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62879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81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最新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doc(1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AMP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LiJiang HotelXXXX地铁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书深圳市南方康桥科技有限公司二六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第二章:XXXX地铁工程概况及需求分析第三章:AMP NETCONNECT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第四章:AMPNETCONNECT布线6类系统介绍第五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第六章:管线设计方案第七章: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第八章:质

2、量控制与工程管理第九章 :系统维护与技术支持 第十章:关于AMP25年产品质保附录:1. AMP NETCONNECT 6类布线系统ETL测试报告2.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及典型案例3.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解决方案4. 综合布线材料清单5. 综合布线示意图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布线标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 568

3、B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11801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9: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突

4、飞猛进,尤其是千兆位以太网应用的不断发展,2002年3月TIA/EIA568B标准发布, 该标准包括三部分:TIA/EIA568B.1标准为主文件,主要包括商业建筑物布线的安装和测试要求;TIA/EIA568B.2标准定义了100欧平衡双绞线连接器件标准,工作区跳线的长度从3米改为5米,配线间跳线的长度从6米改为不能超过5米,用永久链路测试模形取代基本链路测试模型,5类布线系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超5类是布线最低要求;TIA/EIA568B.3标准阐述了光纤连接器件标准,该部分在集中式光纤布线标准TSB-72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光纤标准,认可小型光纤连接器(SFF),认可高带宽的50/125微米多

5、模光纤做为水平或垂直主干传输介质,标准为了满足主干是万兆的园区以太网的需求,将主配线间(MC)到二级配线间(IC)的最长距离配合万兆以太网的需要,从500米改为300米,二级配线间(IC)到楼层配线间的最长距离从1500米改为1700米。2002年6月期待已久的6类标准终于颁布,并作为TIA/EIA568B的附录以TIA/EIA568B.2-1正式出版,继而ISO/IEC11801-2002版本也于2002年正式出台,与TIA/EIA568B基本保持一致。 本方案书设计依据的国际标准和规范有:1. ISO/IEC 11801-2002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20022. EIA/TIA 568B商业

6、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3. EIA/TIA 569 商业建筑物通信布线线槽和空间标准4. EIA/TIA-606商业建筑物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5. EIA/TIA-607商业建筑物布线连接和接地标准6. TIA/EIA TSB67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7. TIA/EIA TSB95100 欧姆 4 对 5 类非屏蔽双绞线附加传输性能规范8. ANSI/TIA/EIA568-B.2-1100 欧姆 6 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规范9. EIA/TIA TSB72 标准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10. EIA/TIA TSB75标准 开放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 国内标准和规范有:11. CECS

7、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12. 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3. YD/T 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14. YD/T 926.2-2001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15. YD/T 926.3-2001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16.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7.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18.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

8、2002年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B),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1. 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2. 设备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3. 垂直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4. 管理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5. 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6. 工作区子系

9、统 (WORK AREA SUBSYSTEM)各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如下:1. 工作区子系统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每个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设置一个电话机接口和1至2个计算机终端接口。2.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3. 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4. 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5.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是由交接间的 配线

10、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6.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 个建筑群子系统,它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 筑物的铜缆和/ 或光缆,提供避雷及电源超荷保护等。1.3 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由于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化和先进性,本身决定了该系统能带给使用者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二章: XXXX地铁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况及

11、分析21工程概况XXXX地铁全长23.265Km,全线共设车站20座,控制中心设在一号线公园前站控制中心内。XXXX地铁车辆段占地面积二十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是地铁的设备维修基地和列车车库,共有二十六座建筑物。车辆段内主要布线建筑物包括:综合办公楼维修中心综合检修楼、维修中心综合检修班组楼、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检修综合楼、检修库、材料总库办公楼,共计信息点673个。根据XXX地下铁道管理决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在满足实用性要求的前提下,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完成XXXX地铁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使其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内领

