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9236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数据构造与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精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行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根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依次的规那么,每一个规那么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依次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需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说明,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算法的根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限制构造。根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关系运算, 数据传输。算法的限制构造:依

2、次构造, 选择构造, 循环构造。算法根本设计方法:列举法, 归纳法, 递推, 递归, 减半递推技术, 回溯法。算法困难度:算法时间困难度和算法空间困难度。算法时间困难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须要的计算工作量。一般来说,算法的工作量用其执行的根本运算次数来度量,而算法执行的根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在同一个问题规模下,用平均性态和最坏状况困难性来分析。一般状况下,用最坏状况困难性来分析算法的时间困难度。算法空间困难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须要的内存空间。数据构造探讨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构造;2在对数据进展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

3、构造;3对各种数据构造进展的运算。数据构造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构造是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数据的逻辑构造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逻辑关系,与在计算机内的存储位置无关一个数据构造中的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逻辑关系有可能不同。数据的存储构造是数据的逻辑构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常用的存储构造有依次, 链接, 索引等。依据数据构造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困难程度,一般将数据构造分为线性构造和非线性构造。线性构造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构造:不

4、满意线性构造条件的数据构造。13线性表及其依次存储构造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如:一个N维向量, 矩阵在困难线性表中,由假设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非空线性表的构造特征: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全部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0时,称为空表。线性表的依次存储构造具有以下两个根本特点:1线性表中全部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依

5、次依次存放的。的存储地址为:()(a1)+(1)k,,(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依次表的运算:插入, 删除。14 栈和队列栈是限定在一端进展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依据“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表示栈顶位置,用表示栈底。栈的依次存储 用一维数组S1作为栈的依次存储空间,M为栈的最大容量。S()表示栈底元素,s()为栈顶元素,0表示栈空,表示栈满。栈的根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1;将新元素插入到栈顶指针指向的位置 上溢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将栈顶指针指向的元素赋给指定的变量

6、,1 下溢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改变。队列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展删除的线性表。指针指向队尾,指针指向队头。队列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队列的依次存储与栈类似,用一维数组Q1:m作为队列的依次存储空间队列运算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循环队列:在循环队列构造中,当存储空间的最终一个位置已被运用而要进展入队运算时,只要存储空间的第一个位置空闲,就可将元素参与到第一个位置,即将存储空间的第一个位置作为队尾。从指针指向的后一个位置直到队尾指针指向的位置之间全部的元素均为队列中的元素。循环队列的初

7、始状态为空: 当循环队列满时,为区分队满还是队空,增加标记S。0表示队列空,1且表示队列满15线性链表对于元素变动常见的大线性表不宜采纳依次存储构造,而应采纳链式存储构造。在链式存储构造中,数据构造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结点由两局部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在链式存储构造中,存储数据构造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依次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样,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链式存储方式既可用于表示线性构造,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构造。线性链表,称为

8、头指针,或0称为空表,假如是两指针:左指针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指向后件结点。线性链表的根本运算:查找, 插入, 删除。16树与二叉树树是一种简洁的非线性构造,全部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DABCEFGIH在树构造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在树构造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全部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度为2的树称为二叉树。 A B C D G E H F I1253674二叉树的特点: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

9、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二叉树的根本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1(k1)个结点;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1个结点;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2n+1,其中2n 表示取2n的整数局部;满二叉树是指除最终一层外,每一层上的全部结点有两个子结点,ABCDEGFHIKJMLNO1523467满二叉树的性质:第k层上有2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1个结点。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终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到达最大值,在最终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假设干结点。AC BEDFGHIJ1243576

10、由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的特点可以看出,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性质:1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2n+1;2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假如从根结点开场,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展编号1,2,有以下结论:假设1,那么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假设k1,那么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2);假设2kn,那么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那么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假设21n,那么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1;否那么该结点无右子结点。二叉树存储构造采纳链式存储构造,对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可以按层序进展依次存储。二

11、叉树的遍历:1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终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终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终访问根结点。例: 设有如下的二叉树 A B C D G E H F I1253674其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A B D E H I C F G其中序遍历的结果为:D B H E I A F C G其后序遍历的结果为:D H I E B F G C A17查找技术依次查找的运用状况:1线性表为无序表;不管是依次存储构造还是链式存储构造2表采纳链式存储构造。即使是有序线性表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依次存储的有序表,对于长度为

12、n的有序线性表,二分查找最坏状况只需比拟2n次,依次查找须要比拟n次。18排序技术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依次排列的有序序列。交换类排序法:假设线性表的长度为n1冒泡排序法在最坏状况下,须要比拟的次数为n(1)/2;2快速排序法在最坏状况下,须要比拟的次数为n(1)/2插入类排序法:1简洁插入排序法,最坏状况须要n(1)/2次比拟;2希尔排序法,最坏状况须要O(n1.5)次比拟。选择类排序法:1简洁项选择择排序法,最坏状况须要n(1)/2次比拟;2堆排序法,最坏状况须要O(2n)次比拟。第二章 程序设计根底21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 源程序文档化;2

