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0889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更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的缘由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相识化学反响过程的物质变更和能量变更;3理解反响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相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沟通,培育学生获得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实力以及语言表达实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响,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响热的本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响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响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响和能量变更一概念1化学反响及其能量变更任何一个化学反响中,反响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

2、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更。2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1)放热反响: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吸热反响:即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反响过程反响过程反响物生成物能量H0反响物生成物3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响)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响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响)二反响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需标有热量变更。(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需标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因为反响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留意反响热也发生相应变更。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 (1)反响放出或汲取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须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响汲取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响的热效应。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响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

4、物质才出现的。(4)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响式中的系数有关。板书设计:一概念1化学反响及其能量变更2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1)放热反响: (2)吸热反响:3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响)二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 练习:1请解读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1)H2(g)+1/2O2(g)=H2O(l) H=-285.8 kJ/mol(2)C3H8(g)+5O2(g)=3CO2(g)+4H2O(l) H =-2220.0 kJ/mol2根据事实,写

5、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1mol乙烷燃烧生成CO2(g)和4H2O(l),放出1559.8 kJ热量。(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作业布置】课本:P5-2、3、4【教学反思】1重点:讲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重点:图解化学反响热。3难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响热(H)的比拟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驾驭燃烧热、热中和热相关概念和计算2驾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理解能源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比拟、分析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相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根底。2知道节约能源、进步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 :燃

6、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 :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回忆反响热 、焓变的学问。一燃烧热(一)反响热1概念:2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的比拟。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2表示意义:不仅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更,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更。例如:;H241.8kJ/mol表示1mol气态H2与(1/2)mol气态O2反响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三)燃烧热1概念: 2留意:必需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可燃物必需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例如:1mol碳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不是燃烧热,CO不稳定,可接着燃烧生成CO2。C的燃烧热为393.5k

7、J/mol而不是110.5kJ/mol。3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二中和热1概念: 2留意:必需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中和反响对象为稀溶液;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生成1mol H2O均放热57.3kJ,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所以它们参与中和反响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3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l);H57.3kJ/mol三能源运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1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自然气

8、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 3新能源的开发【板书并小结】一燃烧热 二中和热三能源【作业】1.下列反响既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又是吸热反响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响.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响.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响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响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自然气 D.水煤气3. 试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试验测得25、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放出285.8 kJ的热量,写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6.在1.01105Pa时,4g氢

9、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 ;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根底上理解、驾驭盖斯定律,学会应用盖斯定律进展化学反响热的计算;进一步稳固对化学反响本质的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归纳,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分析、相识事物。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盖斯定律进展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入:与旧学问“燃烧热”相连接,削减学生的生疏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C(s)+1/2O2(g)=CO(g) H1=”做好学问与理解的铺垫。1.

10、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已知: H2O(g)=H2O(l) H2=-44kJ/molH2(g)+1/2O2(g)=H2O(l) H=H1+H2=-285.8kJ/mol2.如何测出这个反响的反响热:C(s)+1/2O2(g)=CO(g) H1=思索并答复:能干脆测出吗?如何测?若不能干脆测出,怎么办?C(s)+1/2O2(g)=CO(g) H1= 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C(s)+O2(g)=CO2(g) H3=-393.5kJ/mol + = ,则 H1 +

11、H2 =H3所以,H1 =H3-H2 =-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应用了什么原理?二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响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热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只与反响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响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三对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分析请视察思索:H、H1、H2之间有何关系?H=H1+H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盖斯定律。四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响热石墨能干脆变成金刚石吗?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1)可以在书中查找须要的数据.(2)并告知大家你设计的理

12、由。学生查阅燃烧热数据,设计方案: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所以, - 得:C(石墨,s)= C(金刚石,s) H=+1.5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说明了什么?石墨不会自动变成金刚石;石墨与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远。过渡:你知道火箭的燃料是什么吗?例2:某次放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已知:N2(g)+2O2(g)=2NO2(g) H1=-534kJ/mol 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

