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2151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化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答:自有人生,便有教化。人类社会特有的教化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加社会生活的须要与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须要。2氏族公社时期教化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的教化(2)生活习俗的教化(3)原始宗教教化(4)原始艺术教化(5)体格与军事训练。3试述原始时期教化的特点?答:(1)教化目的一样,教化权利同等(2)以生产阅历为教化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化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化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化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化还没有专职场所与专职人员。第二章1奴隶社会教化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更?答:形成于夏代。历史

2、性变更:(1)教化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与群体生产活动的须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育成能射善战的武士。(2)教化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化, 生活习俗教化, 原始宗教教化, 原始艺术教化, 体格与军事训练;在夏代,变更有重视军事训练, 宗教教化与人化道德教化。(3)教化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化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化主要为学校教化 ,夏都设东序为高校,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化权利同等;在夏代,教化具有明显的等级性。2六艺教化的内容是什么?答:礼乐射御书数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3、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六仪:祭祀之容,来宾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乐:诗歌, 音乐, 舞蹈。乐教包括乐德, 乐语与乐舞。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数:数的依次名称, 记数的符号, 甲子记日法, 朔望的周期, 计数的方法, 十进位与四则运算。总之,六艺教化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学问第 16 页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 王权衰落, 斗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更与教化的更新须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

4、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 农 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学在组织上政教分设,教化对象为平民,私学的老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教化思想上,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的教学思想, 教化实践;教化内容上,私学教化突破了“六艺”教化,传授各派政治观点;教化场所上,私学无固定场所,以老师为中心,可自由流淌;私学目标是培育多规格人才。4.孔丘在教化史上有哪些贡献?答:(1)教化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教化;(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变更“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化的范围,是文化教化下

5、移至平民;(4)培育从政的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打算条件;(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6)总结教化实践阅历,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实力;(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9)重视道德教化,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11)要求老师有良好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学而不厌;(12)仔细总结教化阅历,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教化遗产。第三章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缘由?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

6、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 科学, 文化, 教化的发展供应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与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阶级冲突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 文化教化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旺盛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 由于士需经过确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 特点与意义。答:(1)性质:是一所由管家主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兼有官学与私学的双重性质)

7、;是一所集讲学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3)意义: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学问分子的独立性与创建精神;创建了一个精彩的教化典范;留给人以思索。3.试比较儒墨教化思想的异同答:(1)两家在对教化作用的相识上都确定教化必需为政治服务,都阐述了环境与教化对人品德形成的影响,而墨家从人性同等立场相识阐述教化作用是比儒家的人性论更显进步。(2)两家教化目的都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志向培育人才。儒家要将人才培育成为君子,留意三方面修养“仁知勇”,教化观点为“学而优则仕”;墨家要培育“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求”的兼士或贤士。兼士与君子在

8、外表与内质上都有很大不同,表现了完全不同的人格追求。(3)在教学内容上,儒家以道德教化居首要地位,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而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墨家教化内容主要是:政治与道德教化, 科学与技术教化, 文史教化, 培育思维实力的教化。(4)两派在教学方法上也各有特色,儒家: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事实求是的看法。墨家:主动;创建;实践;量力。4比较孟子与荀子教化思想的不同答:(1)两人都提出了分工思想,认为人类靠分工协作得以生存,而荀况提出“群”其范畴更广并表现了明显的社会等级意识。(2)两者教化理论基础不同,孟子:“性善论”;荀况:“性恶论”。(3)教化思想上,孟轲以

9、“内发说”为特征特殊强调学习中个体的自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求”“用心致志”。而荀况提出“外铄说”重视个人学问的积累。(4)孟轲在教化作用与目方面的看法:教化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化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荀况认为教化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目的在于培育“大儒”,基本主见是“学恶乎始?恶乎中?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5)教化内容上,荀况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6)荀况对学习过程有相当完整而系统的分析:闻-见-知-行5评法家教化思想的得失答:从进化的历史观引出了“法后王”的主见,从富国强兵的愿望导出对“耕战”的提倡,这些都是进步的,而后来走向轻视传统

10、文化的极端,与否定教化文化的偏颇就消极了。法家主见确定的“性恶论”,只讲法治而弃置人治,实际是否定了教化存在的价值。尽管法家不少主见适应了完成统一的须要,但法家对人们所理解的教化持否定看法。法家教化思想勇于实践,不仅会摧残教化本身,还会窒息思想文化的发展。6评学记对教化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答: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特地论述教化, 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化与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化的详细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关于教化作用与教化目的,教化制度与学校管理,教化, 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学记为中国古代教化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化思维特地

