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语言文字.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472985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语言文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的语言文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语言文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语言文字.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字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7页甲骨文w甲骨四堂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7页金文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7页小篆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7页隶书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7页楷书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7页行书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7页草书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7页汉字从历史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w1、自甲骨文到秦代小篆,通称古汉字w2、自秦汉隶书以后,通称今汉字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书写单位笔画的形成现在学习

2、的是第15页,共37页一、汉字的产生1、上古初民的原始记事方法2、随着一些符号的被反复使用,以及人们在使用原始记事方法中经验的积累,孕育而生文字。 w中国原始文字的产生可以分两个时期:一是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出现的原始甲骨文;一是殷商成熟的甲骨文。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7页3、在甲骨文中,六书这一类汉字的组织法已经大致形成w1)象形:文字象实物之形w上古文字极可能是由图画简化而来,其中象形文与图画最为接近,以名词居多。2)指事:用点、划指出人或者物的动作、状态或者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7页w3)会意: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已有的文字组织成一个新字

3、,用来表达无形的意向、性质或者或生物的活动w4)形声:合形声而造成新字。形旁表义,取自于事物的某一特征;声旁表音,取自于语言中此事物的读音。音义结合而成新字w5)转注w6)假借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7页二、汉字形态的演变1、汉字形态的形成,是一个观物取象的过程w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其过程一方面是图画文字之象形、象义特征不断退化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汉字表意功能为适应思维和语言发展而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7页2、历时地看:汉字形态经历着不断符号化、抽象化的发展w1)和图画文字相比,甲骨文已经符号化了。即,大部分象形字已经线条化、轮廓化和特征化;在强化汉字表意功能上,

4、出现了通过形与声的互注来造字的趋势。w2)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汉字发展的主流,秦系文字出现了直线化、笔画化的趋势。秦朝所推行的小篆,已经是形体固定、字形简化,异体字的数量也大大减少。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7页w3)隶变:秦汉之际,秦系文字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汉字形态的巨变,产生了隶书。这一变化,被称为隶变。在汉字象形表意的基础上,隶书大大简化了汉字的象形表意手段,具体表现为汉字形符的简化和统一,以及笔画的出现。由于隶书用方折的笔画代替了过去古汉字用来象实物之形的圆润的曲线,这就使得汉字的书写彻底摆脱了图画的“描绘”,而进入符号的书写阶段,它意味着汉字的基本成熟与完善。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7

5、页3、共时地看,汉字的发展是象形表意功能的不断完善w图画文字是各种文字的共同起点,w大多文字后来走向字母记音的道路,成为单纯表音的语言符号的符号,w汉字保留以形示义的文化形态,它的逻辑框架是以表意为核心,以象形字为基础,形音义结合为一体。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方块性的表意体系的文字。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7页三、汉语的特点1、汉语句子结构的过程和特点w利用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弹性组合,灵活运用而成为音句(句读段),再循自然事理之势巧为推排成为义句(整句),于音节铿锵之中传达交际意念,这是汉语句子结构的过程和特点1)汉语基本语词单位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它源于汉语建构的简易性质,主要表现在语词的

6、弹性上。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7页w汉语语词的弹性指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规。词语在句中的组合除了要符合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的规定,还要求音韵的协调平稳,满足句中语气节奏、音韵修辞上的要求,从而需要语词单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形式上的语词分合伸缩的不固定性,以及词义功能的发散性。 w语词的分合伸缩:语词的短长相配、单(音节)复相合,整体上现出整齐中含铿锵、参差自然的音乐性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7页w词义功能的发散性表现为词的语法性质的不固定(兼类)、语词意义的虚实转化。2)汉语句子组织的流动性:汉语句子以“意”役“形”,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遵循事理逻辑的自然发展,把由语词单

7、位构成的各个语言板块(句读段)组合起来,完成表达的要求。而不是像西方语言那样,以动词为中心,具有固定的语法框架,以“形”役“意”。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7页w2、汉语的神韵:汉语语法是以神统形,注重语法的功能和意义方面,而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规则。也就是说,汉语强调的是“精神”,为文造句的主体意识,是“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7页四、古代书籍的形态演变1、金刻、石刻与简策、缣帛2、雕版与活字印刷w雕版印刷起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佛经开始。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品为唐懿宗时期的金刚经。北宋毕升发明泥活字版。明代活字印刷渐成规模,流行用铜活字,也有铅活字。w同时

8、又有手钞本继续存在。例如明成祖时期22211卷的钞本永乐大典;清乾隆年间两倍于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7页五、文化典籍w1、经学著作w2、史学著作w3、诸子百家w4、诗文集w5、类书: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工具书,它把各种资料按类整理,供检索之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7页 四大类书:唐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 明代最大类书是永乐大典,清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一亿六千万字,是目前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类书。w6、丛书:把各种书籍合成一编,以便于系统的阅览。如四库全书收书3502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7页w 清乾隆时编纂。1

9、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现在学习

10、的是第30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7页w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又称“四库”。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w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w史部收录史书;w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w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w四库全书的分类法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图书分类法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7页四库全书七阁 w文宗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汇阁w文澜阁文澜阁w文津阁文津阁w文源阁文源阁w文溯阁文溯阁w文渊阁文渊阁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7页w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学术影响的学术影响w1. 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

11、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w2. 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w3. 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w4. 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7页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w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w汉语汉字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它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w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7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