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766115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题第1课题:形体切挖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分析生活用品的结构特点。2.过程与方法:利用泥、彩泥或可切挖的物体进行切挖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课前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分析生活用品的结构特点。2.过程与方法:利用泥、彩泥或可切挖的物体进行切挖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想

2、象力和造型能力。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

3、,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2课题:点的集合总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

4、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教学重点点与线的集合的形式。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联系与画面美的体现。课前准备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画纸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一)图片对比导入。说明:课件出示画面

5、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点彩画画面以点排列的方式绘制,画面效果较为朦胧,与之完全不同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画面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1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两幅画叫什么名字?作者分别是谁? 2这两件作品画面效果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修拉) 拾穗者(米勒)(二)知识全面剖析。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等方式进行。1.点的横向排列形成什么?2.点向四周排列又形成什么?3.点疏密不同的排

6、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效果?4.点大小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效果?各种工具表现不同的点。(三)欣赏点的各种形式。1.欣赏生活中动植物身上点的图片。 2.中国画里的点和线。(四)点画作品分析。 课本中选择了不同种类的点绘画作品,在此,可将各种作品展示于学生面前,通过老师的引导逐一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作品的绘画方式,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点的作用及表现形式。1同学直观感受点彩画、纸拼贴画、纸团蘸色点画、彩笔点画等作品。2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学生不同的作品以及绘画方式。 (五)学生实际操作。说明: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表现自我、相互交流、体验乐趣的过程。学生能否根据课上所学知识

7、与技能,将画面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来,是这一环节的根本。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学生的画面及时保留较好的效果。学生操作的过程是对知识技能加深与掌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画方式进行作画。因为本课从技法上讲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也可选择或参考课本中的作品进行临摹。作业要求:1.选择点画方法之一进行创作或临摹。 2.画面整洁(六)课堂教学评价。说明:评价时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点画方式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性评价,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扩展性思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七)课外延伸拓展。说明: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为拓宽学生的绘

8、画领域与视觉领域,可将这一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3课题:远去的路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课前准备教师: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学生: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

9、: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组织教学: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2、讲授新课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

10、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师示范先找到消失点。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6、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

11、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4课题:线与造型总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初步认识线造型的艺术特点,并能运用正确的技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锻炼学生手脑协调能力,使健康和谐发展。2.过程与方法: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由。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用金属线材创作一个艺

12、术造型。教学难点线造型的创意表现。课前准备教师:范例、课件、;学生:绘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初步认识线造型的艺术特点,并能运用正确的技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锻炼学生手脑协调能力,使健康和谐发展。2.过程与方法: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由。教学过程一、认识软材与硬材。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上课所备的工具材料情况;2.教师从教学知识说起,引导

13、学生认识“线”。线:两点之间作连接,便是线。3.教师拿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软材,什么是硬材。点明本课学习硬线造型。导入本课,板书课题。二、欣赏认识线造型。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线造型作品和学生作品中,认识线造型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线造型作品。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5课题:风景写生总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过程与方法: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

14、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学生:写生工具与画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过程与方法: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一)引导阶段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

15、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

16、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6课题:让剪影动起来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过程与方法: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重点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卡纸制作剪影人物。课前准备

17、教师:课件、剪影制作工具、范作;学生:剪影制作材料、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过程与方法: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

18、)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三、作业展示1、 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四、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五、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六、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7课题:漂浮的画总课时1教学

19、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合理安排画面上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2.过程与方法:分析观察生活中的“肌理”,了解PPT中美丽风景肌理形成的原理,通过演示、实践、感悟吸附法来制作“肌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运用吸附法制作简单的肌理作品。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2.合理安排画面的点,线,面。课前准备教具:扁平盛水容器、油漆、汽油,竹签,白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合理安排画面上

20、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2.过程与方法:分析观察生活中的“肌理”,了解PPT中美丽风景肌理形成的原理,通过演示、实践、感悟吸附法来制作“肌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一) 导入: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提问: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总结: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1、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滴

21、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说明:这个演示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油漆和清水之间的变化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兴趣。注意:油漆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汽油才会产生较满意的飘浮效果。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记录下油漆和水之间美妙的变化呢?(绘画、照片等)(二)新课:(板书)出示课题:漂浮的画 肌理的自然属性:广义的意义:“肌理”是某种物体上的纹理、质感 ,如树皮的纹理 、质感,大理石的纹理、质感等等。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注意:平时我们画画都是在纸上完成的,上了颜色万一画错了也很难修改