11、化的形成,是中国教化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第四章1.评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答:(1)秦朝教化政策遵循一个中心原则,及维护国家统一与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化中占据统治地位。(2)措施及评价统一文字:利于统一政令的推行与各地间的文化沟通;有利于汉字走向统一,规范化,定型化;同时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与教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维护中国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行忽视的作用。严禁私学:详细表现焚书坑儒确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满意加强中心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须要。它是文化专制与愚民政策的反映,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堵截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吏师制度进一步加强思想统一,使法家思想深

12、化人心,使教化上出现了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但秦又一次人为地官师合一,取消了专职教化,却是教化发展史的一大倒退。2汉朝文教政策是如何演化的?汉初: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术”重视学问分子的作用 允许开办私学 废除“挟书律”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 开设太学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3概述汉学校教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价答:(1)概况:汉学校有官学有私学。官学分为中心官学与地方官学,东汉还设有鸿都门学, 官邸学。中心官学以太学为主,地方官学主要是郡国学。私学分为经馆与书馆。 教学内容:单一的儒家经典,都属今文经学; 教学形式:处是采纳个别或小组教学,后“大都受”集体上

13、课方式 考试形式:设科射策 考试年限:西汉一年一试,东汉两年一试(2)评价:太学的设立意味着以经学教化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化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中心太学与地方官学的设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办学校制度供应了基本框架。私学中经馆与书馆不仅是对春秋时期私人讲学传统的继承,事实上也是后来私塾, 书院的历史渊源。中国封建社会教化的基本特征在汉朝初步形成。4.评述汉经学教化的基本特点答:特点:重视师法, 家法评述:使统治者利用师法, 家法的“保真”效果来维护经学的权威性,以保证政治思想的稳定,同事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的结合,严峻阻碍了学术沟通。5.评述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影响答:(1)基本内容 主见教

14、化与刑罚并用,但施教以道德教化为主 教化内容:“六艺” 教学方法:强勉努力;用心致志;精思要旨 三大文教政策(2)评价: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化起深远影响,此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化的依据。有助于当时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也严峻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6.评述王充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答:(1)教化目标:培育“文人”与“鸿儒”,即培育杰出的政治人才与学术人才。评价:这是中国教化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教化应培育创建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教化内容:“博通百家”,王充不仅要求人从书本中获得学问,还应从现实的自然世界与人类社

15、会中获得学问。从某种意义上看,现实学问比书本学问更重要。(2)评价:王充的教化思想以显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剧烈的学术民主精神。敢于破除传统, 批判权威,确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第五章1.试述魏晋时期教化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更?答:(1)魏晋时期的儒学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衰微,两汉独尊地位已成旧梦。(2)中心修复太学,魏实行“五经课试法”,把学校教化与文官选拔考试统一起来;古文经学占据优势;两晋时期太学接着发展,人数多,生源广。(3)地方学校设置,但不太稳定。(4)曹魏设律学,是我国律学设置的开端,打破了经学一统的局面。(5)西晋设国子学,使中心官学多样化,等级

16、更明显。(6)东晋出现国子学与太学两学并存的局面。2.比较南北朝学校的异同?答:同:(1)中心官学与地方官学基本上都是以经学为主要教授内容。(2)盛行博涉的学风,以至早有纯粹的儒门学者。(3)学校教化由于战乱等,时兴时废,无法得到长足发展。(4)学校教化在确定程度上未起到预设作用,易被忽视。(5)特地学校出现,学校类型多样化,学制及教化机构设置也有所调整。异:(1)南朝经学受玄学影响较深,留意义理之学;北朝不受玄谈之风影响,治经不掺杂玄学因素,虽佛道盛行,但只重形式,儒学始终第一。(2)南朝以五经为主要教授内容,北朝经学基本上继承了汉学传统,谨守章句训诂,留意名物制度考证:“南人约简,得其英华

