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1页word资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3429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1页word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1页word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1页word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1页word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第 11 页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元公”是他的谥号。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2、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

3、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可爱者甚蕃多亭亭净植树立或立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14、解释“之”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无

4、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1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8、“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

5、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打印一二页参考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10、爱莲说

7、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14多(0.5分)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

8、爱好(0.5_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爱莲说练习题二一、默写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_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_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5.文章的主旨句是_。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7.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 二、填空1、本文运用_写法,作者所

9、托“物”是指_,所言的的志是_ .2、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_ ,这样写的作用是_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_ 作正面映衬,用_ 作反面映衬。3、“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_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_ 一篇文是_4、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花名是:_ 喜欢的原因是_ 5、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_和_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1.可爱者甚蕃(_ )_ 2.出淤泥而不染(_ )_ 3.濯清涟而不妖(_ )(_ )(_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 )_ 5.陶后鲜有闻(_ )_ 6.亭亭净植(_)_7.予谓菊(_ )_ 8.宜乎众矣(_ )_四、翻译下列句

10、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陶后鲜有闻_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甚蕃(_)清涟(_)鲜(_)有闻淤(_)泥_洗濯(_)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出淤泥而不染(_)_濯(_)清涟 不妖(_)_不蔓不枝(_) 亭亭净植(_)_亵玩(_)清涟(_) 可爱者甚蕃(_)鲜(_)独爱(_) 三.选择题(4分,每小题2分) 下列加点字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自李唐来并自为其名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泯然众人矣 D.斯是陋室自是指物作

11、诗立就 4.选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D.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三句分别采用了不同句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B.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C.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30分,每空2分) 1爱莲说选自_,作者_,是_时著名的_家,“元公”是他的_。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_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_为莲的总陪衬,以_和_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

12、三种花来写三种人:_、_。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 4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_。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译:_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_ 5.亭亭净植 译:_ 六阅读理解(3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妖:_益:_植:_鲜:_宜:_ 2.:“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_;“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_。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6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5分) 答:_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5分)_答:_5文中表现莲花品性纯洁的语句是_;反映莲花生性质朴的语句是_;写莲花处世通达正直的语句是_;显示莲花庄重自爱的语句是_。(6分) 6.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_。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牡丹是(_)的象征。(4分) 7.“晋陶渊明独爱菊。”东晋陶潜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在县令上任时摘冠而逃,以不合于时,偏在清秋开放,不合于世,长在山野草丛的菊花自娱,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被作者用来作为自己(_)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衬托。(2分) 8.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