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43946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族,当时北方的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两首古诗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并配有插图。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第二幅图画的是茫茫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诵

2、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此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一读二想三积累”的方法来学习。一读:学习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二想:抓住关键词语和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音乐、画面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三积累:通过拓展、训练等方式,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领悟主旨1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很多

3、优美的诗,如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2简介:(出示李白的图片)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人们称他为“诗仙”。3解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相机认读“宿、寺”。(1)夜。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教师板画星星、月亮。)(2)宿。在这里是“住,过夜”的意思,交代了诗人住宿的地点。“宿”的读音是平舌音,在本课读s。可用想象法识记:“宀”是房屋,一个人(亻)在房屋(宀)里住了“百”天。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

4、记:“宿”是上下结构的字,宀亻百宿。(3)山寺。交代了诗人住在深山的寺庙里。(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寺”是平舌音,读s。可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诗”去掉“讠”就是“寺”。也可用歌诀识记:一寸土一间寺。古诗题目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要注意读准字音。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一同走进这座“山寺”。(师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读准生字。)设计意图:由题目入手,通过解析题目来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在解题的过程中相机学习生字。教师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题目进行合理想象,板画结构图,为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二、初读古诗,诵读感知1配乐范读全诗,

5、学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特别要注意听自己不认识的字。2课件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试着读出节奏。4同桌互读,帮助纠正字音。5指名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强调“辰”是翘舌音,要正确读出“摘星辰”。6师生合作读。按诗歌的节奏,老师读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7男女生合作读,分组读,齐读。8师生间,生生间适时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步步深入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读中与生字反复见面,为识记生字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读中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做好准备。三、随文识字,品读古

6、诗1品读第一句。(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住在深山的一个寺庙里,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这个楼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2)引导学生从“危楼高百尺”中感悟出楼很高。(3)板书“危楼”两个字,相机学习“危”。教师出示载有危险易爆物品的车上标注“危”字的图片,加油站中带有“危”的提示图片,路标上带有“危”的提示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有一些警示“危险”的提示牌中有“危”字。出示字典中的三种解释:A.不安全,跟“安”相对。B.损害。C.高的,陡的。引导学生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适合本诗中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危”在这里是“高的,陡的”的意思。(教师在寺庙的后面画上楼

7、的简笔画。)(4)引导学生再读古诗第一句,思考:还可以从哪些字词中看出这楼很高?相机板书“高百尺”,理解“百尺”是虚指。诗人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来突出楼高。(5)指导学生用惊讶、赞叹的语气朗读第一句。可以把“高”字读得响亮一些。(6)指名读。小结:这首诗的第一个字就是“危”,和后面的“高”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呀!齐读危楼高百尺。2品读第二句。(1)课件出示第二句,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里还能感受到这座楼很高吗? (2)引导学生从“手可摘星辰”感受楼之高。相机讲解“星辰”就是天上的星星的总称。引导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辰”:晨日辰。鼓励学生用组词的方法来巩固

8、识记:生辰、星辰(3)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楼非常高,仿佛离天很近,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4)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带着轻松、喜悦的心情来读。(5)课件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读: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山上的高楼,楼如此之高,星星离我们是那样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到。诗人李白不禁惊喜地吟诵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6)小结: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理解诗意的好方法。3指导学习第三、四句诗。(1)过渡: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产生了怎样的感受?(2)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不敢高声语,相机学习生字“敢”。引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敢”:敢放。鼓励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记:

9、勇敢、敢于。(3)引导学生质疑:李白为什么不敢高声说话呢?(4)引导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他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相机学习第四句恐惊天上人,相机学习生字“恐、惊”。形声字识记:“恐”上面的声旁提示读音,下面的形旁表示与心有关;“惊”字左表形右表声。“恐”下部是心字底,“惊”是竖心旁,“恐”和“惊”都与心情有关,它们还可以组成词语“惊恐”。字谜识记:有心(忄)住京旁,可是总不安。(惊)(5)引导学生质疑:天上真的有神仙吗?伸手真的可以摘下星星吗?诗人为什么会这样想呢?(6)引导学生轻一些、慢一些地读一读后两句。设计意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分散识字任务,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0、。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借助课文插图、课件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大胆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情诵读表达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诵读、想象。四、反复诵读,积累古诗1课件出示画面,教师配乐描述诗中的意境,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1)夜里住在寺庙中,发现如此之高的藏经楼,诗人又惊又叹,登上这高楼,仰望星空,似乎伸手即可摘到星辰,这真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夜空如此美丽,真让人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唯恐惊动了那住在天上的神仙哪!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2借助书中的课文插图,学生自由读整首诗。3学生扮演小诗人,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读。一边想象画面,

11、一边加上动作来读,这样就更有味道了。4结合板书中的简笔画,师生配乐合作读。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背诵。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朗读,如看画面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请学生扮演诗人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读,从而达到入情入境地诵读的目的,最终积累背诵古诗。五、观察示范,指导书写1出示本诗中要写的生字:危、敢、惊。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同学间相互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观察发现。3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危:“”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敢:左右相当,左低右高,“攵”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

12、,底部撇高捺低。惊:左窄右宽,“口”在横中线部位,右部第六笔竖钩的竖在竖中线上。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师生进行评议。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关注生字的基本结构、重要笔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示范,讲解书写要点,指导细微笔画的写法、结构的合理安排,从而使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提高书写质量,掌握书写要领。六、课外拓展,巩固延伸1回家后,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家长听。2选择性作业。(二者选其一)(1)结合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发挥想象给诗配画。(2)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古诗背诵给家长听,既能对所学知识进