17、;北学深芜,穷其枝叶”(3)北朝在非儒学教化方面不如南朝发达,对经学的发展也不如南朝;从总体上讲,北朝统治者在利用儒学维护统治, 培训人才方面成就大,崇儒兴学,学习汉朝文化。(4)南朝儒学一统局面受冲击,学制体制及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如中心官学的设置)。3.傅玄的教化思想有何理论价值?答:(1)反对崇虚无,贵刑名,要求尊儒理教。 (2)对人性对教化的影响分析,人性有善有恶,可变性大,重视环境对教化对人性的影响。 (3)设置太学,实行定名分措施,使社会人员各就其业,把振兴教化与发展农业相协调,把尊儒尚学与贵农贱商同样看成事业之要务。 (4)涉足教化经济学,兴学不妨农事,有安排的发展教化。 (5)

18、重视道德教化,正心,内省,因善恶以训诫 (6)经济确定论4试析颜之推教化思想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答:(1)是一位儒家思想代表,但并不是纯粹的儒者;由于受家传儒学影响,但处于兵火战乱时期,儒家失去以往独尊地位,玄学佛学兴盛,使他广闻博识,晚年信奉佛教,主见儒佛调与。(2)写出颜氏家训,着力于士大夫教化。身处社会动乱之时并历经几代,很多士大夫之家破,作为士大夫的他为保持自己地位与传统,要求士族重视教化。(3)更多从“利”的角度强调教化的重要性。由于社会战乱,朝代更易,不稳定,有别于“君子喻于亲,小人喻于义”的传统思想,从个人前途与谋生手段的角度阐述教化作用。(4)教化目标在于培育“专精一职”的人才

19、,由于社会动荡朝廷急需好用人才。(5)论学习看法与学习方法。玄学清淡之风盛行,自高自大,以才学相标榜,以虚心求学为耻,为扭转社会动乱担心带来的这种学习风气。他主见虚心务实,博学广师,不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第六章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化的发展有何作用?答:隋唐统治者依据儒, 佛, 道三者的关系,制定了以儒为主干, 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它对教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就教化制度而言,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教化体系仍旧是隋唐时期封建教化的核心,另外还设有学习道经的崇玄馆,开创了道举取士,而事实上每一座道观, 佛寺都是带有宗教色调的学校。接受教化的道士, 僧徒并不不少于儒生,教学的形式方法也自成

20、系统。传统的儒家教化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也主动汲取佛教, 道教的教学内容, 形式, 方法及组织管理的特点,这为以后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就教化思想而言,由于统治者大都兼重儒佛道,不独尊一家,所以隋唐时期的教化思想也呈现出杂糅融合的特点。很多教化家都是出入于佛老而归结于儒家的人物。2.隋唐时期在教化制度上有何创新?答:隋文帝在中心设置了国子学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化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心政府设立特地管理教化的机构与官员,标记着我国封建教化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书学与算学的创建也标记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隋朝在地方上设置了州县学。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广泛搜

21、罗人才。把 学, 律学与算学划归到各个专职行政机构,实行对口管理。在地方上设置医学校,是唐朝教化的重要特点。教化, 探讨与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依据社会发展 创设的专科性学校。依据州县面积大小与人口多少,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人数。3.隋唐时期教化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建立中心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教化行政体制,成立了特地负责管理教化事业的政府机构,并对教化管理的模式做了探讨(中心与地方实行分级管理, 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形成一系列教化管理制度。增加教化内容,扩大学问范围。教化的等级性明显。教化类型的多样化(以儒经为教化内容的传统学校与以传授专业学问为主的专科性学校)学校的分布面积较广(

22、中心官学州县学, 乡学, 里学, 私学, 家学等)。重视医学教化。教化, 探讨与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4.隋唐时期科举制对学校教化发展有何影响?答:科举制与学校教化间呈现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化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化发展的指挥棒。 影响: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与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学问,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化发展的作用。科考的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统一的考试内容必定促进教化内容与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化的普及与发展。但过分重视科举取士,忽视了学校教化,造成学校教化沦为了科举制的附庸,对学校教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5.韩愈在教化理论方面有什么新的发

23、展?答:除了提出“性三品”外,还提出了“情”,认为人们要遵从封建的道德规范,顺性而克情,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提出了“学所以为道”的教化目的,通过教化手段,是人们重新相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复原儒学的独尊地位,应付佛教与道教的挑战。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及考试内容的不合理,要求统治者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在官学衰落, 人们耻学于师的状况下,他重振师道,扭转当时的不良学风(师道观)。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要重视因材施教,要留意生动活泼。(对于学习问题,要勤劳,多读博学,主动思索)6.柳宗元与韩愈在教化思想上有什么异同?答:同:都

