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0683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精品文档】第 5 页简单谈声音骨传导与骨传导耳机1. 声音骨传导(bone conduction)的来源及原理声音骨传导这个概念普通群众大多是从google glass发布之后开始了解的,2013年2月google glass发布以后,除了增加了手机无法实现的视觉功能外,其通过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传递声音的特殊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实声音骨传导在很久之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原理体系,以及生活,医疗方面的实际应用。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Barany,Herzog等人就开始了骨传导声音的研究

2、。而1950年,Pumphrey首次报道了人通过骨传导可以感知到高达120kHz的超声。 骨传导指头部颅骨对音频及高频振动的响应,传递及通过听觉器官进行音频信号的接收过程。一般情况下,人体获取音频信息的方式是声音的空气传导。其过程为:耳廓将声波信息收集起来音频信息由外耳道传入鼓膜鼓膜将振动传给听小骨振动信息传至耳蜗及半规管处理后的信息进入神经末梢神经末梢信息进入大脑。而骨传导则以头骨及颌骨为声音传导的介质,将信息直接传播到中耳。而骨传导之所以可以通过这样特别的方式传播音频信息的原因是,包括可以刺激耳蜗(cochlea)的颞骨(temporal bone)在内的颅骨是整个连接在一起的。通过骨传导

3、对耳蜗进行刺激的应用已经广泛使用到了听力检测中,通过这种检测可以辨别失聪的来源是外耳道中耳道损伤,还是神经细胞层面上的诸如感受器的损伤。骨传导对于传导性的听力问题(conductive hearing loss)(即外耳道中耳道传播环节失缺)是很有效的。骨传导现在也同样在耳鸣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比如长期性后效抑制(long-term residual inhibition)。当人体的外耳及中耳病变时,骨传导可以替代空气传导的部分功能。较为熟知的是贝多芬在失聪之后尝试了乔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亚的一个方法:咬着一根与钢琴相连的棍子来重新获得声音继续自己的创作;而在1923年,名为Hugo Gerns

4、back的工程师就已经开始以骨传导为理论基础制作助听器了。到了现在,骨传导发声以耳机等方式实际地用于医疗行业及生活各方面。在2013年6月,德国广播公司Sky Deutschland与广告公司BBDO合作,还首次将骨传导用于了商业广告项目。他们将广告以骨传导的方式传播给将头靠在地铁窗户上的乘客,通过玻璃的振动将广告信息传播给潜在的消费者。2. 声音骨传导与普通耳机优势与局限相对于普通耳机,骨传导耳机整体有三方面的优势:其一.骨传导省略了外耳的部分,因此外耳可以正常用于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这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例如处于公共环境时,使用者可以对外界的突发状况作出及时反应,同时保证了

5、信息的保密性。其二.骨传导中振动传输方式的特殊性保证了它有纯净的声频信息来源。这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噪声较多的环境中,由于不需要通过调大音量与杂声(Ambient noise)竞争,耳机可以给人体带来最低的物理性伤害,同时骨传导设备消除了普通耳机的降噪环节,在体积上有一定的优势,技术上也降低了一定难度。更重要的是,在特殊环境中比如在水里,骨传导耳机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其三.由于不需要耳机塞及外部的头戴式设备,骨传导设备在长期佩戴时减少了不适感。但是由于从中耳开始,骨传导的途径与空气传导的相同,因此过大的音量依然会给听力系统造成损伤。另一方面,相对于普通的耳机,骨传导耳机仍然有着本质上的劣势。比起传

6、统的头戴设备,骨传导发声存在更高的音频失真,而失真带来的问题对于骨传导设备的发展有着致命性的抑制作用。其一.虽然人体在生活中同时接收着空气传导及骨传导两方面的声音来源,但是空气的声源依然是最主要的,甚至于我们日常根本体会不到来自“骨头”的发声。虽然在咀嚼,自身发声时会较明显地体会到骨传导的声音,但是我们接收音频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来自空气音频传导。所以当音频信息以骨传导的方式进入人体时,会由于缺少传统的外耳道反射体共振腔等,造成一定的不适应感,同时由于骨导音介质(颅骨)的特殊性,通过颅骨传出的声音在中频上会有所加强,而在低频高频上会有衰减现象,骨传导音频的质量上会有一定的弱化。举个例子,我们自己