13、, 数据说明的方法;3, 语句的构造; 4, 输入和输出。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构造清楚第一, 效率第二。22构造化程序设计构造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那么是:1.自顶向下;2.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运用语句。构造化程序的根本构造和特点:1依次构造:一种简洁的程序设计,最根本, 最常用的构造;2选择构造:又称分支构造,包括简洁项选择择和多分支选择构造,可依据条件,推断应当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3重复构造:又称循环构造,可依据给定条件,推断是否须要重复执行某一一样程序段。23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头末挪威奥斯陆高校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语言

14、为标记。面对对象方法的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样;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对象是面对对象方法中最根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根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操作也称为方法或效劳。对象的根本特点:1标识惟一性;2分类性;3多态性;4封装性;5模块独立性好。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 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对应类的一个实例。消息是一个实例

15、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继承是指能够干脆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承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第三章 软件工程根底31软件工程根本概念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 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软件的特点包括: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 运用期间不存在磨损, 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 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靠性,受计算机系统

16、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困难性高,本钱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软件危机是泛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峻问题软件开发本钱和进度无法限制;质量难以保证;软件维护程度低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本钱, 质量, 生产率等问题。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 工具, 文档, 实践标准和工序。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 工具和过程。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工程的技术手段;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 管理, 文档生成;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限制和管理。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是把软件产品看作

17、是一个工程产品来处理。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根本活动:1P软件规格说明;(功能及其运行时的限制)2D()软件开发;产生满意规格说明的软件3C()软件确认;确认软件能够满意客户提出的要求4A()软件演进。软件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 实现, 运用维护到停顿运用退役的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 软件开发, 运行维护软件定义阶段:1可行性探讨与方案制定;2需求分析;软件开发阶段:3软件设计;概要设计和具体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软件维护阶段:6运行和维护。7退役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原那么:目标:在给定本钱, 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 牢

18、靠性, 可理解性, 可维护性, 可重用性, 可适应性, 可移植性, 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意用户需求的产品。根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本钱;到达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须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刚好交付运用。根本原那么:抽象, 信息隐藏, 模块化, 局部化, 确定性, 一样性, 完备性和可验证性。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性探讨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 开发过程, 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 软件工程经济学, 软件心理学等内容。软件管理学包括人员组织, 进度支配, 质量保证, 配置管

19、理, 工程方案等。软件工程原那么包括抽象, 信息隐藏, 模块化, 局部化, 确定性, 一样性, 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现代软件工程方法之所以得以实施,其重要的保证是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的保证。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环境全面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软件工具的集合32构造化分析方法软件开发方法是软件开发过程所遵循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分析方法, 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方法。构造化方法的核心和根底是构造化程序设计理论。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1) 需求获得:确定对目标系统的各方面需求(2) 需求分析:确定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3)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4) 需求评审需求分析方法有1构造化需求分析方法;

20、2面对对象的分析的方法。构造化分析方法构造化分析方法的实质: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构造化分析的常用工具1数据流图;2数据字典;3判定树;4判定表。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干脆支持系统功能建模。数据字典:对全部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 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 输出, 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判定树:从问题定义的文字描述中分清哪些是判定的条件,哪些是判定的结论,依据描述材料中的连接词找出判定条件之间的附属关系,

21、并列关系, 选择关系,依据它们构造判定树。判定表:与判定树相像,当数据流图中的加工要依靠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即完成该加工的一组动作是由于某一组条件取值的组合而引发的,运用判定表描述比拟相宜。数据字典是构造化分析的核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1正确性;2无岐义性;3完整性;4可验证性;5一样性;6可理解性;7可追踪性。33 构造化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的根本目标是用比拟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目标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软件设计是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软件设计是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步骤,是将需求精确地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唯一途径。从技术观点来看,软件设计包括软件构造设计, 数据设计, 接口设计, 过

22、程设计。构造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将分析时创立的模型转化为数据构造的定义。接口设计:描述软件内部, 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把系统构造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从工程管理角度来看:概要设计和具体设计。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软件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进展高层次的构造设计;后进展低层次的过程设计;穿插进展数据设计和接口设计。软件设计的根本原理:1抽象 2模块化 3信息屏蔽4模块独立性 衡量软件模块独立性运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在程序构造中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那么耦合性越弱。优秀软件应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概要设计的根本任务是:1

23、设计软件系统构造;2数据构造及数据库设计;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4概要设计文档评审。常用的软件构造设计工具是程序构造图,运用它描述软件系统的层次和构造关系。模块用一个矩形表示,箭头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在构造图中还可以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还可用带实心圆的箭头表示传递的是限制信息,带空心圆的箭心表示传递的是数据。构造图的根本形式:根本形式, 依次形式, 重复形式, 选择形式。构造图有四种模块类型:传入模块, 传出模块, 变换模块和协调模块。面对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分析信息在系统中加工和流淌的状况。面对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定义一些映射方法,把数据流图变换成构造

