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文化.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738011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宁市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咸宁市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咸宁市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宁市文化.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山山歌通山县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山歌、山鼓。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山鼓是以“打山鼓”伴唱的民歌曲。通山县地广人稀,农忙时人们便自由组合集体劳动,劳动时,通常以打山鼓催工鼓劲。通山山鼓在山地劳动时称“挖山鼓”,地水田劳作时称“栽田鼓”。山鼓鼓音清脆,节奏缓急自由,鼓响歌起,满山鼓声满山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子面。通山人素有打山鼓、唱山歌的传统,清同治版通山县志载:“山壁晴光,桥间夜色,渔歌樵唱,田鼓寺钟”,樵歌指的是山歌,田鼓则指山鼓中的栽

2、田鼓。建国后,通山山歌,山鼓等民间文艺形式得到发展,近年来,通山县出现一股“山歌热”、“山鼓热”,促进了全县“两个文明”的建设。2006年,在咸宁市公布的首批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通山县的“山鼓”、“山歌”等五项榜上有名;最近,“通山山鼓”(薅草锣鼓)与“李闯王传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神歌通山神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十分讲究的民间音乐形式。一首神歌实际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人们又把吟唱神歌称作赛诗会。它的流传主要分布在老环城和厦铺一带。通山神歌只在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吟唱,这是从有神歌以来的老规矩,后人一直效仿延袭

3、。通山神歌在吟唱时声音高亢嘹亮,曲调婉转幽长。每到年节,族长就和族人商量,策划如何唱好今年神歌,以祝风调雨顺,族人安康。神歌歌堂一般设在祠堂内,祠堂大厅燃起熊熊大火,堂上摆着神灵塑相和祖人牌位。大厅左侧坐着族人选出的主队歌手,大厅右侧坐着请来的客队歌手,两侧上方是伴奏。伴奏的乐器很简单,只有大鼓和大锣,唱完一句,以打击锣鼓作为过门。神歌的歌词除“神歌头”“十祝”是固定的词句之外,其余都是即兴而吟。神歌一般分为三部分,即请神(神歌头)、神歌(主题歌)、嘱神。请神。神歌头各地不尽相同,老环城的为:“伏曦混沌开张,盘古天地人皇。有巢燧人继起,补天女娲仙娘今晚叨陪龙案,奉请各位歌郎。切字谐音步韵,定要

4、洗耳清详。开露银牙金口,各吟白雪华章。”神歌头只颂不唱,念完两句,击一声鼓,敲一声锣,再念下两句。颂毕,接着就进入主题歌。神歌。主题歌一般是主队起头,他们先唱“请歌师”。如果客队领头人是方姓的,则他们可以这样吟唱:“叩请河南大驾宾(河南,方姓郡名),骚人与我共谈心。知君是个魁歌手,会唱古人与世情。”在这里主队出的韵是“宾、心、情”,客队要步韵而歌,也可以这样吟唱:“堂中君是一贤宾,锦绣文章锦绣心。风雅诗人多妙语,愧吾难以答君情。”一个韵出来后有时要步唱数百首,主队不变,客队不能主动改变,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唱了,可以翻韵,即取韵脚的谐音继续吟唱。通常用的韵有“来、才、开”,“歌、和、多”,“王、

5、堂、章”等。如:“一声爆竹接春来,天地人和处处才。更喜陌头杨柳绿,向阳花木早荣开。”也可临时确定韵脚。唱到十二点后,东家要请夜宵,夜宵归来后由客队起韵,通常唱“家、茶、花”,以此来感谢东家。接着唱古人,通常用的韵有“高、豪、刀”,“关、山、难”,“诗、书、词”,“君、声、文”等,有时还要唱1雪月。神歌唱到后半夜,通常要出现一个小热潮。有时两队比文弄墨,要求歌规严谨,满平满仄,如有差错,约定喝凉水以示体罚;有时相互挖苦,相互攻击,以此取笑娱乐。嘱神。嘱神就是叮嘱神灵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族人幸福安康。一般根据族人居住顺序一户一户进行叮嘱神灵。嘱到哪家,哪家燃放爆竹奉上糖果敬神灵。每家每户叮嘱神灵后,

6、歌师再向全族喝采(十祝):“一祝早登龙虎榜,文章定发少年人。名提金榜从今起,早步金阶保国门十祝十全大吉庆,家家幸福乐天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本佳章奏上苍,玉皇接本喜洋洋。南阳喜庆人增寿,富贵荣华万代长。”在一阵阵鞭炮声中神歌结束,并给请来的歌师奉送红包以示酬谢。通山山鼓咸宁地区通山县通山山鼓: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

