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04(人教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模** 文档编号:3445522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04(人教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04(人教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04(人教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04(人教版)(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中测试04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下列是四大区域的典型景观图,分别与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对应正确

2、的是( )A甲西北地区B乙南方地区C丙北方地区D丁西北地区【答案】1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为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乙为北方地区的冰雕,丙为南方地区的小桥流水,丁为西北地区的草原。故选D。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2-3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B乙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丙地区的东北平原是红土地D丁地区的优良畜种是细毛羊3春节期间,在乙区域可以( )ABCD【答案】2A 3A【解析】根据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

3、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2甲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A正确。乙南方地区,气候湿热,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B错误。丙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是黑土地,C错误。丁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D错误。故选A。3春节期间,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鲜花盛开,可以逛花市;看冰雕是北方地区的特点,跳锅庄舞是青藏地区居民的风土人情,观看传统摔跤是西北地区那达慕大会的传统节目,A正确。故选A。读气候资料,判断完成下面4-5小题。4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是( )AABBCCDD5该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是( )A冬季寒冷B雨热同期C夏季凉爽D年降水量丰富

4、【答案】4C 5B【解析】4图中可知,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雨林气候;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5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产生;故B符合题意。选B。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6-7题。6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答案】6C 7A【解析】6根据我国干湿地

5、区的分布可知,三江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都位于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地区,再加上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作物需水量大,所以春旱严重。故选C。7结合实际可知,自流灌溉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喷灌、滴灌、生活用水,一水多用都可以节约用水。所以根据题意选A。 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完成下面8-11题。8上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长白山B黑龙江C吉林省D华北平原9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人多地少ABCD10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

6、,但国家已限制“北大荒”垦荒,这是因为( )A东北的居民已解决温饱问题B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C不适于粮食生产D工业发展需要,开采矿产资源11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三省能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的是( )A优惠的国家政策B雄厚的科技力量C丰富的矿产资源D便利水陆运输【答案】8B 9D 10B 11C【解析】8由图可知,是大兴安岭,是黑龙江,是辽宁省,是东北平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9曾经的“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是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故D选项的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102000年时,国家已限制“北大荒”垦荒,这是因为湿地面积锐减,生

7、态环境恶化。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11东北三省能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的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12黄土高原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下图地表形态中表示黄土梁的是:( )ABCD【答案】12C【解析】12黄土梁原来为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陵,与图中C表示的地表形态相符,故选C。 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创造性地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

8、树。经过几十年治理,如今的高西沟已经变得山清水秀。当地人民切切实实感到是科学挽救了高西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13“冲成万条沟”,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A水土流失B湖泊萎缩C凌汛危害D城市化问题14材料中“肥土”最终流入什么河道中( )A长江B淮河C黄河D珠江15从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民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是( )A人口迁移B生态建设C大力发展畜牧业D陡坡种植粮食【答案】13A 14C 15B【解析】13由图可知,题目中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陡坡耕种等,水土流失严重,题目中“冲成万条沟”,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

9、重的水土流失,A对,BCD错。故选A。14由图可知,题目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的表层土(题目中的“肥土”)进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对,ABD错。故选C。15从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民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是加强生态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等,而不是人口迁移,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陡坡种粮食会加剧水土流失,B对,ACD错。故选B。 2019年10月1日上午9:0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1-18小题16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

10、场隆重举行,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商贸中心17旅居在美国纽约的华人华侨收看直播的时间是9月30日晚上8:00,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球是个球体D纬度18下列名胜古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A颐和园B天坛C秦始皇陵D故宫【答案】16A 17B 18C【解析】16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选A。17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又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

11、时区不同,地球自转就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故选择答案B。18北京是历史古城,颐和园和天坛都位于北京,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故根据题意选C。 莲藕原产于印度,习性喜暖,低于5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目前我国多地均有种植。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19如果要了解某区域是否适合种植莲藕,需要查找该区域的地图资料是( )主要气候类型图 人口密度图 地形图 主要矿产分布图ABCD20莲藕集中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 )ABCD【答案】19B 20C【解析】19莲藕习性喜暖,适合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如果要了解某地区是否适合

12、种植莲藕,需要查找主要气候类型图和地形图,与人口密度图和矿产分布图无关,故选B。20莲藕习性喜暖,低于5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合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莲藕的集中产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只有C表示的气候类型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故选C。读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黄河三角洲D京津唐地区22关于H地区的核心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B位于江海交汇之地C濒临南海D我国最大的港口【答案】21B 22C【解析】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我国

13、大陆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除西南部有少量的低矮丘陵外,全境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该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21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读图可得,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长江三角洲;故选B。22读图分析可知,H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市;上海市位于长江与东海的交汇之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9年10月20日-22日在浙江省乌镇召开。大会上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网

14、络安全、数字思路”等热门议题。下左图为“乌镇交通图”,右为“乌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23-25小题。23乌镇( )A建筑和街道布局呈棋盘状B地处沪宁杭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C河湖冬季结冰期长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4与“世界互联网大会”议题关系最密切的产业是( )A农业B重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业25从杭州到乌镇参加会议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A公路运输B汽车C铁路运输D飞机【答案】23D 24C 25B【解析】23由图可知,乌镇建筑和街道沿河分布,不呈棋盘状,乌镇地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综合性工业为主,乌镇冬季均温高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乌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故选D。2

15、4互联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范畴,所以与“世界互联网大会”议题关系最密切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不是农业、重工业或者旅游业,故选C。25杭州到乌镇距离较近,所以不适合航空运输(交通工具飞机),而且杭州到乌镇有便利的高速公路(交通工具是汽车,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方式,不是交通工具),没有便利的铁路线,不适合铁路运输,故选B。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读图,完成下面26-28小题。26香港和澳门共同的特征是( )A地狭人稠B自然资源丰富C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D绿地面积小27港珠澳大桥建成的积极意义有( )A推动航运发展B促进人口增长C加快资源外运D推动区域经济发

