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纲要.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30203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台宗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天台宗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台宗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台宗纲要.doc(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天台宗纲要【精品文档】第 66 页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述目录前言第一章、藏教(一)立名的意义(二)藏教的根性(三)藏教的道理甲、生灭四谛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丙、事六度行丁、实有二谛(四)藏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1)五停心子、多贪众生不净观丑、多瞋众生慈悲观寅、多散众生数息观卯、愚痴众生因缘观辰、多障众生念佛观(2)别相念(3)总相念4、相似即(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位5、分证即(1)须陀洹果(2)斯陀含果(3)阿那含果6、究竟即(1)小乘阿罗汉果(2)中乘辟支佛果(3)大乘佛果(六)十乘观法第一、观正因缘境第二、

2、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二章、通教(一)立名的意义(二)通教的根性(三)通教的道理甲、无生四谛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丙、理六度行丁、幻有、空二谛戊、通含别二谛己、通含圆二谛庚、别入通三谛辛、圆入通三谛(四)通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4、相似即5、分证即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境第二、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三章、别教(一)立名的意义(二)别教的根性(三)别教的道理甲、无量四谛乙、不思

3、议生灭十二因缘丙、不思议六度、十度丁、显中二谛戊、圆入别二谛己、别三谛庚、圆入别三谛(四)别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4、相似即(1)十住位(2)十行位(3)十回向位5、分证即(1)十地位(2)等觉位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境第二、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四章、圆教(一)立名的意义(二)圆教的根性(三)圆教的道理甲、无作四谛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丙、称性六度、十度丁、不思议二谛戊、圆妙三谛(四)圆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1)随喜品(2)读诵品(3)说

4、法品(4)兼行六度品(5)正行六度品4、相似即5、分证即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1、从假入空破(1)见假(2)思假2、从空入假破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结论前言当汉武帝时,佛法已和我国开始发生了关系。据魏书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毗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金人就是佛像。当时佛法虽未传入中国内地,而北方的匈奴,却先已照耀着佛教的光辉。其后,

5、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这时,我国已知有佛法。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时,佛经开始传播到中国。后来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傅毅以佛对。汉明帝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国,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遂与东还。愔等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佛像,于是中国始有三宝。从此以后,印度梵僧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往求法,译经的事业,也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单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译出的佛经,有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佛经的译述既多,

6、讲经的风气,也就盛极一时。在判释教义的时候,因为师法的不统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间,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谓“南三北七”。“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师,二、宗爱法师,三、定林柔次二师,这三家在南朝;所谓“北七”,便是:一、北地师,二、菩提流支,三、佛驮三藏、光统,四、护身自轨大乘所用,五、耆阇凛师所用,六、北地禅师,七、北地掸师。(以上所说,都是根据法华玄义,一、四、五、六、七诸家,原书未举禅师之名。)这七家都在北朝。所判的教义:有一音教、二相教、半满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于顿、渐、不定三教中,开渐为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等。这许多法师,都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家法,他们

7、的智慧,也都是出类拔萃;学者修习,无所折衷。于是南岳慧思禅师出,勘同经论,遵守佛语,立天台教观。其后智者大师,承南岳的衣钵,用“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台教既兴,众说皆废而五时八教的判释,便如日丽中天,为诸方学者所共遵了!要明白天台宗的教义,必须远溯龙树菩萨。龙树造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的要旨。其后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论,妙悟其旨,开空、假、中三观的止观法门。南岳慧思禅师,从学于慧文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及旋陀罗尼,著大乘止观,奠定台教的基础。智者大师,从慧思禅师学,诵法华经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入法华三昧,得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乃辞师出山,游化于陈隋之间;

8、当时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胜计。大师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遂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维摩、金光明、仁王、观经、观音经等注疏。学者宗之,竞相讲习,天台宗遂大行于中国。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

9、,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

10、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直说大法,叫做顿;先说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渐;唯独当机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或顿或渐,并无一定,叫不定。这化仪四教,虽称为教,其实它内中所含有的义理,还是藏、通、别、圆四教。化仪四教,譬如药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药方仅仅是一张纸,它之所以能有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在于种种药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便略而不谈。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因为众生的智慧有利钝,烦恼有厚薄,所以如来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于一佛乘,开为四教。以下就依次叙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别、次圆。根据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说明,教观兼举,理事俱谈。背尘合党,

11、从凡入圣,应当从这里认识开始。一、藏教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一)立名的意义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

