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20740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004- 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1226初稿.ICSQQ/0212Q/0212 HWC0042014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2014 - 07 - 15发布2014 - 07 - 15实施青岛海威茨仪表有限公司发布青岛海威茨仪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次前言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属高科技技术产品,目前国家尚未有此类标准。本公司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技术条件要求,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所有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优于国家现有标准。待国家有此类产品的新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本标准作为本公司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的主要依据。本标准自2014年07

2、月15日首次发布。本标准由青岛海威茨仪表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海威茨仪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素霞、姚永胜。本标准由企业总经理:倪文涛批准实施。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通断时间面积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的术语、分类与技术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公司批量生产的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装

3、储运图示标志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J128-2007 热量表JJG 225-2001 热能表JG/T379-2012 通断时

4、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GB/T 1414 普通螺纹 管路系列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器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2225 通用阀门 铜合金铸造技术条件GB/T 13927-2008 工业阀门 压力试验GB 1453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控制器 第部分:通用要求GB 14536.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控制器 温度敏感控制器和特殊要求GB 1453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控制器 电起动器的特殊要求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

5、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J/T 188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JB/T 8861-2004 球阀 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GJ 173-2009 供暖计量技术规程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3 术语和定义以下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分摊周期进行一次分摊计算的时间间隔。

6、3.2 室温控制器安装于用户室内的测温和通讯装置,用于测量、显示和设定房间温度、显示累计开阀时间、分摊热量等信息,并能够以通信方式控制通断控制器工作的部件。室温控制器分有线室温控制器和无线室温控制器两种。3.2.1 无线室温控制器无线室温控制器安装于用户室内实时显示实测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通断控制器一对一相配,将测量温度和设定温度发送给无线通断控制器,并接收无线通断控制器发出的阀门状态,累计开关阀时间等信息。3.2.2 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安装于用户室内实时显示实测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信息。通过有线方式与通断控制器相连并通讯,将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发送给有线通断控制器

7、,并接收无线通断控制器发出的阀门状态,累计开关阀时间等信息。3.3 通断控制器设置于公用管井中的入户供暖管道上,能够接收室温控制器的信息,通过阀门全开全关动作控制入户供暖水量,并以通信方式传输和记录阀门通断时间的电驱动调控部件。由机械阀体、执行器及控制器组成。通断控制器分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无线通断控制两种。3.3.1 有线通断控制器通断控制器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室温控制器连接,传输数据。3.3.2 无线通断控制器通断控制器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室温控制器连接,传输数据。3.4 通断控制器阀门设置于公用管井中的入户供暖管道上,用于接收通断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截止或打开热用户的供热系统。通断控制器阀门根据执行器的

8、不同分为电动开关旋塞阀、电动开关球阀、电热开关阀和无线通断计量阀等。3.4.1 电动开关旋塞阀电动开关旋塞阀是由通断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断两种状态,内部由电机及减速齿轮组驱动的旋塞式阀,该阀的阀芯由陶瓷制成,具有阀门开度预设功能。3.4.2 电动开关球阀电动开关球阀是由通断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断两种状态的,内部由电机及减速齿轮组驱动的球阀。3.4.3 电热开关阀电热开关阀是由通断控制器控制的具有通、断两种状态。驱动部分由由热温包膨胀实现,阀体采用柱塞式阀门。3.4.4 无线通断计量阀将无线通断控制器与通断阀集成一体,构成无线通断计量阀。该装置可接收室温控制器信号,对用户供热系统进行开关控制、计

9、时,接收无线室温控制器发来的温度信息,反馈阀门状态及欠费信息等运行数据(例如供热时间、阀门开启时间)进行数据保存。无线通断计量阀根据程序的算法控制阀门的通断,或实现阀门开度设定。3.5 楼栋处理器(采集计算器)楼栋处理器又叫采集计算器。用于接收来自室温控制器或通断控制器和楼栋热量表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够即时通信计算,可实现对供暖过程的监测,热费分摊与其他约定的数据处理功能的部件。3.6 中继器总线上加装的,用于中继与增强RS485总线通讯信号的设备。3.7 无线中继器在无线通断控制器与无线室温控制器之间通讯信号不够强时,用于中继与增强信号的设备。3.8 集线器集线器是将2至3个无

