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icu病房要求.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3552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nicu病房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nicu病房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nicu病房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nicu病房要求.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nicu病房要求.NICU的人员标准 1.人员配备:护士与患儿2.5-3:1;医生与患儿2.5-3:1。NICU配备固定的高年资医生,设病房主任一名,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护士长1名固定。 2.医生和护士的素质要求:医师、护士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医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抢救技术,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准确及时完成急、危、重症的监护、复苏与抢救。护士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3.医护人员培训的要求

2、:进入NICU工作的医生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新生儿人工胸外按压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机械呼吸的管理、氧疗。 各种动静脉穿刺技术,换血方法、腰椎穿刺、腹腔穿刺、硬脑膜下穿刺技术等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4.NICU职责分工:(1)NICU主任负责查房、主持医疗工作,包括对所有危重儿主要的决策性治疗,解决病房中的建议、存在的问题及负责行政工作。负责对主治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及青年医师业务理论提高及轮训。定期组织专业讨论及学术讲座。进行科研,加强学科建设。有目的地对出院后高危儿进行随访。(2)副主任医师或主治

3、医师:负责指导病房日常工作,指导查房,协助主任查房。每日带领住院医师查房,修改医嘱,帮助住院医师掌握各类危重病人的处理,指导各类操作及监护仪器的使用。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向家属解释病情,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3)住院医师:直接经管病人,负责病历、病程记录书写,观察病情变化,开医嘱,计算热卡液量。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类操作。(4)护士长:配合主任管理NICU工作,负责指导检查全病区日常工作,负责对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教育 (5)护士:NICU护士相对固定。随时观察病情,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4、,记录好流程表。除一般护理技能外,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呼吸道管理,能熟练进行各种穿刺技术。三、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 离制度尤为重要。 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 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 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 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

5、放置,分类隔离。四、NICU设备 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2、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 4、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5、每床配备复苏呼吸气囊。 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注射泵。7、心电图机一台。 8、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1-2台。9、床旁B超、X光、血气分析等检查。五、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一)日常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

6、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 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 (二)消毒保养: 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 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六、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交班。 二十一、新生儿科计

7、算机管理制度一、严禁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本科室计算机。 二、未经允许不得拷贝、删除、修改科室计算机内的信息。 三、未经允许严禁使用各种软盘、光盘等自带工具,防止病毒侵入。四、严禁在计算机上完各种电脑游戏、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操作。五、下班后及时关机,定时清除设备灰尘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更衣、更鞋、戴帽、戴口罩。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并经常保持手的清洁。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2.本室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菌(毒)者应暂时调离直接接触婴儿的工作岗位,阴转后方可回原工作岗位。 3.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无尘、整齐、布局合理,清污路线分开。每周做大清洁一

8、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拖布分开使用、放置。 4.新生儿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二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5565%为宜。 5.新生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时间换洗,发现明显污渍时应及时更换。污染衣、被等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6.有医学指征喂养的婴儿,其用具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用具应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7.母婴分离的婴儿实施按需哺乳,鼓励母亲亲自来院哺乳 或提供母乳。指导家属正确采集母乳,收集母乳后标明床号、姓名、采集时间,储存于冰箱内。 8.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须经消毒后方能使用。用后小毛巾应直接放入含消毒液的

9、容器内。使用一次性尿布应放入双层塑 料袋内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9.婴儿澡盆一人一盆套。新生儿沐浴室地面及沐浴用品每日进行消毒。水龙头开关、水槽分别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刷洗。 10.新生儿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超过50C,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防烫伤。 11.听诊器一人一具。心电监护传感器、光纤喉镜、体温表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氧气导管、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湿化瓶、氧气头罩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备用。 12.新生儿治疗室桌面、暖箱、光疗箱内外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婴儿出光疗箱、暖箱后及时进行终末处理。 13.消毒瓶每周更换二次,清洁后高压灭菌。所有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10、每日测试消毒液浓度,不够者及时添加消毒片。 14.新生儿的手圈、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姓名(或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以便识别。 15.严密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置,不得延误。 16.每次交班除书面报告外,要做口头交班、巡视婴儿逐一交班。重危婴儿应将特殊病情变化记录在护理观察记录单上。一切用品应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17.凡新生儿腹泻、严重新生儿脓泡疮、化脓性脑膜炎禁止进入新生儿病室。本室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发现有腹泻、脓疮等传染性疾病者,立即隔离,及时转出新生儿病室,并立即对新生儿病室进行消毒处理。 18.新生儿病室内物品不得外借,器械、药品应固定专用。贵重仪器

11、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有使用记录。 19.新生儿出院时应仔细做好核对工作,沐浴更衣后方可出院。出院病床单元做终末大消毒。 20.每月对新生儿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采样作细菌总数及沙门氏菌的监测。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保暖制度 1.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2.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晨间护理时应达到以上,湿度。对患者常规测体温次, 3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5.

12、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失散热,6.有书面的新生儿保暖制度,每个护士上岗前都必需接受岗前培训. 新生儿床头交接班指引 1、身份识别:手镯床号、姓名、性别、字迹清晰、宽紧适宜,与床头卡、床号牌一致;2、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神志、反应、哭声、肌张力;3、面色:是否红润、青紫、发绀、黄染,全身皮肤是否完好; 4、管道交接:是否通畅和正确(胃管深度有标识、输液管、液速,记录剩余液量,氧管、氧流量与医嘱是否相符; 5、喂奶情况:包括奶的浓度、量、吸吮力、鼻饲患儿残奶情况;6、

13、脐带残端是否已脱,是否渗液;7、大小便情况; 8、用温箱或蓝光箱的病儿,要检查光疗箱内温度计温度和光疗箱本身所设定的温度是否相符;9、针对病儿不同疾病的病情交接(如黄疸的病儿要交皮肤黄染的深度,光疗后黄染是否减轻) 正确使用气囊面罩吸氧指引 1、有正确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操作流程。 2、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高风险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的气囊容量:240ML。4、正确选择面罩型号。 5、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6

14、、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此30-40cmH2o,以后为20cmH2o。用拇指食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cmH2o,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cmH2o。 7、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次/分。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早产儿安全用氧指引1、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2、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或TcSo2

15、90%95%。 3、最好使用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4、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5、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早产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6、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7、凡是经过

16、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8、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预防静脉药物外渗安全指引 1、建立和完善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流程。 2、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率。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并有两名护士确认回血好后再用药。 3、选择合适的血管:所选PICC导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和头部。4、每次输注前后都应该用生理盐水冲管 5、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做好床头交接班,

17、做好标识。 6、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3-5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7、如发生外渗时及时处理,使用药物外渗的护理单。 新生儿用药安全指引 1、设置NICU常用药物使用知识手册,对于复杂稀释过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置配制流程,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2、急救车上附有NICU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1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 3、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红色标识

18、。 4、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u/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5、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的浓度,用法,剂量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6、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7、给药前双人新生儿身份。 8、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识,并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如动脉通道的输液泵,输液管,三通管用红色。 9、准确记录输入量,予加强巡视。 新生儿管饲安全管理指引 1、根据医嘱留置胃管,胃管置入合适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发际至剑突、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标识插管的深度,记录胃管长度。 2、合理选择插胃管的方法,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呼吸不稳定的病儿选择经口插胃管,减少经鼻留置胃管导致的通气障碍。 3、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引起误吸。 4、每次喂饲前必须确认胃管在胃内(a.检查胃管的刻度b.检验回抽物的PH值,数值要小于5.5。 5、间断管饲前要采用重力喂饲,持续管饲喂养时奶泵及管道前设置明显标识。6、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7、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并做好记录。8、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