12、,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藏教既是小乘,不称小乘而称藏教?这是因为藏教里还有辟支佛和菩萨。(二)藏教的根性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不能了知诸法当体即空;所以称为钝根。这里有三乘的根性,就是声闻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萨根性。虽有三乘根性,总而言之,还是三界里面的钝根众生。称做钝根众生,是对通教的利根众生而言。我们不要因了钝根二字,便看轻藏教中人。他们能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小乘所见的菩萨行),能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见的佛果);能断见思惑;能出三界狱;

13、能证偏真法性。人天道中,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较,应该算做最利的根性。我们学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只晓得欣慕圆教的高深,而轻视小教,弄得圆顿的教法,既修学不上;而小乘的教法,又不肯依之修学。结果,一无所成,还是一个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负己灵,这是应当引为炯戒的。(三)藏教的道理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生灭四谛(声闻乘),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辟支佛乘),事六度行(菩萨乘);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实有二谛。甲、生灭四谛。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谛。第一苦谛: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这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做苦谛。三界,就是欲界、色

14、界、无色界;二十五有,就是:“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四洲四恶趣,为八;加六欲天、梵天,为十五;再加四禅天、四空天,为二十三;再加无想天和五种阿那含天,为二十五。这里的名相很复杂,一时不易讲明白,等到将来另作专文解释。)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十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苫、苦受苦、忧苦、痛恼苦、死生流转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师地论,名相繁多,不及备载,约之不出三苦、八苦。)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下至地狱,不论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

15、,都是苦谛所摄,以不能脱离三苦、八苦等众苦故。我们应当深切体会。第二集谛:就是见思惑。集以招集为义,这见惑和思惑,能起善恶诸业,招集生死,所以称做集谛。见惑,见理时能断此惑。止观中说:“外道诸见,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执有、执无、执亦有亦无、执非有非无,叫做单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各具有无二见,叫做复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又各具单四见,叫做具足四见。列表如下:有无单四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有有有中二见有无无有无中二见无无亦有亦无有复四见亦有亦无中二见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中二见非有非无无有有有无有中具四见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无有无无无中具四见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

16、具足四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中具四见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中具四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色、受、想、行、识五阴,每一阴中有: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离阴是我;即阴是我四见;便成二十种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便成六十种见。加断见、常见二根本见,共成六十二见。列表如下:六色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成二过去成六断共成十受我大阴小,阴在我中十见现在十见六十二想乘离阴是我又乘未来加常二见见行即阴是我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有十八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每尘各有好、恶、平三种尘,亦有十八见;

17、合为三十六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一百八见。列表如下:眼、耳、鼻苦十一乘乐八合三百舌、身、意不苦不乐见十六过去合一八见,现在百八见色、声、香好乘未来见乘恶十八见味、触、法平上面所说的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每一见中,又各有八十八使。身、边、见、戒、邪,叫做五利使;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约欲、色、无色三界,和苦、集、灭、道四谛,有八十八使。俱舍论中,有一偈解释八十八使:“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二不行瞋。”这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三句是指欲界而言;下面一句,是指色界和无色界而言。欲界的苦谛下具十使,所以说具一切;集灭二谛下,除去身、边、戒三使,

18、各具七使,所以说各除三;道谛下除身、边二使,具八使,所以说除二见;这样,欲界四谛下共有三十二使。上二,是指色界、无色界。这二界每一谛下,比了欲界,多除去一瞋使,便成苦谛下具九使;集灭二谛下各具六使;道谛下具七使。色界四谛下共有二十八使,无色界四谛下,也有二十八使,这样三界四谛下便合成八十八使。这是见惑的分齐。列表如下:苦谛下身、边、见、戒、邪、贪、瞋、痴、慢、疑十使合集谛下见、邪、贪、瞋、三欲界痴、慢、疑七使十灭谛下见、邪、贪、瞋、二痴、慢、疑七使使共三道谛下见、戒、邪、贪、成界瞋、痴、慢、疑八使八见苦谛下身、边、见、戒、十惑邪、贪、痴、慢、疑九使八集谛下见、邪、贪、合使色界痴、慢、疑六使二灭

19、谛下见、邪、贪、十痴、慢、疑六使八道谛下见、戒、邪、贪、使痴、慢、疑七使无色界和色界同合二十八使思惑,思维道时,能断此惑。有八十一品:便是分三界为九地,每地有九品。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合成八十一品思惑。五趣杂居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贪、痴、慢,而没有瞋;总为八十一品思惑。列表如下:欲界五趣杂居地贪、瞋、痴、慢初禅离生喜乐地贪、痴、慢上上品三二禅定生喜乐地贪、痴、慢

