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77105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同伴交往案例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利用观察法,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某幼儿园大班的四名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发现不同的幼儿对于与周围同伴之间交往的表现有所不同,形成他们独有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出影响各种类型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一些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他们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各类幼儿形成对同伴能具有积极行为的交往态度。 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类型;特点 幼儿时期是人的交往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五大领域的幼儿教育指导策略,并且将社会领域中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作为重点关注目标之一。现如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孩子们入园后,成为了幼儿园的

2、一份子,开始与同伴一起生活和游戏。但因家里长辈的宠爱,致使幼儿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友好相处是怎么一回事,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幼儿园开始频频出现幼儿交往冲突等问题。于是笔者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某幼儿园为例,对其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及其特点进行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希望本研究能对今后幼儿同伴交往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一、四种幼儿交往案例分析 四名幼儿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化名性别年龄类型 小星女6岁受欢迎型幼儿 胖胖男 5岁被拒绝型幼儿 阳阳 女5岁被忽视型幼儿 媛媛 女5岁一般型幼儿 1个案一的观察记录及情况分析 案例基本情况及表现: 小星是班上一名活泼爱笑的6岁小女生,比大班的小朋友

3、大半岁,一直受到班上老师和小朋友们的欢迎,她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平时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其他的小朋友,上课看见其他小朋友还在说话时会及时制止。在观察过程中很少有看到她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不愉快,经常有小朋友主动找她玩。 小星的父母都是很温柔的人,他们坚持培养品行等方面的情操比智商重要,所以很是注重小星的文明礼貌行为培养,周末的时候全家会一起去游玩,他们经常会叫上朋友带着其孩子一起,所以小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与一些小伙伴玩耍,并且小星的父母事后会跟小星交谈,当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会指正;从幼儿园方面看,小星一进园就表现得很乖巧懂事,所以老师们都是很喜欢她的,有什么活动都总是会先想到小星,小星对于上幼

4、儿园也是表示出很乐意的态度;从幼儿方面看,从小在父母的培养下,小星已经有了一定独立意识并且对周围小伙伴都是持着友好相处的态度,即使有时候有些不开心也很快会想开。 以上发现表明小星属于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型的幼儿。据笔者观察此类幼儿会在行为表现上十分积极、友好,不爱与其他幼儿发生矛盾,因此几乎没有出现消极行为,如争执、大声哭喊等;动手能力较强,语言能力也较为突出,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 2个案二的观察记录及情况分析 案例基本情况及表现: 胖胖是班上一名好动,并且不懂得如何与同学交往的男生,今年5岁。班上老师说从进幼儿园开始就会经常看到他与同伴争抢玩具等物品,跟家长反映情况,家长总说孩子还小,只要让他

5、开心就好。在观察过程中时常听到他因争抢而哭闹的声音,因此大班的同伴们都不是很愿意跟他交往。 据观察胖胖属于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型的幼儿。胖胖这一类幼儿身体素质不错、力气大,爱一般男孩子玩的玩具,如玩具枪;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容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且回避道歉;动手能力与小星一样都属于能力较强的,足够聪明,但性格急躁,容易冲动发脾气;喜欢主动与其他幼儿交往,但不善于用恰当的方式交往,以至于其他幼儿不是那么喜欢与胖胖接触。 3个案三的观察记录及情况分析 案例基本情况及表现: 阳阳是从别的园转入没多久的一个5岁小女生,长得白白净净的,说话十分温柔,活动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上课的时

6、候总是自己坐着,小脑袋就一直望着自己的相互扭着的手。在观察过程中很少看到阳阳有跟其他小朋友争执事件发生。 阳阳是属于在同伴交往中易受到忽视类型的幼儿。据观察发现阳阳这种被忽视型幼儿首先在身体方面就属于体质弱、力气不大、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都比较差。与其他三类幼儿相比,阳阳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她性格内向、好静,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胆子小容易害羞,不爱与其他幼儿交往,在交往中也缺乏积极主动性,几乎都是其他幼儿主动与阳阳交流。 4个案四的观察记录及情况分析 案例基本情况及表现: 媛媛是大班一个很爱笑的5岁小女生,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到幼儿园,上课有时候喜欢叽叽喳喳地跟周围的小伙伴说话,

