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类开题报告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392298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类开题报告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矿产类开题报告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产类开题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类开题报告 .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姓 名学号题 目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洞中拉矿区铅锌多金属矿详查设计题目类型设计开发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生产需求状况70 年代中期以来 ,国内外金属矿床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铅锌多金属矿的研究与找矿新进展尤为突出铅锌层控成矿和火山成矿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研究不断深入,海底喷气型铅锌矿床日益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国内外铅锌矿的重要类型之一。据统计,国内外铅锌多金属矿金属储量,超过 1000万吨的超大型矿床

2、和矿带至少有20 处,其中属层控型者达19 处. 国外主要铅锌矿床类型有: (1)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矿床(页岩型矿床),(2)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流)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3)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层控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 ),(4)砂页岩容矿的同生沉积型,(5)矽卡岩型 ,(6)热液交代型 ,(7)脉型矿床。以其中的前 4 类最重要 ,占国外铅锌总储量的85。近 20 年来, 我国新发现和勘探了一批大型铅锌矿,对矿床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也有大的进展 ,尤以层控成矿理论有突出的进展。而沿一定层位产出,严格受 “ 层、相、位 ” 控制的沉积(包括火山沉积)改造(变质)与沉积叠加改造(包括岩

3、浆热液的叠加改造)矿床,已成为我国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近十年来 ,对层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岩相古地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曾永孚等(1987)将南岭地区泥盆系主要层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划分为五种成矿作用模式: 即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海底渗流循环喷流一沉积成矿模式(广东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等,盆地成岩压实水成矿模式与盆地热卤水成矿模式(凡口和泅顶等)地下水搬运成矿模式(砂岩铅锌矿床),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大厂芒场锡铅锌矿为含矿岩浆热液与含矿热卤水混合成矿)。并认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和局限台地相、古陆边缘局限台地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过渡的滨岸外缘和台盆相等 , 是重要的控矿岩相古

4、地理环境。层控铅锌矿的矿源层主要有富锰的层位、黑色页岩、膏盐层及富膏盐和有机质的不纯碳酸盐岩、火山凝灰岩和基底岩石。关于铅锌矿的成矿物质来源 ,据涂光炽研究( 1983)提出以下几种: (1)硫、铅(锌)都来自深部地层,如小铁山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矿石的 34S分布窄且近零值,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与围岩时代接近。桃林铅锌矿也如此。 (2)铅(锌)来自上地慢或洋壳,而硫来自地层。如兰坪

5、金顶超大型铅锌矿, 铅同位素比值非常均一 ,与现代洋中脊相同,而34S 主要是负值( -1.71-30.43)。 (3)铅来自基底层,硫来自含矿地层。如黄梅和关门山。(4)铅、硫都是壳源 ,但并非同一来源。裂谷构造与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也是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 内蒙狼山与察尔太山上元古界多金属成矿带、辽吉南部元古界铅锌成矿带、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等, 很可能是受控于裂谷海槽(或裂陷槽)内次级沉积盆地、生长断层和海底热水循环系统的喷流沉积一改造(变质)型(局部有后期岩浆热液叠加)矿床。王道华等(1983)认为 ,我国主要铅锌矿床严格受古板块构造控制,存在着俯

6、冲区的岛弧型、 裂谷型和不完全裂谷型三大类铅锌多金属矿不完全裂谷型铅锌矿是我国一类较特征的矿床, 它属于单纯地台型碳酸盐沉积一改造矿床同裂谷型的过渡类型,在东南沿海分布广,储量较大。世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体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多数矿产的储量和储量基础能满足203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铜、铅、锌、金、银、硫、金刚石等的保证年限较少。我国查明铅矿资源储量3481.8万吨,锌矿 9172.35万吨, 储量及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保证年限不高。铅储量不足4 年,锌储量不足 5 年;铅基础储量5.6 年,锌 7.4 年,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不多。目前全国已建成国有大中型矿山8345座,非国有小型矿

7、山 18.61 万个。国有矿山开发利用的固体矿产矿种数为150 个,年处理矿石量17.76 亿吨;非国有小型矿山开发利用的矿种为 179 个,年处理矿石量25 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业大国之一。矿业开发的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矿业已成为支撑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关资料预测, 21世纪初期我国矿产品需求仍然十分强劲。但由于国内的矿产资源条件并不理想,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将更趋严峻,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中,铜、金、银等10 种到 2010 年不能保证供给,部分需要长期进口补缺;锌、铅等 24 种到 2010年可以保证,并有部分矿种(或其加工品)