10、线通断控制器或有线通断控制器联接到总线上时需要的集线设备。3.9 楼栋热量表用于计量和结算建筑物总供暖量、参与用户热分摊的计量器具。3.10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通过通断控制器对室温进行调控,并根据阀门累计开启时间比和建筑面积,将楼栋热量表的热量分摊到热用户的集成装置。3.11 手持操作器便携式人工数据采集和存储部件,操作过程无需入户。3.12 非接触IC卡将载有热用户信息资料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符合ISO7816或ISO14443标准的PVC塑料基片中,可实现热费管理与其他约定的管理功能的部件。3.13 阀门累计开启时间比供暖期内通断控制器阀门的累计开启时间与供暖总时间的比值。3.1

11、4 阀门周期开启时间比分摊周期内通断控制器阀门的累计开启时间与分摊周期时间的比值。4 一般要求4.1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构成OTA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由室温控制器、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楼栋处理器以及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构成,如图1所示:图1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构成示意图4.2 使用条件及热量分摊计算方法4.2.1 使用条件4.2.1.1 室内供暖系统应为共用立管为双管制的分户独立供暖系统。户内散热末端不应设置分室或分区控温装置。4.2.1.2 热用户室内供暖设备选型应与设计匹配;热用户不得私自改变室内散热设备的容量及类型。4.2.1.3 每个供暖季供暖系统运行前均应进行水力平

12、衡调试,并满足设计要求。4.2.2 热量分摊计算方法4.2.2.1 分摊周期不宜大于24h。4.2.2.2 当供暖系统负荷4.2.1的要求时,热用户的分摊热量计算公式应为: (1) (2)式中:第i个热用户分摊周期内或供暖总时间内分摊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第i个热用户阀门周期开启时间比或阀门累计开启时间比;分摊周期或供暖总时间,单位为小时(h);第i个热用户在分摊周期内或供暖总时间内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单位为小时(h);第i个热用户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分摊周期内或供暖总时间内楼栋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值,单位为千瓦时(kWh);参与热量分摊的热用户数量。4.2.2.3 对于不符

13、合4.2.1要求的供暖系统,应对式(1)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修正时应采用供回水温度或室温等于供暖状态相关的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算法应明确、可查。采用供回水温度修正时,温度测量应采用配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结构和安装应符合CJ128-2007附录C的规定。4.3 楼栋热计量楼栋热计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JGJ173-2009中第5章的规定。4.4 室温控制器4.4.1 工作环境温度:-545;相对湿度:小于80%。4.4.2 同一分摊系统内,室温控制器安装位置应相对统一,并宜安装在靠近室内中心位置的内墙上,且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宜在700mm1800mm范围内。4.5 通断控制器4.5.1 工作环境温度:-

14、1060;相对湿度:小于80%。4.5.2 工作介质温度:090。4.5.3 工作介质额定压力:1.0MPa。4.5.4 通断控制器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密封材料等,应满足在供暖系统中的耐老化和耐锈蚀的要求,在供暖工作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4.5.5 阀门材料采用铜合金材料时,其性能应符合GB/T 12225的规定。4.6 信号传输4.6.1 具有通信传输或显示存储功能的各部件,应具有与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时钟同步功能,楼栋处理器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不大于5s。4.6.2 室温控制器与通断控制器之间、通断控制器与楼栋处理器之间、楼栋处理器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应采用可靠的通信传输方

15、式、数据通信可选配以太网、M-BUS、RS-485、GPRS和无线传输等接口,通信接口和协议应符合TCP/IP或CJ/T 188规定。4.7 电源4.7.1 当采用集中供电,且断电时不具备阀门自动开启功能时,通断控制器应有不间断备用电源开启阀门。4.7.2 当室温控制器采用电池供电时,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2年,且应具有电量不足提醒功能。4.7.3 通断控制器额定电压不应大于24V。4.8 安全性能4.8.1 一般要求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的一般安全要求应符合GB4793.1和GB4943的有关规定。4.8.2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划分应符合GB4208-2008中第4章的规定。室温

