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46028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器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觉器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器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器官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感觉器官教案【精品文档】第 8 页第九章 感觉器官课题 感觉器官授课日期专业班级护理、影像授课类型理论课学时数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主编 邢贵庆参考教材 主编 柏树令学习目标1、掌握:(1)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特点;熟悉眼球各内容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和意义;熟悉各眼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熟悉:(1)鼓膜的形态、位置、分部和功能;掌握鼓室的构成及鼓室各壁的毗邻关系。(2)咽鼓管的形态、乳突小房的位置和临床意义。(3)内耳骨迷路的分部和形态,膜迷路的组成和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特点、功能、声波传导途径。3、了解:(1)

2、听小骨链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位置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功能。(2)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概念;了解视器的组成,眼球的形态,眼副器的组成。(3)前庭蜗器的组成,耳廓的形态结构、外耳道的形态与分部。教学重点1、 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眼球内容物的形态特点及功能,眼外肌的名称及作用;2、 鼓膜的形态、位置及分部,鼓室的构成及各壁的毗邻,咽鼓管的形态特点及年龄差异的意义;3、 内耳的形态结构特点,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4、 声波的传导途径。教学难点1、 眼外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2、 中耳鼓室的构成及各壁的毗邻;3、 内耳的形态结构,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形态结构。教学方法

3、1.讲授 2.演示法 3.评估与反馈课前提问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描述一下你的窗户?课后小结1、眼球壁的构成2、眼副器的组成课后记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师生心理同步。第一节 视 器构成:眼球眼副器一 、 眼 球 一、外形:前极、后极、赤道、眼轴、视轴二、构成:眼球壁内容物1.眼球壁(一).纤维膜(外膜)1) 角膜: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曲度较大,屈光举例:LASIK手术治疗近视。2)巩膜:后5/6,厚而坚韧,乳白色,不透明,巩膜静脉窦 (二).血管膜(中膜) 1)虹膜: 圆盘形,瞳孔,虹膜角膜角,小梁

4、网,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2)睫状体: 睫状突,睫状环,睫状肌 3)脉络膜: 后2/3,含血管和色素,营养、吸收分散光线 (三).视网膜(内膜) 1)外层:色素上皮层 视网膜虹膜部 视网膜盲部 2)内层:神经层 视网膜睫状体部 视网膜脉络膜部 视网膜视部:视神经盘,视盘陷凹,黄斑,中央凹 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构造:三层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2.内容物(一).眼房和房水 1)眼房: 位于角膜、晶状体和睫状体之间 2)房水:睫状体产生 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隙 巩膜静脉窦 睫前静脉 眼静脉 功能: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折光联系临床:青光眼的发病原理。(解剖学基础)(二

5、).晶状体: 1)位置: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晶状体囊 借睫状小带2)形态:双凸镜状,无色透明 晶状体皮质 系于睫状体 晶状体核 联系临床:白内障的解剖学基础。(三).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填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 折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光线 角膜 眼前房房水 瞳孔 眼后房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简化眼的概念。 近视、远视和老视的原理。二 、 眼 副 器1.、睑: 内眦、外眦、泪湖、泪阜 皮肤:薄 皮下组织:疏松 层次 肌层:眼轮匝肌、上睑提肌 睑板:睑板腺(霰粒肿与麦粒肿) 睑结膜2.结膜 睑结膜 分部 球结膜 结膜囊 结膜上、下穹3.泪器 泪腺 组成 泪道:泪点、泪

6、小管、泪囊、鼻泪管 泪腺分泌泪液 结膜上穹 结膜囊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4.眼球外肌 名称作用神经上睑提肌提上睑动眼神经上直肌内上动眼神经下直肌内下动眼神经内直肌内动眼神经外直肌外外展神经上斜肌外下滑车神经下斜肌外上动眼神经联系临床:斜视。5.眶脂体与眶筋膜 (自学)(一) 眶脂体 眶骨膜(二)眶筋膜 眼球筋膜鞘 眼肌筋膜鞘 眶隔 三、眼的血管1.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鼻(颞)侧上、下小动脉眼动脉 脉络膜动脉 虹膜动脉 睫前动脉2.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 眼上、下静脉睫前静脉第二节 前庭蜗器 外耳 传导声波组成 中耳 内耳含听感受器、位觉感受器一、外耳 耳郭外耳 外耳道

7、鼓膜一、 耳郭收集声波二、 外耳道 外耳门 鼓膜, “S”, 前内 后内上 前内下 外1/3软骨部分部内2/3骨部 婴儿外耳道 短而直,鼓膜近于水平位三、 鼓膜 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椭圆形,向前、下、外倾斜 松弛部:上1/4形态、分部 紧张部:下3/4,鼓膜脐,光锥 二、中 耳 鼓室 中耳 咽鼓管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一.鼓室 1.位置:颞骨岩部内含气的小腔2.六壁: (一)上壁:鼓室盖壁 颅中窝(二)下壁:颈静脉壁(三)前壁:颈动脉壁,其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 乳突窦入口乳突窦乳突小房(四)后壁:乳突壁 锥隆起:内藏镫骨肌(五) .外侧壁:鼓膜壁,鼓膜鼓室上隐窝的外侧壁(六) .内侧壁:迷路壁 岬

8、、前庭窗、蜗窗、第二鼓膜、面神经管凸3.内容(一).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二).运动听小骨的肌:鼓膜张肌、镫骨肌二.咽鼓管: 咽鼓管咽口 上、后、外 鼓室前壁 软骨部:内2/3分部 咽鼓管峡 骨部:外1/3小儿咽鼓管的特点:粗、短、直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1.乳突窦:位于鼓室上隐窝的后方2.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鼓室 乳突窦 乳突小房三、内 耳一位置:颞骨岩部内,鼓室内侧壁与内耳道底之间骨迷路:耳蜗、 前庭、 骨半规管 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 分部(前后) 膜迷路内含内淋巴 膜迷路:蜗管、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1.骨迷路(一)前庭1) 前壁:一孔耳蜗前庭阶2) 后壁:

9、五孔骨半规管3) 外侧壁:前庭窗、蜗窗、第二鼓膜4) 内侧壁:前庭嵴、椭圆囊隐窝、球囊隐窝、前庭水管内口(二)骨半规管:前、后、外骨半规管;单骨脚、总骨脚、壶腹骨脚蜗轴:骨螺旋板、螺旋板钩、蜗孔 前庭阶(三)耳蜗: 鼓阶蜗螺旋管:绕蜗轴转两圈半2.膜迷路 (一)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斑、球囊斑 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二)膜半规管:壶腹嵴 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 上壁:蜗管前庭壁(前庭膜)(三)蜗管 外侧壁:骨膜(血管纹) 下壁:蜗管鼓壁(基底膜) 螺旋器(听觉感受器)3.声音的传导(一)空气传导:声波 第二鼓膜耳郭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鼓阶外淋巴 蜗管内淋巴 螺旋器听神经(

10、二)骨传导声波颅骨外淋巴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二 内耳道:内耳门内耳道内耳道底通过结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考点纵横】1眼球纤维膜( ) A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D瞳孔括约肌收缩 E以上都不正确4关于外耳道的描述,何者错误( ) A检查鼓膜时应将耳廓拉向后上方 B外耳道皮下组织少,炎性疖肿时疼痛剧烈 C外2/3为软骨部,内1/3为骨部 D是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 E传导声波 5鼓膜( ) A位于内耳和外耳之间 B中心部向内凹陷为鼓膜脐 C松弛部在下方 D前上方有反射光锥 E紧张部呈淡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