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设计.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0230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壳式换热器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目录任务书2摘要4说明书正文5一、 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5 1.原始数据52.设计题目5二、结构计算 5三、传热计算 7四、阻力计算8五、强度计算 9 1.冷却水水管9 2.制冷剂进出口管径9 3.管板 10 4支座 105.密封垫片106.螺钉10 6.1螺钉载荷10 6.2螺钉面积10 6.3螺钉的设计载荷107.端盖11六、实习心得11七、参考文献12八、附图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35KW壳管冷凝器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xx班姓 名xx学 号xxxx一、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一台如题目名称所示的换热器。给定原始参数:1. 换热器的换热量Q= 35 kw;

2、2. 给定制冷剂 R22 ;3. 制冷剂温度 tk=40 4. 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学生独立完成设计。2)换热器设计要结构合理,设计计算正确。(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换热面积计算, 换热器的结构布置, 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符号国家标准,尺寸标注规范,使用计算机绘图。4)说明书要求: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层次分明,用计算机打印。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包括设计的主要参数、热力计算、传热计算、换热器结构尺寸计算布置及阻力计算等设计过程;对所设计的换热

3、器总体结构的讨论分析;正文数据和公式要有文献来源编号、心得体会等;(6)参考文献。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按照设计计算结果,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1份;2)绘制换热器的装配图1张,拆画关键部件零件图12张。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1学生分组;布置任务;根据设计任务搜索有关的原始资料,并选定热交换器的型式等。教-2-3166.27-6.272进行换热器设计计算(包括传热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等)教-2-3166.27-6.293编写设计说明书(严格按照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编写)教-2-316或学生自由安排地点6.28-7.14绘制换热器装配

4、图1张;拆画零件图12张教-2-316或学生自由安排地点7.2-7.85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教-2-3167.9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史美中,王中铮.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吴业正.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2版)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4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沈维道等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其它设计资料:包

5、括各种换热器设计标准、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制冷设备手册、制冷机工艺、空气调节等相关文献资料。发出任务书日期: 年 6 月27 日 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年 7 月 9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主管院长签章:摘 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35kW管壳式冷凝器,其给定的条件是: 换热器的换热量Q=35KW; 制冷剂R22; 制冷剂温度,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进口 ; 出口。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方面,即热力计算,结构计算,阻力计算,强度校核等。通过冷凝器型式选择、规划结构尺寸冷却水流量的计算、初步规划尺寸、 管程与有效长度的选择、管内冷却水与换热管内壁面的热流密度的计算、换热管平均管排数

6、的计算、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部件的强度校核等一系列过程,得到的主要参数如下:换热面积、有效总管长L=35.97m、换热管总数NZ=9根4程=36根、长径比=4.12、热流密度、水泵功率等,并由此设计出一个平盖端头的管壳式冷凝器。在选用零部件上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包括GB150-1998、GB/T 5782、GB8163-87等,这些标准主要应用在强度计算方面,包括筒体、端盖、管板、支座、支撑板、 冷却水接口连接管、制冷剂连接管口径大小、垫片的选择及螺钉的载荷计算等。该型管壳式冷凝器主要应用在小型的制冷场合。说明书正文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1、设计题目:35kW管壳式冷凝器2、原始数据:冷凝器

7、的换热量:Q=35KW ;给定制冷剂:R22制冷剂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进口 ; 出口二、结构计算管型选择。按小型制冷装置表3-4选取3号滚轧低翅片紫铜管为传热管,有关参数为: 。 单位管长的各换热面积计算如下:每米管长翅顶面积:每米管长翅侧面积: 每米管长翅间管面面积: 每米管长管内侧面积: 每米管长管外总面积: 估算传热管总长。假定按管外面积计算的热流密度,则应布置的传热面积及有效总管长分别为: ; 确定每程管数Z、有效单管长l及流程数N。取冷却水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由水物性表可知,在平均温度34时水的密度,比定压热容,则所需水量: 取冷却水流速w=2.0 m/s,则每流程管数: ,取

8、Z=9根 实际水流速度: 对流程数N、总根数NZ、有效单管长l、壳体内径及长径比进行组合计算,组合计算如下表所示:表一、组合计算结果流程数N总根数NZ有效单管长l/m壳体内径长径比2182.00.12416.134361.00.2434.12分析组合计算结果,为便于加工制造,宜选用4流程方案。 传热管的布置排列及主体结构。右图为传热管布置排列示意图,每程管数Z=9根,传热管按三角形排列,按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表2.3的要求,管板上相邻管孔中心距为22 mm,分程隔板槽两侧相邻管的中心距为35 mm。考虑到冷凝器可能需要一定的储液功能,故在排管上左右对称而上下不对称,下半部分只布置两排换热管。按热

9、交换器原 图一、布管示意图理与设计第47页的要求,最靠 近壳体的换热管与壳体内壁的距离取8 mm,则所需最小壳体内径为243 mm,根据无缝钢管规格(GB8163-87),选用外径为273 mm,壁厚为8 mm,内径为257 mm的无缝钢管作为壳体材料。 三、热力计算 传热计算及所需传热面积确定。水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从水物性表及小型制冷装置表3-12可知,水在平均温度时,运动粘度,物性集合参数B=2178.2。 因为雷诺数,水在管内的流动状态为湍流,按小型制冷装置第78页(3-5)式计算水侧表面传热系数: 制冷剂侧冷凝表面传热系数计算:根据管排布置,管排修正系数按小型制冷装置第77页(3-4