12、先水平。赤沙车辆段的网络用户将统一使用XX地铁总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如使用MAXIMO系统进行设备维修管理,使用ORACLE FM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使用OA进行办公,以及邮件、上网等应用。22需求分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的中心机房是位于地铁控制中心五楼的铁信息中心机房。地铁网络主干线路采用千兆以太网体系,园区中心交换机到主要楼层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以及与信息中心中心交换机之间采用千兆连接。楼层交换机提供10/100M到桌面的连接。各个大楼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本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为:建立一整套先进、完善的通讯、网络布线系统,包括为数据、语音、图像、控制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配

13、线和各楼层间、各大楼间网络互连方案,既要满足XXXX地铁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要考虑将来网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第三章:AMP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3.1 AMP 产品优势AMP NETCONNECT开放式布线系统作为早在1993年就进入国内市场的知名布线品牌,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国内布线市场的前茅,2000财年在国内布线产品的年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亿8千多万,远高于其它国内外各品牌。AMP产品主要优点为: AMP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近九年,是国外布线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先驱,在国内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市场占有率极高,产品质量放心。 由于AMP产品在国内外具有极高

14、市场占有率,销量巨大,具有规模效应,所以AMP的市场价格是所有国外品牌中最具竞争性的。 AMP产品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代理和客户基础,累计培训了大批工程师,对AMP产品的推广更有优势。 鉴于国内庞大的客户基础,AMP从1999年开始对其布线产品采取统一报关,国内供货,目前国内AMP产品均出自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不久更在深圳设立货仓,从而使得AMP产品的交货速度是最及时快捷的,同时又保证了通畅的供货渠道和稳定的市场价格。 AMP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长春、西安、重庆等各地分别设有办事处,可以有效服务和监控国内市场。 AMP作为世界一流的接插件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均为ISO及UL认

15、证的优质产品,对于高性能的六类布线系统工程,我们将在测试合格后,为用户提供二十五年的产品性能保证。3.2 AMP(安普)公司简介美国AM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电气连接件制造及供应商,公司创建于1941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及销售部门,AMP公司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开发生产的先驱者之一, 在通信器件及布线产品领域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为整套综合布线系统提供各类光纤和双绞线产品和全面服务。早在结构化布线系统还没有形成的七十年代,AMP公司已配合DEC、IBM等著名的网络公司开发了满足特定网络应用环境的布线系统,如DEC的细以太网布线系统和IBM的令牌环网

16、布线系统。 AMP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其开发应用部门的许多工程师是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TIA(美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成员,并参与著名的EIA/TIA-568标准的制定工作。 AMP布线产品均符合国际及国内布线标准,如ANSI/EIA/TIA568B、ISO/IEC11801及AS/NES等。 AMP在布线系统连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方面一直亨誉全球。 AMP在光纤连接件的开发,标准化以及连接工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拥有大量专利技术。 AMP有全球雇员约5万人,2001年的年销售额为95亿美元。 AMP每年将销售收入的9用于产品及工艺的再开发。 AMP公司1999年4

17、月与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合并,成立全球最大的无源器件供应商泰科电子有限公司(TYCO Electronics Ltd.), 合并后的公司获得更强有力的资金和市场运作保障。 泰科国际有限公司(NYSE:TYC,LSE:TYI;BSX:TYC.)是一家多元化的跨国企业,泰科国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电子元件制造商和服务商;海底通信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安全服务的生产商、安装商和供应商;同时还是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泰科国际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有雇员24多万人,公司市值达1680亿美元,2

18、001年营业额达到363亿美元,在2002年财富(Fortune)新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 (Global 500) 中排名第103名。 除了AMP之外,泰科尚有Agastat、Alcoswitch、Buchanan、CoEv、Critchley、Elcon、Elo TouchSystem、HTS、M/A-COM、Madison Cable、OEG、Potter&Brumfield、Raychem、Schrack、Simel和TDI Batteries等世界著名品牌,为航天、汽车、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和电力行业的用户提供优质服务。3.3 AMP布线系统的特点 AMP布线系统以其系

