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感染的治疗.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473142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重度感染的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重度感染的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重度感染的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重度感染的治疗.ppt(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4页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4页3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4页4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4页5l 2005-2012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G-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G+菌的检出率则逐年下降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

2、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4页6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

3、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4页7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4页8产ESBL菌检出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

4、1-330.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4页97. Urbnek K, Kolr M, Loveckov Y, et al. Influence of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utiliza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ESBL-positive K

5、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s.J Clin Pharm Ther. 2007;32(4):403-8.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DDD* /每100床位-天3.02.52.01.51.00.50.0201612840耐药菌株百分率(%)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耐药的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97-2005年间一项针对一捷克大学医院进行的回顾性药物使用研究结果*DDD=限定日剂量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4页108.Rodrguez-Bao J, Navarro MD, Romero L, et al. E

6、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i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J Clin Microbiol. 2004;42(3):1089-94.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4页11Paterson et al CID 2004;39: 31-7.治疗类型14天粗病死率 (%)碳青霉烯单药喹诺酮单药头孢菌素单药b-内酰胺 / b-内酰胺酶抑制剂(n=27)(n=11)(n=5

7、)(n=4)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4页12Thomson KS, et al. AAC, 2001;45(12):3548-54( g/ml)l定义:抗菌素对某一细菌的MIC随细菌的接种数量增加而明显升高的现象称为接种效应l美罗培南的接种效应最小,而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非常明显的接种效应 105107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4页13敏感率(%)他唑巴坦 舒巴坦 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4页14敏感率(%)他唑巴坦 舒巴坦 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

8、54页15*Rahal, et al JAMA (1998) 280:1233-37*Smith, et al. 1999 (Chest )*Kerry M. Empey, et al, Pharmacotherapy 22(1):81-87, 2002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4页16l 碳青霉烯不被ESBL水解l 最小的接种效应l 治疗产ESBL的感染,碳青霉烯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没有其他类药物的疗效超过碳青霉烯的。Paterson CID 2004; Bhavnani DMID 2006; Zanetti AAC 2003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4页17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

9、54页18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4页19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4页20例如: imipenem + amikacinpip/tazo + amikacin or ciproEtcb-lactam Amikacin或氟喹诺酮类针对铜绿假单胞菌严重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4页21TapperHilfMendelsonIgraKuikkaLancet Infect Dis 2004; 4: 51927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4页22Randomized trial of combination versus monotherapy for the empiric treatment

10、of suspecte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rit Care Med 2008 Vol.36,No.3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4页23最有效的药物是碳青霉烯,舒巴坦,粘菌素和多粘菌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4页24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4页2525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4页26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5: 52 :317322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4页27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4页28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4页29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4页30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4页31现在

11、学习的是第31页,共54页32Mutant Selection WindowMPCMICSerum or tissue drug concentration MPC 疗效佳,无突变MSW 疗效可,易突变 MIC 无效,亦无突变Time post-administration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4页33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4页34Palmer LB, et al. Crit Care Med 2008; 36:20082013.Dhand R.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Deliv 2008; 21:4560.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54页35现在学习的是第35

12、页,共54页36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4页碳青霉烯药物是否会增加KPC菌株的检出?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4页38Colardyn et al. Acta Clinica Belgica 2005;2:6062;Kollef. Respir Care 2004;49:15301541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4页39l 先前抗生素治疗- Brooklyn 纽约p喹诺酮类 60p酶抑制剂复合药 60p氨基糖苷类 25p头孢菌素类 25p碳青霉烯类药物 20Bratu Arch Intern Med 2005;165:14301435D.Marchaim AAC 2008;52:1413-1

13、418l在多因素分析中,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是危险因素l产KPC菌株的流行主要与耐药菌株传播有关而不是抗生素选择压力。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4页40Eagye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9; 30:746-752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4页41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54页42l不同的b-内酰胺类,最优化的药物暴露时间不同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4页433“D”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4页44Drusano G. Unpublished.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4页45各点滴时间疗效均同等3小时点滴给药疗效有显著性优势 对铜绿假

14、单胞菌美罗培南1g,点滴0.5或3小时给药时的TA%分别为82.5%和93.4%,这中间10%的差异意味着实际中临床有效率的差异。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4页46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输注3小时,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4小时,杀菌目标,碳青霉烯= 40% fTMIC ,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0% fTMIC 5000 个Monte Carlo 模型与180 例来自于匈牙利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相比较Ludwig E,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6;28:433-438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4页47Jaruratanasirikul

15、 S, Sriwiriyajan S, Punyo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 Apr;49(4):1337-9.9例VAP患者D.改变给药方法-克服细菌耐药的限制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4页48 TMIC MIC值 1小时 2小时 3小时32 6.9 0.0 0.016 18.8 22.3 21.68 29.6 35.8 42.64 41.5 48.3 55.92 54.0 61.0 68.81 66.5 73.7 81.60.5 79.0 86.3 94.30.25 91.5 98.8 1000.125 100 100 1000.0625 1

16、00 100 1000.0313 100 100 100每日剂量:3g红色是TMIC%达到40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4页49Jeurissen and Rutsaert Critical Care 2010;14:446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4页50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4页51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绿脓杆菌感染,两步点滴法疗效更好应用美罗培南1g Q8h 能够得到大于80%的达标概率应用美罗培南2g Q8h能够得到接近90%的达标概率J Infect Chemother DOI 10.1007/s10156-009-0001-8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54页52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54页53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54页54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5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