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3586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七下语20.2望岳导学案(带答案)【精品文档】第 3 页20望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能力。3、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重点难点:1、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2、品味诗歌的意境。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关于作品: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

2、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来源:学科网3.关于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一、 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

3、,要求标拼音及解释词语:岱宗( )_ 造化_阴阳_ 昏晓_决眦( )_2.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 二、合作探究1. 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2.作这首诗的美景中有实有虚,请问哪句实写,哪句虚写?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4.思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当堂检测1.选出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4、是实写。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来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3、主旨: 望岳答案一、 自主学习略二、合作探究1. 作者向岳而望,

5、都看到哪些景色?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景色:青山、明暗、云、归鸟。特点:高大,壮丽2. 作这首诗的美景中有实有虚,请问哪句实写,哪句虚写?前六句为实写,写景中抒情,后两句是虚写,衬托出作者满腔的凌云壮志。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钟”的意思是“聚集”,“割”字传神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欣赏与赞美之情。4. 思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会当:终当,终要。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当堂检测1、A“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错,应是“远望所见,未了:不尽,不断。”在齐鲁大地上,那清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2、C“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 实为泰山的运气”错,“造化”:指大自然。这句是说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3、主旨: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