19、统完善性和制造工艺的精确性而著称于世。它有以下几个特点:A. 系统的完善性AMP开放式布线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的系统有AMP 110结构化布线系统(屏蔽与非屏蔽),AMP ACO开放式布线系统(屏蔽与非屏蔽),AMP光纤布线系统和AMP地毯下布线系统。B. 完善的产品线AMP布线产品包括超五类非屏蔽/屏蔽双绞线综合布线系统、6类非屏蔽/屏蔽布线系统、MT-RJ光纤布线系统、XG Fiber 10G光纤、AMPTRAC智能布线系统、AMP标签打印软件等。C. 制造工艺的精确性AMP公司作为连接器行业的领导者,开发了大量连接器的先进技术和专利,同时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AMP NETCONNECT 综

20、合布线的系统,所以AMP开放式布线系统特别强调管理子系统及信息墙座接口的制造工艺,因为不管是计算机网络还是话音系统或楼宇自控系统,其物理故障90以发生在布线系统的连接部位。AMP布线系统所有连接触部分都镀金或镀铂,非接触部分镀镍。在结构设计时做到接触配合公差最小。D、管理组件的美观实用性AMP的管理组件充分考虑到了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其水平跳线管理架全部采用带盖 的方式,使得安装后的配线机柜更整齐美观。AMP 布线产品从1993年正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销量增长了300多倍,用户遍布全国各行各业,AMP产品价廉物美的特征深入人心。迄今为止,AMP联合各地优秀的工程合作伙伴,成功

21、地实施了上海APEC会议中心、北京大学城,广州建设银行大楼,福建省移动通信局等大型项目,具体项目参见附录泰科电子公司产品目录及典型案例。 第四章: AMP NETCONNECT 六类布线系统介绍4.1 AMP NETCONNECT 6类系统技术白皮书前 言布线系统生产科技在最近四年里有了巨大的发展。自从五类产品在1992年推出以来,制造商们在如何提高双绞线布线系统的性能方面越来越精通。最初,它的简单结构是由TIA建立的。在未建立之前,对这种结构有许多猜测,这种结构的性能如何等等,但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我们知道,构成一个系统需要许多部件。缆线和连接硬件的设计和发展对于一个性能优良的系统是重

22、要的。当网络速度提高,人们对于五类布线系统的性能提高十分关注,而网络管理员与建筑商们对他们的网络结构的先进性相当关心,一个增强型系统有仅要达到TIA/EIA 568B 规定的五类性能标准,而且还应在此标准上留有余地。六类布线系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给您的网络提供最优良的性能。性能准确的含义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厂家们都想使他们的系统比别人更快更远。五类的组成系统性能一直遵守这个的客观标准。网络设备制造商们正按照这个标准用于设计下一代设备,包括 155Mbps和622MbpsATM,千兆以太网。因此,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五类布线系统是否支持这些应用,而在于你的五类布线系统是否能长期支持这些应用,回答

23、是肯定的。你需要的是一个性能优良的布线系统,性能要比五类要求的更好,还应永远支持五类上的所有应用,六类布线系统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性能参数决定部件和系统的性能可通过三个基本的衡量参数:近端串扰,衰减和SRL。这些参数应依照标准。TSB提出了对于安装布线系统的类似的判断标准,它是一个有关测试设备的特殊机构。另外,自从信号衰减与串扰被归结在一起后,衰减串扰比ACR被作为性能测试的指标。对于使用多对线传输,又有一个新的参数需要考虑在内,即综合近端串扰 Power Sum NEXT,它将对网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NEXT是对性能评估的最重要的标准。一个调整的LAN在传送和接收数据时是同步的。NEXT是当传

