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424153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 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 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科,是狭义的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a. 研究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 包括在高等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体差异等问题。 b.研究来自大学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大学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 C.来自高等学校师生交往和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哪些?答案: 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

2、问题 b.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d.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3.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答案: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e.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的标志:始于 20 世纪初(191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植物的灵魂体育;动物的灵魂智育;理性的灵魂德育3. 文艺复兴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原理原则瑞典:斐斯泰洛齐论教学方法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赫

3、尔巴特:意识阈 统觉团。4.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美国的桑代克动物学习实验(19 世纪末)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教育心理学的构成: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5.美国教育心理学派: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 谈话调查),测量法。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周

4、围世界关系的认知。2.自我意识的结构:a. 形式: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b. 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c.观念: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投射自我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答案:自我认知方面: a. 认知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b. 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但存在片面性C.自我概念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自我体验方面: a. 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 b.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与情境性 C.自尊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自我调控方面: a. 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愿望 b.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C.相对薄弱的自控能力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a.自我意识分化(理想我与现实我)

5、b.内心矛盾的出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 C.内心矛盾的统一(积极统一:主动,和谐;消极统一:被动,自我安慰)5.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答案: A:全面地认识自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a.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 b.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来认识自我通过自

6、我反思来认识自我 B:正确地对待自我 a.积极悦纳自我:积极评价自己,扬长避短 b.理智对待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C.乐观憧憬自我:愿景激励 C:努力地完善自我 a.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根据社会需要、个人特点来确立自我的发展目标 b.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c.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指对自我的整体评价, 也称自我价值感或自我形象。 自信是自我意识(自我肯定) 在情感上的表现, 是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主观体验; 正确认识自尊、尊重他人及其相互关系,克服自尊过敏现象. 知识点1. 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 人的心理包括三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7、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憎惧)、意志过程个性包括:心理动力(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和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状态:如:注意,其伴随整个认知过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心理动力系统。第三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1.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凭借经验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2. 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借助语言和思维的参与

8、自觉、积极、主动的获得经验的过程。3.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a.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 b.刺激- 反应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C.连锁学习:三级跳 d.言语联结学习 e.辨别学习:不同颜色、形状辨别 f.概念学习:区别鸟、狗与花草 g.规则学习: h.解决问题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a. 智力技能(规则): b.认知策略(区分) c.言语信息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e.态度学习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技能领域4. 学习的主要理论 A.桑代克是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9、-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学习是通过尝试与淘汰错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三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B.斯金纳的学习理论(联结型)操作行为和应答行为操作行为即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强化:能增加反应概率的一切事件正强化:为得到满意的刺激而行为负强化:行为的出现能消除厌恶刺激(惩罚)C.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知型)学习的实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科的知识结构)提倡:发现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意义的学习的条件:

10、 材料的逻辑意义 (逻辑意义,潜在意义, 心理意义)积极的心理倾向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有意义的学习的类型:代表性学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高级)发现学习提倡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5.学习理论新进展 A.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活的榜样,符号榜样(象征性榜样),诫例性榜样(言语性榜样)观察学习的类型:直接的,抽象性的,创造性的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动机过程三种强化:外部强化:他人对示范行为的评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11、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替代强化: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自我强化: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再现行为能力的评价B.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观:知识具有相对性学习观:学习是建构学生观:不可能空着脑袋进教室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第一节:知识学习 1. 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 :用以说明事物的意义,回答“是什么”类问题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关于怎样完成某类活动的知识,回答“怎么办”类问题的知识,又称操作性知识。可分为智慧技能、策略性知识。2. 陈述性知识学习符号学习:学习符号的意义,如学

12、习单词概念学习:学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如学习“鸟”命题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学习几个概念的关系,如学习规则学习机制及形成:机制:同化(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形式:下位学习:一般到具体,有:派生类属- 指派关系相关类属 - 有联系,可多种上位学习:具体到一般并列学习:新建某种联系3.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言语学习和(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4.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13、- -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解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他人支持的管理元认知:对认知的认识。 5. 有效复习的方法: a利用无意(随意)识记和有意(不随意)识记B排除相互干扰C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D多种感官参入E复习形式多样化F 画线6. 运动技能: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某类任务的操作活动方式7.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熟练。8. 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技能? A. 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B.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曲线及共同点:先快后慢,中间常出现