13、行复习,又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布置选择性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拓展、积累。第二课时一、看图激趣,揭示题目1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大草原看一看。2课件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并配有音乐,引导学生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后,让学生谈感受。3过渡:碧蓝的天空,如茵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哪!北朝曾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向我们概括了大草原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北朝民歌敕勒歌吧!4简介:敕勒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5板书题目,齐读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音乐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直

14、观感受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为理解古诗内容奠定了基础。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同桌互读,正音。4课件出示本诗的生字“似、庐、笼、盖、苍、茫”,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2)教师重点强调:“似、苍”的读音是平舌音,“笼”在本课的读音是ln。(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5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断句。(教师强调“见”在本课读xin,同“现”,显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6齐读古诗。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准

15、字音,读通诗句。同时,对易读错的字加以重点强调,对重点诗句进行断句指导,帮助学生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三、朗读想象,体会意境1课件出示:碧绿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白色的圆顶帐篷。(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对照画面再读古诗,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2课件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1)出示“阴山”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2)简介:敕勒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阴山脚下。(3)相机指导学生理解“川”是“平川、平原”的意思。(4)出示圆顶帐篷和圆顶帐篷形状的蓝天,对比感受“天似穹庐”。指导学生理解圆顶帐

16、篷是草原上人们住的房子。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房子的屋顶的形状就像蒸笼的盖儿,而天空就像圆圆的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这正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5)学习生字“似、庐、笼、盖、野”。似:加一加:亻以似。“似”在本课就是“好像”的意思。庐:猜谜语:广阔天地一户人家。“庐”的本义指房屋、民舍,“穹庐”指的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笼:多音字。出示鸟笼子图片,点拨“鸟笼子”中“笼”的读音是ln,当它表示动作时读ln,如,本课的“笼盖”。请同学用双手做屋顶,感受“笼盖”的意思。盖:用字理图识记。野:课件出示“田野、原野”的图片。强调古诗中的“四野”指的是原野。3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1)课件出示:天苍苍,

17、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吹、低、见”三字让原本安静的画面变得 鲜活起来,真是点睛之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2)小组交流理解诗意:天蓝蓝的,草原一望无际,一阵阵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可以看到又肥又壮的牛羊。(3)学习生字“苍、茫”。这里有我们要学的两个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苍:形声字记忆法:“艹”表形,“仓”表声。“天苍苍”是天很蓝的意思。(课件出示蓝天的图片,指名读“天苍苍”。)“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出示词语“松柏苍苍”及松柏图片。)茫:歌诀识记:草(艹)下有水(氵)不死亡。出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读词语“野茫茫”;出示白雪覆盖山野的

18、图片,读词语“白茫茫”;出示望不到边际的大海图片,读词语“大海茫茫”;出示黄山云海图片,读词语“云雾茫茫”。(4)描绘画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多么美丽,多么广阔的草原啊!这简直就是一幅图画:远处是雄伟的阴山,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是牧民可爱的家。4读整首诗,小组内互相听一听,互相评一评。5小组派代表有感情地读古诗。6结合课文插图练习背诵,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古诗背诵下来。设计意图:这首诗中的一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极为生涩,教师用语言描述很难解释清楚,在此环节中,借助课件及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巧妙地将识字与学词结合起来,既引

19、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了生字,又有助于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诗句一边展开想象,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头脑中构建“诗境”,提高审美情趣。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1出示本诗要求会写的生字:阴、似、野、苍、茫。2教师引导学生将生字按结构归类。左右结构:阴、似、野。上下结构:苍、茫。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重点笔画所在的位置。(2)教师逐一讲解示范。阴:左窄右宽。左边“阝”略高,“阝”的起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钩部在横中线上,右边“月”的“丿”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似:左窄右宽。右边“以”的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第二笔点位置略高,右边竖撇的撇尖穿插到左

20、下方,末点收笔略高于撇尖。野:“里”的末笔横改提,顶部左右齐平,底部“予”低,“予”的第三笔横钩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右上斜行。(3)学生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后,先书空,再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挑选写得好的字进行投影评议。4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艹”的位置,请学生说一说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苍:“艹”窄、扁,“仓”宽、大,“仓”上面的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左侧,收笔撇低捺高。茫:“艹”窄、扁,居上居中,“氵”首点在左上格横中线上方,“亡”的点笔在右上格,收笔在横中线上。(3)学生练习书写。(4)投影学生写的字,师生评议。设计意图:规范、工整是书

21、写汉字的基本要求。根据本课生字特点,采用按结构分类指导的方法,通过自主观察,教师示范引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能力。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小结:我们刚刚学会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到了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的魅力。现在,让我们来聆听一首现代人作曲的敕勒歌吧!2拓展: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课后拿起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优美的画吧!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同时总结“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方法。结合视频播放乐曲,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升华情感。布置为诗配画的作业,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既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更深的理解。板书设计

22、教学反思低年级古诗教学既要落实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又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意境。在遵循儿童认知特点的前提下,以读为本,采用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在理解诗歌内容时,采用诵读想象、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中,感悟诗句的优美。1将识字、学词、理解词义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例如在学习生字“危”时,通过讲述“危”的字理来帮助学生牢牢记住“危”,然后出示“危”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让学生理解了“危”在诗句中的意思是“高的,陡的”。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掌握“读诗句、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两首古诗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诗句进行想象。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在想象画面中渐渐感悟到古诗的意境。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学生想象自己仿佛一抬头就看到星星在眼前眨着眼睛,一伸手就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更是想象到了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很多肥肥壮壮的牛羊。富有童真童趣的想象,正是学生个性理解的再现。3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在理解难词难句时,借用课文插图或课件图片来帮助直观感受。例如在理解“敕勒川”“阴山”“天苍苍”“野茫茫”等词语时,通过图片介绍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图片的选用一定要恰当,不能滥用图片,不能剥夺学生的想象力,最好在学生想象之后,或者学生想象遇到困难时再加以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