24、送与接收同时进行的时候产生干扰的信号。NEXT用单位db分贝来表示,它表示传送信号与串扰信号之间的比值。NEXT有正数、负数两种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数值越大,串扰越小。综合近端串扰Power Sum NEXT在普通应用中,衡量NEXT的标准法是用一对线进行传送一对线用于接收的,对于10BASE-T和令牌环网甚至100 BASE-T及155MbpsATM的发问是可以应付的。但是,有时 使用另外两对线接到另一工作站,可以加快LAN的速度,象622 MbpsATM和1000 BASE-T,它们不止用一对线来传送和接收,可能全部四对线都要用上。在一根线缆中使用多对线进行传送会增加这根线缆的串扰。现在的

25、4对五类线缆没有将这种情况考虑在内。综合的PowerSum参数是从多个传输端产生NEXT的和。 如果一个布线系统能满足五类在 PowerSum下的NEXT的要求,那么就能处理从应用程序共享到高速LAN应用的任何问题。线对间的串扰综合串扰近端串扰 在一个90米长的连接上,AMP 六类的连接由ENHANCE CAT.6线缆,110型连接硬件组成。它将提供超过五类性能8.32db的系统性能余量,是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最差发问下的平均值。而且六类布线系统的NEXT是五类标准的八分之一。NEXT 衰减是指信号在一定长度的线缆中的传输损耗。它与线缆的长度有关,随着长度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衰减也是用db作

26、为单位,表示源传送端信号到接收端信号强度的比率。Attenuation由于AMP ENHANCE CAT.6线缆和AMP连接硬件的衰减程度的减少,与五类要求相比它提供了1.6db的剩余空间,这是在90米长连接下。整个频率范围内最差线对的平均值 。衰减串扰比ACRACR是在同一频率下NEXT和衰减的差别,它不属于标准内,但它对于表示信号和串扰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实际上,ACR是系统信噪比SNR衡量的唯一标准 ,是决定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个因素,ACR包括衰减和串扰,它还是系统性能的标志。ACR有些什么要求呢?建筑线缆的国际标准EIA/TIA 568B规定在100MHZ下,ACR为4db。对于连

27、接的ACR要求是在100MHZ下为7.7db。许多网络设备,如HUB,推荐不小于5db,最好10db。另外,在信道上ACR越大,SNR越好,从而对于减小误码率也是很重要的。SNR越低,误码率就越高,使网络由于错误而重复传输,大大降低了网络的性能。 六类的ACR比五类的ACR多出15.5db的性能余量,这个余量表示6类能够提供一个更高质量的通信信道。NETCONNECT 六类系统性能结构回波损耗(SRL)Return LossSRL是衡量线缆阻抗一致性的标准,阻抗的变化引起回波反射。噪声的形成是由于一部分信号的能量被反射到传送端,SRL是测量能量的变化的标准,由于线缆结构变化而导致阻抗变化,使信

28、号的能量 发生变化。EIA/TIA 568B 要求在100MHz下SRL为16db,而AMP ENHANCE CAT.6 线缆达到的标准是在100MHz下的SRL为19db。超出的3db说明其线缆结构方面比标准要求的高,因此反射的能量更少,意味着信号更完整和噪声更小。链路和信道的特性 对于水平系统的测试方法在TSB67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现场测试标准中已提出,并且所有的测试结果也在其中。在这里值得提到的两种测试方法是:双向测试和扫频测试。双向测试NEXT中的近端是指布线的端点。它是重要的双向环节必须测试。对于网卡,NEXT与工作区的输出插座有较大关系。NEXT与配线架或打接式配线架有关。布 线

