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392627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 、学科简介本学科是建设部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智能化、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技术和网络化控制等。 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多层次的办学结构,与英国卢顿大学联合办学, 联合培养博士生, 已形成了以智能建筑技术为专业特色,控制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集智能控制、建筑综合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通信网络和管理技术等综合的研究体系。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重中之重产业工程项目及省部级项目50 余项,在机器人控制技术、 楼宇自动化、网络化控制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并在工程上得到成功的应用,一些成果达到

2、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 余篇,出版专著 30 余部,获国家、省部奖励 20 余项。二、研究方向简介1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涵盖着三个方面内容,即楼宇自动化(BA ) 、通信自动化( CA )和办公自动化( OA ) 。其特点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电气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与建筑物功能智能化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照明最优控制、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电梯智能控制、建筑环境自适应控制、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消防自动化、物业管理以及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是智能水平、管理水平和节能效果的主要指标,系统集成度的

3、高低对智能大厦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直接意义。本研究方向重点对系统集成方法、智能控制与管理技术、节能控制技术及智能化物业管理技术进行研究,解决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中关键性问题。本研究方向在我院已具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梯队,与英国WALES大学智能工程中心和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在空调风机节能控制技术、电梯交通配置、可视对讲技术、智能型通信网络与结构化布线技术、能耗参数自动检测计量技术、单片机接口及通信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一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3 项,完成

4、省部级鉴定5 项。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 部。2智能控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其特点是紧密跟踪国际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领域的可能性与途径,进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建筑控制与管理模式,为我国智能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筑的健康发展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手段,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意义。本研究方向重点有楼

5、宇设备智能控制与管理方法、智能型住宅物业管理系统研究、智能大厦电梯群控系统和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等。本方向在我院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梯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委基金、 以及省部基金的支持下,一直开展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 特别在电梯交通系统智能控制管理、电梯群控系统、 中央空调优化控制技术、 建筑设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一些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 余篇,出版专著 8 部。3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6、, 尤其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特种机器人及建筑机器人应用研究被广泛重视。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自适应力控制,以及机器人工业应用等问题。本专业研究方向具有十几年的历史,在机器人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多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与英国 LUTON 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联合开发研制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相关课题。在机器人顺应运动神经网络控制与力控制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创造性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线。目前已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梯队,承揽了多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发表相

7、关学术论文80 余篇。4、网络化控制网络化控制系统是新发展起来的集计算机、通信、仪表和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开放性的自动化系统,是当前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倍受应用与研究领域的关注。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场总线技术、实时调度理论、复杂系统建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化的控制理论和全分布式控制等。本研究方向在我院已经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是我国最早从事此领域研究的单位之一,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网络化控制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特别为工业通信过程建模和分析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贡献。目前已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梯队,承揽了多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

8、00 余篇。三、教学、科研设施本学科设有国家住宅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基地、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实验研究中心、计算中心、楼宇自动化实验室、家居智能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拥有多媒体网络系统、 电缆电视系统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本学科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和东北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沈阳市自来水公司、 沈阳市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

9、协调关系。同时,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沈阳电梯厂电梯自动生产线测试系统设备可提供实验研究支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一、学科简介该学科以现代控制理论、传感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检测技术、测控系统设计、人工智能和网络化控制系统等技术为基础,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为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在学科建设、办学模式、 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专业

10、特色,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与英国卢顿大学联合办学, 联合培养博士生。 主要研究故障智能诊断技术、 智能仪表集成技术和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等。近几年,本学科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的科研项目30 余项,特别是在智能建筑、过程控制中的故障检测预报等研究领域, 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 余篇,出版专著 12 部,完成国家和省级课题 30 余项,获国家、省部奖励 18 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 24 项。二、研究方向简介1故障智能诊断及预报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作为新的技术,尚有

11、许多理论及应用问题有待于研究与开发。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引入辨识技术,对过程控制中的故障进行检测预报;把神经网络及专家系统理论引入故障检测及预报中,解决故障检测及预报中难题;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的故障诊断技术;故障检测与预报理论和应用中关键性技术问题。本研究方向在我院具有十几年的研究历史,已形成稳定的学术梯队。十年来,承揽了多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 , 其中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5 篇,有 13 篇学术论文分别被SCI、EI 收录。2智能仪表集成技术智能仪表集成技术研究方向,是集计算机检测技术、仪器仪

