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43567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技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技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技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技培训讲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技培训讲义【精品文档】第 7 页1水稻抛秧技术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6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术。它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我国在60年代就开展了常规稻小苗人工掰块抛秧试验,70年代至80年代的初期, 在引进日本

2、抛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抛秧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迫切需要省工、省力、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通过农业科研和推广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应用于生产。1993年10月, 国家科委将“抛秧稻增产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促进了抛秧稻的迅速发展,示范面积和应用范围逐年扩大、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并由开始的北方的一季稻逐步发展到南方稻区一季稻、双季早、晚稻以及再生稻等,单产也已达到每公顷9000千克以上。 1. 抛秧栽培的优越性 (1) 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抛秧稻采用软盘育苗, 整地方便,抛秧容易,与常规栽插方式相比,一般抛秧稻

3、每公顷可省工22.537.5个,工效提高58倍, 提早插秧季节。一般软盘旱育抛栽每个劳力1天可抛栽0.40.47公顷, 缩短了栽秧时间, 抢住了插秧季节。 (2) 有利于稳产、高产抛秧栽培水稻可缩短返青期,促早生快发,尤其是低位分蘖增多,提早成熟,有利于高产、稳产。据湖南湘乡市农技中心测产,早稻抛植栽培每公顷产量7605千克, 比手工插植增加稻谷301.5千克, 晚稻抛植每公顷产量7980千克, 比手工插植增加稻谷495千克。 (3) 省种、省专用种田,且有利于集约化育秧。抛秧栽培的秧田与本田比一般为13050, 且秧苗成秧率高,每公顷晚稻大田可省杂交稻种7.511.25千克, 晚稻省杂交稻种

4、7.5千克,早、晚稻各省90%的秧田。 (4) 节省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据湖南湘乡农技中心9193年双季稻试验, 每公顷大田省地膜、拱架等成本150元, 省早晚稻种子60元、育秧肥料45元, 扣除育秧盘折旧费105元、双季稻可省成本150元, 加上增产的效益、节省秧田的费用810元。推广一公顷双季稻抛植栽培可净增值960元左右。 2. 抛栽水稻的生育特点 抛秧栽培无需手工一蔸一蔸地插秧, 而是经历一种由抛到落的过程,抛栽小苗带土、秧根入土浅,田间无行株距规格,抛后秧苗姿态不一,有直立,有平躺。因此与移栽稻相比,秧苗的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 (1) 秧苗活蔸快, 没有明显的返青期。据

5、观察,一般中小苗抛栽,抛后1天露白根, 2天基本扎根, 3天长新叶; (2) 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数量多,但成穗率稍低。水稻抛植栽培,茎节入泥浅,分蘖节位低,分蘖数增加,最高茎蘖数明显高于手插秧。据对杂交晚稻汕优64测定, 抛植比插植分蘖节位低2-3个, 最高茎蘖数比手插增加30%左右。 (3) 根系发达。抛栽的秧苗伤根少,植伤轻,入土浅,发根比手插秧早。抛后由于新叶不断发生,分蘖增多,具有发根能力的茎节数迅速增多,发根力增加,根量迅速扩大,且横向分布均匀。据观察,杂交晚稻威优64抛后3天, 抛植比手植的单株白根多5.2条, 分蘖盛期总根多31.6%, 白根数多27.3%。 (4) 叶面积大,

6、 水稻抛栽后, 前期出叶速度快, 总叶片数多,后期绿叶数多。此外,叶片张角大,株型较松散,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抛秧稻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均较大,据江苏淮阴测定,抛植汕优63最大叶面积指数比手插稻高12.45%, 成熟时生物产量高10.89%。 (5) 单位面积穗数多, 穗型偏小, 穗型不够整齐。据测定,抛植汕优63下层穗占14.1%19.8%, 较手插多2.7%5.9%, 穗数比手插高14.6%。每穗实粒数107.5粒, 比手插少5.1粒, 结实率与空秕率与手插相当。抛秧稻产量比手插稻高10.3%2、夏季谨防肉鸡新城疫技术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

7、鸡的各个器官、血液及分泌物中,抵抗力较强,但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很快就会被杀死。新城疫可以危害各种种类、各种日龄的鸡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秋季多发。肉鸡发病主要集中在3060日龄。症状肉鸡群发病,开始时出现呼吸道症状,有明显的呼吸道罗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开始出现甩头,排绿色粪便。个别鸡还有流泪、肿头等症状。发病几天后,一些鸡表现为肢体麻痹、瘫痪,最后衰竭而死。鸡新城疫往往常与其它疾病综合感染,综合感染死亡率较高。如果单纯感染,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0%。防治预防由于鸡新城疫目前尚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于鸡新城疫病,目前主要应以接种新城疫疫苗进行预防为主。710日龄,滴鼻点眼

