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78954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作者:王磊 唐海芹 陈新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3期摘要 介绍了目前茶农创业培训的现状,提出了其创新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现代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创新;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6;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98-02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通过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和市场的新需求,是改革面临的问题。但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适合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从业技能。因此,农民创业培训过程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

2、业和增加收入,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義重大。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但目前大部分茶区的茶业仅注重初级生产,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而茶叶产业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农业产业,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储运、营销宣传,涵盖了农、工、商、文等各行业。对具有茶叶产业基础地区的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一方面,可以依托现有的科技技术资源,扶植壮大当地的茶叶产业,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茶产业的发展基础,以新建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为对象,降低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创业风险,又好又快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笔者对目前茶农培训的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作一探讨。1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作为农民

3、创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涉茶农民的培训,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系列授课讲座、参观考察及跟踪指导,初步激发了农民创业的热情,也基本形成了通过农民创业带动农民就业,通过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面。但茶叶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由于茶叶科技培训起步较晚、力度不够,目前大多数种茶农民仍然从事简单的茶叶生产,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及应用程度较低,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欠缺,影响现代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1 培训供给和需求状况从推进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到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各类专业培训的兴起,相关部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机

4、构,对培训项目进行组织实施。同时,国家拨出专款,扶持留守及返乡农民参加培训,基本形成完整的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创业培训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项目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相关农技推广部门、涉茶职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实施。这些承训机构长期从事茶叶科技的研究、教学及推广工作,专业技术力量充实,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对受训农民开展培训,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但是,每年的培训任务基本由某个机构独立承担,由于各机构的培训资源有限,侧重点不同,培训过程和内容缺乏多样性。培训内容大多沿袭原有茶叶生产加工的技能培训,并未结合茶叶产、供、销的经济链条需求,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茶叶的产业化进程和新农

5、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茶叶生产加工又是一项复杂连续的过程,对技术培训的跟踪指导要求较高,各机构独立开展培训以及培训内容、方式不合理的现状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参加培训的农民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他们乐于接受实效性强、获利快的培训1,对长效创业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培训达不到效果。同时培训的内容沿袭了以往单纯地重科技普及,忽视对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1.2 资金投入和师资配备情况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农民创业培训的资金投入,但经费来源单一,投入能力有限。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更愿意接受低成本或无成本的培训。目前培训缺乏具体的

6、农业产业项目作支撑,农民培训资金来源不足。在培训师资方面,承训机构一般在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师资技术力量,但对于市场营销、茶文化品鉴,特别是创业理念及实务等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而言,茶叶产业是覆盖三大产业的特殊行业,但是从总体上看,财政、资金、师资力量等对茶农创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1.3 农民创业培训的机制体系现状当前农民创业培训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建设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创业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使用效率。缺乏培训需求信息的系统收集,培训前很少进行调研,导致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根据农民创业的需求安排;从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到培

7、训效果的反馈,没有形成固定的渠道;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评价培训效果往往是从学员档案、培训台账、相关图片及纸质材料完备性来考量,总结培训效果,也一般强调培训人次及规模,这种现状直接导致承训机构投入大量精力去整理制作相关材料,而忽略培训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2 创新发展对策茶农创业培训是以提升茶叶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培训形式。目的是通过培训有茶叶从业基础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提高其茶叶生产水平,扩大茶叶种植规模,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创办茶叶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创业型茶农。今后继续开展茶农创业培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创新。2.1 继续丰富茶农创业培训内容,创新培

8、训形式据调查,有58%的农户认为培训内容的适用程度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大因素2。特别是相对传统的种植生产,茶叶产业在非农职业技术服务,如加工、包装储运、茶机使用维护、树立营销品牌网络甚至茶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以围绕茶叶产业运作全过程为主线,除了开展传统的茶叶生产科技培训外,还应补充创业理念、职业规划、营销经纪、行业展望、创业风险预测与转移等内容,以提高培训内容的多样性。所谓茶叶产业界三难,一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二是创立茶叶品牌,三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调查显示,茶叶培训项目对农户的茶叶生产会产生显著性的促进作用3。茶农创业培训工作要针对这三大攻关方向,根据不

9、同茶区和茶叶生产特点制定长短结合的系统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和手段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专家、高校教师或创业成功人士前来授课,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在介绍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时,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等促进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农民不同层次需要采用分类分层培训,从而有效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2.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农民培训是一项惠及农民、企业和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2。培训资金的筹措和投入应该是多方面的,应积极鼓励培训机构

10、扩大规模,完善设备,提高师资力量。杜绝盲目扩大培训规模、档次的行为,应尽量减少各种启动、命名、挂牌仪式、招待等浪费培训资源的做法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茶农创业培训体系,应该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多元投资渠道,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茶业协会、茶叶企业和种茶大户多方参与的投资机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力求培训资源的多元化,让政府培训结构、高等涉农院校、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民间教育培训机构、茶叶合作社、茶叶技术协会以及茶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办班,培训经费安排与考核结合,依法审计,确保有限培训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

11、果的重要保证。农民创业培训的任务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茶叶从业经验与技术,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鼓励教师不断更新行业理念和知识结构,同时最好能聘请专业人士讲授与农民创业相关的课程,辅以实际的创业帮扶,以达到培训目的。2.3 完善培训组织构架,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考核体系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和反馈机制。设置评价指标必须以达到培训的目标为基准,既要有普适的指标,又要体现个性化。培训人数不能作为单纯的衡量指标,设置比较符合实际操作的评价指标,只有评价指标明确、细化,才能理顺农民培训体系内的组织构架,真正实现培训效果的有效评价5。2.4 建立培训的长效滚动机制,增强茶农创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参

12、训茶农能否实现成功创业,既需要更新观念,学习经营知识,更需要跟踪服务。因此,在创业培训过程中,要鼓励培训教师深入受训茶农的村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信息收集,通过实际了解茶农需要和培训效果,并进行跟踪指导,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改进培训内容与形式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完善各方面的服务配套措施,从科技和经营角度出发,在农业投资、生产、营销等环节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使培训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必要时,可以选派茶业合作社等创业组织的骨干和有带动性的农民到相关机构长期跟班培训,帮扶指导,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茶叶创业带头人具有较好的效果。3 参考文献1 张星海.浙江茶农素质提升培训的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2010(1):12-13.2 朱媛娇,张雨.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15-518.3 蔡靖淑,宁满秀,吴小颖.农业培训的产出效应分析:来自福建省茶农的经验数据J.发展研究,2011(5):72-75.4 瞿云明,吴玉平.山区茶农科技培训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茶叶,2007(5):38.5 徐冬梅.农民培训项目开发思考途径浅议J.理论见地,2011(4):6-10.9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