12、表测量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具有可视化和直观性、 模块化与多功能性、 集成化与扩展性、 操作自动化与应用方便性等特点。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在测试过程控制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化, 尤其在长时间连续检测和反复巡回监测的应用场合,对大规模检测, 由系统集成技术组合形成测控平台,而终端机和分解组合的硬件插卡以及配备的环境软件,支持系统各种灵活检测工作, 各分功能集成电路按模块化的要求实现对各种技术参数求值、理论模型分析、 算法分析、 数据处理、模式识别、 数据压缩和远程传输, 将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形象化显示。本专业研究内容涵盖了计算机检测技术、仪表测量技术、 传感器仪表技术、计算

13、机接口技术、现场总线和网络技术、信号分析、数字图形处理技术等。目前在本方向上已完成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研究特点的一套方式和稳定的学术梯队。先后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6 项,荣获省部级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技进步二等奖 3 项,解决很多理论和实际难题。 经过多年建设, 学科组积累有各种功能的模拟环境仿真测试模块、理论分析模块、 数据处理算法分析模块、 硬件组件模块、虚拟设备驱动软件。

14、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3 部。3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采用现代检测技术、控制方法和通信技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自动化检测与控制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课题,也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许多控制手段技术保证。在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中,检测技术和仪表系统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先进的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检测信息的融合处理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是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目标之一。现场总线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DCS ) 、过程自动化( PA )和计算机集成过程控制( CIPS)等也是

15、本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实践证明, 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快速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研究价值。三、教学、科研设施本学科设有国家住宅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中试基地、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建筑智能化实验室、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基地。拥有多媒体网络系统、 电缆电视系统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 其中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实验中心是建设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中心是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开发环境。近年来该实验中心与新加坡CNA 公司联合共建楼宇自动化实验室、家居智能化实验室。本学科与中科

16、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沈阳市自来水公司、沈阳市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协调关系。同时,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沈阳电梯厂电梯自动生产线测试系统设备可提供实验研究支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一、学科简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领域,包含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模糊逻辑、仿生学和计算机科学最新成果的融合。这一学科在上世纪八

17、十年代以来受到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界的极大重视,被称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控制科学。研究和模拟生物智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本目标。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为技术手段,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 并基于这些原理和方法, 构造具有智能特性和生命特性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其应用研究领域涉及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智能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监控自动化、计算机视觉与听觉、基于模式识别的入侵检测、 基于语音识别的语音命令控制系统等。近几年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 余

18、项,发表论文 30 余篇。二、研究方向简介1模式识别与智能处理该方向致力于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 研究模式信息处理的机理、 计算理论和算法, 使计算机实现类似于人的视觉听觉能力。本学科的方向是研究模板匹配、结构、模式识别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式分类、模式聚类、特征提取和选择的理论和技术。以人工智能、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技术手段,在提出创新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制和开发实用的高性能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及建筑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本方向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与国际合作项目,取得

19、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复杂测控过程的视觉识别复杂测控过程的视觉识别研究方向是在基于高新物理光学声学技术、红外光学技术、射线传感技术、电子显微技术、传感器阵元工艺技术、遥感技术上,结合计算机检测技术、 图像视觉处理技术、 模式识别技术的新兴学科研究方向,本专业研究方向已有多年科研开发和理论研究的历史,特别是在机器人仿生视觉识别、智能检测技术、 多媒体虚拟技术方面的应用,形成了对融于各种复杂过程和环境中的目标进行自适应观测和辨识的一系列重要分析手段,以及用数字图像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

20、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细化测量,解决微小量分辨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在本方向上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 并与英国卢顿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 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 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6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 部。3. 图像识别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图像识别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基于粗糙集、模糊逻辑与统计分析的图像快速分类与识别算法,开发典型应用软件,进而研究图像识别的工程应用技术问题,研究基于图像

21、在线实时处理的工业生产线产品检测与分类应用技术。本方向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完成多项省、部级与国际合作项目,并取得重要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 余篇。目前,与英国LUTON 大学、 WALES 大学在该领域进行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三、教学、科研设施本学科设有国家住宅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中试基地、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建筑智能化实验室、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基地。拥有多媒体网络系统、 电缆电视系统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 其中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实验中心是建设部重点实验室,该

22、实验中心是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研究中心,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开发环境。近年来该实验中心与新加坡CNA 公司联合共建楼宇自动化实验室、家居智能化实验室。本学科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沈阳市自来水公司、沈阳市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协调关系。同时,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沈阳电梯厂电梯自动生产线测试系统设备可提供实验研究支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2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学科简介本学科拥有学历层次高, 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授 5 人,博士和在读博士 10 人。本学科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推广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教育部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建设部科研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市级基金类纵向课题40 项,横向课题 30 余项,科研进款 1000 余万。有 15 项成果分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辽宁省发明创造奖、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以及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有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 在美国著名学报Computers and Graph

