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33858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n黑猩猩(chimpanzees)和紅毛猩猩(orangurtans)可以認出鏡中自己,猴子無法認出。n人類約在18個月大,可以認出鏡中的自己 (Courage, Edison, & Howe, 2005)。這是最初步的自我認知。要點n何謂自我概念n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當東西方相遇n自我評估:認識自己的數種方式n自我呈現:如何在他人面前呈現自己l什麼是自我概念請用我是.作開頭完成短句:1

2、.我是_2.我是_3.我是_l什麼是自我概念n自我知覺的二元性: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的內容,我們對於自己所抱持之各項信念,包括自己的個性或特質。自我評估或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以自我為思考對象的心理歷程,包括思考判斷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的情緒狀態,以及行動的原因等。也就是以自我為思考對象的行為。什麼是自我概念n自我概念構成了對於自我的基模。基模(schema):用來組織特定領域之知識的心理架構。n自我基模(self-schema)將有關自己的認識、感覺和信念等資訊彙整而成的認知架構,有助於幫助自己瞭解、解釋並預測自己的行為。兒童的自我概念開始於一些具體、

3、清楚、易於觀察的特徵,如年齡、性別、外表等。成長之後,逐漸強調心理狀態(如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什麼是自我概念l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自我概念是否會受文化社會價值觀所影響?西方人和東方人在思考自己時,有何不同?n文化心理學者認為,文化價值觀是影響個體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亦即不同文化社會中,人們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觀(view of self)很可能有所差別。文化社會層次:不同文化社會強調不同的價值觀個人心理層次:每個人對自我所抱持的觀念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文化社會層次西方(美國)文化 vs 東方(東亞)文化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價值觀重視個人獨特性、獨立自主與個人權利

4、。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價值觀重視社會角色義務、團體利益與人際之間的關係。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文化社會層次西方(美國)文化 vs 東方(東亞)文化父母要小孩將晚餐吃完.個人主義價值觀.美國父母:想想世界上有多少小孩都吃不飽,你是多麼幸運還有飯吃,不像他們那樣挨餓!集體主義價值觀.日本父母:想想農夫多麼辛苦,如果你不吃,怎麼對得起他。他的辛苦都白費了,一定會很難過。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個人心理層次:從文化到心理獨立自我觀(independent self)強調自我的獨特性與一致性。以自己內在想法、感受和行動來界定自我,而不以別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來定義自我。p我是喜歡唱歌的人p我

5、是無神論者p我是好人p.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個人心理層次獨立自我觀相依自我觀(interdependent self)以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來定義自我,並知覺到自己的行為常受到別人的想法、感受或行動所影響。p我是學生p我是老么p我是公會會長.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個人心理層次獨立自我觀 vs 相依自我觀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獨立或相依自我量表(摘自 Sinlelis, 1994 )請判斷以下敘述你是否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p.177)_1.我很尊敬我所認識的權威者。_2.我被單獨挑選出來獲得讚美或獎賞時,覺得很高興。_3.周遭的人是否快樂會影響我是否快樂。_4.在課堂上站出來發

6、言對我而言不是問題。_5.我在訂定就學或就業計畫時,應該考慮父母的建議。_6.具有獨立於他人的自我認同,對我而言非常重要。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不同自我觀者在社會判斷上的差異以自我或以他人作為參照點分別詢問西方(美國)與東方(東亞)參與者兩個問題:_ 我覺得其他人像我_ 我覺得我像其他人( 1代表非常不同意,4 代表非常同意)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結果顯示:西方人(傾向獨立自我觀者)較認為別人像自己,但不認為自己像別人。即以自己作為他人參照中心。(圖右)反之,東方人(傾向相依自我觀者)較認為自己像他人,不凸顯自己的獨特性。(圖左)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獨立自我觀者與相依自我觀者還有哪些差異?對社會事件

