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457537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教学课题本命年的回想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2课时 本教时为第2教时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说出文中所描述的过年的十件事。2.过年的习俗所寄寓的期盼及其文化内涵。3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1. 文中所描述的过年做的十件事。2、生动传神的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 导入:过年是大家最热切盼望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二、 阅读课文第四小节,找一找,课文中介绍了哪些过年的习俗。腊月初一 炒年货腊八

2、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禽备食物腊月二十三 送灶神换门神腊月三十 除夕守岁正月初一 拜新年三、这些习俗中,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要点:1、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如:炒年货、杀牲禽等2、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如:送灶神、换门神等3、增进亲情及邻里情如:拜年、守岁四、体会的习俗所寄寓的期盼及其文化内涵。1、 讨论:现在过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含义?与文中比较,消失或保留或发扬光大了哪些习俗?2、有人说,过年要从年前一直忙到年后,非常累人,而且在过年时出现了很多浪费现象,比如说相互请客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过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义,可以取消这一风俗。你认为呢?要点:过

3、年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文化。它包含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 讨论: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来过年呢?五、课堂练习:(修改)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

4、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烙饼()簸箕()()腊月()晾脆()2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或所表达的感情。(1)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2)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3)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3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语段所记叙的两件事。4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请自选角度,谈谈你读了这个语

5、段后的感受。【解析】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句子的意思或所表达的感情必须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才能把握准确。3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和概括能力。4这依然是间接考查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5这是最近两年来,新兴的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明白到底有哪些角度可供选择。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语段的内容、情感、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就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看具体要求)进行说明,说明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段材料,切忌泛泛而谈。【答案】1(注意中间的“”不能丢)2(1)突出炒货种类多、数量大。(2)说明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中,寄托着父老乡亲的纯朴愿望。(3)说明腊八粥特别好吃诱人,写出了

6、儿童的几分天真淳朴。3炒年货;吃腊八粥。4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人们过年时炒的年货种类多、数量大。(不说出修辞种类也可)5通过读这个语段,我们能感受到过年的喜气。文中写到“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等,都突出了过大年时,人们的忙碌,忙碌之中就把过年的热闹、喜气表现出来了。(这是就内容情感方面谈感受)五、总结归纳: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 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六、作业:1、 完成自主练习册。2、 预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思考交流归纳:合作交流思考交流归纳:课堂练习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习俗感受欢乐场景品读文化内涵通过了解习俗来感受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成效授后小记:关于春节的文化内涵学生知之甚少,不能够从课文中加以总结。概括能力甚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