7、听自己的声音时就和与录下来的不一样。这种对声音改变的不适应感是全方位覆盖性的,因此对于骨传导设备的后期加工有一定的要求。其二.骨传导耳机在音质及表现力上相对于普通的耳机有着很大的劣势,有效频响范围狭窄,大体在3003000Hz,中频(8002500Hz)的表现力较好,但是对于低音及高音就难以与普通的优质耳机相比较。而现在的普通耳机有着很成熟的生产体系及具体改进渠道,种类丰富的耳机能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音质的要求,骨传导耳机虽然与普通耳机之间没有绝对的敌对关系,但是使用者会希望在普通耳机上获得的优质体验在骨传导耳机上得到一定的响应。其三.由于市场较小,研发代价大,使用受众狭窄,骨传导产品没有数量足

8、够多的优秀生产厂商开发,同时竞争环境不成熟,未来的发展较为缓慢。气导音的频率接收上限是20kHz,而骨导音的频率接受上限可以延伸到至少100kHz。而包括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内的各种实验表明骨传导在超声激励上的传输能力比音频的激励更强。由于骨传导在音频域上的优越性让人们同时也将其称为“超声骨传导”(bone-conductedultrasound,BCU)但这并不意味着骨导音在音域上存在更绝对的优越性。人们通过骨传导感知到的声音音调和实际的频率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BCU的动态范围小于空气传导声。事实上,对于骨传导声音的调试有着天然性的难度,这是因为人脑结构的复杂性会导致测试音频数据的难以精确侦测。

9、实验中纯粹的干燥人头骨可接受252kHz的音频频率范围信号的接收。但是虽然头骨可传导的音频频域较广,却存在复杂的共鸣及反共鸣现象,共鸣反共鸣感受点在方位上有着微小的不同,在不同的颅骨中也有差距。对比纯粹的颅骨,人脑对于音频信号有着更高的衰减性,更不明显的共鸣及反共鸣现象同时有更强的反射衰减。活的人类脑部及颅骨对于音频信号传递的衰减现象并没有随着音频频率的增高而增加,但是会深受大范围频率内音频的共振现象影响。最早使用骨传导技术的医疗行业,早期认为颅骨对于振动的频响反应会随着频率的升高有着伴有一定权重系数的平稳变化,但是后来发现,这只能在低于5kHz的频率范围内有效。高于约4kHz之后,颅骨对于频

10、响反应及共振现象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人声的共振现象变得十分明显,音频信息会随着感受器的传播方向的变化有差异。这是骨传导耳机研发难度大的原因之一,虽然正常的生活中骨导音可传递的音频信号范围更加广泛,这类的频率响应对于日常交流也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更多诸如对音频变化多端的音乐的需求,骨传导耳机就很难满足了。3.2医护用具助听器骨传导耳机可以用于传导性听力障碍者,气导助听器无效患者,及外耳道有相应疾病的患者。比如日本的TEAC(第一音响)公司2007年发布了HP-F100 Filltune耳机,该耳机将声音的振动施加于人体的皮肤和骨头,将其直接地传送到内耳而使其直接感受到声音。3.3特殊场合下的交

11、流产品由于骨传导途径的特殊性,在水下及噪声污染严重的场合(工厂,公共场所)下可以使用骨传导设备。这在军事上有着较为重要的体现,军方是最早一批使用骨传导技术的群体。他们在战场上使用诸如Invisio公司的耳后式头戴设备进行通讯,这既保证了可以清晰地获取发送方的信息,同时可以很好地应对外部的突发状况。而目前煤矿应急救援中,针对在救援环境中噪声干扰严重,语音质量差,救援人员需佩戴氧气面罩的问题,骨传导耳机也有着突破性的帮助。4. 未来的发展推想音质 骨传导耳机目前需要解决的音质问题表现在低频音域,而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技术支持其低音方面的提升,比如吉林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提出的弹性支撑式电骨传导听觉

12、装置,可提升中低频的响度至6070dB。具体的响频特性曲线为:可以看出在高音区响频特性优秀的情况下,低频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力。与头戴式设备融合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访中提出了他对于头戴式设备的看法:“增强现实设备将变得很强大,但这种技术依然处于婴儿期。”现在存在很多的头戴式AR VR设备,比如Oculus的Rift DK2,的各类眼镜,这些头戴式设备虽然可以提供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但是技术并不十分成熟,没有广泛的市场及统一的产品衡量标准,存在设备沉重,不易携带,价格高昂的缺点。而骨传导作为一项在此市场未拓展开的技术,可以通过省略降噪环节及耳机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体积质量。加之已有TrekStor等开发骨传导运动耳机的公司,相信通过技术的融合此类设备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