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43784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防与处理【精品文档】第 115 页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皮下血肿原因:短时间内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不熟悉,盲目进针,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按压时间及力度不够;穿刺针头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透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股动脉抽血后半小时内下床活动;老年病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凝血功能下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股动脉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临床表现:穿刺点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皮肤青紫边界不清,水肿加剧,局部疼

2、痛、灼热、活动受限。如腹腔血肿时患者有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抽出鲜血。预防:1. 加强穿刺基本功,提高穿刺技能。2. 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和后壁,引起出血。3. 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出血不止。处理:1. 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小于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2. 压迫止血无效可加压包扎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3.血肿发生后24h内冷敷,24h后用烤灯。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2.感染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

3、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预防: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脉导管等如有污染立即更换。2.穿刺前认真选择导管,避免在皮肤有感染的地方穿刺。处理:1.动脉插管的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导管,如疑有感染立即拔管并送检。2.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3.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原因:主要是桡动脉穿刺后按压不正确导致出血

4、,致使间室内容物体积增加,筋膜间室内组织压升高,压迫神经所致。临床表现:疼痛,甚至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绕神经损伤出现垂腕、功能障碍、各指弯曲呈鹰爪装、拇指对掌功能丧失。脉搏:肢体远端脉搏在早期可不减弱,因此脉搏存在不能否定本综合症的存在。脉搏消失和肌肉坏死挛缩为本征的晚期表现。预防:加强穿刺基本功,提高穿刺技能。处理:1.止痛:用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必要时可以反复给药;也可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等。2.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感觉、运动,如肢体双侧温差在3以上,皮肤颜色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适当处理,必

5、要时手术。3.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08mmHg),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3OmmHg时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3. 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4. 假性动脉瘤形成原因:桡动脉及足背动脉经过反复的穿刺损伤、出血,引起动脉部位断裂,伤道小而曲折,血液不能流出,血肿为动脉管腔相通,局部形成搏动性血肿。伤后约46周,血肿机化,形成外壁,内面为动脉内膜延伸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假性动脉瘤。股动脉穿刺点过低;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患者贫血、组织修复机能低下、凝血功能差、治疗时应用了抗凝剂 , 穿刺针孔不易闭合。临床表现:假性血管瘤

6、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检查: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检查时指压肿块近侧动脉,肿块缩小,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预防:1. 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2. 对出血部位的护理,穿刺后入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应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血流量及是否出血。处理:1. 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2. 做好宣传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6070的湿毛巾热敷,每天一次,时间为20min,以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3. 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

7、者,直接采取手术修补。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5.动脉痉挛原因:多发生在受刺激的部位,动脉外膜中交感神经纤维过度兴奋,引起动脉平滑肌的持续收缩,使血管呈细条索状,血管内血液减少甚至完全堵塞。足背动脉穿刺易发生血管痉挛。临床表现: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预防及处理:如果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不要操之过急,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6.血栓形成原因:穿刺过程中未及时应用抗凝剂,或用量较少,导管停留时间过长。 多次穿刺

8、,动脉内膜损伤、粗糙、血流通过此处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患者消瘦、皮下脂肪少,拔针后压迫伤口若用力不当,压迫过重易导致血流减慢甚至中断,导致血栓形成。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插管时。临床表现:患者主诉穿刺端肢体疼痛、无力。检查发现,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肤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预防及处理:1.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2.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伤口既不渗血,动脉血流又保持通畅;压迫时以指腹仍有动脉搏动为宜。3. 若血栓形成可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7.穿刺口大出血原因:穿刺后病人患肢过早活动所致。临床表现:穿刺针孔处有大量的血液流出;出血量大的病人出现面色苍白、

9、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预防及处理:1. 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咐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2. 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直到不出血为止。3. 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输血制品。8.穿刺困难原因:多见于休克,大量失血或体液丧失,致血流量不足血管充盈差,从而导致穿刺困难。休克晚期发生DIC,血液进一步浓缩,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处于高凝状态,使穿刺难度增加。临床表现: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血液。预防及处理:1. 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不安心理。2. 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果断、审慎的心态进行操作。3. 熟悉常见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4. 应有良好的基本功和熟练操作技术。5. 对于脆性增加的血管,在穿刺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仔细。6. 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注意有效的抗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