24、ics 、国务院认定的核心期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软件学报 、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等上发表300 余篇论文,多篇论文被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出版专著、译著、教科书十余部。在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工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成果。与香港城市大学、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二、研究方向1混沌分形的构造及非线性动力系统图形化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推动着许多交叉和综合性学科的产生。混沌分形研究是当代自然科学五大基本问题“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计算机图形化研究使混沌动力学与

25、分形几何学得到了统一,是当前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方向属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 ) 、数学科学、非线性科学 ( 混沌动力学和分形理论) 等多学科相交叉的研究方向,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等多项国家、省市基金课题和成果推广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自然科学奖、省发明创造奖等多项省市奖励。在国际学报及国内相关学报上发表40 余篇论文,其中 9 篇国际学报论文( SCI) ,10 余篇 EI 收录论文,出版著书一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进行大量的工业化应用研究。与香港同行、美国同行进行了成功的合作研究。目前,在构图机制的理论研究

26、、软件开发、工业化应用三方面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地理信息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发展比较快、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软件系统,它是将空间数据管理和属性数据管理为一体,使各种数据管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直观、方便。本方向主要研究GIS 中海量影像数据管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本研究方向自1998 年以来,完成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金、辽宁省高速公路

27、管理局、沈阳市科技局等多项纵横向相关课题,发表相关论文 10 余篇。3系统集成与中间件技术系统集成和中间件技术是目前计算机领域发展比较快的两种技术,而且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技术,本方向主要对系统集成和中间件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VR )集成,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光栅矢量化系统集成,面向对象的中间件等。近年来,完成国家级课题2 项及多项横纵向课题,发表论文多篇。4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组合优化问题是一类在实际工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其中的大部分被证明为 NP难题。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利用遗传算法、智能群算法及

28、其他随机搜索算法混合求解车间调度问题;研究各种算法解决车间调度问题中的算法融合问题。5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技术是数据库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企业的事物处理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企业的决策支持是非常有价值的,传统的管理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决策需求,这样要借助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据挖掘的各种算法,研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在实际企业中的应用方法。本方向已发表相关论文10 余篇。6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基础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在计算机上实现图形生成和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与实用算法。它将在图形与图像两者的融合上开展研究。在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图

29、形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图形与图像信息技术中的重要问题(数字图像变换、图像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安全存储、互联网络上的保密传输、信息隐藏和伪装等)研究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探索计算机上“数”与“形”之间关联与转化的数学基础理论。本方向还研究计算机分形图形学及其压缩理论。7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实现技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图书情报服务的基础支撑体系和发展,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系统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目前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本研究方向将密切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系统发展前沿,对数字资源建设、元数据、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存储技术、分布

30、系统互操作、数字信息服务、个性化知识化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将结合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分布系统互操作、分布服务机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元数据和元数据互操作、Semantic Web 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试验。研究各种类型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各种载体数字化技术、海量存储及异信息源的访问技术、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源的管理等。目前,主要的研究项目有

31、“智能数字图书馆应用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 “数字图书存储与检索”与“数字图像压缩”等项目。8. 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与垂直搜索技术研究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加强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同时,获得对未来移动通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知识产权;研究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软件与芯片。 无线接入网技术、 无线网络中的路由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无线接入网具有组网灵活、 扩容方便、 维护费用和运营成本低、安装快捷、系统简单、覆盖范围广等优点。无线接入网的主要方向是高效的无线多点接入技术和灵活的网络管理技术。分布式无线移动信息网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可以自动组网,并具有很高的抗毁性能

32、,在应急救灾、野外勘探以及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主要代表就是Ad Hoc 网络。Ad Hoc 网络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对等式网络, 使用无线通信技术, 网络中的节点互相作为其邻居(在其直接通信范围内的节点)的路由器,通过节点转发实现节点间的通信。我们将在最近提出的DSR、 AODV 等路由协议的基础上研究适合Ad Hoc 多跳结构的高效的路由算法;以及适用于解决无中心网络结构的隐藏终端问题的MAC方法;还将进一步研究与固定网络的互联问题。网络搜索引擎, 也就是一种网络信息查询系统, 包括信息抓取、 信息管理和信息检索等。 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三、教学、科研设施本学科共有 3 个研究室,拥有 210 台 P 2.4G 计算机, 200 m2的开放型实验室。计算机广场有800 台计算机。具有企业级服务器2 台,专业级服务器3台,能够完成 1000M和 100M信息传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