20、上中品界色界三禅离喜妙乐地贪、痴、慢上下品合思四禅舍念清静地贪、痴、慢中上品八惑乘中中品十空无边处地贪、痴、慢中下品一识无边处地贪、痴、慢下上品品无色界无所有处地贪、痴、慢下中品非非想处地贪、痴、慢下下品集谛是世间的因,苦谛是世间的果。我们研究集谛,便可以了知见、思二惑的浩翰无涯,世界上最利根智慧的人,还不能超出单四见,何况其他。所以破见思惑,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我们研究苦谛,便可以了知三界之中,无非是苦,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四千劫后,依然还要堕落。所以我们必须要勤求佛法,慕灭修道。第三灭谛:就是涅槃。灭前苦集二谛,证得偏空的法性。见思二惑,都已断除,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这才是证得

21、了灭谛。第四道谛:略而言之,便是戒、定、慧三学;广而言之,便是三十七道品。所谓三十七道品,合为七科: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三、四如意足:欲、念、进、慧。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五力,同上根名。六、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这些道品,犹如道路一般,能令行人通至涅槃,所以称做道谛。列表如下:一、四念处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二、四正勤l、未生恶令不生,2、已生恶令灭三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

22、令增长十二、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念如意足七3、进如意足,4、慧如意足道四、五 根l、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品五、五 力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六、七觉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七、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精进,6、正定,7、正念,8、正命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要断集脱苦,就必须修道证灭。我们研究道谛,便可以了知修行的重要和艰难,决不是悠悠泛泛,懒惰放逸,而可以侥幸超出三界,了脱生死。我们研究灭谛,便可以了知涅槃之中,没有烦恼生死。惟有涅槃,

23、才是唯一真正安乐寂静的地方。苦、集、灭、道四谛,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虽则共谈,而有原则性的不同。所谓生灭四啼、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藏教所明,便是生灭的四谛:苦谛则生、异、灭三相无常迁流;集谛则贪、瞋、痴、等分(贪瞋痴三种都有,叫等分)烦恼,扰浊内心;道谛则以戒、定、慧三学,对治贪、瞋、痴、等分烦恼;灭谛则灭尽三界因果,证得偏空法性。这苦、集、灭、道四谛,都是有为之法,苦、集二谛生,则道、灭二谛灭;道、灭二谛生,则苦、集二谛灭;所以叫做生灭四谛。我们研究了藏教的生灭四谛,可以了知烦恼不可以不断,生死不可以不出,道品不可以不修,涅槃不可以不证。不论何人,都有离苦趣乐的要求。那么

24、在提出这个要求以前,必须先要认清,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释迦牟尼佛已明白告诉我们:三界二十五有是苦,烦恼是苦的因,修道可以灭苦,证得了寂静涅槃,才是真正的安乐。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也是解脱生死的唯一方便。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从无明到老死,共有十二支。这十二支,辗转为因,互相资助,循环不断,叫做十二因缘。一、无明,意思是无所明了。过去世来,没有智慧光明,起一切烦恼,这些烦恼,叫做无明。二、行,就是造作。过去世来,因烦恼,造善、不善业,能招感现在世的果报,这些善、不善业叫做行。无明、行

25、二支,是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三、识,是垢染心。因过去世的烦恼和善、不善业,引生垢染心。一刹那间,对于自己的父母,生起憎爱意识妄念,投托母胎,这叫做识。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身体。在母胎中,全身的躯干四肢,渐渐生成,但还没有眼、耳、鼻、舌四根;虽有心识,也不明显,这叫名色。五、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渐渐完备,叫做六入。六、触,是接触。出胎已后,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接触,生起意识。但对于好、坏、不好不坏的境界,还不能了了分别,这叫做触。七、受,是领受。五六岁后,六根接触六尘时,对于好、坏的境界,能分明领受;但

26、对于男、女、财物,还不晓得贪爱,这叫做受。从识到受五支,是过去无明、行二支的果。八、爱,是贪爱。十四、五岁已后,对于男、女、财物,知所贪爱,但还不能广遍追求,这叫做爱。九、取,是取著。二十岁以后,贪欲炽盛,对于色、声、香、味、触等境,生取著心,尽力追求,这叫做取。爱、取二支,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无明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十、有,是所造的业。因为追求色、声、香、味、触等境,造善、不善业,牵引未来生死,这叫做有。这一支,也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行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十一、生、是未来世五阴之身。现在世的有支为因,招感未来世五阴之身,这叫做生。十二、老死,五阴之身,住世衰变,叫做老;身