16、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楼栋处理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1;通断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4.8.3 数据防护4.8.3.1 楼栋处理器应具备数据防护功能。4.8.3.2 断电时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和楼栋处理器应能保持断电前的记录数据,恢复供电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4.8.4 信息系统报警4.8.4.1 通讯故障应报警提示。4.8.4.2 用户供暖工况或供暖状态不正常宜报警提示。4.8.4.3 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不正常宜报警提示。4.9 电磁兼容计量装置各组成部分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7618规定的要求。5 技术要求5.1 楼栋热量表楼栋热量表应符合CJ128的

17、规定,并应具备与楼栋处理器间数据传输的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传输。5.2 室温控制器室温控制器应符合GB 14536.1、GB 14536.10的规定。5.2.1 面板显示内容5.2.1.1 显示面板应显示设定温度计实测温度,温度设定范围宜为1025,显示分辨率宜为0.1。5.2.1.2 显示面板宜显示当前时间、通断阀门状态、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并具备显示分摊热量的功能。5.2.1.3 显示面板宜具备故障显示、通信状态等功能、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已具有电量提示功能。5.2.2 外观与操作性能a) 显示面板各按键良好,无按键误触发,相邻键无相互干扰或按键无反应等现象,按键灵敏,反应速度快。b) 液晶显示

18、器在有效显示面积内不应有缺段、显示不均、图形缺陷、偏光片气泡、针孔、彩虹、偏光片顶伤、玻璃破损、崩角、漏液晶等缺陷。5.2.3 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该要求只针对无线室温控制器有效,当无线室温控制器电源电压在额定范围内(3.0VDC3.6VDC)变化时,无线室温控制器应能与无线通断控制器可靠通信,有效进行控制。5.2.4 对码准确性 该要求只针对无线室温控制器有效,按照对码设置方法,应能准确与控制器进行对码,正常通讯。5.2.5 电池寿命 该要求只针对无线室温控制器有效,电池寿命不小于3年。5.2.6 测温准确度 温度测量准确度:温度范围050时,0.5;1228时,0.3。5.2.7 控制模式与

19、阀门准确性a) 夏季模式状态时,室温控制器与通断控制器之间每隔12小时与通讯一次,其他时间无通讯。b) 冬季模式状态时,调控阀无论白天、夜晚,都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行调节。冬季模式下分为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两种,其中正常模式待机显示实测室内温度,省电模式待机时屏幕无显示。针对室温控制器操作使得室温控制器显示所有信息,包含累计开阀时间、分摊热量、时间、室内温度和信号状态以及欠费状态等。5.2.8 电量监测功能 该要求只针对无线室温控制器有效,室温控制器具有电量监测功能,电量过低时无线室温控制器提示用户及时更换电池。5.2.9 欠费提醒功能 当用户处于欠费状态时,室温控制器具有提示用户及时续费的功能

20、。5.2.10 对时功能 室温控制器具有定时与通断控制器对时的功能,每运行12小时对时一次。5.2.11 信号强度测试功能 该要求只针对无线室温控制器有效,无线室温控制器具有信号强度测试功能,以便测试无线室温控制器当前所处环境的通讯状况。5.2.12 数据显示功能 室温控制器交替显示累计开阀时间和分摊热量。5.3 通断控制器5.3.1 计时误差 对阀门开启的时间进行累加,计时分辨度为1秒,累计一天计时时间误差小于5秒。5.3.2 掉电数据保持性能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突然掉电,当前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及时钟等参数应能够准确存储,不丢失数据,重新上电后,应能以掉电前的状态恢复工作。5.3.3 远程控制