29、系统的性能是由它的最差的那个端点决定的。当打接式配线架上频率为100MHz,NEXT达到60db,而输出插座端仅为30db,这是无意义的。当测试两端时,六类布线系统用最小值表示它们的差异。扫频测试 在实验室里,NEXT和衰减用400个不同频率测试,频率范围从1MHz到 100MHz,每个频率的性能要求都是符合TSB67中的要求的。只报告在100MHZ下的测试结果,这里可能会产生误解:1)、不同的应用与不同的频率有关。2)、在100MHZ下的性能可能不是最差的情况。 为了对六类布线系统提供一个准确的分析,以下是在90米的链路中得到的测试结果。它是在最差情况下得到的与五类要求之间所留余量的平均值。

30、说明最差情况下的特性能通过整个频率范围的测试,从而保证了对各种应用的支持。AMP测试和报告关于连接的性能是用扫频的方法得出的,性能高于 EIA/TIA 568B或TSB95中的要求。认证测试 各种部件,链路和信道的测试是通过网络分析依照 EIA/TIA 568B 或TSB67标准来进行的。网络分析仪提供了在772KHZ250MHZ范围内的扫频测试值。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是精确的。它们提供的精确度达到了 正负0.6db 。 因为他们测试结果 的精确程度高 ,因此保证了设备在系统中的特性。 对于手持式测试仪,TSB67中规定了两个标准级别,一级测试仪对NEXT测试的 精确度为正负3.4db,对衰减

31、测试的精确度为正负1.3db。二级测试仪对NEXT测试的精确度为正负1.6db,对衰减测试的精确度为正负1.0db。测试模型TSB67中提供水平系统性能的两个判断标准。链路和信道。2002年发布的TIA/EIA568B规定永久链路模型取代基本永久链路模型,其测试模型如下所示。永久链路测试模型4.2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Sase-T vs. 1000Base-TX介绍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3ab任务小组于1997年发布了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Base-T,该技术采用先进的5级脉冲调幅(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编码方式,在4对双绞线上全双工传输

32、,即每对线在发送信号的同时又接收信号,每对线上的传输速率是250Mbps。1000Base-T采用多级编码方式,可以降低网络传输时对每对线的带宽要求,每对线所需带宽不到80MHZ;由于采用这种双工传输技术会产生信号回波,导致信噪比(SNR)过高,网络接收端无法获得正常的信号。为了消除双工传输带来的回波影响,在网络设备上必须加多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处理网络传输中产生的噪音,从而可以降低网络传输误码率。DSP价格不菲,约占千兆以太网卡成本的,相当程度地限制了千兆以太网到桌面应用的普及。2002年ANSITIA/EIA-854正式颁布,该标准定义了一种使用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标准

33、1000Base-Tx, 1000Base-Tx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该技术使用对线单工传输,其中两对线用于发送,另外两对线用于接收,每对线平均传输速率提高到500Mbps,。1000Base-Tx在每对线上需要125MHZ带宽,由于采用单工传输方式,解决了1000Base-T因采用双工传输方式而产生的噪音过高问题,因而在网络设备上不必采用昂贵的芯片来消除回波,显著降低了1000Base-Tx网络设备的电路复杂程度,1000Base-Tx网络设备上的晶体管数量比1000Base-Tx减少了30%,硬件制造成本较1000Base-Tx降低了大约50%。 4.3 AMP NETC

34、ONNECT 6类布线系统特点4.3.1 6类双绞线AMP NETCONNECT 6类布线系统是一整套端到端的系统解决方案,6类系统的各个组件外形和性能有了显著的改进。线径6类双绞线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了6类电缆的同芯度,铜导体的直径公差在0.0002mm以内,绝缘外径偏差在0.01mm以内,同芯度达到96%以上,提高了电缆的回波损耗性能。6类双绞线增加了电缆直径,从24AWG(美国线规,值越小直径越粗)改为23AWG,降低了信号衰减。结构6类双绞线采用了经过一定比例预先扭绞的十字型塑料骨架,保持电缆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线对之间的串扰,此外,6类双绞线单位长度的扭绞密度比超5类更为