27、坏命终,叫做死。生、老死二支,是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果,等于识、名色等五支,为过去世无明、和行的果。十二因缘和三世因果的关系,列表于下:无明惑属过去世,是现在世识、名色、行业六入、触、受五支的因。识名色六入苦属现在世,是过去世十二因缘触无明、行二支的果。受爱取惑属现在世、是未来世有业生、老死二支的因。生苦属未来世,是现在世老死爱、取、有三支的果。(这里所说的无明,是藏教二乘所破的见思惑,和别、圆二教菩萨所破的无明不同)。照上面所讲,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顺生门。若反复研究,为什么会有未来世的生和老死?便知道因为有现在世爱、取、有的缘故。为什么会有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

28、?便知道因为有过去世的无明和行的缘故。若是没有无明,也就没有行;没有行,也就没有识;一直推到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经中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没有因,当然就没有果,这样逆推下去,便是十二因缘还灭门。十二因缘和四谛的意义相同,不过开合不同而已。无明、行、爱、取、有五支,合为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合为苦谛;对治十二因缘顺生的方法,便是道谛;无明灭,一直到老死灭,便是灭谛。十二因缘,说明了一切法,都有它真正的因缘。开示真正的因缘,便是破斥邪因缘和无

29、因缘。外道有主张邪因缘的,说:“一切法从时间生,时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空间生,空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大梵天王生,大梵天王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极微(极细小的尘)生,极微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地、水、火、风、虚空、冥初法自性生,地、水、火、风、虚空、冥初自性是一切法的因。”这些说法,都是从自己妄想心中计度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因缘,所以叫做邪因缘。还有主张无因缘的外道说:“一切法都是偶然而有的,并没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推翻了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法则,是十分错误的。佛说十二因缘,是真正的因缘。这种真正的因缘,佛教徒必须认识清

30、楚。十二因缘,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所谓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藏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别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圆数)。怎样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可以心意卜度,是可思;可以语言分别,是可议;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名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一直到生灭则老死灭,名还灭门。生灭显然,都属有为之法,这是生灭。所以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团缘。我们研究了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可以知道生老病死的痛苦,从何而有?贪爱追求,从何而起?为什么一切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相续?为什么一切圣人,能超出三界轮回,永离生老病死?丙、事六度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31、这六件事,可以使自他度脱生死,到涅槃彼岸,所以叫做六度。一、布施,有二种:一财施,二法施。财施又有二种:一内财,自己的身体,像发、毛、爪、齿、眼、耳、鼻、舌,乃至心、肝、肺、脏等。二外财,自己的财物,像饮食、衣服、财产等。菩萨行财施时,一切内财、外财,都能布施。像释迦佛舍弃王位,便是布施外财。舍身饲虎,便是布施内财。法施,是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教人。菩萨行法施时,以清净心,为人演说菩提妙法,而不希望受教的人供养恭敬。二、持戒,也有二种:一在家戒,就是三归依、五戒、八关斋戒。二出家戒,就是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菩萨行持戒时,以清净心,奉持

32、戒法,虽舍身命,不犯净戒。像须陀摩王持不妄语戒,以身就死,终不妄语。三、忍辱,也有二种: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又有二种:一受人恭敬供养,不生骄慢放逸心。二受人辱骂打扑,不生瞋恨怨恼心。法忍也有二种:一非心法,对于冷、热、饥、渴、老、病、死等,能忍不动。二心法,对于瞋恨、忧愁、淫欲、骄慢等,能忍不动。菩萨行忍辱时,以质直心,对于一切苦乐境界,安忍不动。四、精进,也有二种:一身精进,以自身勤行善法,行道、礼拜、诵念、讲说,身不疲厌。二心精进,以自心勤行善道,念佛、修观,一心不乱。菩萨行精进时,以质直清净心,身心精进,尽未来际,不生疲厌。像释迦佛,因精进故,先弥勒菩萨成佛。五、禅定,也有二种:一世间禅