24、依据儒家传统思想,把人性分为三等。都提倡尊师重道,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习要靠个人的刻苦与勤奋,强调学习看法的重要性。都主见因材施教 异:就教化目的而言,韩愈强调“学所以为道”,使人们重新相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复原儒学的独尊地位;而柳宗元则认为教化目的是培育封建社会合格的官吏。就教化作用而言,韩愈确定了教化在促进人性变更中的主动作用,而柳宗元则认为教化能够发挥为社会培育行“大中之道”的贤者。就教学内容而言,韩愈侧重于仁义道德所表达的诗书易春秋中,而柳宗元则强调的是“中道”仁义礼智信。在教学方法上,韩愈强调个人主观努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柳宗元则说明老师与学生所应努力的方向。第七章1.三

25、次兴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宋朝官学制度有哪些特点答:详细内容: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复原与发展州县地方学校;复原与创立武学, 律学, 医学等专科学校;编纂三经新义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主要有五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 州学, 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复原设立医学,创立算学, 书学, 画学等专科学校;罢

26、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特点:宋朝建立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学教化体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宋朝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它的设立,在中国教化史上具有创新意义。从今,从中心到地方建立起了特地的教化行政管理机构)。官学类型多样化中心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这是学校教化的一大进步学田制度的确立2.评述辽金元学校教化制度的特点。答:建立起中心到地方的官学体制,推行“汉化”政策各级学校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学习内容将学校教化体制与科举制度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本民族教化体系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更为严格,重新以法定的形式保证了上层官僚子弟享有文化教化的特权。3.分析书院产生的缘

27、由及两宋书院的特点。答:缘由:官学衰落,士人失学渊源流传的私人讲学传统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特点:书院作为一种教化制度已经确立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与学术文化的旺盛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4.试论王安石的教化理论与人才思想。答:教化理论:学校教化的目的:学校应当培育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学校教化的内容:教学内容应当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也”。人才思想:教之之道,养之之道,取之之道,任之之道。5.朱熹是怎样论述“小学”与“高校”教化的?答:朱熹在总结前人教化阅历与自己教化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相识,把一个人的教化分为“小学”与“高校”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 内容与方

28、法,详细论述如下: 小学教化阶段:315岁为小学教化阶段。朱熹非常重视这个阶段的教化,认为小学教化的任务是培育“圣贤柸璞”。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详细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确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学问技能。在教化方法上,首先,主见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 生动,能激发爱好;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育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在道德行为习惯的行成上,朱熹一方面主见要严格地, 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自成方圆。另一方面,他又重视须知学则的作用,认为可以使儿童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有

29、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高校阶段的教化15岁以后为高校教化。高校教化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积累了很多胜利阅历,其中两点值得留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沟通。 小学教化与高校教化之间的关系朱熹认为,尽管小学与高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化阶段,详细的任务, 内容与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样的,只是因教化对象的不同而所做的教化阶段的划分。6.评述朱熹道德教化思想。答:道德教化是儒家教化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化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朱熹非常重视道德教化,主见将道德教化放在教化工作的

30、首位。(1)朱熹道德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存天理,灭人欲。道德教化的基本内容:基于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朱熹认为必需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也是他道德教化思想的重要特点。道德教化的方法:立志, 居敬, 存养, 省察, 力行。(2)对朱熹道德教化思想的评价(主干提示)朱熹非常重视道德教化,这对今日中国的教化不无启迪。朱熹对基础教化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借鉴。朱熹在道德教化方论上提倡的知行统一观也具有重要的启示。7.陈亮, 叶适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是什么?答:陈亮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教化目标上,陈亮认为教化目标应当是培育道德与事功实力兼备的人。 在教化内容上,陈

31、亮所指的教化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儒学的范围,他除了重视对历史文献的考订以获得供应现实政治的借鉴外,尤其留意兵法, 山川形势, 水利, 度量权衡, 官民商农等事功学问的讲论,认为学校应当成为探讨学术, 参议时政的场所。 在学风上,陈亮在学风上突出表现为实学, 好用的特点。叶适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人性观上,叶适的人性论解除了道德的先验性,认为人性是没有道德属性的,教化应着眼于后天的修养,而不要太执迷于先天的善恶,并强调人性的同等性。在教化目标上,叶适在人性同等的基础上强调人之质的差异性,在一个详细的人身上“性”“质”是统一的。在教化内容上,叶适提出的教化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儒家的传统教材六经, 各