35、紧密,使近端串扰和抗干扰性能得到改善。带宽AMP NETCONNECT 6类双绞线远超过6类标准TIA/EIA568-B.2-1的要求,可达到600MHZ的应用带宽。AMP NETCONNECT 6类双绞线性能4.3.2 6类信息插座 6类信息插座金属针采用AMP独自专利技术的纳米镀金技术,插拔次数可以多达700余次;信息插座金属针相互交叉,提高了信息插座在安装时由于线对纽绞破坏而降低的近端串绕性能。4.3.2 6类配线架传统的超5类配线架,采用相同的印刷电路板PCB,当其中某个端口出现问题,不能单独更换。6类配线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更换。 AMP NETCON

36、NECT 6类4连接100米信道性能四连接通道测试模型:1.10跳线2.插座3.转换跳线4.水平电缆5.配线架6.12跳线综上所述,AMP NETCONNECT6类布线系统是一整套端到端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组件能够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类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信道裕量,能够支持未来更高的网络应用;类系统可以支持更经济的千兆以网解决方案1000Base-TX,降低了千兆以网的综合建设成本;AMP NETCONNECT 6类系统最先通过了ETL实验室四连接100米通道测试。第五章:XXXX地铁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XXXX地铁目前及以后的应用需求,考虑到最优化的性能价格比,推荐采用美国“安普AM

37、P Netconnect Open Cabling System”结构化综合布线产品。本方案主要根据EIA/TIA 568B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ISO/IEC11801-2002布线标准等所说明的要求和AMP综合大楼布线系统设计指南来设计。5.1设计指导思想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和用户的投资分析,等待选择所需产品设备、系统、设计合理的结构,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网络布线系统。根据应用需求,本系统的设计将按照下述原则进行:、 实用性充分满足XXXX地铁对信息系统现在及未来的各种需求,真正为网络的应用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标准选用本系统的所有设计均遵循国际上

38、进行的标准进行,以符合系统的开放性要求。、 高可靠性一个实用的系统同时必须是可靠的。本设计通过合理而先进的设计及优化选型,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 高性能、先进性本综合布线系统将充分应用现有成熟的先进技术,可满足宽带网络、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VOD视频点播、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需求。、 可维护性布线系统开通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本设计将充分考虑维护工作的需求,通过相应的技术降低工作量及难度,从而达到保证运行可靠及节省费用的目的。、 可扩展性及灵活性计算机通讯技术是不停地发展的,用户的应用需求也是发展和变化。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要

39、求,以及对各种不同结构、不同协议的网络及设备的支持,保证系统能适应网络扩展和升级。、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客户以尽可能小的投资,获得尽可能优越的应用。5.2总体设计结构论述XXXX地铁段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从结构上分析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物子系统,共六个子系统构成。网络中心机房位于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检修综合楼,建筑群主干采用AMP六芯室外单膜光纤与位于地铁控制中心五楼的地铁信息中心机房及其他五栋建筑物分别相连,可满足主干千兆比特的传输需求。楼内垂直主干采用4芯室内多模光纤,即在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

40、检修综合楼、综合办公楼两栋建筑物内部通过多模光纤连接主配线间和分配线间BD-04/CD-01,BD-06/ IDF-07。水平子系统及工作区全部采用AMP 6类非屏蔽布线系统,足以满足地铁控制中心目前及未来的网络带宽需求。5.3各结构化子系统的详细设计5.3.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 System)5.3.1.1工作区设备选型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或其它传感器及弱电设备。信息插座采用模块化设计,这种插座具有NEXT性能高、尺寸小、安装简便等特点,安装时可以采用垂直或水平安装角度。工作区表面安装面板选择