13、 请写动身射火箭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先确定反响物与生成物,再对两个已知方程式的反响热进展处理,H=2H2-H1=-534kJ/mol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534kJ/mol 你能设计出合理的路途吗?总结归纳盖斯定律: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只与反响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响的途径无关。板书设计: 化学反响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 二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响热1、内容: 2、理解 3、盖斯定律的意义: 小结:课后作业:根据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响方程式,答复问题,已知:(1)NH3(g)+HCl(g)=NH4Cl(s) H1=-176kJ/mol(2)N

14、H3(g)+H2O(l)=NH3.H2O(aq) H2=-35.1kJ/mol(3)HCl(g) +H2O(l)=HCl(aq) H3=-72.3kJ/mol(4)NH3(aq)+ HCl(aq)=NH4Cl(aq) H4=-52.3kJ/mol(5)NH4Cl(s)+2H2O(l)= NH4Cl(aq) H5=?则第(5)个方程式中的反响热H是 。(根据盖斯定律和上述反响方程式得:(4)+ (3)+ (2)- (1)= (5),即Q= +16.3kJ/mol)教学反思:盖斯定律是第一章的一大重点,应用其计算化学反响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需多讲多练,刚好稳固。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响速率教学目

15、的学问与技能: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式,以及相关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反响速率图表获得信息;培育学生获得信息的实力、归纳学问和总结学问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联络实际,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教学难点: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式。教学过程引言 不同的化学反响进展的快慢不一样,有的反响进展得很快,瞬间就能完成。例如氢气与氧气混合遇火发生瀑炸,酸碱的中和反响等;有的反响进展得很慢,例如,石油的形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板书:一化学反响速率演示试验2-1引导学生视察: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但大理石与盐酸反响快速,有大量气泡产生,

16、而与醋酸反响较缓,只有少量气泡产生。板书: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投影:例题某一化学反响:A+B=2C,在2min钟内,A的浓度由2mol/L减小到1mol/L,C浓度由0.5mol/L增加到2.5mol/L,则在这两分钟内,A的化学反响速率为0.5mol/L.min,C的化学反响速率为1mol/L.min。讨论、分析得结论:在同一段时间内,同一个化学反响中各物质的反响速率是成比例的:在2升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反响:A+2B2CA的物质的量B的物质的量C的物质是量t=0min3mol1mol0t=1min

17、2.8mol0.6mol0.4mol反响速率0.1mol/L.min0.2mol/L.min0.2mol/L.minVA:VB:VC=1:2:3(为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讲解并描绘:不同的化学反响,具有不同的反响速率,这说明,参与反响的物质的性质是确定化学反响速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受其它条件的影响,同一化学反响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响速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变更反响条件来改变更学反响的速率。改变更学反响速率在理论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消费和生活的须要,实行适当的措施加快某些和产过程,如使炼钢、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的反响加快等;也可以根据须要减慢某些反响速率,如使钢铁生锈、塑料

18、和橡胶老化的反响速率减慢。下面我们来讨论浓度、压强(主要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响)、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反响练习:1反响4NH3(g)+5O2(g)4NO(g)+6H2O(g)在10升密闭容器中进展,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响的平均速率(X)(反响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1mol/L Bv(NO)=0.001mol/L Cv(O2)=0.001mol/L DvH2O)=0.045mol/L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更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反响开场至2min,Z的平均反响速率为 作业:1可逆反响2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有以下4种反响速率,则该反响在不同条件下反响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s) Bv(B)=0.6mol/(L.s) Cv(C)=0.35mol/(L.s) Dv(D)=0.4mol/(L.s)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响速率为0.1mol/(L.min)。试求:(1) 此时A的浓度及反响开场前容