22、了,今天我们要在水里画画,好处是哪里画错了,哪里不好看我们都可以修改,最后用纸把水面上的“画”吸附下来。(三)示范:教师示范油漆吸附法:用油漆倒入盛满清水的扁平容器中,用棒稍加搅动,在需要化开的地方滴上几滴汽油稀释,用纸吸附在水面上,完全吸附后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说明: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会造成不同肌理的吸附效果:1、汽油稀释的量:加入汽油的量多,油漆滴入水面成散点状。加入的汽油量过少,油漆成凝结团状。2、水所处的状态:水处于静态时滴入油漆。水处于动态时滴入油漆,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3、油漆滴入水面的距离。(四)学生作业:用吸附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可以选用任何颜色搭配。要求

23、运用已学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制作的肌理作品命名。七、教学评价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由于吸附法制作肌理效果具有偶然性,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8课题:山山水水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2. 过程与方法: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教学难点如何控制水

24、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课前准备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2过程与方法: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一、欣赏导入: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山水画。二、新课讲授: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3、实践

25、、探究: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4、教师示范并讲解: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5、欣赏、分析: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要求: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注意室内清洁卫生。三、 展评。1、作业展示、评价。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山水画 近学生探究作品展示区教师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展示区景 中 远技法 勾 皴 点 染教后反思课题第9课题:彩墨家园总课

26、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色彩与墨色调合的基本知识,及多种水墨表现方法结合的方法,尝试运用墨与彩表现风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彩与墨作画的过程中,感受色彩与墨色的融合的独特技法,运用已学的基本笔墨方法表现彩墨风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彩墨画的乐趣,了解大师对新技法的创造,感受水墨与色彩有机融汇的艺术美,培养艺术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彩与墨结合的方法教学难点画面中色彩与墨色的表现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范作数幅,水墨绘画材料工具。学具准备 :水墨绘画材料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色彩与墨色调合的基本知识,及多种水墨表现方法结合的方法,尝试运用墨与彩表现风景

27、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彩与墨作画的过程中,感受色彩与墨色的融合的独特技法,运用已学的基本笔墨方法表现彩墨风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彩墨画的乐趣,了解大师对新技法的创造,感受水墨与色彩有机融汇的艺术美,培养艺术的创新意识。一、感受与比较1. 欣赏一组水墨、彩墨风景画,比较交流其中的异同。2. 教师小结:水墨画是用墨色表现对象,彩墨画体现了墨色与色彩的融合,用色彩烘托,达到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3. 出示课题。二、欣赏与讲授1. 欣赏林风眠的彩墨风景画,通过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林风眠将中西方艺术大胆融汇的彩墨作品。2. 结合已有国画经验,讨论彩墨的作画方法。3. 教师小结并示范

28、彩与墨调合的基本方法: 墨与彩调合; 先彩后墨; 先墨后彩。三、示范与作业1. 教师示范彩墨风景的作画步骤: 用多层色彩画树冠; 用墨与彩画树干与近景; 用淡墨与淡彩添画远景。2. 提出作业要求: 用墨与彩结合的方法临摹一幅大师作品。 运用彩墨结合的方法创作风景画。3.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与评价1. 展示学生作品。2. 交流自己的作画感受,介绍自己作品中的满意之处。3. 评价同学作品,说说其中的优点,提出可以改进之处。4. 教师评价:肯定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10课题:我做的乐器总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搜集各种乐器的图文资料,了解乐器发声原理。2.过

29、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乐器教学难点设计乐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搜集各种乐器的图文资料,了解乐器发声原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交流与评价:(一)、引导阶段1、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

30、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 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 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

31、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 师生交流评价。3、 学生展示乐器 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教师评价,小结。4、 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11课题:

32、废旧物的“新生命”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前准备1、课前加工可利用的废物品。2、准备课件3、一次性纸杯或饮料瓶、剪刀、彩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一、引入主题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

33、哪些废旧物品。2、废旧物品与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3、了解小知识废旧物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4、初步了解低碳生活。二、欣赏中展开想象,激情中投入制作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用废旧物品变成的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有一个小要求:仔细看,认真想,这些好东西都是用什么来制作的?用什么方法来组装的?请看大屏幕。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喜欢吗?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生答。)猜一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想一想都是用什么方法组装的?师:现在你们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又有了新想法?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师:咱们同学真聪明,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小东西,你们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如果哪个做得好请

34、你多鼓励我,哪儿需要修改请你帮助我,好吗?首先,看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材料?你想用它做什么?你认为老师哪儿做得好?(生答。)请同学们鼓励一下好吗?哪做得不好?(生答。)请同学们帮我提个建议好吗?师: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个个火眼金睛,想不想做出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东西来?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为了做得更快更好,我们必须先拿出设计方案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同学最先拿出设计方案。开始。师:老师相信你们的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看一看哪组分工最合理,制作最快。让我们脑筋转起来,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变废为宝的梦想快快实现。(开始制作,放

