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430132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肌力增强训练治疗技术常规 【目的】通过适当的肌力增强训练,防止肌肉挛缩,减慢患病肌肉的萎缩,维持肌力于适当水平,消除、减轻未受累肌群的废用性萎缩,改善肌营养状态、运动功能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并改善一般健康情况和精神心理状态。 【适应症】 (一)废用性肌萎缩。 (二)骨折、创伤、关节炎引起的肌萎缩。 (三)肌病引起的肌萎缩。 (四)矫治脊柱畸形及平足。 (五)神经末梢麻痹所致的肌张力低下,肌肉明显萎缩。 【禁忌症】 (一)发热,全身状况差,尚未控制或好转。 (二)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 (三)训练过程中发生严重合并症,如出血、血管神经等疾病。 (四)癌症有明显转移。 (五)重症精神病。

2、 【方法】 (一)肌功能训练: 1、治疗师用手触摸要训练的肌肉,并告诉患者“从现在起这就是要训练的肌肉”,让患者有一种心理准备,把患者的注意力引到将要做动作的部位和肌肉。 2、随着该肌收缩时所产生的动作,慢慢被动活动该肌体,如三角肌收缩时使上肢外展,肱二头肌收缩时使之屈时,让患者体会肌肉运动的感觉。 3、嘱患者精神集中在训练的肌肉上,无论肌肉有无收缩能力,都要让病人去努力用劲。治疗师利用声音刺激,喊“局部肌肉用力收缩,再用力收缩”。如果肌力0或微微能收缩,由治疗师代替活动,让病人专心努力实现动作。治疗师帮助病人做2次被动运动,首先在健侧做,让患者体会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的感觉,然后再在患侧做。

3、(二)辅助主动运动:肌力稍恢复,能除去肢体自身重量,关节尚可活动,即可用辅助主动运动。 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 (1)水平面上运动:肌力低下的肢体可在水平面上运动。在治疗台上,用手固定主要作用肌的起点处,用右手托起肢体活动的部分。运动时应达到全关节活动,对达不到时给予协助。 (2)垂直面上运动:肌力稍增强后,可进行垂直面上运动。病人仰卧或坐位,股四头肌完全弛缓,然后病人做双下肢交替抬高练习,抬高以20、45到90为止,再缓慢将抬高的肢体放下,重复15次。 2、悬吊协助主动运动: (1)肌力低下时,将运动部位吊起(对着关节的上方置一挂钩),吊带拴在运动肢体的末梢部位。将另一膝关节放在下面或下面放

4、一枕头,也可由治疗师扶持使之固定,然后在水平面上运动。 (2)肌力稍增强时再加阻力的方法。 倾斜抵抗:将关节上方的挂钩向后移动,使运动面倾斜,然后病人向斜面上运动。治疗师在患者足背上稍加阻力后继续倾斜运动。 重锤作阻力:此方法在患者肌力恢复尚好,但不能呈坐位时应用。在对着膝关节的上方置一挂钩,膝屈曲60,将吊带拴在膝关节上,另外在小腿成直角挂一重锤牵引。 3、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 (1)不加阻力的方法:在桌型治疗台上放一平滑的辅助板,板下四角垫棉垫,平滑板上撒滑石粉。病人侧卧位,下肢在平板上左右来回移动。也可在治疗师的协助下进行训练。 (2)倾斜阻力的方法:随着肌力的恢复,让病人在有倾斜面的平

5、板上进行运动。将平板的一侧垫高,然后患者以自身的重量做轻微阻力训练,下肢向倾斜度高的方向左右来回移动。每次训练10分钟。 4、用滑车、垂锤协助主动运动:利用滑车和垂锤减轻运动肢体自身重量,此方法是在垂直面上运动。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髋、肩、膝关节。在踝关节上方挂一滑车,吊带拴在踝关节上,病人呈坐位,将所牵引的下肢抬高到45,然后用重锤协助主动运动。在滑车上所加最低重量是二倍的10RM,每天反复运动10次。然后再改用1.5倍的重量做10次。最后用10RM重量做10次。 (三)主动运动:肌力恢复到3级,即应开始做主动运动。患者呈坐位,交替慢慢抬高双下肢,再使双下肢成伸直位,停住12秒钟,再慢慢放下。如

6、此反复进行。运动量以10次为一节,数节为一套,一天做12套。 (四)抗阻力主动运动:此种训练适用于肌力已达到4级或5级,能克服外加阻力的病人。 1、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 (1)固定方法:同辅助主动方法。 (2)加阻力方法:治疗师所加阻力的部位与姿势应适当变换,加阻力的方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下面以膝关节为例加以说明。 病人呈坐位,将右下肢伸直,治疗师站在病人的右侧,当病人肌力未到4级时,治疗师用2个手指下压(在踝关节处加阻力)。 当肌力达到4级后,治疗师用手掌下压;略超过4级时手掌稍用力;接近5级时治疗师把肘伸直,用自己体重下压作为阻力。 未到4级时,在小腿的上1/3处加压力。 4级肌力时在小腿

