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笔记.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0192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学原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笔记.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美学原理复习笔记 一、 什么是美学(一) 美学四种意见:1) 保姆嘉通:“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2) 黑格尔: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3)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研究对象不应是美,而是艺术。4) “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二) 我国目前美学对象研究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1) 美的问题2) 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3) 艺术问题二、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 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 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即“美的本身”2) 康德: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主观的”。3)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 克罗齐:“美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

2、灵的力(二)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1) 亚里士多德:美主要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2) 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3) 荷迦兹:美的原则:“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三)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三、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 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1) 伍举:美是有功利的,与善密不可分。2) 墨子:美的标准“万民之利”3) 孔子:美甚至是善的同义语。4) 孟子:“充实之为美”5) 荀子:美客观存在,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相关。(二) 结

3、合艺术来研究美1) 从主客观关系研究:意境2) 从内容与形式研究:艺术是二者统一“声情并茂”“形神兼备”3) 从风格研究:内容形式统一(三) 结合现实研究美1) 刘勰:自然之道2) 柳宗元:美在自然3) 刘禹锡: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4) 郭熙、王夫之:美是客观的四、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一)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是一致的同一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二) 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美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的内容(人的目的、力量、智慧、才能)(三) 美和生活美作为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五、 真善美和丑

4、(一) 美和真善的关系1) 康德:美与真善无关2) 布瓦洛、莎士比亚、孔子、孟子:真善美必须统一3) 狄德罗:区别并联系4) 教材: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二) 美和丑1) 什么是丑?特征:a) 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的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b) 丑和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丑并不等于恶。c) 形式丑畸形毁损芜杂等不符合规律2) 美和丑的关系:相互依存、转化(三) 艺术丑1) 指作品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2) 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3) 艺术“丑角”不等于丑。4) 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四) 美的主要特征1) 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2) 人

5、的自由创造赋予形象以美的生命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 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六、 美的产生(一) 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事物使用价值早于审美价值。(二) 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大羊为美 头羽舞美 (三) 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实用+艺术观点:(一) 美产生于劳动(二) 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三) 从使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四) 再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具有一种辩证关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人自身。佐证:(一) 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

6、常暖,然后求丽(二) 恩格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七、 社会美(一) 社会美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其根源在实践。(二) 社会美和理想紧密联系。(三) 社会美重在内容。人物对象的美首先是内在品质的美,其次才是外在形式的美,最好是二者统一。八、 自然美(一)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观点:1)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固有的属性2) 自然美由于当作人和人的生活暗示3) 自然本身不可能优美,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二) 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三)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经过劳动改造的和未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四) 自然美的根源:人

7、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五) 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九、 形式美(一) 内容和形式:形式是历史内容的抽象(二) 什么是形式美: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人的实践的产物。(三)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1) 单纯齐一2) 对称均衡3) 调和对比4) 比例5) 节奏韵律6) 多样统一十、 艺术美(一) 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1)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艺术美的看法a) 艺术美实现是美的代用品b) 在艺术中创造想想的作用是有限的c) 艺术形式本身带来局限2) 黑格尔对艺术美的看法a) 否认艺术美来源于生活b) 抽象的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

8、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c) 反对艺术机械的模仿自然。(二)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1) 生活是想象的基础2) 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3) 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三)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郑板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随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艺术美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典型的艺术形象美,典型的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十一、 意境与传神(一) 意境:情景交融(景与情、心与物、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1) 意境中情景关系:情是景中情,景是情中景2)

9、意境的产生:见景生情缘情取景交互作用寓情于景3) 意境为什么会引起美感:a) 意境有生动的形象b) 意境包含艺术家激情c) 意境是一种创造,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d) 意境含蓄,可以唤起欣赏者想象。(二) 传神:形神兼备1) 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统一,也就是主客观的统一。2) 传神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 传神需要技巧。十二、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一) 艺术分类的原则:根据艺术作品在内容方面的表现与再现的不同侧重点和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来进行艺术的分类。a) 亚里士多德:史诗、悲剧、喜剧b) 黑格尔:象征性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c) 其它:视觉、听觉、想象艺术等

10、;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联合艺术。(二)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1) 表现的艺术:工艺、建筑、书法 、音乐 、舞蹈2) 再现的艺术:雕塑 、绘画 、摄影 、戏剧、电影3) 语言的艺术:文学十三、 优美与崇高(一) 优美与崇高的对比1) 优美的特点: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表现:柔媚、和谐、秀雅。2) 崇高的特点: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表现: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强进的气势。(二) 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1) 朗加纳斯:措辞的高妙2) 博克:崇高的效果是震惊3) 康德: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无限大。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4) 黑格尔:绝对理念高于感性形式5)

11、 车尔尼雪夫斯基:崇高的东西比其它事物大得多,在客观事物本身非理念(三) 崇高的表现1) 现实生活中的崇高: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显示的伟大实践力量,更多的展示主体要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2) 艺术的崇高: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通过突出自然事物崇高特征,使自然领域的崇高得到更为鲜明、生动的体现。十四、 悲剧(一) 悲剧的本质1) 亚里士多德:a)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b) 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模仿。c) 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 黑格尔:承认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但抹煞正义非正义的区别,另外,悲剧所毁灭的是双方的片面性。3) 车尔尼雪夫

12、斯基: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情,与艰苦斗争有联系。4) 恩格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5) 鲁迅: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二) 悲剧的几种类型1) 体现历史是英雄人物的牺牲2) 在私有制条件下善良的普通人民的不幸和苦难3) 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三)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新旧事物的矛盾斗争。十五、 喜剧(一) 喜剧的本质1) 康德:“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2) 黑格尔:把假象的东西显现出来。3) 亚里士多德:喜剧是对于较坏的人的模仿。4) 车尔尼雪夫斯基:“丑乃是滑稽的根源和本质”5) 马克思主义:a) 历史上陈旧

13、生活方式的灭亡是产生讽刺性喜剧的客观基础。b) 体现这种陈旧生活方式的统治阶级代表人物都是历史上的丑角。c) 生活中矛盾冲突是产生喜剧的根源。(二) 喜剧性艺术的特征:“寓庄于谐”( “庄”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谐”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1) 在倒错中显真实2) 以夸张增强喜剧效果3) 巧合、重复等(三) 喜剧形式的多样性:讽刺、幽默十六、 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一) 美感的社会根源1) 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美是主观的,“内在感官”说。2) 我们:美感依赖于社会实践,又是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二) 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1) 美感中的理性和感性a) 美是不能离开美的对象的感知与表象的感性因素的。b) 审美过程是感知过程和理性认知过程的统一。包括逻辑判断和体验品质。2) 美感中的情感体验a) 美感体验与情感体验密不可分b) 审美活动中人的意志、情感、美感处于和谐状态。c) 审美活动中情感具有基础功能,但要受理性节制。3) 美感中的想象作用a) 美感中的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是在想象中实现的。b) 想象与情感关系:“景随情移”4) 美感中的社会功利:美感中的功利来源于审美对象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十七、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一)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则表现美感的共性。(二) 美感的客观标准:社会实践1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