7、的詮釋獨立自我觀者認為每個人具有獨立的人格特質,不太容易受他人影響改變。相依自我觀者則較認為人會受到親近者所影響而改變。情緒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例如自豪、憤怒、挫折等。蘊含人際關係的情緒,例如疼愛、賭氣、委屈等。成就歸因將功勞歸於自己或團體。彰顯或貶低自己的重要性。獨立自我觀者重視確認與表達自己的能力與內在特性。相依自我觀者則較重視維持人際和諧、適應社會情境與自我節制。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當代東、西方文化與自我差異研究的緣起當西方(美國)遇到東方(日本或東亞).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n文化價值觀可能影響個體的心理與行為,但不會完全控制或決定該文化中每個人的心理與行為。n文化價值觀或自我觀有所差異

8、,不必然表示孰優孰劣,只是有時可能出現適應問題。n一些文化心理學家認為,許多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與發現,主要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國)文化中完成,是否能完全適用或能貼切地解釋其他文化中的現象,值得進一步思考。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l自我評估:人如何認識自己n以內省來認識自己內省:思考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動機的歷程人們平時多常想到自己?自我評估n自我察覺理論(self-awareness theory)人具有內在標準與價值觀,當集中注意力或因外界環境而注意到自己時(例如站在鏡子前),心中的標準與價值觀會浮現,以評鑑自己當下的行為。自我評估:內省法n自我察覺理論一旦察覺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內在標準時,會感到反感,因

9、而可能產生逃避行為,以轉移對自我的注意力,也可能改變行為。自我評估:內省法n自我察覺理論萬聖節實驗 (Gibbons, 1990)研究者在萬聖節開門接待小孩,告訴小孩只能拿一顆糖,之後轉身讓小孩獨自面對一碗糖果。實驗組在糖果後方放置一個全身鏡;控制組什麼都沒放。結果:實驗組中,只有 12% 的小孩違反要求,拿了更多糖果;控制組中,卻有 34% 的小孩違反要求。自我評估:內省法n自我察覺的文化差異東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習慣給予自己評價,不須外在環境誘發自我察覺。自我察覺之文化差異實驗 (Heine et al., 2008)請美國與日本參與者分別填答實際自我與理想自我量表,以計算差距。其中

10、各有一半的人在填答時面前有鏡子,另一半則無。自我評估:內省法結果顯示:鏡子只對美國參與者有影響。(p.181)n僅憑內省就能完全瞭解自我嗎?人不一定喜歡反省自我,因為這可能會使人注意到自己的缺點,或把現實與理想的自我作比較,而導致不愉快的感覺。內省只能察覺當下可以意識到,或說得出來的內心感受與想法。但有些自我心理狀態難以意識到,僅靠內省不易說出原因,有時亦可能誤判。自我評估:內省法n觀察自己的行為來認識自己n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當不確定自己感受的原因時,人會先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及周遭情境,並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受到情境影響。當外在因素很明顯時,便會對內在因素

11、打折扣。此現象可概稱為折扣效應(discounting effect)。常常閒來唱歌唱歌可拿獎賞還會喜歡唱歌嗎?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兒童繪畫獎賞實驗(Greene et al., 1976) 將孩童分為兩組,使其自由繪畫,之後其中一組給予獎品,第二組無獎品。數日後,第一組不再給予獎品。結果,第一組孩童的自由繪畫時間大幅降低。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行為動機的兩種形式: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只為滿足內在興趣而行動的心理動機,基於內在動機而從事的行動,其過程本身就是行動的目的。 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為了外在賞罰、社會期許、限制或要求等

12、因素而從事行為。n過度辯護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對原本有內在興趣的行為給予外在酬賞,反而降低了內在興趣。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如何避免過度辯護效應?如果外在動機可能會減損內在動機,那麼你擔任家教時要如何獎勵學生,同時使其保持興趣?內在興趣很低時,給予獎賞不會再降低興趣。以誠心讚美為獎勵,而非以金錢或物品為獎勵。以表現好作為獎勵條件,而非以從事任務為條件,亦即並非只要有作,就給予獎勵。但人受到評價會感到緊張焦慮。讚美時強調努力因素 (而非先天能力),可使對方形成正向心態。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認為自己擁有的智力或能力是天