14、高原期高原现象:在练习中期,练习进步暂时停止的现象过度学习: 150% 的学习量 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外反馈) 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同一个体身上) 2.学习迁移的分类:按影响:正迁移与负迁移,零迁移按方向: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按水平: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按内容: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按范围:近迁移与远迁移

15、3.模仿他人,不属于迁移。 4.几种经典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最早关于迁移的假说,它的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的沃尔夫。迁移是通过对各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学习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科学习重在形式。共同要素说:创始人桑代克,奥斯古德提出三维迁移模式。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 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是指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内容。经验类化说:贾德的水下打靶试验。不仅看到了学习情境的特点对迁移发生的影响,更强调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在学习迁移过程中发挥的能动作用。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学

16、习者顿悟两个情境的内部关系。5.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a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学习材料、学习情境、学习目标的相似性。b 已有经验的概况水平:c 认知技能与策略:分析概况能力和元认知策略d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6.高校学生迁移能力的促进:学校教育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授之以鱼,简单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A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为迁移而教B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材料要具有时代性;要具有迁移的价值。C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结构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D有效设计教学程序:知识的传授要遵循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要注意知识的

17、纵向和横向联系。E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1. 问题的定义:在心理学上是指那些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而必须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2.问题三要素:给定: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问题的最终结果障碍3.问题的分类a 精确问题与模糊问题精确问题:界定清晰或结构良好的问题。问题的三要素明确,解决途径单一模糊问题:界定含糊或

18、结构不良问题。问题要素中至少有一个不清晰,解决方案可以多个。b. 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与创造型问题3.创造力的定义: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种类:前创造:创造的萌芽或准备阶段潜创造:具有个人意义的创造真创造:具有社会意义的创造4.问题解决的策略 A 算法策略:逐一尝试 B 启发策略:手段 - 目标的分析策略;目标递归策略;类比策略。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A 有关的知识经验 B 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C 问题情境与

19、表征方式 D 酝酿效应 E 原型启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9 页 - - - - - - - - - F 情绪和动机状态6.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A 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B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策略 C 养成学生迁移与灵活运用知识的习惯7.高校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知识与创造:创造需要运用知识,但僵化的知识妨碍创造智力与创造: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人格与创造性:创造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比其和智力的关系更紧密,如责任心、自信、独立

20、性、宽容心、韧性与合作精神。创造力的开发训练: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激发问题意识与开发创造力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思维(五对十种)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的品质: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第七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含义:由学习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

21、共 19 页 - - - - - - - - - 2.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或调整功能3. 学校情境中的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4.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对学习行为的启动、维持和监控作用5.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A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致: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B学习材料难度不同,个性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 C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相互的。 D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6.学习动机的理论A 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

22、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动机强度 =动机水平 *期望*诱因个体的成就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功概率为 50% 的任务最具有挑战性B 归因理论(维纳):对结果原因的归究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任务难易: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好坏:外部,不稳定,不可控身心状态: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根据学习者的归因倾向预测其以后的学习动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23、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也可以引起个人的 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C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成败经验,归因方式。7.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A设置合理目标B 有效利用反馈信息与评价C 培养学习兴趣D 合理运用奖惩E 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F 增强自我效能感G 进行归因训练第八章 高校学

24、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1. 学生群体与群体特征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结构成员间心理相容度比较高。2.正式群体:有固定编制、群体成员的角色地位有规范明确规定、有明确的隶属关系非正式群体: 自发形成、 成员之间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多由共同兴趣而组成3.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助长: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众人拾柴火焰高)原因:群体的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从而增加了其内驱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25、第 1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社会堕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也称社会逍遥(三个和尚没水喝)原因: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行为责任意识下降,动力降低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原因:信息的影响当某观点得到最好解释时,会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改变观点,转向有说服力的观点。群体讨论所造成的规范性影响,使人民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去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又较极端的人。从众:个体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从众具有个人适应社