20、器中A、B的物质的量;(2) B的平均反响速率; (3)x的值。教学反思:化学反响速率是学习化学平衡的根底,在教学中以一些实例入手,使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自学得出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单位、表达式等根底学问,最终提示学生应留意的几个问题,增加学生运用学问的敏捷性。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相识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理解改变更学反响速率的意义。2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等概念说明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拟反响速率

21、大小.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知道科学讨论的一般方法。2通过目前催化剂讨论的缺憾,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激情。教学重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有效碰撞教学过程:板书:一浓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试验并引导学生视察:大理石与1mol/L的盐酸反响快速,有大量气泡产生,而与0.1mol/L的盐酸反响较缓,只有少量气泡产生。引导学生分析并板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响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分析讲解能量高于分子平均能量的分子,属于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在具有适宜的取向互相碰撞后,才能使旧键断裂,发生化学反响,这样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在

22、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响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响物中所占的百分数目是确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响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响物的浓度成正比。增大反响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多,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响速率就增大。板书:二、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阅读、分析:对于气体来说,当温度确定时,确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反比。这就是说,假设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了浓度,因此可以增大化学

23、反响速率。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就减小,因此化学反响速率也减小。假设参与反响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变更压强对它们体积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它们浓度变更的影响也很小,可以认为变更压强对它们的反响速率无影响。板书:三温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试验并引导学生视察:给参加.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后,反响速率明显加快了。这说明温度的变更也可以使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发生变更。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在浓度确定时,上升温度,反响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局部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响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此使化学反响速率增大。当然,由于温度上升,会使

24、分子的运动加快,这样单位时间里反响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增加,反响也会相应地加快,但不是反响加快的主要缘由,而前者是反响加快的主要缘由。温度每上升10,化学反响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有很多在常温或高温时进展得很快的化学反响,在低温下则进展得较慢。这就是人们运用电冰箱保存食物的缘由。板书: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视察:在H2O2中参加MnO2粉末时,马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在没有加MnO2粉末的试管中只有小量气泡出现。可见催化剂MnO2使H2O2分解的反响加快了。阅读、分析并讲解并描绘: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响速率的缘由,是它可以降低反响所需的能量,这样就使更多的反响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

25、,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响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增大了化学反响速率。很多试验成果和事实证明: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响来说,条件不同时,反响速率会发生变更。除了浓度(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响,变更压强相当于变更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可以改变更学反响速率外,反响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响速率产生影响。在适当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利用光、超声波、甚至磁场来变更某个反响的速率。讨论 采纳哪些方法可以增大Fe与盐酸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是由于增加了活化分子在反响物中的百分数所造成的?(增加盐酸的浓度上升温度增大铁与盐酸反响的接触面积等)练习:1根据化学反响A+B=2

26、C,填写下表中的空白:ABC反响开场时浓度mol/L2.72.502min后的浓度mol/L2.32min后的浓度mol/L化学反响速率mol/(L.min)2取amolA和bmolB置于v升容器内,发生可逆反响:aA(g)+bB(g)cC(g)+dD(g)。1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mol/L,这时B的浓度为 ;C的浓度为 。这段时间内反响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更来表示,应为 。要加快该反响的速率,可实行的方法有 。作业:1设C+CO2 2CO-Q1,反响速率为1;N2+3H2 2NH3+Q2,反响速率为2。对于上述反响,当温度上升时,1和2的变更状况为(A)A.同时增大 B同

27、时减小 C1增大,2减小 D1减小,2增大2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如图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盐酸的浓度,镁条的外表积,溶液的温度,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是( C )。A B C D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 2SO3反响,现限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在4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响;在400时,20molSO2与5molO2反响; 在3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响; 问:开场时,正反响速率最快的是 ;正反响速率最慢的是 。教学反思: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学生对试验现象印象深、结论记忆深,教学效果大大进步。第二章 第