10、)式计算: 根据所选管型低翅片管传热增强系数按小型制冷装置第77页(3-2)式计算。其中环翅当量高度为: 增强系数: 查小型制冷装置表3-11,R22在时,B=1447.1,按小型制冷装置第76页(3-1)式计算制冷剂侧冷凝表面传热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计算: 取水侧污垢系数 ,将有关各值代入小型制冷装置第78页(3-6)及(3-7)式计算热流密度(单位为): 选取不同的(单位为)进行试凑计算,结果见下表:表二、试凑计算结果/第一式第二式1.45506051061.46508650951.4751125083 当=1.46时,两式误差已很小,取计算实际所需传热面积: 四、阻力计算 冷却水侧阻力计

11、算。按小型制冷装置第79页(3-8)式计算冷却水侧流动阻力,其中阻力系数为:冷却水侧阻力:式中,表示左、右两管板外侧端面间的距离,按照制冷机工艺第111页表6-5的要求。取每块管板厚度为35 mm,则=1.0+0.07=1.07m考虑到外部管路损失,冷却水泵总压头约为:取离心水泵的效率,则水泵所需功率为:五、强度计算1、冷却水管管径计算。取冷却水在进出水接管中的流速为w=1m/s,则进出水接管管内径为:2、制冷剂进出口管径计算。由制冷原理及设备附表13查R22饱和液体及蒸气热力性质表,在忽略R22蒸气在过热区的冷却过程,可知,时,制冷剂在冷凝器入口处(饱和蒸气)比焓为,在出口处(饱和液体)的比

12、焓为。据此可算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为: 时,R22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的比容分别为:,于是可以算出制冷剂在进出口处的体积流量分别为: 选取制冷剂蒸气在进气接管内的流速为w1=12m/s,制冷剂液体在出液接管内的流速为w2=1.0m/s,则制冷剂进出口接管的内径分别为: ,圆整后取222的无缝钢管; ,圆整后取182的无缝钢管; 3、管板。按小型制冷装置表3-8及制冷机工艺表6-5的要求,并考虑到要在管板上加工螺栓盲孔,故管板的厚度取t=35mm。 4、支座。按小型制冷装置表3-9,结合及,可取支座钢板厚度中线处与管板外侧的距离s=200mm。 5、密封垫片。按照的GB150-1998的要求,垫片的

13、材料可以选取石棉,厚度可取1.5mm。具体参数为:垫片系数m=2.75,比压力y=25.5Mpa。垫片的宽度按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47页的要求确定,本设计壳体的内径,故可取垫片的宽度N=25mm,垫片基本密封宽度,垫片的有效密封宽度。6、螺钉。按照GB/T5782 的要求,选取螺钉M1670mm。螺钉的数量为33个。6.1螺钉载荷: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载荷为: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载荷为:6.2螺钉面积: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面积为: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面积为: 螺钉的实际面积为:,符合要求。6.3螺钉的设计载荷:预紧状态下:操作状态下: 7、端盖。按照过程设备机械基础P115页中相关的要求,选端

14、平板端盖,端盖厚度为S=6mm,螺钉连接处的厚度取30mm。 六、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紧的同时任务也很重,但经过两周的时间,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本次设计,现在回想起来,可谓受益匪浅: 1、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大多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必要应用,因此,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理解上往往并不深入,有时甚至是肤浅的。通过这次设计,自己可以很好地加深理解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2、是对前段时间生产实习的很好应用。上个月的生产实习后紧接着就是本次课程设计,可以说,前段时间的生产实习为这次课程设计带来了很大帮助,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时刻结合自己在实际中遇到

15、的各种情况,遇到各种难题,也可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解决。 3、锻炼了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刚接到设计任务时,手头上的资料不足以完成设计,因此在设计的开始阶段,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搜集必要的技术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相关著作上,网络以及图书馆就是我最常用的工具,这个貌似简单的工作其实也很考验个人的能力,因为自己要解决应收集哪些资料、如何收集等实用性问题,这些能力的锻炼对自己以后解决各种问题也很有帮助。 4、锻炼了自己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由于自己平时比较少用CAD、UG等主流绘图软件,因此在刚开始画图时,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谓不少,甚至有时连一些最简单的命令也不会使用,但通过自己的复习、摸索、再加上

16、向其他同学请教,最终还是掌握了常用命令的使用要领,对一些典型的技巧的使用也游刃有余,我自己也是先在UG上绘图,再导出到CAD里标注,这种做法一举两得,可以同时两种软件的使用技巧。 5、锻炼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经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或者请教老师、师兄,最后顺利地解决了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7、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自己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准确,由于自己的判断有误,放在资料搜集以及计算上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画图时间紧迫,影响了设计的按时完成;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自己在某些问题上有

17、时会有所犹豫,减慢了设计的速度,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七、参考文献:1 史美中,王中铮.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吴业正.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2版)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4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沈维道等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冯开平 左宗义 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M. 华南理工出版社出版,20049 巨勇智 靳士兰 主编,过程设备机械基础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0 郭庆堂 主编,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1 邬志敏 主编,制冷机工艺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 杨可桢 程光蕴 李仲生 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 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613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主编,换热器M. 中国石化出版社,198614 其它设计资料:包括各种换热器设计标准、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制冷设备手册、制冷机工艺、空气调节等相关文献资料Z.八、附图13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