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5548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爬天都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 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2、我” 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一老一少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为他们相互鼓励,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2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设计意图:播放收集整理的天都峰优美的风光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风景的优美”,同时了解更多的地方。学生受地理、交通、年龄、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制约,对“风景优美的地方”缺少足够的生活实践和亲身体验,难以形成必需的生活和语言积

4、累,来达到“ 让听的人也想去”的目的,通过课件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一环节也为下面的写作提供了保障。)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介绍、展示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

5、法记住字形。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关键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设计意图:在学习生字时,鼓励学生想办法记住字形。比如:查字典、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学习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

6、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设计意图: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为更好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准确的搭配词语。)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设计意图:要求会写的字,与形近字进行比较,识记的会更加

7、准确,牢固。)五、作业超市1、抄写生字词。2、感情朗读课文。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附: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答案:拼一拼,写一写:居然 似乎 奋力 峰顶读一读,选一选:s f xing读一读,写一写:红彤彤 绿油油 白茫茫 黑乎乎大雪纷纷 千里迢迢 细雨蒙蒙 烈火熊熊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红红火火 白白胖胖课堂检测答案:比一比,填一填:鼓舞 鼓励 积少成多: 动作 作文 文化 化学 学习 习惯把词语排成句子,再读一读: 居里夫人立志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歌声隐隐约约地从海面上传来。相关链接,资料平台: 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联钵盂峰, 海拔1,810米,为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

8、顶)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 以往顶极难登,后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铁链扶栏,今游人可安全登顶。峰头远眺,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有诗赞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第二课时 (深入读议,体会心理;启发想象,明白原因;总结课文,明白道理;课外延伸。)教学过程: 一、心系疑问,探索新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

9、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的气势,让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反复朗读,更好地理解“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

10、退缩的心理。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中来。本部分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上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与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下一步更好的理解课文奠定基础。)3自由读文。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5读读议议,释疑。(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A、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

11、,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说, 学生在说中思,说中议、说中练、说中悟,说中品,说中评;在说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 体会到对话中浓浓的感情,想象到登上山峰的美好;在说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B、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C、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A、读句子

12、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B、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D、指导朗读。(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

13、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三、分角色朗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依据学情,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营造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 ,无拘无束快乐地参与交际。)四、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

14、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在朗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在谈生活感受中加深理解。)五、拓展活动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

15、行了语言训练,真可谓一举两得。)附: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答案: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汉字: 勇气 永远 立刻 力量 决心 绝对 忽然 呼喊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连一连: 头发 f 发现 f 似的 sh 似乎 s 天都峰 d 都是 du 照相 xing 相信 xing比一比,再组成词语:锋利 山峰 花瓣 辫子 爬山 抓住 顶部 领导读句子,谈体会,并写句子:终于:体现出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 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居然:出乎意料 他才三岁,居然会背这么多唐诗!课堂检测答案: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 来的回答问题:又高又陡 害怕小姑娘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相关链接,资料平台:1、PPT课件2、FLASH课件 课文动画3、阅读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