32、代历史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基本上是一个以经学为“统纪”, 以史学与诸子百家之学为依托,并留意参证明事的体系,即他所说的“据经陈史,质证今事”。在学习方法上,叶适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思结合,“内外相交成”的过程。在学习看法与学习方法上提出:立志, 尽力, 积知, 独立于己,虚受于人。 陈亮叶适教化思想的特征: 二人的思想具有剧烈事功精神。陈亮, 叶适是南宋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教化思想具有剧烈事功精神。 二人对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批判表现出一样的倾向。以陈亮, 叶适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的教化思想不仅在当时与心学, 理学教化思想相抗衡,并且上承北宋王安石等“经世应务”的教化思想传统,下启

33、明清之际黄宗羲, 顾炎武, 颜元等人的早期启蒙教化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教化产生过主动的影响。第八章1.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详细表现答:文教政策:明朝统治者竭力推行程朱理学,把它作为思想, 文化, 教化领域的统治思想,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详细表现:广设学校,培育人才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加强思想限制,实行文化专制 对明朝文教政策的评价:在“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政策的指导下,学校教化得到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为“唐宋以来所不及”。与此同时,又实行种种措施,加强思想限制,其文化专制统治,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明朝官学制度具有哪些

34、主要特点?答: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很多新发展: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 创立监生历事制度, 实行积分法。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官学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还按军队编制设学,还在全国谷物集散地与土著民族聚居地设学。设学制度更完善。形成从地方到中心相连接的学制系统。3.评述明朝书院的发展及东林书院的特点答:明朝书院的发展: 寂静时期:从明朝立国至孝宗的130余年间,明朝书院处于寂静状态。所谓明初书院寂静,是指由于统治者对书院不重视, 不提倡,造成书院的数量较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并不是统治者禁止书院, 在全国不设书院。 勃兴时期:书院自明朝中叶以后,又慢慢兴起,嘉靖年间则达到极盛。缘由

35、主要在于:一,明朝统治者已经腐败,内部冲突激化,尤其是出现了宦官专权,排斥异己,打击反对派;二,科举腐败,官学衰落;三,湛若水, 王守仁等闻名学者的提倡。 禁毁时期:明中叶以后书院渐渐兴盛起来,此后书院的发展命运多舛,曾先后四次遭到当权者的禁毁。东林书院的特点: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讲会活动与政治斗争的结合。 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当时流行的王守仁“心学”。 容纳各种实学。4.王守仁道德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主动意义?答:基本内容: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化的传统,把道德教化与修养放在学校教化工作的首要地位。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化的目的。所谓“人伦”,在王守仁看来,即是“父子有

36、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挚友有信五者而已”。在道德教化内容的基础上,王守仁提出了关于道德修养方法的四个基本主见:静处体悟,事上磨练,省察克制,贵于改过。主动意义:王守仁道德教化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来约束人们的思想, 束缚人们的思维,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将人培育成顺民,巩固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但他对于道德教化的某些主见,反映了学校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5.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化思想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 对当时儿童教化的批判(王守仁揭露与批判传统儿童教化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儿童教化必需顺应儿

37、童的性情(王守仁主见儿童教化必需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 儿童教化的内容(王守仁认为儿童教化的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 “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即量力施教。意义:王守仁的儿童教化思想,虽然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是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化方法与粗暴的体罚等教化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依据儿的接受实力施教,是他们在德育, 智育, 体育与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见,反映了他教化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具有历史性的影响。6.简述王廷相的教化思想。答:王廷相是明中叶的思想家, 教化家。他批判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提出不少有创建的教化主见,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

38、主动的影响,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先驱。其教化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论人性与教化的作用:王廷相批判宋代理学家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两重人性论,指出人性事实上是一种精神活动,是“行气”的属性。他首先说明白人性是一种“知觉运动”,其次说明白人性实先有其自然属性,然后才有其社会内容。 论志向人格与教化目的:王廷相以传统儒家之“道”为准绳,将志向人格分为“圣人”“亚圣”“大贤”三等,主见人应以圣人为追求目标。 论相识与学问:首先,王廷相在相识论方面强调了“思与见闻之会”与“接习”,他指出人的相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对外物刺激的反应。其次,他认为“真知”是来自于实践的。(他指出“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所谓行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视察试验去获得真学问;二是通过“接习于人间”或“实历”获得真学问。) 论学习与修养:学习与修养的目的是修身兼济物,修养方法为“动静交养”,重“实养”。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博学, 精思与践履三者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