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44823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是唐代曲名,刘禹锡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春这首诗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和“送”显得那么深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

2、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的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课件,谈话导入1(播放课件少儿歌曲春晓,学生倾听。)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今天,我找同学来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诗。2导入: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组古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经历,他们眼中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设计意图: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古诗的积累感受古诗题材的丰富。二、学习古诗,复习方法(一)小组合作,学习古

3、诗。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浪淘沙(其一),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 (2)知诗人(3)明诗意(理解大意)(4)悟诗情(品意境,悟感情)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方法,学以致用。设计意图: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目标、有方法。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1)根据注释解诗题。(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3)将古诗读正确、流利。(4)根据注释和过去学习古诗的经验,用解词法、扩词法、想象法理解古诗大意。(二)集体反馈。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浪淘沙:唐代曲名。2把你了解的“刘禹锡”和大家分

4、享一下。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3指名读古诗。纠音曲(q)簸(b)指导书写“涯”左边是三点水,右边“厂”里边是两个土,上横短,下横长。4交流理解诗意。(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a过渡: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引导学生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一般是虚指。“九曲”意思是黄河

5、曲曲折折。b引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c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交流回答:九曲黄河、浪淘风簸。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磅礴的气势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预设:把字读准,声音洪亮。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2)学习第3、4句。出示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全班齐读。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6、?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写实)预设: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指导朗读。(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设计意图:通过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步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在理解古诗过程中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不同层次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者的生活进行对比,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三、方法迁移,自主学习(一)解诗题。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二)知诗人。介绍作者

7、: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三)明诗意。1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3学写生字“莺”,注意下边“鸟”字要占主体,但也要写紧凑。(四)悟诗情。1前两句晴景、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

8、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2后两句雨景、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看到了什么。汇报:在远处,诗人看到了很多寺庙,他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提问: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预设: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烟雨中忽隐忽现。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四百八十四座寺庙,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

9、的寺庙)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做法对吗?(4)小结: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南朝统治者何其相似!这里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3带着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4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5作业:依据浪淘沙(其一)、江南春这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其配一幅画。设计意图:通过四步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江南春描写的景象,了解作者通过描写“莺啼”“绿映红”“水村”“

10、山郭”“酒旗”“寺院”“楼台”“烟雨”这些江南代表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另外了解“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古诗。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新课。二、谈话交流,精准释题1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江宁,常跟附近居民

11、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题写)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畦”读q,“闼

12、”读t。)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反馈,重点引导。1注释。长扫:指经常打扫。净:干净。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指小门。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设计意图: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五、再读古诗,感悟诗情(一) (播放音乐)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

13、 引导学生明确,诗画同源,想画面有助于理解古诗。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二)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读古诗,说说哪些词语让你和作者产生共鸣,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三)汇报交流:1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

14、俗,朴实勤劳。)2小结: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带着对湖阴先生的尊敬和赞美读一读这两句诗。)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你感受到了吗?(1)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小结: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预设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小结:作者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诗句我们还积累过哪些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5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背诵并默写全诗。(2)结合诗歌,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

16、幅插图。设计意图: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感受湖阴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洁。通过温馨提示、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了解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表达主题,文采斐然。板书设计(其一)教学反思在教学古诗三首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三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第一首诗表达了淘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诗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首诗赞美湖阴先生的品性高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采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四步学习方法,由读到悟到画,使学生们不但读懂了古诗,更读出了自己对古诗的不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