8、可以出口换汇。我国铅的消费领域主要是蓄电池、玻璃、电缆和制造业,约占总量的85.6%。2005年我国精铅产量完成237.88 万吨,较 2004 年同比增长 31.29%;铅精矿产量完成62.68万吨,同比增长 4.80%。 2006 年 1-3 月我国精铅产量完成63.80万吨,同比增长 36.06%。铅精矿产量完成 13.26万吨,同比增长 26.76%。尽管铅精矿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但这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9、 - - - 不能满足铅冶炼企业生产能力增加的需求。长期分析,到 2020 年我国铅锌矿产资源需求量分别为260 万吨和 500 万吨,而去年我国铅产量的 50%和锌产量的 20%是靠进口原料生产的,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进口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损失大、浪费严重、生产经营精放,也是有色金属供需缺口扩大的一个原因,因此铅锌供需关系中长期趋于供不应求。选题目的从大的区域地质背景来看,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产有铅、锌、铜、银、钼等金属矿产及石膏、煤、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该成矿带上化探异常,遥感蚀变信息与矿点

10、、矿化点相互印证,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铜、铅、锌多金属矿,成因与陆内裂谷、火山喷发及后期改造有关,具有成为大型矿床的远景。选题意义在矿区,从资源量分布情况看, 主矿体规模大, 占有资源量多, 矿石铅锌品位较高。有较好的选矿效果和较高的选矿回收率,可获得质量较好的铅精矿和锌精矿产品。从矿床规模来看,洞中拉铅锌矿区已控制矿体资源量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从地表矿体分布情况、矿体特征及物探成果分析,矿区成矿条件非常优越,沿矿体走向和倾向继续进行控制,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从经济价值来看,矿山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前期必要的勘查投入是值得投入的。而且本矿山号矿体的经济价值已得到前人确定,故新投入的勘查工

11、作使矿山规模继续增大,其经济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洞中拉矿区除 号矿体外的进一步勘查,获取新增资源量,为矿山企业进一步提供资源保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延长矿山寿命等提供了保障。宗上所述,对矿区进行详查设计及进一步勘查是必要的,存在巨大经济价值的。【参考文献】1曹异生 .近期铅锌矿业进展及前景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 ,2007/07:31-33.56. 2吴健民 . 铅锌矿床研究与找矿进展 J. 矿产与地质, 1990,(01);25-30. 3 地质矿产部矿床她质研究所.层控贱金属矿床及其成矿作用J.国外矿床地质增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12、-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刊.1985;54-59. 4汪东波等 .有色系统 “ 九五” 地质工作战略与部署原则.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 1995 (1) 5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 ,,1988,国外矿产资源6 蒋希伟等 .湖南锡铅锌矿勘查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中国矿业 2003 年第 12 卷第 6 期7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9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0227-20

13、10);10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 0091;11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 12D.F.Sangster.Sedimnet-hosted Startiform Lead-zine Deposite. 13M.J.Russell.1981.The Genesis of Sedimnet-hosted Exhalative Lead-zine Deposite.Min.Dep 14Lijuan Wang.200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Fluid Inclus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Xitiesha

14、n Sedimentary-Exhalative(SEDEX)Lead-Zinc Deposit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主要设计内容:第 1 章 绪论1.1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生产需求1.1.1国外研究现状1.1.2国内研究现状1.1.3生产需求1.2 勘查目的和任务1.3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1.4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4.1前人矿产地质工作1.4.2前人工作取得的成果1.5 对已有勘查工作的评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第 2 章 勘查区区域地质成矿背景2.1 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2.2 地层2.3 岩浆岩2.4 构造2.4.1断裂2.4.2褶皱2.5 变质作用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2.7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8 区域蚀变遥感异常特征2.9 区域矿产及其远景第 3 章 勘查区地质特征3.1 地层3.2 岩浆岩3.3 构造3.4 围岩蚀变3.5 地球物理特征3.6 地球化学特征3.7 矿体特征3.7.1 矿体地质特征3.7.2 矿石质量3.8 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16、-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3.9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第 4 章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离的确定及工程部署依据4.1 总体工作部署4.1.1 设计编写依据4.1.2 总体工作部署基本原则4.1.3 技术路线4.1.4 矿床勘查类型及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4.1.5 总体工作布置4.2 工作安排4.2.1 设计编写4.2.2 地质测量4.2.3 探槽工程4.2.4 钻探工程4.2.5 样品采集及岩矿实验4.2.6 其它地质工作4.3 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4.3.2 地质测量4.3.1 工程测量4.3.2 地质测

17、量4.3.3 钻探4.3.4 槽探4.3.5 样品采集与试验4.3.6 原始地质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第 5 章 资源/储量计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5.1 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5.2 资源量估算方法5.3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5.4 矿体圈定的原则5.4.1 圈定原则5.4.2 矿体圈定的依据5.4.3 矿体的外推5.5 资源量的估算第 6 章 矿石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6.1 矿区铅锌资源条件分析

