聚焦奖杯的话题情境,在视觉回忆中导入(1)教师翻开奖杯王国的大门,和大家闲聊:你看到过哪些竞赛的奖杯(如美术、体育、科技等)?都有哪些特点?(激励学生畅

15、所欲言)(2)猜一猜: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种类的奖杯?为什么?(3)教师小结:指出运动会奖杯是体育健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得到的荣誉,是奋勉向上的象征。今日,我们也来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杯,随即引出学习主题:运动会奖杯设计2、截图奖杯背后的人文故事,在初步沟通中感知。运动会的奖杯上,有的以某个运动工程的一些元素为造型,易于分辨,如足球形;有的,背后有着捐赠人或主办方的故事,需要我们探讨一番才知(1)你相识这些奖杯吗?你知道这些奖杯背后的故事吗?(2)你觉得这些奖杯的外形都像什么?莫非奖杯都像“杯形”吗?3、探析多样奖杯的多样造型,在视觉分析中拓思(1)这些奖杯的形态有什么不同?像什么形态?(学生感受

16、其形态不同,说得有道理即可)(2)发连线卡,引导学生连连线,感受奖杯的多样造型可能,并问:你还有什么好玩的奖杯形态设计可能?4、探究泥塑奖杯的特性技巧,在猜测观看中领悟(1)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用泥塑的方式来进展奖杯的设计,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这个奖杯应当怎样做出来?奖杯采纳了哪些泥塑方法?(2)结合示意图或视频,说说:制作过程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教师听取学生答复,并作必要补充,就如何连接做的牢作一些讲解、示范等)5、探寻奖杯作品的创意之处,在视觉观赏中提升。(1)这三个奖杯的形态有哪些不同?(2)在泥塑表现上,哪些地方特殊精彩?是怎么表现的?6、采纳泥塑手法的奖杯设计,在制作表现中

17、创意。(1)用泥塑的方法为运动会的竞赛设计,制作一个奖杯。(2)要求造型新颖、美观。7、多元赞许创意的展示评价,在胜利体验中超越采纳泥塑展示架或橱窗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说一说:(1)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奖杯创意之处。(2)学生互相比一比谁的奖杯做的最好。8吹吹打打一、教学目的:1、学习抓住人物在吹打乐器表演中的动态特征,进展适当的夸大表现手法;并尝试用泥塑进展圆雕造型表现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操作等活动进步对人物动态的视察实力和泥塑造型的表现实力,知道用美术的方式表现生活3、体验泥塑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夸大人物动态的造型活动中进步对泥塑人物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泥塑圆雕的形

18、式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2、难点:能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展适当的夸大,表现出人物演奏时的动态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陶泥、泥刀、木板一块、抹布(或旧报纸)(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陶泥、泥塑作品若干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赏击鼓说唱俑等经典陶俑泥塑作品后,教师简洁介绍吹打乐的历史,并出示课题吹吹打打,提出本课学习任务用泥塑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2、观赏、理解安塞腰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问,初步感受吹打乐表演时活泼欢乐、激情四射的魅力3、引导学生观赏杨奇瑞的现代雕塑作品丑娃参军,重点对“爷爷”这一人物进展深化赏析,深入体会夸大的造型方法和作用4、引导学生小组成

19、员之间自主学习沟通;观赏课本第19页的图片,说说这些人物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教师巡察辅导,启发学生重点视察人物的眼睛、嘴、鼻、体态等的造型变更,感受夸大表现的魅力5、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引导学生视察在人物的整体泥塑时要把握好整体简洁刻画和部分细微环节的深化刻画比照6、布置作业要求:能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个正在表演吹打乐的人物,要留意夸大人物的动态7、学生进展作业,教师巡察并进展个别化辅导8、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视察并进展评价。评价重点放在人物造型上,看看是否和前一课的泥娃娃造型比拟有更夸大的动态9、教师小结并布置第二课时的课前打算:要求学生课后观看和搜集各种本地民间传统的吹打乐、现代打