7、的下2/3处加压力,比4级略强时在踝关节处加阻力。 开始训练时在轻微阻力下主动运动10次,然后加大阻力,使肌肉全力收缩,活动10次。20次作为一遍,每天做一遍即可。 (3)收缩方式:同主动运动。 2、用重物做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用手拿重物或把重的东西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可用以下方法。 (1)病人呈坐位,利用荷重鞋较轻的哑铃、铁哑铃、铅带放在脚背上,抬高单侧下肢。 (2)双手持杠铃站立或下蹲。 (3)重物挂在腰部站立、下蹲。 (4)肩挂重带站立、下蹲。 (5)手持哑铃做肘关节伸屈动作。 以上运动量以10次为一遍,每日一遍。 3、用重锤、滑车做抗阻力主动运动:(1)俯卧位牵引(2)侧卧位牵引(

8、3)仰卧位牵引(4)坐位牵引(5)牵引方向:牵引力应与肢体成直角。如果弄不清什么角度容易发挥最大肌力,则以全关节活动的中间位为最适角度。(6)运动速度不易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可停23秒钟,向心性和远心性收缩动作都要慢慢地进行。(7)防止冲击:坐位伸膝抗阻力运动和小腿伸直后回到屈曲时,由于重锤急剧下降,会使小腿突然屈曲并受到冲击。为了防止这一损伤,在踝关节处再加一滑车,以减轻冲力。(8)确定重量:渐增阻力运动方法:10RM(能连续10次等张运动的最大负荷量)连续运动10次。一般连作三遍,每遍之间休息23分钟。每周测定10RM一次,逐渐增加重量。 (五)等长运动: 1、徒手等长运动:肌力恢复到2

9、级或5级时可以做等长运动。 肌肉保持一个静止的位置,用全力或接近全力收缩。每次肌肉收缩用力持续210秒,一般持续6秒钟。姿势以便于用力为原则。如肘关节成90角,膝关节呈60角。每次中间可休息23分钟,以3次为一遍,每日一遍即可。 2、肌肉固定位等长训练:此方法适用于关节疼痛不能活动及偏瘫急性期的病人。要求在运动的肌肉无论怎样收缩也不引起关节运动的状态下进行。 患者俯卧位,臀肌收缩,双臂部向躯干侧夹紧,把脚伸出治疗床的一端,踝关节处垫一棉垫。在此体位治疗师可看到肌肉收缩。 仰卧位时肌肉收缩方法同俯卧位,以同样的方式做练习。 3、用器具做等长运动训练:利用墙壁、地板、肋木、床等各种固定不动的物体做

10、等长运动。 (1)利用肋木:用于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训练。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双下肢搭在治疗床沿下,抬起右下肢,用足勾于肋木上。每次610分钟,每日3次。 (2)利用墙壁:患者屈膝背靠墙,保持6秒钟,超过6秒钟时手中可拿沙袋或杠铃。臀下放一矮凳,屈膝疲劳后可自然坐在凳上。 (3)利用床: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足完全踏在踏板上。每次持续6秒钟,每日3次。 (六)利用肌电图生物反馈训练: 1、患者与治疗师一对一地进行。首先向患者说明治疗原理,肢体放在便于训练肌肉的位置,姿势要舒适、放松,室内保持肃静。 2、生物反馈仪电极的阴极放在训练肌肉的肌腹中央,在距该肌腹的末端56cm处放置阳极,

11、两极中间贴放地线。接地电极与无关电极为同一端时,2个四型电极放在肌腹上,要相距23cm。对深部肌肉可插入一根3040m粗细的针电极,可放置1周。 3、肌肉收缩强度以音量和指针摆动来显示,让病人感知后再努力,使摆动和音量进一步增高(或降低),通过反馈使肌肉收缩增强(或减弱)。要让病人把注意力放在音量增减和调节指针的摆动上。由于肌力太弱而不能顺利进行时,可在健侧先试一下。 4、治疗时间206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5、未恢复到正常以前,每天要有规律地练习,通常做45次以后便能充分掌握了原理与方法。 【注意事项】 (一)方法的选择:训练方法应针对患者训练目的,依据疾病的原因、时期及损伤程度,关节

12、活动度是否受限,姿势与体位是否受限,体力与地点等因素,作适宜选择,并确定适当的种类、程度、所用器械。 (二)地点的选择:肌力增训练在任何地点都可进行,病室、走廊以及环境较好的室外都可以持杖或坐轮椅练习。 (三)阻力的调整:注意在肌力增强训练的过程中阻力的加减是否得当,不仅重量增减的姿势要调整,肢体位置也要调整。 (四)运动量:掌握运动治疗量的一般原则是运动后第2天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一套动作做到何种程度,要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训练方法,初做时要慎重,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每个动作之间、每套动作之间都要适当休息。 (五)固定:对主要作用肌的起始端(躯干、肢体端)用手、沙袋、带子固定好。 (六)姿势:要取便于运动的姿势与体位,使运动不受妨碍,还要制止代偿性运动,减轻疲劳。 (七)说明:训练前或训练过程中向患者说明锻炼的目的和方法,共同配合努力锻炼。 (八)代偿运动:受训练肌肉抗阻力过强时,协同肌群会无意识代偿。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最初阶段可做代偿运动,在增强肌力阶段则不允许代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