16、展28为了扩大城市用地面积,香港可以( )A占用耕地B人口外迁C填海造地D林地修路【答案】26A 27D 28C【解析】26香港与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两省区的共同特征是地狭人稠,故A正确。两省区的自然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支柱产业,故C错误。两省区都重视环境保护,尤其香港的绿地面积大,故D错误。故选A。27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是可以促进港澳与内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推动航运发展、促进人口增长和加快资源外运无关,故选D。28香港与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都是地狭人稠的省区,为了扩大城市用地面积,香港与澳门都采取“上天下海”的措施,即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故选C。 台湾省

17、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片段:“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读“台湾岛及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29“浅浅的海峡”是指()A琼州海峡B台湾海峡C巴士海峡D白令海峡30台湾岛()A无高山气候B可以种植热带水果C与广东省隔海相望D博彩业是其经济支柱【答案】29B 30B【解析】根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进行分析解答。29“浅浅的海峡”是指台湾海峡,位于

18、福建与台湾岛之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B正确。故选B。30台湾岛中东部山脉较高,有高山气候,A错误。台湾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季风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盛产热带水果,B正确。与福建省隔海相望,C错误。对外贸易是其经济支柱,D错误。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解答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A_B_C_ D_ (2)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_(山脉)和_(河流),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和_。(3)B地区和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_山和_山脉,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答案】31(1)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2)秦岭 淮河 气

19、温 降水 (3)祁连 横断 地形(地势) 【解析】31根据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为:A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是干旱;B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C为北方地区,四季分明; D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 (2)C北方地区与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温和

20、降水。(3)B青藏地区和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和 横断山脉,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32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成语“泾渭分明”源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由于含沙量不同,泾河渭河在汇合处,会出现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景观,常用来比喻界线清楚或是非分明。但泾渭清浊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泾渭分明”的现象在某些时候都已经不明显了。(1)渭河、泾河都属于黄河水系,两条河汇合后在黄河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注入干流,这个地区也是我国_(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渭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产品丰富,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之一。除了地势平坦外,渭河流域发展

21、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双项选择)A灌溉水源充足 B有肥沃的黑土C劳动力充足 D雨热同期(3)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程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历史早期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泾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_(环境问题),地表变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泾河含沙量经历了由_(大/小)变_(大/小)的过程。相同的环境问题也导致了渭河含沙量增大,河水变浑浊。治理泾河、渭河流域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是_。(单项选择)A依靠科技力量,改变土质特点B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C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22、4)泾河、渭河在汛期泥沙含量明显增多。每年从春季开始,泾河、渭河的水量逐渐增多,但主汛期一般是在_(季节)。【答案】32(1)中游 煤 (2)AD (3)水土流失 小 大 D (4)夏季 【解析】3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55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上游以山地为主,落差大,水流急,蕴藏量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1)黄河上游是自源头到内蒙古河口,中游是河口到桃花峪,桃花峪以下是下游,读图可知,渭河、泾河两条河汇合后

23、在黄河中游地区注入干流,这个地区也是我国煤矿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和山西省。(2)读图可知,渭河平原有渭河和支流经过,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D。(3)因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历史早期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泾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泾河的含沙量经历了由小到大的过程。所以治理泾河和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该地区的主要问题。依靠科技力量,改变土质特点不现实,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水土流失更严重。所以植树种草退

24、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主要治理措施。故选D。(4)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是该地区的雨季,所以主汛期一般是在夏季。33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略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三省的工业以_工业为主,矿产资源具有_多,储量大的特点。(2)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_)A资源储量增加 B生产设备老化C产业结构单一 D生产成本下降(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填图中字母) ;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_。 (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之乡”,这是因为该地区的地形以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是我国

25、重要的 _产区。(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生活方式是_,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借助发达的(运输方式)_ 和 _。(6)读图可知: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利条件是_ 。【答案】33(1)重 种类 (2)BC (3)A 京沪线 (4)鱼米 地形 淡水鱼 (5)同城效应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6)矿产资源贫乏(或能源矿产短缺) 【解析】33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

26、土地肥沃,河网纵横这里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长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1)东北三省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东北三省的工业区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2)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京沪线。(4)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两大海域地形以平原为主这里气候适宜,河网密布,农业生产条件好,

27、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及水产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5)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6)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缺乏。34为镇摄“台独”分裂势力,解放军海军部队继南海海上阅兵后于4月18日在台湾海峡进行实弹射击军事演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海峡两岸”等字眼,“海峡”是指_海峡,台湾东侧濒临的海洋是_。图中甲是指_省,(2)台湾的地势特征是_,在我国民

28、族大家庭中,主要聚居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_族。(3)乙省东北部的_岛(图中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4)台湾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部沿海地区。台湾岛环状铁路网的形成,主要是受到_(自然因素)的影响。(5)台湾岛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北部气候类型是_【答案】34(1)台湾海峡 太平洋 福建 (2)东高西低 高山族 (3)钓鱼岛 (4)西 地形 (5)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34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diao鱼 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9、1)读图可知,“海峡两岸”中的“海峡是指台湾海峡,台湾东临太平洋, 北临东海, 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甲福建省相望。(2)台湾的地形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因此其地势 特征是东高西低。台湾的主要民族是汉族,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东北部的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4)台湾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是台湾人口、城市、种植业、工业等的主要分布地区。台湾岛铁路网呈环状,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因为台湾岛中东部多山地,周边沿海分布着狭窄的平原。(5)读图可知,台湾岛的南部北回归线穿过,因此其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