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血药.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472939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止血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药止血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止血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止血药.ppt(9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药止血药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92页【教学内容】1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掌握:小蓟、地榆掌握:小蓟、地榆熟悉: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熟悉: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了解:苎麻根了解:苎麻根2化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掌握:三七、茜草掌握:三七、茜草熟悉:蒲黄熟悉:蒲黄参考:降香、花蕊石参考:降香、花蕊石3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掌握:白及掌握:白及了解: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了解: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4温经止血药温经止血药掌握:艾叶掌握:艾叶了解:炮姜了解:炮姜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92页概述 含义: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 性能特点

2、: 均入血分, 归心、肝、脾经为主, 均具有止血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92页概述 适应证: 止血药主要用治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92页概述 分类: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分别具有 凉血止血 化瘀止血 收敛止血 温经止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92页概述 使用注意: 1. “止血不留瘀” 。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 2. 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侯。 3.止血药多炒炭用。炒炭后其性变苦、涩,可

3、增强止血之效;但有些仍以生品或鲜用为佳。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92页 第一节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92页 【教学内容】 掌握:小蓟、地榆 熟悉:大蓟、槐花、 白茅根、侧柏叶 了解:苎麻根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92页概述 性能特点: 药性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具有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92页概述 配伍:1.在治疗血热出血病证时,常需配清热凉血药物同用。 2.治血热夹瘀之出血,宜配化瘀止血药,或配伍少量的化瘀行气之品。3.急性出血较甚者,可配伍收敛止血药以加强止血之效。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

4、品,原则上不宜用于虚寒性出血。又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故不宜过量久服。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92页小蓟小蓟名医别录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 MB.或刻叶刺儿菜Ceph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rn.的地上部分或根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92页小蓟小蓟名医别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92页小蓟小蓟名医别录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92页小蓟小蓟名医别录 【性能】甘、苦,凉。甘、苦,凉。 归心、肝经。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凉血止血, 散

5、瘀解毒消痈。散瘀解毒消痈。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92页小蓟小蓟名医别录【应用】 1.血热出血证。 2.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92页大蓟大蓟名医别录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地上部分或根。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92页大蓟大蓟名医别录 同于小蓟 【鉴别用药】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

6、。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92页地榆地榆 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 Yu et Li的根根。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习称“绵地榆”,主要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92页地榆地榆 神农本草经 【性能】 苦、酸、涩,微寒。苦、酸、涩,微寒。 归肝、大肠经

7、。归肝、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解毒敛疮。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92页地榆地榆 神农本草经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2. 烫伤、湿疹、疮疡痈肿。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92页地榆地榆 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92页地榆地榆 神农本草经 【使用注意】 1.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 2.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92页槐花槐花 日华子本草

8、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全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夏季花未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槐米”;花开放时采收,;花开放时采收,称为称为“槐花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92页槐花槐花 日华子本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9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92页槐花槐花 日华子本草 【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2. 目赤、头痛。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92页槐花槐花 日华子本草 【用法用量

9、】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92页侧柏叶侧柏叶 名医别录 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嫩枝叶嫩枝叶。全国各地均有产。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除去粗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92页侧柏叶侧柏叶 名医别录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92页侧柏叶侧柏叶 名医别录 【性能】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92页侧柏叶侧柏叶 名医别录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2.肺

10、热咳嗽。 3.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92页白茅根白茅根 神农本草经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的根茎根茎。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切段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92页白茅根白茅根 神农本草经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92页白茅根白茅根 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11、。 2.水肿、热淋、黄疸。 3.胃热呕吐、肺热咳喘。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92页白茅根白茅根 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92页【鉴别用药】 白茅根、芦根均能清肺胃热而利尿,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和小便淋痛,且常相须为用。然白茅根偏入血分,以凉血止血见长;而芦根偏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优。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92页苎麻根苎麻根 神农本草经 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的根和根茎。我国中部、南部、西南均有产,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地。冬、春季采挖

12、,洗净,晒干,切段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92页苎麻根苎麻根 神农本草经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92页苎麻根苎麻根 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92页苎麻根苎麻根 神农本草经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 2.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热毒痈肿。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92页苎麻根苎麻根 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煎服,1030g;鲜品3060g,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鲜品捣敷。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92页第二节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92页【教学内容】 化瘀止血药 掌握:三七、茜