20、击乐、学校乐队表演的视频节目和图片资料等。9飞天一、教学目的:1、运用讲故事、配演说词、示范、临摹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理解飞天的故事、飞天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2、相识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理解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驾驭飞天的三个经典款式,同时能用简洁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3、体会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形象特点,从而促进审美情感的升华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识中国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驾驭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区分出飞天的三种根本款式。2、难点:分析飞天形象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用简洁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固

21、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卡纸一张(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三角形构图框,若干组,课件一个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教师引导:分步部分出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问题一:你们相识这个艺术形象吗?它是谁?引出双飞天壁画以及这幅壁画的所处地址学生活动(一):视察,独立发言。(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2、深化:探究感知,观赏分析教师引导:讲解并描绘飞天形象的来历及历史问题二:听了上述故事,你能用学过的学问做一做这些题吗?问题三:看视频,听教师概括讲解并描绘飞天的开展历史和用处。你还知道飞天被画在莫高窟的哪些地方?问题四:飞天形象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学

22、生活动(二):听故事,完成填空练习学生活动(三):看视频,听讲解,完成教师提问学生活动(四):小组探讨,表述观赏感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探讨,做填空、个人发表等学习形式,分析观赏唐朝飞天的形象,感悟飞天的形象韵味)3、作业:体验理论,学以致用教师引导:出示敦煌莫高窟飞天图一组学生活动(五):当回小导游,请为这组图配上讲解词学生活动(六):请学生朗读学生活动(七):看锦囊,小组合作,探讨完成图配上讲解词学生活动(八):请学生朗读图配上讲解词(通过小组合作配讲解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稳固所学飞天的学问)4、课后:拓绽开发教师引导:问题五:假设请你临摹飞天,你会选择哪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呢

23、?为什么?问题六:美丽的飞天会是用哪些工具材料绘制的呢?为什么?学生活动(九):小组沟通表述教师总结:毛笔勾线,矿物颜料绘色(通过沟通表述,引出飞天壁画的创作材料,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打算和铺垫)第二课时1、课堂导入(1)展示飞天图片: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临摹)唐代,提问:有同学知道这些是什么形象?你知道和她们的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思索答复(3)教师引导小结:这些形象就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请同学们看书本P20(教师对飞天的概念做简洁介绍)(本环节主要解决飞天的定义和概念问题)2、输入教学:(1)展示敦煌的全景照片和传入的途径(2)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飞天的形象。请同学们来比一比

24、,各个历史时期的飞天有什么不同。(分学习小组探讨,小组之间可绽开竞赛) 兴起时期十六国(第275窟)创新时期南北朝(第249窟)鼎盛时期唐代(第329窟)教师引导探讨和小结。(可以从飞天的姿态、着装、背景、体态造型等方面来做引导和小结)(本环节意在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飞天形象在中国的开展过程)(3)动动手,学学古人(教师分发打算的飞天图片)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飞天形象,进展临摹要求:大小要合适,构图要饱满运用线条的形式来表现留意把握人物的动态。(教师巡察指导,学生临摹)3、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4、拓展思索:你觉得飞天的形象美在哪里?为什么古代的人们如此热衷表现飞天的形象?1

25、0指墨画一、教学目的:1、理解指墨画的根本概念,感受指墨画凝重古拙、金石味等艺术特点。2、通过理论探究,学习指墨画的根本学问与技法,能运用指墨画技法表现出多种不同墨色和点线面。3、在观赏与理论中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指墨技法的驾驭及运用。2、难点:敏捷运用手的不同部位作画,表达水墨效果。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调色盘(盒)、小水桶、毛毡、墨汁、国画颜料与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调色盒、墨汁、宣纸等工具材料。五、教学设计:1、激趣导入:观赏沙画表演视频或手指印画导入,引出指墨画,激发学生学习爱好2、比照分