21、与采集性能 用计算机软件对通断控制器进行各种操作,应能正常相应,计算机应能采集通断控制器的各种状态与数据。5.3.4 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当通断控制器电源电压在2030VAC范围内时,应能准确控制电动开关球阀及电热开关阀,并且能计时准确。 当通断控制器电源电压在1113VDC范围内,应能准确控制电动开关旋塞阀,并且能计时准确。5.3.5 地址设置准确性按照地址设置办法,应能准确设置通断控制器的地址,通讯地址正常。5.3.6 温控准确性 在供热量充足、房间散热正常且设定温度与室外温差大于20时的前提下,温控静态误差不大于1。5.3.7 控制模式与阀门准确性a) 夏季模式状态时,室温控制器与通断控

22、制器之间每隔12小时与无线室温控制器通讯一次,其他时间无通讯。b) 冬季模式状态时,接收室温控制器的下发设定温度和实测室内温度,调控阀无论白天、夜晚,都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行调节。5.3.8 数据查询功能 用户通过通断控制器可以查询A 室内温度、B 设定温度、C 阀门地址、D 日期、E 时间、F 信号强度、H 分摊热量、I 累计开阀时间。5.3.9 数据处理功能 通断控制器应能记录和存储一下参数,且数据的保留时间不应少于24个月。a) 供暖起止时间、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b) 每一分摊周期起止时间、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及分摊周期室内平均温度值;c) 室内设定温度计对应时刻室内

23、测量温度,温度记录间隔宜为6h。5.3.10 防锈处理功能 通断控制器具有防锈处理功能,凌晨阀门自动开关一次。5.3.11 通讯中断处理功能 通断控制器1小时内与室温控制器无通讯,将阀门置于开状态。5.3.12 时钟功能 通断控制器具有自己的时钟,日期和时间掉电继续走。5.3.13 欠费提示功能 通断控制器处于欠费状态时,面板背光灯长亮,数据闪烁显示。5.3.14 强制开关阀门功能 通断控制器接收并执行转发中心下发的强制开阀、强制关阀和取消强制的指令。5.3.15 温度锁定功能 通断控制器接收并执行转发数据信息处理系统下发的锁定温度、使得室温控制器的下发温度无效。5.4 阀门5.4.1 外观a

24、) 阀门表面不应有砂眼、裂纹、疏松、非金属杂质等影响强度和密封性的缺陷;b) 阀门的流向箭头、旋向指示等标志应准确、清晰、完整;c) 管螺纹表面不允许有断牙、烂牙等影响连接强度的缺陷。5.4.2 螺纹 管路螺纹连接应符合GB/T 1414中的相关规定,螺纹和阀体不应留有锋利的金属锐角。5.4.3 耐压 阀门承压等级应为PN10。5.4.4 泄漏率等级 阀门应符合GB/T 13927-2008中A级的规定。5.4.5 耐久性 耐久性寿命测试方法应符合JB/T 8861-2004中第6章规定。当开关次数达10万次时,阀门运行应无故障、无外漏、无损坏。5.4.6 阀门驱动装置5.4.6.1 电热驱动

25、装置工作功率不宜大于3W;电动驱动装置工作功率不宜大于6W,电动驱动装置调节到位后,应具有自动断电功能。5.4.6.2 耐久性应符合GB 14536.16的规定。5.4.6.3 驱动装置在全行程动作工程中,运行噪音宜小于40dB。5.4.7 阀门参数表1 通断控制阀门参数工作电压 扭矩驱动装置寿命阀体寿命电动开关旋塞阀12V VDC1.5N.m10万次10万次电动开关球阀24V VAC15N.m2万次10万次电热开关阀24V VAC/2万次2万次无线通断计量阀12V VDC1.5N.m10万次10万次5.5 楼栋处理器5.5.1 采集功能5.5.1.1 楼栋处理器应能接收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指令

