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7058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 教案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 教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的含义、内容、作用,增加学生对未成年人爱护法的理解,进步区分是非的实力及依法爱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力。实力目的在明确讲解并描述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根底上,老师可以供应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展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思想觉悟目的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学生依法爱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教学重点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的根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一)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担当抚养责任,小刚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

2、起,最终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提问:(1)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刚是否属于未成年人爱护法的爱护对象?为什么?(2)以小刚的事例说明制定未成年人爱护法的必要性。(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使学生结合案例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既是未成年人安康成长的须要,又是我国法制建立的客观要求。) (学生答复后,老师归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刚属于未成年人爱护法爱护的对象。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只要是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爱护法爱护的对象。小刚虽有违法犯罪行为,但未满18周岁,仍属爱护法的爱护对象,像小刚这样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有其合法权益,对他们赐予特殊爱护,有利于促使他们改正

3、自新,成为社会主义建立的有用之才。小刚从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到受人教唆、引诱而偷窃犯罪,充分说明青少年因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爱护的实力;加上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区分是非实力差,可塑性很强,简单承受外界不良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需用特地的法律爱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预防和限制青少年犯罪。说明青少年安康成长离不开法律。导入新课小刚流入社会、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其父母离异,双方推卸对小刚抚养、教化的责任,使小刚失去了正常的家庭爱护,可见家庭爱护对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多么重要。今日我们就学习:二、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板书) 1、家庭爱护(板书) (1)家

4、庭爱护的重要性。(板书) 家庭爱护是未成年人爱护的根底。因为未成年人都生活在肯定的家庭中,家庭是未成年人的根本生活环境,是未成年人的性格、品德、志向状况形成的起点和最根本的条件。家庭爱护做得好,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就有了根本保证;家庭爱护的缺失,则会导致未成年人身心开展的缺陷,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影响,小刚的事例不正说明了这点吗?那么,什么是家庭爱护呢?(2)家庭爱护的含义。(板书)家庭爱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化的义务及其职责。(板书)抚养是指父母及 其他监护人从物质上对未成年子女的哺育和照料。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应当供应必要的物质条件,担当经济责任

5、。父母把未成年子女抚养成人,是法定的义务,子女从诞生时起就获得了受父母抚养的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是无条件的,是任何状况都不能避开的。即使父母离婚了,这种义务依旧存在。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教化费的负担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养父母要依法抚养养子女,继父母要依法抚养继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应负担未成年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独立生活为止。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视和爱护。担当这种监护任务的人叫监护人。监护制度是使那些没有独立生活实力而须要别人照看的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照看和良好的教养。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

6、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实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实力的人担当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居处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的关系亲密的其他亲属、挚友情愿担当责任的;无上述监护人时,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居处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担当监护人。家庭爱护中的“依法履行的义务及其职责,”说明家庭爱护的义务和职责是法定的,必需履行的,“没商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不履行这种义务和职责就要担当法律责任。 (3)家庭爱护的作用。(板书)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损害。长期以来,我国家庭虐待未成年人的现象严峻存在。动辄打骂、随意体

7、罚被一些家长认为是自己的权利。弃婴、溺婴,迫使未成年人辍学从商、从工等等都是来自家庭的损害。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的家庭爱护的作用,为消退这些来自家庭的损害供应了法律保障。为未成年人供应相宜的家庭环境。(4)家庭爱护的根本要求(板书)(先请学生看书,说出教材从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爱护的要求,第一方面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第一、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板书) 这是家庭爱护的主要内容。这一条对家长的要求是:不得虐待未成年人;不得遗弃未成年人;不得卑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病的未成年人;制止溺婴、弃婴。 第二、敬重未成年人受教化的权利(板书)必需让适龄未成年人根据规定承受义务教化,不得使

