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424299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荒漠化的防治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及考纲解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某区域的图文信息材料,判断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荒漠化等)。二、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二时已学过本部分内容,但对于高考要求来讲,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迁移运用及综合解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针对高考要求,通过复习来巩固和提升。三、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成因及防治措施。2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区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荒漠化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2、四、教学重点1.分析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分析荒漠化的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五、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分析六、教学方法紧紧针对考纲要求,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讲练结合,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学习和解题能力。七、学习方法自主梳理、典例剖析、归纳总结、合作学习八、教学准备学案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九、课时安排 :1 课时十、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篇复习旧课;人类的活动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导入导入指出高考对考点的要求认真聆听让学生 明 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3、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2 方 向 ,有 的 放矢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课件展示:基础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完成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1、概念2、表现3、分布热带荒漠区: 温暧荒漠区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必要条件)2、人为因素(决定条件)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1、危害2、防治一个核心三个内容两个原则五项措施学生在学案上自主完成学生看图归纳通过完 善 知识 框 架培 养 学生 归 纳总 结 知识 的 习惯 和 能力 , 查漏补缺 , 夯实基础 , 形成构架考点突破方法总结考点一: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典型例题1 (20

4、10 韶关模拟)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 2)题。(1)全球荒漠化分布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B)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A. B.C. D.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 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B)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乱垦滥伐,砍伐森林全球二氧化碳排发量增加A. B. C. D.解析:学 生 谈 自 己的解题思路 , 教 师 引导 分 析 答 题思 路 基 解 题技巧选取典 型 例题剖析 , 逐个 突 破高 考 考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5、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3 方法总结: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点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典型例题2 (2008 四川卷)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和生态定位图。读图回答(1) -(2) 题(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D)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 ,发展舍饲养殖(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A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

6、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B.C.D.解析:方法总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典型例题3 ( 2009年辽宁、宁夏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示区域50 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地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7、-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4 (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解析:方法总结: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解题思路拓展训练据报载,我国广东省某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 题。1.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C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3. 根据丘陵山区

8、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B)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4. 目前,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 征 的 生 态 破 坏 的 范 围 在 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 A 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形成原因是。(2)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C 地 区 荒 漠 化 加 快 的 人 为

9、原 因有。(3) 图中D 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答案: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 ”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 ”,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完成学案知 识 迁移 , 触类旁通 , 提高 综 合解 题 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10、-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5 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坡度5101 0 151 5 202 0 252 5 303 0 3535 土 层 厚度(c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 机 质层 厚 度(cm )28 20 17 15 12 9 7 ( 1 ) 根 据 以 上 材 料 可 以 推 知 , 石 漠 化 主 要 发 生 在 我 国的、等省区。(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 系 是, 土 层厚度 、 有 机 质 层厚 度 又 直接 影 响 土 壤的。

11、(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答案:课堂小结本节课针对高考大纲,复习了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防治措施。一定要在复习中注意对知识点归纳总结和迁移应用,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十一、板书设计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1、概念2、表现3、分布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必要条件2、人为因素决定条件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危害2、防治(针对成因)一个核心三个内容两个原则五个措施十二、教学反思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