7、被老师提醒的时候也会变得很害羞,喜欢和其他女孩子一起玩布偶、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在观察的过程中偶尔会有与其他同伴发生争执的情况。 媛媛在观察后被笔者归为同伴交往中一般类型的幼儿。据观察,发现媛媛这类的幼儿与其他类型幼儿区别不会特别明显,较之与受欢迎型、被忽视型和被拒绝型三种类型幼儿媛媛这类的在各方面都均属于中等情况,比如,身体素质一般,即身体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处于良好状态;思维、动手等方面能力中等,但可能在某方面会比较突出,如语言表达上;性格、情绪、行为表现也一般,这种一般不是说不好,而是较之其他三类来说不会有明显的差异性;交往能力、交往态度都属于一般,不会过分热情,但是对于他们特别中意的人或

8、事物又会显得很积极。 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 针对上述四种幼儿同伴关系交往典型案例,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1家庭方面 (1)家长应该关注并重视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发展。3岁以后,幼儿的交往范围从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家长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同伴关系,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应鼓励幼儿自己独立处理,而不要过度呵护。平时生活中也要注重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不要让他们盲目地去面对。像胖胖、阳阳这两类的幼儿,家长就应该多予以关注。被拒绝型幼儿应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

9、,在遇到同伴交往问题时应以适当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如家长对幼儿不好行为进行阻止与教育;而被忽视型幼儿,家长应该先对幼儿多予以鼓励,让他们有交往的愿望,再在其交往过程中帮助、指导他们。 (2)家长应尽力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富有安全感的依恋关系。依恋的类型有四类,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及混乱型。大概可以分成幼儿有安全感和幼儿无安全感。父母应多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和对外积极探索的态度,让他们在面对陌生人时也能够友好、积极地交往,到了幼儿园里面也能够变得自信,对事物的适应能力变强并善解人意。尤其应该对被拒绝型幼儿和被忽视型幼儿倾注更多的关注,应与他们有良好的互动,时刻关心他们的变化

10、。对于胖胖这种被拒绝型幼儿应该要多给予耐心,不要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大声吼叫及指责,家长应想想孩子出现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对于阳阳这种被忽视型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多与孩子相处,了解他们的变化,参与他们整个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敢于、乐于去与同伴交往。 (3)家长应注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素养。现在的家庭里面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六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于是都围绕着孩子转,生怕孩子受到委屈,以致孩子在家里就像小皇帝、小公主,到了外面也是很霸道任性。进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开始出现心理落差,有时候磕伤了,或者受到什么欺负就会告诉自己父母,而家长就会怒气冲冲地跑到园里面找

11、麻烦。但是事实上,家长应该保持理智,要正确地对待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出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不要任由他们无理取闹。 2幼儿教师方面 (1)了解幼儿,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知识积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有一定了解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幼儿的问题,并采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并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改变。教师要做到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能够掌握课堂的节奏,让幼儿跟着老师来,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技巧,并利用所在园的资源尽自己最大优势帮助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教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被拒绝和被忽视两类幼儿,才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指导他们,让他们与同伴交往之间能够更加

12、的友好、自然。 (2)教师应为幼儿在班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的言语能力等方面发展。教师可以将班级布置得很温馨,让小朋友们能享受在幼儿园的生活,在教学活动方面,教师可以先有选择性地创设一些语言情境作为吸引幼儿兴趣的基础,再精心地设计部分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有用自己的话表达的机会。也可以在其他游戏中为幼儿创设言语表达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信心,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的参与度得到提高。 (3)教师应对幼儿的同伴交往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对其进行积极指导。在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权利与意愿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教师应做到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

13、积极指导。特别是对于存在感低、参与度也低的被忽视型幼儿,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并在游戏进行中有选择地多表扬和有技巧地指导他们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来支持他们的同伴交往。 3加强家园共育 老师在幼儿园与家长沟通上起着桥梁作用,很有必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每个家长都会关心自己孩子在园的表现,特别像被拒绝型型幼儿和被忽视型幼儿。前者孩子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在班上表现得好,受到老师表扬和其他小伙伴的欢迎;后者孩子家长则希望孩子能受到老师关注和关心,勇于表现自己,与周围小伙伴相处融洽。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幼儿园中成长,需要家长能在培训下合理指导幼儿的同伴交往,形成家园教育独有的魅力,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 参考文献: 周宗奎儿童的社会技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刘甜甜浅谈幼儿的同伴交往文学教育,2013(01):128129. 马婷婷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研究综述黑河学刊,2011(01):130. 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01):1821. 李艳菊,姜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08):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