41、采用符合国标的86型表面安装面板,AMP的插座面板采用高品质聚乙烯材料制成,硬度、弹性适中,弧线型边框,带防尘盖,45度内置式斜角设计,可最大程度上保护插入的RJ45接头。工作区设备连接线则建议采用AMP原装跳线,以便使整个布线系统达到最好的性能匹配。AMP跳线提供了超强的性能,并通过了所有室外测试,AMP跳线有十种颜色,最长达到50英尺的十八种不同长度可供选择。6类模块插座6类跳线在安装方面,模块插座必须以面板或表面安装盒固定在墙壁上。最常用为如下左图示的以标准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上。以下右图显示通信接线盒与终端的接驳示例。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AMP还提供如下左图所示的挂墙

42、式信息盒供在不方便采用上述底盒时使用,或在升高地台环境下使用的挂地式综合接线盒。挂墙式信息盒地毯式综合接线盒多媒体面板5.3.1.2AMP开放式办公室解决方案 现代化的建筑物,经常采用大开间的设计方法,对于大开间而言,由于办公家具的布局不能确定,或家具布局需要经常变动的情况,针对开放式办公楼有两种的设计方案:1.多用户信息插座(MUO)方案根据开放式办公室区电缆连接附加规范TIA /EIA TSB-75关于开放办公环境下布线的建议,采用在家具附近的永久墙或柱子上设置一个多用户信息插座,通过跳线将多用户信息插座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接。按照此建议,同一个多用户信息插座的服务范围不宜超过12个工作区,

43、每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应限制在6个以内。 多用户插座(MUO)2.合并点(Consolidation Point)方案根据开放式办公室区电缆连接附加规范TIA /EIA TSB-75中关于开放办公环境下布线的建议,采用在家具附近的永久墙或柱子上设置合并点,合并点将水平布线延伸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对于非光纤网络,为了减少最近多重接线对NEXT性能的影响,合并点应至少布置在离配线间15M的地方。模块化插座(MJM)固定箱(MCP) AMP开放式办公区解决方案将使布线系统保持最大的灵活性,为日后的使用和维护带来方便,并节约维护费用。5.3.2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 System

44、)5.3.2.1水平布线子系统设备选型水平子干线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数据、图形图像等电子信息交换服务和话音传输服务将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AMP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性能价格比较好的高品质传输介质,其性能指标达到并超过ANSI/EIA/TIA-568标准和ISO/IEC 11801(2002)Class E标准,能确保在100米范围内传输介质频宽达到:250Mhz。AMP双绞线均经过UL、ETL等独立测试机构的检验和认证,有CM(普通使用),CMR(垂直主干)或CMP(阻燃)多种规格可供选择,根据需要还可提供2000英尺和3000

45、英尺长每卷的线缆。5.3.2.1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计算 水平系统电缆的计算按照AMP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总则标准的方法进行计算,其中: 平均长度P1=(最短长度+最长长度+4*楼高)2 (米) 总平均长度P2=平均长度+15%余量+线架预留+工作区预留(米) 每箱可布电缆数N=最大可定购长度(305米)总平均长度(条) 线缆箱数=信息端口数目每箱可布线电缆数。由于大楼内外墙装修已完成,线管线槽必须敷设PVC明槽。水平支干线敷设采用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该桥架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可十分灵活地进行放线、检查等,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支管采用阻燃型可冷弯PVC管,利于与大楼内其

46、他各专业安装工程交叉施工。PVC管内表面光滑,穿线时不会划破线缆,有利于保障安装质量。序号配线间位置配线间数据点24口配线架双绞线1车辆段检修库BD-01513112材料总库办公楼BD-0236283维修中心检修班组楼BD-0324144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检修综合楼BD-04/CD-011808365维修中心综合检修楼BD-05623136综合办公楼BD-06/ IDF-073201464小计N/A86735.3.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5.3.3.1管理子系统设计概述 管理子系统定义了水平分布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主干)之间的交接。根据XXXX地铁综合布线系统涉及范围的设计及建筑结构的特点,每栋建筑物弱电竖井旁都设立一个主配线间MDF,用来集中管理该栋建筑物内信息点。 考虑到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检修综合楼、综合办公楼建筑物的特点,有部分信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