24、图表示的软件构造。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型。变换型系统构造图由输入, 中心变换, 输出三局部组成。事务型数据流的特点是:承受一项事务,依据事务处理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分派一个适当的处理单元,然后给出结果。具体设计具体设计是为软件构造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构造,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构造的细微环节。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 方框图, 问题分析图, 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34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过程涵盖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过程,包括需求定义阶段的需求测试, 编码阶段的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以及后期的确认测试,

25、 系统测试。软件测试定义:运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意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软件测试的目的:发觉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很可能找到迄今为止尚未发觉的错误的用例。一个胜利的测试是发觉了至今尚未发觉的错误的测试。测试要以查找错误为中心,测试只能证明程序中有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软件测试方法从是否须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依据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1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 静态构造分析, 代码质量度量。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展。动态测试:是根本计

26、算机的测试,是为了发觉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利用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觉程序错误的过程测试用例是为测试设计的数据。动态测试主要包括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也称构造测试,依据软件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检查内部成分,以确认每种内部操作符合设计规格要求。白盒测试:在程序内部进展,主要用于完成软件内部操作的验证。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 根本路径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是对软件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否满意需求进展测试和验证。不考虑内部的逻辑构造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满意功能说明黑盒测试是在软件接口处进展,完胜利能验证。黑盒测试:主要诊断功能不对或遗漏, 界

27、面错误, 数据构造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 性能错误, 初始化和终止条件错,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错误推想法等。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展: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验收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35程序的调试留意程序测试与调试的区分: 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觉软件中的错误,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期 调试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主要在开发阶段进展程序调试的根本步骤:1错误定位;2修改设计和代码,以解除错误;3进展回来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软件调试可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思维来分析源程序代码和排错,是主要的设计手段,而动态调试是

28、协助静态调试。主要调试方法有:1强行排错法;设置断点, 程序暂停, 监视表达式等2回溯法;3缘由解除法。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根底41数据库系统的根本概念数据:事实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特点:有肯定的构造,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 实型, 字符型等。而数据的值给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构造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供应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 数据操纵, 数据维护, 限制及爱护和数据效劳等,是数据库的核心。数

29、据库管理系统功能: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供应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3数据操纵:为用户运用数据库的数据供应便利,如查询, 插入, 修改, 删除等以及简洁的算术运算及统计;4数据的完整性, 安生性定义与检查;5数据库的并发限制与故障复原;6数据的效劳:如拷贝, 转存, 重组, 性能监测, 分析等。为完成以上六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供应以下的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2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 删, 改等;3数据限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 平安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限制, 故

30、障复原等。数据语言按其运用方式具有两种构造形式:交互式吩咐(又称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宿主型语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语言中。目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如, , , 和等。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展规划, 设计, 维护, 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员人员, 硬件平台硬件, 软件平台软件五个局部构成的运行实体。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 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文件系统阶段:供应了简洁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实力,但是它无法供应完整的, 统一的, 管理和数据共享的实力。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为统一与共享数据供应了有

31、力支撑。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根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 数据统一管理与限制。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构造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构造与物理存取方法。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 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与操作供应一个抽象的框架。描述了

32、数据构造, 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模型的根本概念1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2属性:事物的特性;3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系。实体集的关系有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的联系。模型三个根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根本单位,属性有属性域,每个实体可取属性域内的值。一个实体的全部属性值叫元组。模型的图示法:1实体集表示法;2属性表法;3联系表示法。层次模型的根本构造是树形构造,具有以下特点:1每棵树有且仅有一个无双亲结点,称为根;2树中除根外全部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从图论上看,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关系模型采纳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一个二维表就

33、是一个关系。在二维表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称为键或码。从全部侯选健中选取一个作为用户运用的键称主键。表A中的某属性是某表B的键,那么称该属性集为A的外键或外码。关系中的数据约束:1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中属性值不能为空值;2参照完全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的根本约束;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它建立在数据理论的根底之上,有许多数据理论可以表示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其中最为闻名的是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关系模型的根本运算:1插入2删除(3)修改4查询包括投影, 选择, 笛卡尔积运算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应用的核心。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1面

34、对数据: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2面对过程: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逻辑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运行阶段, 进一步修改阶段。需求分析常用构造析方法和面对对象的方法。构造化分析简称方法用自顶向下, 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展具体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5个局部:数据项, 数据构造, 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构造, 数据存储, 处理过程。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设计的方

35、法有两种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困难的单位或部门;2视图集成设计法。设计方法:模型与视图集成。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自顶向下, 由底向上, 由内向外。视图集成的几种冲突:命名冲突, 概念冲突, 域冲突, 约束冲突。关系视图设计:关系视图的设计又称外模式设计。关系视图的主要作用:1供应数据逻辑独立性;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3有肯定数据保密功能。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内部物理构造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有效利用存储空间。一般中留给用户参与物理设计的内容大致有索引设计, 集成簇设计和分区设计。数据库管理的内容:1数据库的建立;2数据库的调整;3数据库的重组;4数据库平安性与完整性限制;5数据库的故障复原;6数据库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