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模** 文档编号:3407036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共6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基础积累(共 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6分)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_,可以慰藉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应成趣。_,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升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1.文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

2、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慰藉(j)悄然(qio)光芒相应成趣B.婆娑(su)坠落(zhu)荒漠熠熠升辉C.星辰(chn)皇冠(gun)璀璨茫茫戈壁D.缀饰(chu)缥缈(mio)闪烁水草丛生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启发 捉摸B.启示 捉摸C.启发 琢磨D.启示 琢磨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月牙泉是一盏明灯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B.月牙泉是一处仙境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C.月牙泉是一盏明灯月牙泉美得像一位结实健壮的活泼青年D.月牙泉是一处仙境 月牙泉美得像一位结实健壮的活泼青年

3、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B.微山人在端午节吃粽子、鸡蛋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C.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D.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天晚上,阿尔焦姆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保尔知道了他是共产党员。B.冬妮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融爱工作,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与保尔志同道合。C.保尔不居功自傲,党让他去修铁路,去当团干部,他都去了,

4、而且都豁出命来干。D.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李尔王,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610题。(10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

5、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歌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所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注】斫(zhu),砍削。鬻(y)卖。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以夭梅病

6、梅为业以求钱也(生病)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遏其生气(抑制)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虽有名马 虽有佳肴B.是马也 问今是何时C.其真无马邪心知其意D.梅以曲为美 以其境过清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B. 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C.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D.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9.用

7、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0.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 绳天下之梅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分)若耶溪上陆 游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村场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注释】此诗写于诗人严州任满,卸任归乡之后。村场乡村集市。菰(g);俗称萎白,可食用。11.对于这首诗要表达的情感,有人读出了愉悦,有人读出了落寞。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1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6分)成语秋水伊人出自蒹葭,其原句是 , 。卖炭翁中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

8、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的心理。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托物抒怀表现其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句子是_, 。三、语言运用(共5分)13.仔细观察下图,用一句话概括该图反映的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拟写一则能够挂在学校走廊里的宣传标语。(1)现象_(2分)(2)宣传标语_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10分)善用语言的力量莫砺锋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

9、非古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

10、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疼、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

11、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为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14.第段有什么作用?(3分)15.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16.文中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 题。(15分)故乡在我心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家乡和故乡这两个词都是指人居住的地方。家乡是说自己家庭世代居住,故乡是说自己出生或曾经长期居住。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故乡这个

12、词就宽泛得多。对于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如果说家乡是嵌入在记忆深处的老屋,是童年以及老屋周围的一切,是实体,是具象的。那么故乡这个词便稍显虚饰,里面就有一种情怀,就有生命情感的外泄。我觉得现在离乡的人很少有着浓郁的故乡感。而我,曾经是有过的。那时,我的故乡感是父母的担心与叮咛,是贴了8分钱邮票的一封封平信、是手摇的电话,是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是不经意慢下来的时光赋予的。我离开家乡是上世纪90年代,尽管其时社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远离家乡,陌生的环境、异乡生活还是让我对老家顿生一种故乡感。也就在那时,我几乎深切地知道故乡感既有时间的距离,又有空间的距离。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足使家乡这两个亲切的字

13、,一下子变得遥远与陌生,同时演绎出一种情结,生出别样的乡愁。那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愁啊!如果那愁有着音乐的浸润雨作为背景,真的就让离乡的游子愁绪万千,愁肠百结。我永远忘不了那样的愁绪。那时我刚到异地生活。那时每到黄昏,我所在的有着上千人办公的大楼人走楼空,空荡而落宴,而对面街道一家小饭馆里却适时地响起萨克斯。萨克斯本就是一种极其孤独哀伤的乐器,偏偏那时,他们每天傍晚重复播放的就是萨克斯回家。回家,回家回家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浸透了无与伦比的经典的孤独和哀伤,如水一般覆盖了我整个的身心,让我一听就有种游人一听头堪白的凄凉。记得在那段时间里,每天听着这支乐曲,我就仿佛走向了不可预知的人生。特别是当一阵声

14、嘶力竭后,一段低低的抽泣,思念故乡的情绪立即灌入胸间,让我产生无可名状的忧伤,有一种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的味道当年拼命地离开家乡,原也是为了回故乡。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体验虽然奇妙而真实,却有一种矫情。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一种情结。生活在这种有故乡情结的时代是幸福的,这幸福便是我们矫情得有故乡可想,有故乡发生的一切不可知的东西可念。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现在我能依然感觉他笔下的故乡感的强大和深沉。胃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他说故乡好多了,但说起故乡的美丽,说出故乡的佳处,却又没有影像,没有了言辞。故乡本也如此,他在故乡一边说,一边面对自己的母亲、8岁的侄子宏儿

15、,还有那一个个走马灯似地晃在眼前的豆腐西施、闰土、水生,他的心情竟是那么的沧桑、隔膜,苍黄的天空和苍黄的故乡几乎调成了同一个色彩与格调时间与空间的遥远,赋予天地苍黄和人性的沧桑、隔膜,世态炎凉也赋予他一种巨大的故乡感。尽管鲁迅与闰土的隔膜并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带来的。现代的人将一切生活变得便捷和容易得多了,我们与故乡也许还是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但网络空前的繁荣、信息空前的畅通,却使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消失殆尽。我们说距离产生美,也产生故乡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但现在若问腊梅开没开,仅仅靠在手机上用一个指头点一下就解决了。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早已不再用写信、捎信

16、的方式问君;交通变化的日新月异,也将家乡与异乡的路连接得紧紧,朝发夕至,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一道是故乡即家乡。如我,北京到我的家乡现在就开通了几条高铁,当我一次次坐着高铁回到家乡,我只能说,我的故乡感消融得无影无踪了。17.作者心中的故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18.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修辞的角度对文章第段的画线语句作批注。(4分)回家,回家回家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浸透了无与伦比的经典的孤独和衷伤,如水一般覆盖了我整个的身心,让我一听就有种游人一听头堪白的凄凉。19. 文章第段为什么引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内容?请简要分析。(3分)20. 20.假如你是2022中国年度散文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A.至爱亲情B.故乡情结C.生活感悟五、写作(共40分)21. 生活是一幅画,清新迷人;生活是一杯酒,芳香醇美;生活是一首歌,难以忘怀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请你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