7、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中,通山县改编的节目喜耘禾山鼓,荣获银杯奖。通城拍打通城拍打舞(通城县):流行于通城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拍打舞是表现渔民喜获丰收的舞蹈。舞者扮为渔夫,作乘船姿态,随“安旦”节奏用手掌拍打胳膊、双腿及胸部两胁,表达喜悦之情。其动作

8、激烈,情绪欢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族舞蹈艺术得到蓬勃发展。许多朝鲜民间舞蹈经专业工作者加工、整理后搬上了舞台。农乐舞、剑舞、长鼓舞等也都以新的内容和主题在舞台上表演。专业舞蹈工作者还创作了舞剧为了永久和平和幸福、双人舞弓舞以及独舞养猪姑娘等。赤壁脚盆鼓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遗址所在地。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史载可证,赤壁脚盆鼓起源于商、周、战国时期的故楚之地,伴随着楚民生产、生活、礼仪习俗的演变和历史变迁,逐步由孕育、产生,走向成熟和发展。它是楚文化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又富含着与赤壁之战相互印证的传奇色彩。赤壁脚盆鼓的型

9、制极为形象、简洁,几乎就是当地民间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的真实复制。据史料记载,这种型制的特定历史背景便是赤壁之战时,周瑜动员和组织驻地耕战合一的八大乌堡积极参与对魏作战。在其后的演变进化中,尽管它的演奏场合得到了很大扩充,装饰也融入了其它多门类艺术,但其“脚盆”型制却一成不变,以至形成具有广泛基础和高度认同的传承遗风,迄今近1800年。现在市内城乡拥有百面以上脚盆鼓的社区十分普及,全市脚盆鼓存量可达数万面。赤壁脚盆鼓的演奏场合由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到礼仪习俗、文化娱乐,尤以民间的舞龙灯为最典型。无论是独龙灯、群龙灯,还是妇女灯、草把灯(儿童玩的龙灯),都有阵营可观的打鼓队,每次鼓的数量多达十几、数十

10、面不等,鼓声震耳欲聋,回荡十里。演奏曲牌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如龙绞柱、卧龙鼓、麒麟送子、天下太平、孔明揭书、八卦布阵、周瑜点将、赤壁鏖兵等多达八十多种。这些曲牌的形成都是历代艺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赤壁地方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赤壁脚盆鼓为题材创作的舞蹈、器乐演奏和大型广场艺术团体表演,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影响很大,深受好评。由于社会发展的快速多变,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的汇合交织,赤壁脚盆鼓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以致活动空间日渐缩小;传统民间艺人的不断老化,造成了这一民间艺术的严重断层,其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也渐沦入后继乏人的艰难困境,加强这一

11、民间器乐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捷。余姚犴舞犴舞是越地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根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风俗,说明余姚犴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集先民们古朴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和祈神、娱神民俗内涵于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余姚犴舞具有流传古老、形象独特、传播较远、舞法独特的显著特征。犴舞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静态图腾阶段,秦以前皆属于此类,二是初动阶段发展于秦代,三是有阵有法、可舞可逗阶段,形成于明代。犴源于古犴,与

12、龙相象,头、身、尾共七节,头似狗似狐,无鳞片。犴舞由犴、犴珠、犴令旗、犴字旗、五色长杆旗等道具组成,犴身长约15米,由头、身、尾7节组成。犴舞队员在锣鼓和招军的伴奏下起舞,其阵法有拉场、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尾、收场等八个阵法组成。其中“三跳”是犴舞特有的一绝。犴舞动作粗犷、场面壮观。从舞蹈语汇来看,犴舞是围绕祈神、求神、娱神的思想为宗旨进行的,它是一种“俏神”的拟态和演绎,具有我国传统美学中“形似”和“神似”的完美统一性。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一个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时,看到了由东道主安排的犴舞表演,对方言明这种犴舞起源在中国,是从中国浙江一个叫张村的地方传来的。后经多方查实(见2006年1月10日青年时报网南方龙舞犴舞的前世今生一文),确定张村就是今天的余姚市泗门镇东蒲村的张家。1984年,在开展民间舞蹈普查时,余姚市文化馆普查人员发现了犴舞;1991年根据老艺人的回忆,重新制作并恢复了犴舞。犴舞由于起源古老,地域性很强,舞法独特,面世后引起了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浙江日报、浙江中新网、中国青年时报等纷纷予以报道。有关省内专家也专程来到犴舞所在的张家村拜访犴舞老艺人张申裕。它的古老,为研究考察当时当地的文化生存环境和生存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