13、草 熟悉:蒲黄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92页 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来源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 的干燥根干燥根。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性能】 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应用】 1.出血证。出血证。 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

14、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治各种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配龙骨、血竭、象皮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为伤科之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首选药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92页三七三七 本草纲目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92页 茜草茜草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92页茜草 来源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15、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干燥根及根茎。 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92页茜草茜草 本经【性能】苦,寒。归肝经。【功效】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应用】1.出血证。出血证。2.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92页蒲黄蒲黄 本经 来源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92页蒲黄蒲黄 本经现在学习的

16、是第55页,共92页蒲黄蒲黄 本经 【性能】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 止血,止血, 化瘀,化瘀, 利尿。利尿。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92页蒲黄蒲黄 本经 【应用】 1.出血证出血证。 2.瘀血痛证。瘀血痛证。 3. 血淋、尿血。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92页第三节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药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92页【教学内容】 3收敛止血药 掌握:白及 了解: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92页白及白及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92页白及白及 本经

17、 【性能】苦、甘、涩,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 收敛止血,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消肿生肌。 来源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 的干燥块茎。 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92页白及白及 本经 【应用】 1.出血证。出血证。质粘味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因其主入肺、胃经,故临床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2.痈肿疮疡、手足皲裂、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水火烫伤。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92页白及白及 本经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剂,每次

18、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反乌头。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92页仙鹤草仙鹤草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92页仙鹤草仙鹤草 本经 来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 Agrimonia pilose Ledeb. 的干燥地上部分。 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92页仙鹤草仙鹤草 本经 【性能】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92页仙鹤草仙鹤草 本经 【应用】 1.出血证。出血证。 2.腹泻、痢疾。腹泻、痢疾。 3.疟疾寒热:疟疾寒热: 4.脱力劳伤。脱力劳伤。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

19、60g ;外用适量。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92页棕榈炭棕榈炭 本草拾遗 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92页棕榈炭棕榈炭 本草拾遗 来源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 Trachycarpus fortunei H.Wendl.的叶鞘纤维炭化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92页棕榈炭棕榈炭 本草拾遗【性能】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功效】收敛止血。【应用】出血证。出血证。本品药性平和,味苦而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尤多用于崩漏。【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5g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者慎用。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92页血余炭血余炭 本经 来源来

20、源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92页血余炭血余炭 本经 【性能】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 化瘀利尿。 【应用】 1.出血证。 2.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610g;研末服1.53g ;外用适量。现在学习的是第72页,共92页第四节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温经止血药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92页【教学内容】 4温经止血药 掌握:艾叶 了解:炮姜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92页艾叶艾叶 名医别录现在学习的是第75页,共92页艾叶艾叶 名医别录 来源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vl. et Vant. 的干燥叶。 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现在

21、学习的是第76页,共92页艾叶艾叶 名医别录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 温经止血,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散寒调经, 安胎。安胎。现在学习的是第77页,共92页艾叶艾叶 名医别录【应用】1.出血证。出血证。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尤宜于崩漏。2.月经不调、痛经。月经不调、痛经。本品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3.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现在学习的是第78页,共92页艾叶艾叶 名医别录 【用法

22、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现在学习的是第79页,共92页炮姜炮姜 珍珠囊 来源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块茎炮制品。现在学习的是第80页,共92页炮姜炮姜 珍珠囊 【性能】苦、涩,温。归脾、肝经。 【功效】 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应用】 1.出血证。出血证。 2.腹痛、腹泻。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煎服,36g。现在学习的是第81页,共92页【鉴别用药】生姜、干姜 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长于散表寒,又为呕家之圣药;干姜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

23、寒之至药;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现在学习的是第82页,共92页以下参考现在学习的是第83页,共92页莲房莲房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84页,共92页莲房 来源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花托。现在学习的是第85页,共92页血竭血竭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86页,共92页降香 本经 来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现在学习的是第87页,共92页降香 本经现在学习的是第88页,共92页降香 本经 【性能】 辛,温。 归肝、脾经。 【功效】 化瘀止血, 理气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89页,共92页藕节藕节 本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90页,共92页藕节本经 来源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根茎节部 现在学习的是第91页,共92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92页,共9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