26、,按设定周期自动对通断控制器、楼栋热量表等的数据直接实时采集。采集最大周期不应大于分摊周期5.5.1.2 采集内容应包括通断控制器记录和存储的数据、楼栋热量表测量值等信息。通断控制器每一分摊周期累计数据的采集存储应在第一次分摊周期结束后,且第二次分摊周期第一次温度记录时刻前完成。5.5.1.3 应具有记录并上传故障报警功能。故障排除后不应影响数据采集和计算的连续性。5.5.1.4 手持操作器应能采集和存储室温控制器或通断控制器测量的室温值、通断控制器记录的阀门开启时间(比),并能回读数据到数据信息处理系统交换信息。5.5.1.5 非接触IC卡应能采集和存储室温控制器或通断控制器记录的阀门开启时

27、间(比),并能回读数据到数据信息处理系统交换信息。5.5.2 计算功能 应能根据自动采集数据集设定的分摊周期,按4.2.2的计算方法即时进行热分摊计算。5.5.3 走时 累计一天计时时间误差小于2秒。5.5.4 断电保护功能 电源中断后,应有措施至少保持数据和时钟一个月。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并恢复正常存储功能。5.5.5 数据存储功能5.5.5.1 数据存储分为即时数据存储和累计数据存储。数据的保留时间不应少于24个月。5.5.5.2 即时数据存储应包括对应时刻、室内设定温度、室内测量温度和阀门开启时间等信息。温度记录间隔不应大于通断控制器温度记录间隔。5.5.5.3

28、 累计数据存储应包括以下参数:a) 供暖起止时间、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和楼栋热量表测量值。b) 每一分摊周期内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分摊周期室内平均温度值及分摊周期热量值。c) 故障记录等信息。5.5.6 故障记录 楼栋处理器具有显示、查询数据集故障信息记录等功能。5.6 楼栋配电箱5.6.1 输出电压(AC) 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为198VAC时,满载电压应大于22VAC;在输入电压为242VAC时,空载电压应小于30VAC。5.6.2 输出电压(DC) 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为198VAC时,满载电压应大于11VDC;在输入电压为242VAC时,空载电压应小于13VDC。5.7 集线

29、器5.7.1 电源总线转接 具有提供总线电源的输入和输出功能。5.7.2 485总线转接 提供485总线的入口和出口、以及23户无线通断控制器的接口。5.7.3 保护功能 电源总线电流过大保护功能;RS485 通讯线路误接24VAC电压时,具有保护通讯线路上其他阀门的安全运行。5.8 无线中继器5.8.1 对码 与无线通断控制器进行对码操作,具有只转发已对码无线通断控制器的通讯信号的功能。5.8.2 信号中继增强功能 支持最多10组的无线室温控制器与无线通断控制器之间的信号增强以及正常通讯的功能。5.8.3 对码删除功能 无线中继器支持同时删除所有对码的功能。5.9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5.9.1

30、 基本功能5.9.1.1 应具有权限管理功能,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的访问与控制。5.9.1.2 应具有对设备和用户信息进行存储、查询和管理的功能。5.9.1.3 应具有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与恢复的功能。5.9.1.4 应具有数据信息导入功能。5.9.1.5 应具有远程数据线路的核对校验,对异常数据进行自动清洗并报警功能。5.9.1.6 应具有对出现异常的设备、仪表实施报警功能。5.9.1.7 应有自动对时和校准功能。5.9.1.8 宜具有用户用热量明细、费用分摊明细、单据报表打印等功能。5.9.2 辅助功能5.9.2.1 宜具有分析立式热量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用能习惯等数据分析功能。5.9.2.2 宜具

31、有网络查询功能。5.9.2.3 宜具有用能成本登记与核算功能。5.9.2.4 宜具有预付费、退收费等费用计量功能。5.10 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5.10.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按GB/T 17618-1998进行试验时,无线通断控制器、无线室温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楼栋处理器等应满足性能判据B的要求。5.10.2 浪涌(冲击)抗扰度按GB/T 17618-1998进行试验时,无线通断控制器、无线室温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楼栋处理器等应满足性能判据B及相应的要求。5.10.3 工频磁场抗扰度按GB/T 17618-1998进行试验时,无线通断控制器、无线室温