33、,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和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这些都是凡夫所行禅。二出世间禅,又有二种;一出世间禅,就是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等,这些都是出世间禅。也叫做二乘共禅,是菩萨和声闻、缘觉共同修学的。二出世间上上禅,就是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这些都是出世间上上禅,也叫做不共禅,只有菩萨能修,声闻、缘觉不能修习。菩萨修禅定时,以质直清净心,修行这些禅定,如如不动。像螺髻仙人修禅定时,鸟在他的头上做窝生卵,他想出定,恐怕鸟要惊飞,于是仍入

34、禅定,等到鸟飞方起。(禅定的内容很复杂,现在只能举各种禅定的名称,若要详知,可读智者大师禅波罗蜜法门)。六、智慧,有三种;一、声闻智慧,二缘觉智慧,三佛智慧。菩萨修智慧时,以质直清净心,修三种智慧,像诸佛如来三智圆明,这便是修行智慧的果。这六度行,也是藏、通、别、圆四教共谈。所谓事六度行(藏教),理六度行(通教),不思议六度、十度(别教),称性六度、十度(圆教),(别、圆二教中,还要修十度,就是从第六智慧中,再开出方便、愿、力、智四度,共成十度)。藏教菩萨,没有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而于事相方面,却能勇猛实践,所以叫做事六度行。末世学佛的人,往往好谈空理,于事相方面,缺乏实践精神,和藏教菩萨,恰

35、恰相反。要知空理,不是依稀仿佛的认识,或者口里说说就算数的。像藏教菩萨,修行三大阿僧祗劫,尚不能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可见证悟空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对于事六度行,不能实践,倒能够证悟空理,这恐怕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事。这样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不是自欺欺人,一定是著了空魔,是学佛过程中一件最危险不过的事。丁、实有二谛。二谛,是真谛和俗谛。七种二谛:便是实有二谛,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不思议二谛。实有二谛:俗谛“实有”而不是空,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实实在在有的,既不是没有,也不是幻有,所以叫做实有。真谛“真空”而不是有,指涅槃中所证的偏空法性,既不

36、是五阴,也不是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没有,空无一物,所以叫做真空。真俗二谛,完全相反而不相融,便是藏教中所明实有二谛的道理。(四)藏教的因果修观是因,观成证涅槃,涅槃是果。外道所修的邪行,都不能趋入涅槃,因为这些邪行,都不是证涅槃的因。因邪,所以就没有果。佛法有因有果,因正果正。藏教的因,是析空观。观自己身体,是个什么?观身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合成。如骨、肉、脏、腑等属于地大;涕、唾、精、血等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动转属于风大;身体里面的虚空属于空大。这样观察,便知身体不过是五大所合成,我在那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再观自己的心,是个什么?观心是识大(地、水、火、风、空、识

37、,叫做六大),识虽然好像有知觉,能了别,但假使没外面的境界,识又从何而起呢(这里所指的识,不过是第六意识,若第七、第八二识,那是别、圆二教所说,不是藏教人所知)?这识是刹那刹那生、住、异、灭的,并不是常住不变。这样观察,便知心不过是识大,我在哪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这样观察,可以破人我执,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藏教的果,是偏真涅槃。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灭尽,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在这涅槃里,没有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空无一物,叫做偏真涅槃。藏教的偏真涅槃,和通教真谛涅槃不同之点,便是一则要灭尽一切法,方证涅槃(藏教);一则一切法当体是空,便是涅槃,不待灭尽方空(通教

38、)。至于别、圆二教,并不只以空为究竟,所以他们的涅槃,也就不能和藏、通二教所可同语了。(五)六即六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这六即,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为什么叫做六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从凡夫到成佛,其间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滥,所以称“六”。从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体,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称“即”。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从明暗盈亏方面观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从月亮的本体上观察,原只是一个月亮。同时还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

39、道理:从凡夫到成佛,佛性虽然一样,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滥,分明有六个阶段,这是“即而常六”。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十五天盈亏不同,只是一个月亮,这就如“六而常即”。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是一个月亮,然而却有十五天的盈亏不同,这就如“即而常六”。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六即的道理,是最为恰当的。大师的六即颂,这样说: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理即佛”。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约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一切

40、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惭,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还有谓:“呵佛骂祖,是祖师家风;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言语虽然相像,争奈“行藏事尽非”,自已到底仍是一个业障凡夫。还有一种人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是一个业障凡夫,那里有资格学佛?那里有资格生净土?更那里有资格成佛度生?这便是辜负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动静理全是”。一切众

41、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明白这理即佛颂,便可以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磋陀这是颂名字即佛,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是”。从前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磋砣”。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观行,而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念念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