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75303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将进酒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获奖作品)将进酒六、研习第一节并品读 1迅速找出能表达诗人感情的字或词,并品味哪些地方该怎样朗读。 2小结: 悲:一悲时光流逝,光阴不再,二悲人生短暂,功业无成。一从空间上写宇宙,一从时间上写人生。黄河奔腾,一泻千里,气势雄浑,意境阔大。读:前畅后涩,“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复回”,重,升。“朝如”降涩读。悲字涩读。 欢:一乐知己相逢,尽吐怀抱,一乐对未来充满自信,虽年过半百,仍豪情万丈。读:畅,轻,结尾升读以示其豪情万丈,感情奔放。 悲:光阴似箭,功业无成,青丝成了白发! 乐:朋友相伴,倾诉衷肠,知己共谋一醉。 将进酒优秀教案默认分类 2009-06-23

2、 21:34:36 阅读20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歌吗?(喜欢!)那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家清唱一首。(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就是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

3、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

4、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3、那么,老师又产生疑惑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4、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

5、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 师生齐读全诗。读后讨论问题。我们知道,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诗歌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怀的。五、诗意解析1、请问,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悲伤 欢乐 愁愤激狂放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 首二句。3、作者悲伤的是什么?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4、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

6、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 比兴。5、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6、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比兴和夸张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7、言归正传。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悲又何益?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8、好,让我们把诗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读一遍。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

7、。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10、“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地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11、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 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

8、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诵读指导 1、在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我们来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朗诵,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声音来演绎诗歌的。 (播放朗诵录音。) 2、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不看手中的诗文,默想一下你还记得诗中的哪些句子。 3、下面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内容,试着跟老师一起把这首诗背诵一遍。七、课堂总结 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以及他的其他饮酒诗

9、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下课!)附录:板书设计将 进 酒李白悲伤欢乐激愤狂放愁将进酒教案教案 2010-05-28 23:49:01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10、。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指导诵读的要点如下: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揭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诵读时头脑中须有黄河奔流的视象。“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犹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字当重读,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以下节奏逐渐加快。“人生”一联为人题语,重音当落在“

11、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为突出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为乐”宜轻读。 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请字上,突出拆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

12、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说这话时,其愤激之情必当见于辞色,应当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憎恶、鄙弃之深。其下“古来”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亦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两句之中,上句为宾,宜轻读,略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之意;下句为主,宜重读,要表现出十足的自信。 “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可用叙述调读而略带感情色彩。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但欢中有悲,因为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两句也是有主有宾:“主人”句为宾,宜轻读;“径须”句

13、为主,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态如见,直重读。读后应稍作停顿,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 结尾前三句当快读,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不是一般的儿女愁情。 二整体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古代的歌辞,有以饮酒放歌为言的,有以濡首荒志为戒的。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要点有两个: 首先要看到“钟鼓”两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

14、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映。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因而又写道:“但愿长醉不复醒。”这种概括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他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其次,“古来”二句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古来圣贤”,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们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辛

15、苦备至,可有谁听他们呢?真是“寂寞”得很!诗人着穿了这一点,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决心逃于酒乡,所以接着就说:“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首诗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他崇拜曹植,赞扬他“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做法,也证明了他这个思想矛盾的存在。 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

16、极的内容。 三鉴赏要点 1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一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

17、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

18、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

19、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张的写法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葛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一、教材分析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目的意思是“劝酒歌”。作者的这首名篇

20、,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

21、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二、学情分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在新课改之前比较普遍,老师在教学中代替学生思考,只是一味的讲解。学生听贯了老师的讲解,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再加上缺乏对教材的整合,使得学生学习知识很死板,更不能形成语文能力。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通过赏析古诗

22、,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2、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艺术特色。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家的个人际遇、所处时代的关系。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由学生负责组织课堂教学,组织研讨。4、学法指导点评法,教给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标注在课文旁边,便于理解讨论。四、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数不尽的美丽诗章,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这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今天这节课我们师生共同欣赏一篇李白

23、的诗作将进酒(板书)我们请一位同学做主持人,再请三位平时比较喜欢读诗、爱好文学、对问题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做嘉宾,这节课由这四位同学组织咱们一起聊一聊这首诗。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谈谈诗的内容和诗的艺术特色。请同学们推选的代表到前面来。下面的活动由主持人来组织。(主持人、嘉宾上场,组织全班学习、欣赏全诗)。目标明确 重难点突出 教学过程详尽有用。参加评奖的教案,与各位同仁交流课题名称:将进酒 吴善彩 3788字设计思路:所有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自己有所感悟,在理清文章思路同时既积累了诗歌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学到李白那种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执着精神。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整体

24、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的风格特征;3、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典故,积累诗歌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2在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意境特点的基础上诵读并当堂成诵。3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诗词知识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情感目标:1、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执着精神。教学重点:1、 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2、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典故,积累诗歌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诗中作者

25、的情感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教学准备:子午书简的音频朗读 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情导入,学生情绪高昂)师:请各位同学回忆一下,“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裤衣,诸君为何入我裤中写的是哪位名人?”生:“刘伶”师:“刘伶总是和酒联系在一起,酒和名人有着不可解之缘,尤其是诗人,大家再一起回想一下古代关于酒的诗”生:“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师:“是啊,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李白的传世佳作将进酒。二、介绍李白1、一生的概括:“敏捷诗千百,飘零酒一

26、杯”2、主要事例介绍:高力士脱靴 国忠研磨3、主要风格:豪放飘逸 想象瑰奇三、介绍题目从而进入课文将进酒,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板书),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象我们以前学过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就是“希望、劝、请”的意思,那么文中是写谁对谁劝酒呢?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四、整体感知诗歌(问题引导法),理清诗歌的感情线索。1、听录音,请同学们看容易读错的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2、师:快速地浏览全文,思考:谁给谁劝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岑夫子和丹丘生给李白劝酒,朋友、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

27、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

28、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二、教师范读(注意读音、节奏)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

29、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

30、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方法: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练习背诵。四、整体把握: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31、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3、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4)、狂放之情:如

32、“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赏析1、名句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

33、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名句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赏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34、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进还复来”

35、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名句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赏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所表现:“世间行乐亦如此

36、,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名句四: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赏析: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

37、题进行了哲学化的概括。“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

38、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2、艺术手法: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

39、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2)夸张的写法。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

40、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六、课外引伸、拓展:(一)讨论李白的饮酒: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探究学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

4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月下独酌:“花间一

42、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示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生活不如意。李白的好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

43、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

44、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

45、,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颠倒是非,宠爱佞臣

46、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4、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李白嗜酒,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他曾两次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出众的才华,而又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陶渊明曾经这样谈论酒趣“试酌百情远,重忽忘天”。喝一口酒,种种世俗之情都远离而去;连饮几杯,就忘了自己。饮酒可以使人进入忘物忘我的境地。魏晋人喜欢饮酒,认为酒能引人入胜。陶渊明则更独特的领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酣饮时,俗念没了,思虑没了,天就是人,人就是天,物我两忘,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二)精彩课堂教学片断赏析:“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面对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不禁悲从中来。啊!黄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