18、6.1.1 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情况6.1.2 矿床规模及矿石质量6.2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6.3 矿区自然经济条件分析6.4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分析6.4.1水文地质条件6.4.2 工程地质条件6.5 经济效益预测6.6 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工作方法根据详查区矿床地质和矿体形态产状和分布特征,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参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要求,结合勘查区实际工作程度及前期勘查工作中存在的

19、问题,在整个勘查范围内开展110000地质测量(草测),进一步了解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并寻找新的矿化线索;进一步加强详查区内的地质工作和工程系统控制,首先对详查区开展12000 地质测量(简测)加强对矿化带的地质特征研究,在各矿化带延伸走向上按确定的工程间距进行系统控制,用地表槽探和深部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和控制,系统了解矿体的地表展布特征和深部延伸情况。对整个勘查区采用的工作手段有:110000 地质测量(草测)、11000 地质剖面测量(草测)。对详查区采用的工作手段有:12000 地质测量(简测)、1200 地质剖面测量(简测)、槽探、钻探以及其它如工程点测量、取样等配套工作。一、工程测量

20、矿区工程测量是指矿区探矿工程施工前的定位测量、完工后的竣工测量及勘探线剖面测量。其技术要求按照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0091)执行。二、地质测量1、实测地质剖面矿区地质剖面测量比例尺为1:1000,测量精度为草测或简测。2、地质填图测量地质填图测量比例尺分别为1:2000和 1:10000,填图精度为简测和草测。填图单元以非正式地层单元为主,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的填图方法。填图过程中填图路线按线距 50m 或 200m 布设。三、钻探该工作主要布置在详查区,钻孔钻进深度为80-125m。钻孔工程间距 80 40 m,为直孔。岩芯采取率 80% 。按照岩心钻探规程执行。四、槽探槽探工

21、程主要垂直或近于垂直岩石剖面异常浓集区长轴方向及矿体走向方向布设,施工以揭露基岩深度0.3-0.5m 为原则。口宽 2-3m,底宽0.6m,槽壁平直,采样面平整。五、样品采集与试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 - - - - - - - - - 1、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加工和测试(1)基本分析样基本分析样品为刻槽样和岩心样。(2)化学全分析设计采取岩石化学全分析(硅酸盐)样5 件,稀土分析样5 件,微量元素分析样5件。(3)物相分析物相分析是为

22、了了解矿床自然分带。设计采取物相分析样15 件,其中 Pb、Zn、Cu物相各 5 件。(4)样品加工严格按 DZ0130.13-94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操作。(5)样品的分析测试基本分析:应按操作规程、化分手册、国家标准进行。基本分析元素: Pb、Zn、Cu、Au、Ag。2、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按照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等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采集。同时,进行中间试验,了解Pb、Zn、Cu、Au、Ag 赋存状态和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六、原始地质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原始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认真及时进行,客观、准确、齐全反映第一手地质情况。各项原始编录资料应及时

23、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综合整理,各个工作项目结束后及时提交图件清晰、文字简练、文图相符的原始与综合资料。工作质量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和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执行。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数据正确,质量符合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2002)的要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工作

24、流程收集矿区研究资料(研究现状及前人工作程度)收集矿区地质资料阅读相关规范野外勘查设计资料野外勘查(实习)测量、钻探、探槽工程布置采样分析实验工程布置验证矿石质量、加工技术性能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勘查工作评述资源 /储量估算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矿山开采规划及建议提交设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开题报告( 2009年 4 月 5日2009 年 4 月 20

25、日)4 月 5 日4 月 10 日整理、查阅资料,阅读相关规范4 月 11 日4 月 20 日完成开题报告,编写论文提纲第二阶段:撰写初稿( 2009年 4 月 21日2009 年 5 月 26 日)4 月 21 日4 月 28 日完成资料整理、设计编写的详细框架4 月 29 日5 月 15 日完成各种图件的绘制、各种探矿工程的布置、矿产储量估算5 月 16 日5 月 20 日完成报告编写5 月 21 日5 月 26 日报告初审、修改第三阶段:形成正式稿(2009年 5 月 27日2009 年 5 月 31 日)按初审意见修改论文,并打印提交论文正式稿第四阶段:毕业答辩( 2009年 6 月

26、1日2009 年 6 月 10 日)6 月 1 日6 月 7 日报告评阅、准备答辩提纲6 月 8 日6 月 10 日答辩指 导教 师意 见指导教师签字 _ 年月日院 系难 度综合训练程度是否隶属科研项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毕 业设 计领 导小 组审 核意 见教学院长(公章) _ 年月日备注: 1、题目类型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其它。2、题目难度分为:A、B、C、D 四个等级。3、综合训练程度分为:A、B、C 三个等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