26、析,感受指墨画特点。(1)课件出示徐悲鸿作品猫与潘天寿指墨作品猫。引导学生观赏、感受并思索:两幅画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线条、墨色、画面效果等方面细致视察体会、绽开探讨沟通。(2)课件出示名家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视察、感受指墨画厚重、粗暴、古拙、金石味等特点。3、探究尝试,体验指墨画兴趣(1)“玩墨”嬉戏请全体学生一起用手指玩墨,看谁玩出的墨色变更最多。沟通展示,请玩出墨色变更多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窍门(关键在于对水的驾驭,与毛笔蘸水蘸墨类似)。展示沟通,归纳小结指墨画技法。根据学生实际,教师作适当演示(课件出示指墨根本技法图示)选择有代表性的点线面启发学生思索:这些形态各异、墨色深浅不

27、同的点线面合适表现什么物象?请学生比拟思索:用手玩指墨嬉戏与用毛笔画画有什么不同?(体会笔墨)。4、创作练习(1)教师介绍指墨画,提升学生对指墨画的相识。(2)课件出示学生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指墨效果,观赏体会。(3)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察指导作业建议:根据课堂练习纸上的各种点线面和墨色效果绽开联想,通过添加等方式完成一幅抽象画把以前用毛笔画过的满足的国画作品用指墨的方式进展表现用指墨画的方式创作一幅国画作品。(4)引导学生互相沟通评议习作,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5)整理整理工具材料5、课后拓展激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观赏指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会指墨画表现的特点和韵味。 有爱好的同学,

28、尝试用指墨画的形式去创作几幅作品。11泼墨山水一、教学目的:1、学习泼墨山水画的根本学问与技法,理解泼墨画的艺术特点,懂得泼墨方法的运用2、通过观赏、感受、体验等方式,在泼墨的根底上添画完成一幅泼墨山水画3、感受泼墨中国画独特的韵味、体验泼墨的乐趣,培育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学习泼墨山水画的画法。2、难点:泼墨效果的驾驭和有效利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毛笔、调墨盒、水桶等工具。(教师)范画、墨汁、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墨盒、水桶等工具。五、教学过程:1、观赏导入:(1)出示一般水墨山水和泼墨山水作品各一幅,让学生进展

29、比拟观赏。(2)教师总结出示课题。2、笔墨嬉戏(1)教师介绍泼墨的方法、并作操作示范。(2)学生尝试在一张宣纸上进展泼墨嬉戏,体验视察墨色变更效果。(3)教师选三幅不同效果的学生习作,请作者介绍获得效果的创作要领。3、深化教学(1)观自然、学画法观赏大自然中的山水,感受自然美景视察自然山水,探究山水画画法提示:近低远高,近浓远淡。教师示范,边演示边讲解远景、中景、近景学问,及云雾和水的留白方法。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泼墨山水。(2)赏作品,习技巧比拟画家的泼墨山水与自己作品的不同之处画家通过添加小景(树、亭、舟、塔、房、人等)使得画面更有生活气息,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课件演示添加小景的方法

30、和规律(少、简、小、干)(3)品诗词、悟画意观赏一幅诗配画,感受山水画的人文意境4、作品观赏。5、作业练习。在上一个环节创作根底上添加景物丰富画面,完成整件作品。要求:(1)用笔大胆,水分足够。(2)山水有远近和浓淡变更。(3)小景添加做到少、简、小。6、作业讲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激励。7、拓展延长:张大千生平介绍。12江南民居一、教学目的:1、通过图像和艺术作品的观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2、学会以水墨画的形式、特性、童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3、在多元观赏、特性选景及相关的创作活动中,开展独特的审美目光,感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观

31、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美的根底上,以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2、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江南民居的独特视角,加以特性、童趣的水墨表现。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搜集各种江南民居图片,理解画江南民居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等。打算好水墨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教师)课件及示范的笔墨工具五、教学设计:1、找寻我眼中的江南民居印象,初步视觉认知(1)翻开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提问:猜一猜画中画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画面中,说说你对江南民居的印象。(2)找寻你对于“江南民居”感受最深的视觉关注点。(3)提醒课题:江南民居2、观赏吴冠中的水墨江南,提升视觉审美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画家吴冠中的水乡