8、在校承受义务教化的未成年人辍学。(投影二)(见图片)保障未成年人承受义务教化,家庭爱护是重要的一环。但是近年来,有些家长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迫使未成年子女辍学从商、从工。辍学对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具有非常消极的后果。(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样的消极后果?学生说完,老师归纳明确以下三点)侵扰了未成年人受教化权。我国义务教化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俏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化的权利。”第三、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板书) 我国婚姻法对结婚年龄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是法定的最低年龄,只有到达法定年龄并具备其他结婚条件,才能允许结

9、婚,受到法律爱护。未成年人仅就结婚年龄条件而言,尚未到达法律允许的最低结婚年龄,因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早婚必定影响未成年人的心身安康。第四、未成年人爱护法还规定了家庭爱护中应实行的主动措施(板书)父母和监护人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开展的特点,实行正确的方法,从思想上、品德上关心和扶植未成年人。使未成年人培育起良好情操、爱好、仪态、礼貌和诚恳、虚心、勤劳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步独立生活实力、人际交往实力,进步身体素养。要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漂泊、聚赌、吸毒、卖淫。这些恶习严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安康。有些未成年人出于新奇好玩而吸

10、烟喝酒,也有的认为吸烟、喝酒有“派”,有男子汉风度,不懂烟中的尼古丁、酒中的酒精对人身体危害极大,是引发很多疾病以致癌症的元凶。未成年人经受不住这样的危害。 青少年喝酒不仅损害身体,而且往往导致违法犯罪。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因打架斗殴被拘役、劳动教养或判刑的青少年中,63%及酗酒有干脆关系;在流氓犯罪的青少年中,38%及酗酒有干脆或间接关系。因此家长应防止未成年人喝酒。漂泊会使未成年人结交不良挚友,养成不良习惯,搞违法活动。家长更不应带着未成年人过漂泊生活。至于聚赌、吸毒、贩毒、卖淫的危害更是自不待言。社会上有些犯罪分子,引诱未成年人从事这些活动,应引起青少年的高度警觉。2、学校爱护(板书)(1

11、)学校爱护的作用(板书) 学校爱护是未成年人爱护的重要方面,是培育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板书) 我国的未成年人将来的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对未成年人的教化和爱护,学校对此负有重大责任。未成年人有一半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在学校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康、受教化权、人身权及其他合法权益供应必要的和有效的爱护,对整个未成年人爱护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校爱护的含义(板书) 学校爱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化机构按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展教化,并对他们的身心安康和合法权益施行爱护。(3)学校爱护的内容(板书) 学校爱护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化、开展、人身权利

12、和人格尊严的维护、生命平安的保障等方面。第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化方针,为社会培育各种人才。(投影)(党的教化方针)教化方针是对未成年人施行学校爱护的根本根据。全面贯彻国家教化方针,对未成年人进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是学校爱护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教化方针,当前特殊要反对“应试教化”,加强“素养教化。”第二、关切、爱惜学生,敬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施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羞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方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关切、爱惜学生。这是学校老师的天职。不仅关切、爱惜得才兼备的学生,而且对品德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耐性教化、扶植,不得卑视。第二层意思是敬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未成年

13、人的人格尊严,往往因为他们的弱小无知而被无视。在学校,侵扰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比拟突出的表现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国家教化行政部门曾屡次发出通知,严禁对学生进展体罚或变相体罚,如今又通过立法把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施行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羞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规定为教职员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同时对违背这一规定的行为,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敬重和爱护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有力的法律保障。第三、爱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平安和安康。 详细要求是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平安、安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组织未成年学生进展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他们安康成长,要防止发生人身平安事故。 (投影)江西发生小学生集体受伤事故;四川发生中学生春游翻船死伤事务;在补碘的名义下四百名学生服药集体发病。第四、“工读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爱护(板书)(老师对书上楷体字边读边讲,使学生对工读学校有所相识)工读学校的性质;工读学校的任务;工读学校毕业生的出路。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对未成年人的两个爱护:一个是家庭爱护;一个是学校爱护。要着重驾驭含义、根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