28、三节 化学平衡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能用化学挪动原理说明一些化学挪动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做蔗糖晶体结晶的试验,引导学生分析、相识可逆过程与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培育学生利用试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看法与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和特征,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效平衡.课时支配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化不学讨论和化工消费中,只考虑化学反响速率是不够的,还须要考虑化学反响所能到达的最大限度。例如,在合成氨的工业中,除了须要考虑使N2

29、和H2尽可能快地转变为NH3外,还须要考虑使N2和H2尽可能考虑多地转变为NH3,这就涉及到化学反响进展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主要是讨论可逆反响规律的,如反响进展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响进展程度的影响等。问: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自己小组的试验成果,你们发觉了什么?引导分析:确定温度下,当把适量蔗糖晶体溶解在水里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分开蔗糖外表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里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液的蔗糖外表聚集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到达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此时,我们说到达溶解平衡状态。在溶解平衡状态,溶解和结晶过程并没有停顿,只是速率相等罢了,因此,

30、溶解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板书:一化学平衡投影:800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在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响: CO+H2O(g)CO2+H2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COH2OCO2H2COH2OCO2H2(1)0.010.01000.0050.0050.0050.005(2)000.010.010.0050.0050.0050.00053.0x0.01xx0.01-x0.01-x0.0050.0050.0050.005分析正反响速率逆反响速率正、逆反响速率相等时间反响速率在确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中,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 随时间变更的示

31、意图(1)t=0时,V(CO)=V(H2O)=最大值,V(CO2)=V(H2)=0,随着反响的进展,正反响速率(V(CO)或V(H2O))不断减小,逆反响速率(V(CO2)或V(H2))不断增大。当反响进展到确定程度,V(CO)= V(CO) 0;V(H2O)= V(H2O) 0;V(CO2)= V(CO2) 0;V(H2)= V(H2)0,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此时n(CO)= n(H2O)= n(CO2)= n(CO2)=0.005mol,反响混合物中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1/4。(2)t=0时,V(CO2)=V(H2) =最大值, V(CO)=V(H2O)=0,随着反响

32、的进展,正反响速率(V(CO2)或V(H2))不断减小,逆反响速率(V(CO)或V(H2O))不断增大。当反响进展到确定程度,V(CO)= V(CO) 0;V(H2O)= V(H2O) 0;V(CO2)= V(CO2) 0;V(H2)= V(H2)0,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此时n(CO)= n(H2O)= n(CO2)= n(CO2)=0.005mol,反响混合物中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分数也均为1/4。因为(3)状态下,最终到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1)、(2)一样,所以可认为,(1)、(2)、(3)是等效的,即它们是等效平衡。它们要满意的条件是: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

33、的物质的量比不变(等温等压条件下,C、H、O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状态一样,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有:(3)当0x0.01时,各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有很多种组合,在一样条件下到达平衡时,得到与(1)和(2)一样的平衡,(1)和(2)只不过是(3)的一种特殊状况。讲解不管该反响从什么状态开场,要到达一样的平衡状态,起始状态有多种。当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时,正反响和逆反响都仍在进展,只是由于在同一瞬间,正反响生成CO2和H2分子数和逆反响所消耗的CO2和H2的分子数相等,亦即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因此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由此可见,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重点指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响速率之

34、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与反响是否到达平衡没有关系。因此,不要把这点做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记是:每一种物质的正反响速率等于它的逆反响速率;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状态(当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也是不变的)。板书:化学平衡状态是指确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正、逆反响的速率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举例可逆反响2SO2+O2 2SO3 到达化学平衡状态时,V(SO2)= V(SO2),V(O2)=V(O2),V(SO3)=V(SO3),由这些等式还可变更出很多关系式。但要留意,当V(SO2)=2V(O2)时,并不能说明该反响已达化学平衡状态!虽然化

35、学平衡状态时这一等式成立。讨论高炉炼铁Fe2O3+3CO2Fe+2CO2反响是一个可逆的反响。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觉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的CO,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消耗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觉,用这个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没有削减。试用化学平衡的理论来分析,为什么用增加高炉高度的方法不能削减炼铁高炉CO的含量?(在确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到达平衡后,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因此,CO的浓度不会因高炉的增大增高而发生变更,高炉气中CO的含量当然不会削减。