32、周庄,提问:江南水乡民居美在哪里?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一起研讨,并举荐学生代表沟通看法。3、探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开展艺术特性,接着观赏杨明义、戴启顺两位画家的作品:画家是如何来处理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关系的?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可联络示例图,结合现场部分示范方式加以提点,以引导学生特性表现。4、探寻独特化的创作视角,锤炼艺术创作(1)引导学生观看江南民居风景照:图片中的江南民居表现内容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最有江南味?(2)在详细表现上,采纳了哪些不同的水墨技巧表现风景中的江南味的?5、吸取同龄人的作品优点,获得迁移学习。找寻儿童水墨画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同伴一起说一说。6、捕获

33、图片中的创作灵感,尝试水墨表现(1)捕获图片中富有江南味的独特景致,进展创作的构思。(2)创作一幅有江南特色的水墨作品。7、进展发觉式的展示评价,升华学习感悟从创作视角、水墨画面处理等方面,发觉自己和同伴创作的胜利之处。13西湖十景一、教学目的:1、初步感受西湖十景的山水之美,理解西湖十景的文化内涵。2、学会用写意山水画的根本用笔、用墨方法,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之美。3、培育关注、敬重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感,酷爱家乡、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墨色的浓淡、虚实表现西湖山水近景、远景、中景的关系。2、难点:能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之美。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国

34、画工具、西湖十景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工具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1)观赏西湖十景图片,请学生用一组形容词说说西湖十景,导入课题西湖十景。(2)课件出示晴雨西湖的图片,联想苏轼诗句“淡妆浓抹总适宜”,提升西湖十景的人文内涵。2、探究(1)观赏晴雨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淡妆浓抹总适宜”的水墨韵味。说说:这样的山、水、天给你怎样的感受?(2)观赏水墨作品夕照,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与雷锋夕照实景照片比照,感受西湖之美恰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3)观赏童中焘三潭印月,思索:画面中的三潭印月有何特点?画家又是如何表现山、水、天交融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从如何凸显意境、国画用笔、墨色变更等

35、角度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画面意境。(4)教师示范,用墨色的浓淡相融和用清水渲染墨色边缘的技法表现西湖山色和水色交融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水分与画面效果的关系,用淡墨表现远山和其他风光。(5)同龄人作品观赏,引导学生边看边思索:画面突出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作品采纳了哪些用笔、用墨方法?对你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在观赏中有意识地借鉴别人的胜利创作阅历。3、创作(1)学习建议: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十景之一,用水墨晕染的技法表现印象中的西湖山水。(2)学生创作,教师巡察。4、评价举办以“西湖印象“为主题的作品赏评会,引导学生找出最能表达“淡妆浓抹总适宜”的画,并说说举荐理由。5、拓展引导学生搜集、赏

36、析表现西湖十景的国画作品。第二课时1、导入:(1)画家作品观赏,引导学生感受西湖水色交融的意境,回忆水墨表现技法。(2)温故知新,说说西湖十景留给你的印象和水墨西湖带给你的印象。2、探究(1)观赏曲院风荷景点,思索:画面中的荷花、树木、水面、游船能用上节课学习的渲染的方法来表现吗?(2)学生观赏作品,结合课件探究作品中细微环节的用笔用墨手法。(3)学生理论探究,尝试表现波光粼粼的湖面。(4)结合学生探究作品,教师示范用精细笔墨表现细微环节部分,引导学生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叠加互相交融表现荷叶和树。(5)引导学生观赏林风眠的作品西湖,提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留意构图、意境,引导学生学生从近景、远景、

37、中景的用笔用墨上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画面意境。(6)同龄人作品观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提问:作品重点刻画了什么?表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什么韵味?3、创作(1)学习建议: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西湖十景之一。创作过程中可以再显示的根底上适当删减或增加部分景物,以表现自己心中的西湖十景,增加画面意境感。(2)学生创作,教师巡察指导。4、评价(1)把画好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供应评价建议,引导学生从创意、构图、技法等方面进展评价。5、拓展观赏用不同形式表现的西湖十景,引导学生关切、酷爱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情怀,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美妙情感。14童谣童画一、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我国民间