13、生且固定不變的。n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認為自己的智力或能力可以因鍛鍊而增進。強調天生能力(你好聰明)父母老師稱讚時孩童的心態孩童的行為強調努力因素(你很努力)固定心態成長心態成功時可能持續,失敗則放棄或逃避。持續努力鍛鍊。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我為什麼這麼高興?為什麼那麼生氣?n情緒的認知評價理論一、評量外在事件對自己是好是壞以及重要性。二、對事件原因作解釋。三、產生情緒(激動狀態)。評量外在事件 產生情緒n但有時可能反過來,先有激動狀態,再觀察外界尋找原因。(類似自我知覺理論)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情緒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14、of emotion)一、感受到內在激動狀態(但不確定原因)。二、找尋適當的理由來解釋。感到激動 尋找外在原因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情緒二因論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吊橋實驗(Dutton & Aron, 1974) 在國家公園中,由年輕女性扮成研究者,請男性參與者回答問卷,並留下研究者的聯絡方式。第一組參與者是走在晃動的高空吊橋時被請求作答,第二組是在走過吊橋休息一陣子後作答。 走高空吊橋自然引發激動 看到吸引人的異性將激動歸因於看到對方 較想打電話與對方聯絡自我評估:觀察自己行為吊橋實驗(Dutton & Aron, 1974) 結果顯示,走吊橋的參與者事後打電話給女研究者的比例較高。自我

15、評估:觀察自己行為n從他人瞭解自己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透過別人來瞭解自己,將別人對我們的看法納入自我概念之中。n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會將自己與他人比較,以瞭解自己的能力與態度。此理論欲探討的主要問題:人何時會作社會比較?人會和誰作比較?各種社會比較有什麼效果?自我評估:從他人瞭解自己n趨上型或向上社會比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針對特定領域或能力,和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作比較。n趨下型或向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針對特定領域或能力,和那些比自己差的人作比

16、較。你在什麼時候會作向上社會比較?什麼時候會作向下社會比較?為什麼?自我評估:從他人瞭解自己n針對特定領域或能力,拿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作比較(趨上型或向上社會比較),可以為自己設定標準,確定自己的目標。比賽前回顧上一屆優勝者的表現。n針對特定領域或能力,拿比自己差的人作比較(趨下型或向下比較),可以使自己較快樂且比較有信心。大多數癌症病人會跟病情比自己差的人作比較。n在陌生情境或對自己的感覺或能力感到不確定時,會拿跟自己處境或背景相近的人作比較,這可以評估自己的形象或行為是否正確得體。第一次參加舞會,會將自己的衣著打扮與行為舉止與其他人作比較。自我評估:從他人瞭解自己l自我呈現 (self-p

17、resentation)如何在他人面前呈現自己n印象管理或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與他人互動時,人會有意無意地塑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以達到特定社會目標。自我抬升(self-enhancement)強調自己的能力好,在他人面前塑造正面形象。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作事情之前,先刻意設想或製造一些理由(如玩樂、熬夜),以便事後可作為失敗的外在原因。考試前特別想看電視、上網、玩電腦遊戲?你會怎麼辦?自我呈現n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Erving Goffman, 1959)社會世界就像是個大舞台,我們都是演員。進入重要情境或進行重要社會事件前,會在心裡進行排練。重視道具和舞台布置。在前台創造或維持特定形象,注意自己的外貌穿著、行為和習慣,而將未經特別修飾或不欲人知的面向隱藏在後台。自我呈現n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Erving Goffman, 1959)人會因角色、目的和觀眾的特性,而在不同舞台(社會情境) 表演或呈現不同的形象。推到極端來看,每個人的自我都會隨情境與時間不斷調整改變,反而不需強調穩定不變的獨特內在特質?面子功夫、面子問題、場面話.華人都是愛面族?社會臉面與道德臉面自我呈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