26、会的重要意义。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群体的规模,个体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3.高校学生的班集体心理集体舆论: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作用:评价,监督,行为引导集体凝聚力: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 创造良好的学习、 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4. 班集体内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心理相容,凝聚力强,有非正式领导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积极作用:满足心理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增强信息沟通消极作用: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传播小道消息5. 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平等性,感情色彩浓厚,富

27、于理想化。6.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A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水平 B 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 C 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D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7.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A 平等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平等 B 尊重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 C 真诚原则:以诚相待。最重要的原则 D 社会交换原则: E 理解原则:善解人意

28、,理解,关心。8.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A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B 主动交往 C 移情(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人):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 D 合理对待批评9.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A 避免争论 B 维护他人的自尊 C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D 学会批评 E 加强交往,密切关系第九章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1. 品德: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 品德的心理结构: A 道德认知(品德的核心) B 道德情感(引起道德动机) C 道德意志(调节道德行为) D 道德行为(品德的重要标志)关系:相互联系、配合、影响的一个有机整体。 3. 几种主要的品德理论名师资料总结

29、-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A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10 岁)两个参照点:尊重准则,社会公正感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从服从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B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世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世俗水平

30、:“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定向阶段(高中水平)后世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大学水平);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C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习信任的阶段:信任对怀疑(0-1.5 岁)成为自主者的阶段:自主对羞怯(1.5-4 )发展主动性阶段:主动对内疚(4-5)变得勤奋的阶段( 6-11):勤奋对自卑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承担社会义务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或社会责任感(18-30)显示创造力感阶段:繁殖对停止或创造(30-60)达到完善阶段:完美无憾对绝望(60以后)4. 高校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一. 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掌握道德

31、概念(克服意义障碍)提高评价能力确立道德信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二. 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直觉式道德感形象式道德感理智式道德感三. 道德意志的形成与锻炼决心、信心、恒心(克服情绪障碍)四. 道德行为的训练与培养行为方式的掌握行为习惯的养成第十章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能积极调节自己心态顺应环境。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

32、,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A 正确的了解自我,悦纳自我B 和谐的人际关系C 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D 能较好的适应环境E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F 人格完整和谐G 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2.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a 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自己的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B 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C 有利于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D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E 有利于培养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全面、主动、名师资料总结 - -

33、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健康地发展。中间目标:发展性目标(引领,达到最佳水平)预防性目标(防范于未然)矫治性目标(矫治少数有问题者)关系:发展目标是主导,预防目标是基础,矫治目标是补救。4.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保密原则:信赖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5.高校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会谈法,观察法,测验法6.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 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 人本主义治疗。第十一章:高校教师心理1.

34、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教师对职业的感知、评价所形成的态度、归属感等2. 教师职业认同的作用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影响教师的效能感影响教师的工作压力感3. 高校教师的认知心理特征敏锐的观察力,准确与敏捷的记忆力灵活、逻辑的思辨能力、创造力4. 教师的情感心理特征情感的认知与调控能力乐观,幽默,爱与关爱,感恩,宽恕5. 教师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6. 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 A 知识传播者(中心角色) B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师生关系) C 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影响,隐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35、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D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对学生的影响,显性) E 教育研究中(工作性质)7. 教师的 . 期待效应自我应验效应维持性期望效应期待效应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力以及成就动机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进取心和意志品质8.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能力、职业素养、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技能:准备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能力:反思能力、教学效能、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机智职业素养:爱与责任心、公正感、心理健康教学

36、效能感: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和期望。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全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高级成分。9.教师成长的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10. 职业倦怠:由过大工作压力及较低成就感等引起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心理状态。也称职业枯竭、职业耗竭。三种典型表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成因:工作压力与工作资源的不匹配,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9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