38、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的一样之处。2、选择适宜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爱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爱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爱的童谣配上适宜的童画。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表达出肯定的绘画程度。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或彩纸、剪刀等,课前搜集童谣或才会童谣书籍(教师)童谣视频、课件五、教学设计:1、导入(1)出示丢手绢图片,说说联想到了哪首童谣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挚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知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2)结合课前打算的资料童谣或彩绘童谣书籍,同桌

39、或小组互相沟通,分析童谣与童画的相通之处,并说说对儿时童谣的记忆和感受(3)小结:童谣,是一支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旋律。童谣,是一首诗,充溢了孩子的梦想和向往。童谣,是一幅画,画出了孩子眼中的真善美(4)揭题童谣童画2、理解童谣相关学问(1)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2)童谣通常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好玩、好玩,孩子们感爱好。(3)童谣的历史。(4)童谣按艺术形式分可分为摇篮曲、嬉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丢手绢属于哪一类?(嬉戏歌)你会唱几首不同的摇篮曲。3、观赏感受(1)观赏童谣童画作品,感受文字与画面

40、表达的含义和想通之美。先出示童谣,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说说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出示童画,评一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运用哪些方法,把童谣表现出来的。(2)用童谣创作成童画,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联络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进展联想。下面两幅画分别是以织布和做衣裳为想象点创作的童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观赏童画的不同表达手法(水彩笔画、油画棒画、色调、水墨、线描、剪贴、剪纸、版画)。4、学生创作(1)作业要求: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童谣,进展想象画创作。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是联络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进展联想。结合所带的工具材料,选择自己喜爱

41、的创作方式进展创作。(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评价作业(1)沟通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17大盒子小舞台一、教学目的:1、以纸盒为根本制作材料,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展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设计制作一个微型舞台。2、选择身边的多种材料,学习运用(如剪、折、叠、编、卷曲、插接、描绘等)制作方法进展简答的工艺制作。3、通过多种媒体的制作练习,促进创新思维的综合应用,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同时能培育搜集整理的好习惯,以及变废为宝的创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根据一般的纸盒,通过合理设计和制作完成一个特定场景2、难点:刀等工具的应用;组织场景,丰富舞台,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三、教学课时

42、:2课时四、课前打算:(学生)一个较大的盒子、美工刀、剪刀、颜料或其他着色工具、彩泥等。(教师)教学课件、教师示范作品,示范半成品,制作工具及绘画工具。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8、观赏导入教师讲解并描绘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提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房子装载着老主人的梦想,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让小小人住进来引出主题:同学们,今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一回小人,创建一个属于我们的小世界,世界虽然不大,只是一个小小的纸盒,但是它装载着同学们的梦想和创建,这个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板书:大盒子小舞台。2、拓展思路,盒子妙用(1)同学们都打算了各种各样的盒子,我们首先来给他们分类按形态分:方形、圆形、心形、多边形按材质分:纸质

43、、塑料、木质、铁质、综合(2)根据自己盒子的特点(形态、材质、色调),你觉得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怎样的场景呢?3、方法指导,变更盒子教师:为了使盒子变成我们心中的小世界,我们该怎么制作场景呢?展示各种盒子外观的变更方法:9、切割绽开法斜线切割:上下切割特殊型切割(2)绽开法,绽开其中一条边。(3)添加法,在原来的盒子根底上添加一些物件来完成,如:在盒子上添加柱子变成舞台,将盒子添加上门窗和顶变成房子(添画)。(4)其他的特殊形态。4、明确步骤,制作底座提问:制作底座时需要留意些什么?(1)在制作舞台时,你认为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留意些什么?(2)纸盒切割留意事项(教师示范)。用线画出需要切割的部位。10、固定纸盒不让其摇摆。11、由轻到重,先割破外层,再切出形态。(3)确定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