36、)课堂练习:1在确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展反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响开场时,正反响速率最大,逆反响速率为零B随着反响的进展,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为零C随着反响的进展,逆反响速率渐渐增大,最终不变D随着反响的进展,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不变2确定温度下,反响N2(g)+3H2(g) 2NH3(g)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记是 AN2,H2和NH3的物质分数不再变更 Bc(N2)c(H2)c(NH3)132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 molN2,同时增加3mol H23对于可逆反响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确定量的1

37、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O2、SO2和SO3中【作业布置】课本P32 1、4(1)、5第二课时引言化学平衡只有在确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当一个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状态后,假设变更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响条件,到达平衡的反响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变更,从而到达新的平衡状态。我们讨论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盼望保持某一个平衡状态不变,而是要讨论如何利用外界条件的变更,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志向的化学平衡。例如,使转化率不高的化学平衡破坏,而建立新的转化率高的化学平衡,从而进步产量。我们把可逆反响中

38、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挪动。下面,我们着重讨论浓度、压强和温度的变更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板书: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验2-5,2-6.视察、分析得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反响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响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讨论: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响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的建立等学问,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增大反响物的浓度,则V正增大,而V逆增大得较慢,使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假设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这时V正虽未增大,但V逆减小了,同样也使V正大于V逆,

39、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板书: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分析:我们可以合成氨反响为例来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N2(g)+3H2(g)2NH3(g).在该反响中,1体积N2与3体积H2反响生成2体积NH3,即反响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更,反响后气体总体积削减了。表2-1列入的是450时N2与H2反响生成NH3的试验数据。归纳结论:a.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挪动;减小压强,会使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挪动。b.在有些可逆反响里:反响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更,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挪动。例如:2HI(g) H2(g) + I2(g) (2体积

40、) (1体积) (1体积)c.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视不计。因此,假设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变更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挪动。板书: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验2-7.视察、分析得结论:温度上升,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响方向挪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响方向挪动。总结: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挪动原理,也叫勒夏特列原理假设变更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可以减弱这种变更的方向挪动。板书: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阅读分析得结论:由于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增加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挪动没有影响,也就是

41、说,催化剂不能改变更学平衡状态的反响混合物的组成,但是运用催化剂,可以变更反响到达平衡所须要的时间。反响练习:1在平衡体系CO(g)+2H2CH3OH(g)(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中,为了增加CH3OH(甲醇)的产量,工厂应选择反响条件是A高温、高压 B相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催化剂2在合成氨工业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说明的是A向循环气体中不断补充N2和H2并将生成的NH3刚好地从混合气中分别出来,这样做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响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响 C参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响 D温度过高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响 3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当生石灰在

42、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时,建立了下列平衡:CaCO3(s)CaO(g)+CO2(g),若保持温度不变,使反响进展较完全,应当实行的措施是A增大体系的压强 B接着参加石灰石 C参加催化剂 D降低体系压强,不断导出CO2 作业布置:1将确定量N2与H2(体积比为1:3)的混合气体通入全盛塔,反响达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为16%,则平衡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 ,H2的转化率为 。2反响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展并到达平衡。假设起始浓度c(N2)=4mol/L,c(H2)=8mol/L,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试求:(1)到达平衡时,N2、H2和NH3的浓度各为多少? (2)平衡时压强

43、为起始压强的多少倍(反响前后温度不变)?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响进展的方向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理解化学反响发生与否的推断根据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已有学问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响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构建新学问。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开展、变更经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响方向的关系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根底要点1:科学家根据体系的存在着使体系总能量趋向于 ,也就是H 0的趋势,也存在使体系由有序向无序转化(S 0)的自然现象,提出了焓判据和熵判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