8、。2125日龄。在进行滴鼻点眼的同时,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油性剂苗。在发病率小,比较安全、清净的地区,可以施行一次免疫措施;即710日龄滴鼻点眼,同时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油性剂苗。治疗措施治疗鸡新城疫,一般采取以下针对性治疗措施,其方法是:40日龄前发病:可用4倍量的LASO-TA疫苗肌肉注射,第二天用恩诺沙星饮水。45日龄后发病;由于紧急接种以无实际意义,所以只能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提前出栏。这是最好、最经济的措施。二是同时应用病毒唑和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连用5天。或许可以抑制住病情,但几率甚微。3、母畜疾病治疗方法家畜乳涌在繁殖母畜(牛、马、驴、猪、羊等)的饲养过程中,有的农户把母畜产

9、后“无乳”和“少乳”看作是病,而不把“乳涌”当作疾病对待,这是不对的。因为母畜产后乳汁旺盛,涌流不断,是气血外脱的表现,这也是一种疾病。如不进行治疗,日久母畜逐渐瘦弱无乳,影响健康和子畜的成活。治疗方法:当归100克,黄芪100克,党参75克,升麻50克,柴胡50克,白术75克,广皮50克,甘草25克,水煎服,日一剂。生麦芽600克,水煎服,日一剂。生麦芽500克,川牛夕75克,水煎服,日一剂。大枣250克,煎汤后混发面引子200克,然后再用适量开水冲服,日一剂。家畜少乳母畜分娩后少乳或无乳,是饲养户感到到较头疼和烦恼的事情。为保证仔畜的成活,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选用。治疗方法:猪蹄子

10、4个,加水煮汤,一次喂服。家畜胎衣1个,洗净捣碎水煮,一次内服。4、食用菌集约化栽培技术原料集约化集约化生产主要体现在省时、节能、低耗、高效上,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如平菇是食用菌中最容易栽培的一种菇类,栽培方法简单,方式多样,其中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生料栽培是首选。培养料有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就是培养料未经过高温灭菌,一般采取堆制发酵的方法。即将培养料拌水适度后,堆成堆,用塑料布盖上,让它自然升温,每次料堆中心温度达60,将边缘的料翻到中间,继续堆闷,让它再自然升温。经过3次后,即可接种装袋栽培。通过控制一定的碳氮比和高温环境条件,可有效抑制杂菌繁殖,促进平菇快速生长。装袋集约化通过栽培

11、试验比较,发现塑料袋规格为18厘米45厘米(装料后长为30cm),装干料0.6千克的为最好。在装袋方式上实行三层菌种两层料,即两头各铺一层,中间夹一层菌种,比较适合集约化生产。管理集约化与常规栽培不同的是,集约化栽培技术采取的是定位出菇法。平菇等从装袋时预留的增氧孔处出菇生长,可有效防止菇蕾在生长过程中因争夺养分而形成大量萎缩,造成养分无谓损耗。同时常规敞口出菇,菇丛过大、死菇多,菇质差。而定位出菇法,不敞袋口,菌袋的水分蒸发量少,由此实现集约化的栽培管理。5、耕牛的饲养技术住暖舍入冬前修缮好牛舍,安好门窗,堵严透风的地方。牛舍北面用作物秸秆搭设风障,天气较冷时,门窗早晚吊挂草帘,以遮挡寒风。

12、对瘦弱年老的牛,可用破麻袋片披在身上保暖。牛舍内的垫土、垫草要勤晾勤晒勤换,保持温暖干燥。天气晴朗时,中午前后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定期用10%生石灰水或30%草木灰浸出液消毒牛舍。喂花料要多种饲料搭配喂,除喂足粗饲料外,还要补喂足够的精料,并适当增喂一些胡萝卜、大麦芽以及骨粉、食盐等,以补充牛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喂养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让牛一气吃饱。饮温水每天饮温水2次3次,水温以接近耕牛体温为宜,防止用过热或过冷的水饮牛。细呵护每天刷拭牛体1次2次。在晴暖无风的中午,可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放牧,让耕牛边活动,边采食,边晒太阳,增强其抗病能力。冬季耕牛易患寄生虫病、风湿病和消化道疾病,要加强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