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8页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8612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8页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8页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8页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8页文档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精品文档】第 7 页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韩中元*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v 第一章绪论一、 名词解释1.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3.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二、简述和论述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心理过程和个性。2. 简述心理的实质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2、反映。3.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v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一、 名词解释1. 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2.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3.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4.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5. 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6.

3、 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二、 简述和论述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2.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3.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A:过程:兴奋过

4、程和抑制过程;规律:兴奋和抑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机能: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将客观事物分解为不同方面、不同属性,并对他们分别作出反映;综合是将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属性联系起来,进行整体反映。v 第四章注意一、 名词解释1.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4.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二、 简述和论述1. 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A:特征:指向性

5、和集中性。 和心理过程: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2. 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A:(1)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个人的积极性和意志努力) (3)有意后注意。(自觉的目的、任务)v 第五章感觉一、 名词解释1.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 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3.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4.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的感觉能力。5.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二、 简述和论

6、述1. 阐述感觉的特点和意义A:(1)特点:感觉反映的是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义: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感觉是认识的入口;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其他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才会产生并得到发展;感觉是维持和调节一个人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v 第六章知觉一、 名词解释1. 知觉:人对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2. 知觉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

7、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3. 知觉选择性: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4. 知觉恒常性: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5. 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二、 简述和论述1. 简述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A:(1)联系: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物体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2)区别:产生性质不同;反映内容不同;生理机制不同。v 第七章记忆一、

8、名词解释1.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认。2. 无意识记: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3. 有意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4. 内隐记忆: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业产生影响的记忆。5. 程序性记忆:个体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6. 陈述性记忆:对个体事实性信息的记忆。二、 简述和论述1. 简述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以及其内在联系A:开始于识记。识记是保持、回忆、再认的前提。保持。以识记为前提,保持的效果在回忆和再认中得到证明和体现。再认。回忆。2. 用加工系统的观点解释人类

9、的记忆系统A:根据其特点,可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3. 试述遗忘以及影响遗忘的因素A:遗忘: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影响因素: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识记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v 第八章表象和想象一、 名词解释1. 表象: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2.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3.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二、 简述和论述1. 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A:(1)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

10、们头脑中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而不是语言符号; (2)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象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2. 什么是再创想象和创造想象?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A:(1)再创形象: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略 (2)再创想象的作用: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人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3)创造想象的作用: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其能力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让学生在活动和作业中自行去发现答案和规律)v 第九

11、章思维一、 简述和论述1. 什么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什么?A:(1)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2. 什么叫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A:(1)定义: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2)因素:问题情境;认知结构的限制;定势;功能固着;动机和情绪状态。3.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有什么区别?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1)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新颖性;是发散思维和局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3)途径: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运用发展创造

12、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v 第十一章情绪和情感一、 名词解释1.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2. 道德感: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3. 心境: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4. 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二、 简述和论述1. 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A:(1)区别: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前,情感体验在后;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2)联系:情绪是

13、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绪依赖于情感,是情感的具体体现;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2. 表情有哪三种主要类型?A: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3. 举例说明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A:(1)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物有了同伴就欢喜,亲密的同伴死亡就会悲伤流泪) (2)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婴儿用哭声表达饥饿和身体不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表达内容的增加,儿童对大人的情绪反应增加并分化;视觉悬崖) (3)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对不良环境的适应)v 第十二章意志一、 名词解释1. 意志: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

14、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 双趋冲突: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3. 双避冲突: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4. 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二、 简述和论述1. 试述意志与认识、情绪与个性的关系A:(1)意志和认知:意志过程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意志对认知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2)意志和情绪与情感: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2. 怎样培养人的优良意志品质?A:加强目的性教育,注

15、意培养道德情感;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v 第十四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一、 名词解释1. 个性: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总和。2. 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3. 动机: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终止指向目标的行为。二、 简述和论述1. 试述个性的基本特征A: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可塑性;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的统一;整体性。2. 述评马斯洛和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A:(1)马斯洛需要理论A. 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B. 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C. 每一时刻最占优势

16、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了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2)阿尔德夫需要理论A. 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不是五种,而是三种;B. 三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存需要(一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关系需要(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成长需要(人要求发展的内在愿望)C. 这三种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产生的;D. 这三种需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是一个连续体,不是层次等级;E. 各种需要获得的满足越少,泽中需要的愿望就越强烈;F. 低级需要的满足,会增强对高级需要的追求;高级需要的缺乏,会加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v 第十五章气质一、 名词解释

17、1. 气质: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气质特征: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3. 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二、 简述和论述1. 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略)2. 举例说明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A: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 例如:(1) 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要求,要让他们在多种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的精神;(2) 对胆汁质的学生要让他们能够克制自己,帮助他们培养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镇定地工作;(3) 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热情,要允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问题,

18、鼓励他们参加活动,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活性;(4) 对抑郁质的学生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们,要安排适当的工作鼓舞他们前进的勇气,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磨练意志的坚韧和情绪的稳定。v 第十六章性格一、 简述和论述1. 什么是性格?性格具有哪些特征?A:(1)性格: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特征:稳定性和可塑性。2. 性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A:(1)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2)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 (3)影响因素: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家庭结构、出生顺序、独生子女);学校(课堂教育、班级集体、教师);社会实践;主观因素(性格、社会风气)v 第十七章能力一、 名词解释1.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2. 智力: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3. 才能: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二、 简述和论述1. 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A: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着。(1) 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是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2) 密切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得当、方法合理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能力;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是人获得知识的基本条件。2. 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A:遗传因素(作用重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3. 举例说明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A: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举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