35、音乐。)三、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师:好,有的小组做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做好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看,比比,你最喜欢哪一个?师:没做完的先不做了,收拾一下周围的卫生。师: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你的作品。下面的同学用掌声来表示是否喜欢你的作品。并可以提出你的疑问,我们要为最受欢迎的作品颁奖。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四、拓展延伸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任务,回家后请你和家人一起,废品再利用,做一件更精美的小饰品来装点自己的家。好吗?五、下课下课后大家还可以相互参观一下作品。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1

36、2课题 古建筑的保护总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分类、价值,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文物的魅力,崇尚传统文化,珍爱民族瑰宝,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用途和作用,感受祖国文物的魅力。教学难点 能用绘画方法表现文物。课前准备师:课件、范图、文物图片生:课前收集文物图片、文字资料、作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分类、价值,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

37、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文物的魅力,崇尚传统文化,珍爱民族瑰宝,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提升民族自豪感。一、引导阶段1.导入圆明园被毁的图片,激发学生保护文物意识。 2.导出课题保护文物。二、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认知书中内容。2.抛出范图对比,引导学生认知文物定义。3.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文物并认知类别,中共一大会址第1类别,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五彩鱼藻纹瓷罐第3类别,有价值的艺术品;龙门石窟大佛第2类别,古石刻艺术。4. 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文物?5. 教师与学生分享老师收集的一些文物资料(同安孔庙的文物)。6.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到的中国文物图片

38、资料,同桌讨论交流,派12名学生上台展示7. 结合书本介绍表现文物的3种方法:绘画形式(线描)陶泥仿制手抄报形式。三、教师示范引导阶段1.教师示范绘画形式:观察构图描绘标注名称、年代、收藏地点。2.作业: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收集或喜爱的文物。要求:构图饱满,造型合理。描绘生动完整。四、学生创作,师巡视辅导。五、作业点评阶段(自评、他评、教师总评)。六、拓展:出小报形式进行保护文物的宣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2保护文物美术技法:绘画形式 (线描) 陶泥仿制 手抄报形式 教后反思课题第13课题 古建筑的保护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调查你居住地的古建筑保护现状,可以用摄影、文字记录等

39、方式收集信息。2.过程与方法:了解闽南红砖建筑文化,以及对古建筑整体与细节的描绘,激发学生热爱厦门热爱故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古建筑的爱护意识。教学重点欣赏了解红砖民居,运用点,线,面表现红砖建筑.了解闽南乡土,感知璀璨人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课前准备师:水笔,范图,课件。生:水笔,纸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调查你居住地的古建筑保护现状,可以用摄影、文字记录等方式收集信息。2.过程与方法:了解闽南红砖建筑文化,以及对古建筑整体与细节的描绘,激发学生热爱厦门热爱故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古建筑的爱护意识。一

40、、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过程设计:1、引导阶段 导入福建四大民居:土楼 红砖厝 土堡 灰砖民居了解福建四大民居:土楼、2土堡、3灰砖民居 4 红砖厝2、发展阶段从造型上,图案上引导欣赏, 思考:红砖民居有那些特点,象征寓意?1、屋顶:造型特点:燕尾(单曲、双曲)马鞍(方、锐、曲、直、圆)图案装饰特点,讲解红砖厝屋脊非常讲究美观,屋顶上雕有龙凤,描绘美丽的花边图案,色彩艳丽。2、 墙 :组成部分( 墙基 腰身 山顶)运用材料(红砖、青石、灰)特点:砖石混砌 出砖入石 。引导欣赏出砖入石的韵律由点、线、面组成。图案特点 象征寓意:引导学生感知花墙装饰的形式美和吉祥图案寓意。3 、门窗:门:分为

41、门框和门扇两部分。还设有门鼓、石狮等。(拱型、方型、长型、)窗,房屋的眼睛.(书卷窗、月洞窗、八卦窗、竹节窗、扇面窗、)4 、梁柱:纵向横放的称梁,垂直的称柱。引导感知红砖厝在装饰上的追求和讲究,木雕。石雕装饰在门窗、梁柱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教 学 过 程备 注四 、请学生谈谈观后感五、 出示课题爱护古建筑六 、思考:如何表现古建筑?小结:运用点、线、面的疏密变化来表现古建筑的韵律美,运用线条的粗细表现建筑材料上的不同,色彩的浓淡上、。七 、师示范描绘古建筑。八 、欣赏记录古建筑范画作品九 、学一学,画一画 作业要求:临摹写生古建筑作品局部,注意透视变化,学习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粗细变化表

42、现古建筑的造型和韵律。十、 作业展示.点评优秀作业,及不足。十一、小结:红砖厝是厦门的一张名片,是地区建筑的瑰宝,要爱护古建建筑。十二、延伸:古建筑的遗憾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各地区特色古建筑的现状写一份调查报告及建议关于如何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题第14课题: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总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教

43、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学具准备:电脑软硬件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一) 引导阶段: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二)新授阶段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生:用电脑绘画。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