32、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楼栋处理器等应满足性能判据A的要求。5.10.4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按GB/T 17618-1998进行试验时,无线通断控制器、无线室温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楼栋处理器等应满足性能判据B和C的要求。5.10.5 安全要求无线通断控制器、无线室温控制器、有线室温控制器、有线通断控制器和楼栋处理器等的安全要求符合GB/T 4793.1和GB 4943.1的有关规定。5.11 环境适应性5.11.1 高温无线室温控制器在4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无线通断控制器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有线室温控

33、制器在4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有线通断控制器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楼栋处理器在4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中继器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无线中继器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集线器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电动开关旋塞阀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 电动开关球阀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电热开关阀在6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5.11.2 低温无线室温控制器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无线通断控制器在-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有

34、线室温控制器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有线通断控制器在-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楼栋处理器在-5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中继器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无线中继器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集线器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电动开关旋塞阀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电动开关球阀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电热开关阀在-102的温度下,连续工作24h应无异常。5.11.3 外壳防护无线室温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20。无线通断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楼栋处理器外

35、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楼栋配电箱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中继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无线中继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20。集线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电动开关旋塞阀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67。电动开关球阀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65。 电热开关阀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42。有线室温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20。有线通断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4。5.12 电磁辐射安全关于电磁辐射人身安全,要求距离0.20米时最高磁场强度达到一级标准,即不大于10uW/CM2。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

36、域。6 试验方法6.1 楼栋热量表按照JJG225-2001 热能表检测方法检测。6.2 室温控制器试验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为-545,相对湿度小于80%;b) 电源为3.6V3.0V,950mAH;c) 大气压:75KPa106KPa;d) 除地磁场外,应无其他外磁场影响。6.2.1 面板显示内容6.2.1.1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目测显示面板是否显示设定温度计实测温度、温度设定范围是否为1025之间,显示分辨率是否为0.1。6.2.1.2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目测显示面板是否能够显示当前时间、通断阀门状态、阀门累计开启时间以及显示分摊热量。6.2.1.3 接通电源并打

37、开电源开关,目测显示面板是否有故障显示、通讯状态显示内容,当采用电池供电时,目测显示面板是否有电池电量信息的显示。6.2.2 外观及操作性能a)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检查各按键是否良好,有无按键误触发现象,相邻键有无相互干扰或按键无反应等现象出现,检查按键切换是否灵敏,按键切换后显示面板是否快速反应。b)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检查显示面板在有效显示面积内是否有缺段、显示不均、图形缺陷、偏光片气泡、针孔、彩虹、偏光片顶伤、玻璃破损、崩角、漏液晶等缺陷。6.2.3 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当无线室温控制器电源电压在额定范围内(3.03.6VDC)变化时,设定不同的设定温度,

38、检查无线室温控制器是否能与通断控制器可靠通信,并且有效的进行控制。6.2.4 对码准确性 按照对码设置方法同时按下无线通断控制器的F1键和无线温控面板背面的对码键,应能准确与控制器进行对码,正常通讯,对码成功后无线室温控制器会自动重启一次。6.2.5 电池寿命 在常温下用示波器测量电池供电的无线室温控制器电源电流工作曲线,时间不少于3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根据电池额定定量值的80%作为参考数据,计算无线室温控制器电源电流值及相应的电池使用时间,应不少于3年。6.2.6 温度测量精度测试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设定温度在050之间,将室温控制器放置其中10分钟,检查室温控制器显示的温度是否在设定温度0.5

39、之内;高低温交变试验箱设定温度在1228之间,将室温控制器放置其中10分钟,检查室温控制器显示的温度是否在设定温度0.3之内。6.2.7 控制模式和阀门准确性a) 夏季模式状态时,用无线室温控制器下发一个设定温度,查看通断控制器是否正常接收,修改通断能控制器时间,过12小时内查看室温控制器时钟是否与通断控制器时间一致。b) 冬季模式状态时,验证通断控制器显示的室内温度值是否是每10分钟更新一次;实时下发设定温度时,检查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起成功下发到通断控制器。6.2.8 电量监测功能 通过可调电源给无线室温控制器上电,验证电压过低即2.9VDC及以下时,是否显示电量过低图标。6.2.9

40、欠费提醒功能 通过计算机软件下发欠费指令到通断控制器,查看对应的室温控制器在半小时内是否显示欠费图标。6.2.10 对时功能 将室温控制器上电,此时室温控制器获取一次通断控制器时间,然后修改通断控制器时间,验证12小时后,室温控制器与通断控制器时间是否一致。6.2.11 信号强度测试功能 同时按下室温控制器左右键至显示序列号,然后长按左键进入到信号强度显示界面,验证操作与显示是否正常。6.2.12 数据显示功能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查看室温控制器是否交替显示累计开阀时间和分摊热量。6.3 通断控制器试验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为-1060,相对湿度为45%75%;b) 试验电源电

41、压为在2030VAC范围内,由楼栋处理器楼栋配电箱提供;c) 大气压:75KPa106KPa;d) 除地磁场外,应无其他外磁场影响。6.3.1 计时误差 对阀门开启的时间进行累加,检查计时分辨度是否为1秒,累计一天计时时间误差是否小于5秒。6.3.2 掉电数据保持性能 记录掉电前通断控制器上的数据,切断电源,然后重现上电,查看掉电前后的数据是否一致,时钟是否继续走。6.3.3 远程控制与采集功能 用计算机软件对通断控制器发送强制开关阀门、时钟对表、分摊热量设置、地址设置等命令,查看通断控制器能否正常设置及响应;用计算机软件对通断控制器发送抄收数据的命令,查看计算机软件上是否上传了通断控制器上的

42、相应数据。6.3.4 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AC电源供电时:当通断控制器电源电压在额定范围内(2030VAC)变化时,设定不同的设定温度,检查通断控制器是否能准确控制阀门,并且能准确计时。DC电源供电时:当通断控制器电源电压在额定范围内(1113VDC)变化时,设定不同的设定温度,检查通断控制器否能准确控制阀门,并且能准确计时。6.3.5 地址设置准确性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通断控制器进行地址设置,察看是否设置成功,重启后设置是否丢失。6.3.6 温控准确性 搭建仿真测试环境。改变设定温度N*3小时后,检查室温与设计温度的差值。N为改变的设定温度与当前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6.3.7 控制模式与阀门准

43、确性a) 夏季模式状态时,用室温控制器下发一个设定温度,查看通断控制器是否正常接收,修改通断能控制器时间,过12小时内查看室温控制器时钟是否与通断控制器时间一致。b) 冬季模式状态时,接收室温控制器的下发设定温度和实测室内温度,调控阀无论白天、夜晚,是否都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行调节,验证下发成功后阀门接收的数据以及对应阀门的开关状态。当设定温度大于室内温度时是否开阀,低于室内温度时是否关阀。6.3.8 数据查询功能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切换按键,查看通断控制器上是否显示:A 室内温度、B 设定温度、C 阀门地址、D 日期、E 时间、F 信号强度、H 分摊热量,最后回到默认显示累计开阀时间。

44、 6.3.9 数据处理功能 a) 通过计算机软件下发供暖起止时间给通断控制器,检查通断控制器上是否显示该内容;检查通断控制器上是否显示阀门自供暖起始时的阀门累计开启时间。b) 通过计算机软件统计一天24小时的采集温度和设定温度,手动计算平均值,与通断控制器内计算的平均值做对比验证一致性。c) 检查通断控制器上是否显示室内温度以及室温控制器的设定温度。6.3.10 防锈处理功能 设定通断控制器时间为24点,验证阀门实际动作是否开、关一次后恢复正常工作。6.3.11 通讯中断处理功能 将与通断控制器对应的室温控制器断电1小时以上,查看阀门是否处于开状态。6.3.12 时钟功能 通过计算机软件将通断控制器与电脑对时,断电1天后上电查看通断控制器时间是否与对时的电脑一致,误差24小时不大于5秒。6.3.13 欠费提示功能 通过计算机软件下发欠费指令到通断控制器,验证面板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