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36659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 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 贾天柱辽宁中医药大学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如:七情相制论、净制理论、切制理论、贮藏理论、炭 药止血理论、中药制药论、中药生熟论、辅料作用论。 中药炮制是一个特色学科,古老而年轻。说他古老是因为具有诸多的传统炮制工艺和理论;说他年轻 是缘其近代研究不够深入、发展较慢。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非常丰富,其数量之多是任何中药学科也比拟 不了的。最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炮制理论的论述,至清代已经很全面,并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一直在指导着中药炮制的生产和临床应用。 修事指南的炮制论概括了其重要性和

2、基本制法:“药有生熟,制有修事,乌得卤莽决裂,概言咀 片可用也。近世用药,畴无修治,惜不得其传。曷不思药草创于神农,炮制始于雷教,若不宗神农本经, 安知药草之精良,不遵雷教修事,安知炮制之真妙也。夫药性出自本草,炮制亦出自本草,使夫本草参彻, 何愁药性不灵,炮制不效耶,其不效者,皆由炮制之不的,始于后人谬撰汤头药性,托名雷公炮制,及检 阅斯书并无炮制之说,以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予因检本草,知雷公始创 制度,时珍辈增补修事,有时以物制药者,有时以药制药者,有时以热药而制冷药者,有时良药而制毒药 者,有时润药而制燥药者,有时缓药而制烈药者,有时霸药而制良药者,有时泻药而

3、制补药者,有时补泻 良霸而各制者。” 传统中药炮制理论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七情相制论 神农本草经记载:“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首次提出了按七情合和理 论进行炮制,用相畏相杀配伍制约中药的毒性,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解半夏毒。 二、净制理论 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提出:“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 治削,极令净洁”。强调药用部位的纯正。 三切制理论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切制理论,如:“古人口咬碎,故称殴咀,今以刀代之,惟凭判用,犹 曰咀片,不忘本源,诸药坐0 时,须要得法,一或微水渗,或略火烘。湿者候干,坚者待润,才无碎末,片片 薄匀,状与

4、花瓣相侔,合成方剂起眼,仍忌坐f J 多留久,恐走气味不灵,旋判应人,速能求效。”既提出了 欧咀和咀片的来历,又说明了软化切制的方法。 四、贮藏理论 明。陈嘉谟本草明筌提出贮藏理论:“凡药贮藏,宜常提防,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 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见雨久者火频烘,遇晴明向日旋曝。粗糙旋架上,细腻贮坛中” 五、炭药止血理论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著名的 “十灰散”就是该书的方剂之一。为什么说血见黑止呢? 十药神书亦解释道:“经云,北方黑色,入 通于肾,皆肾经药也。夫血者,心之色也,血见黑即止者,由肾水能制心火,故也。”这是古代以五

5、行相 克理论来解释血见黑止。其实,还应该用现代科学来系统结实血见黑止的理论。 关于炒炭存性,清代名医陈修园说:“今药肆中只知烧灰则变为黑色,而不知存性二字大有深义,盖各 药有各药之性,若烧之太过则成死灰无用之物。” 1 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 六、中药制药论 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进一步明确中药制药理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 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 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 或制其味,或制其质”,亦称为传统的制药原则。 相

6、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 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能够缓和苦寒之性,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 制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温燥的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 使”。如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用辛热的酒来炮制辛热的仙茅,可 增强温肾助阳作用。百合蜜炙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相恶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些中药的副作用。实际上是中药配伍中“相恶” 内容在炮制中的延伸应用。本

7、草纲目解释“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即指两种中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 一种中药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当中药的某种功能太过或不需要这种功能的时候,可 采用相恶的办法来解决。如枳实破气作用过强,可用麸炒的方法来缓和。苍术之燥性,可用米泔水制来缓 和。木香辛散理气之性较强,一般忌加热,但当用于实肠止泻时,必加热煨制,以缓和辛散之性,增强止 泻之功。 相畏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另一种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 畏”、“相杀”。如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炮制后可降低半夏、南星的毒性。另外一些辅料,古代医药 著作在论述配伍问题时虽未言及,但在炮制有毒中药时常用到它

8、们,因此,也应列为“相畏为制”的内容。 如用白矾、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等。 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 于服用,发挥药效,增加商品价值。如乌贼骨、僵蚕、乳香、没药或其它有特殊不良气味的药物,往往为 病人所厌恶,服后有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用醋炙、酒制、漂洗、麸炒、炒黄等方法炮制,能起 到矫臭矫味的效果,利于病人服用。 制其形: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中药因形态各异,体积较大,不利于调 剂和制剂,所以,在配方前都要加工成饮片。常常通过碾、捣或切制等处理方法来达到目的,

9、如种子类中 药一般需要炒黄后应用,即“逢子必炒”、“逢子必破”;根及根茎类中药根据质地的不同切成薄片或厚片。 不同药用部位功效有异,需分开入药,如麻黄、当归等。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性能。通过炮制,或抑制中药过偏之性,免伤正气;或增强中药的 寒热温凉之性,或改变中药的升降浮沉等性质,满足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根据临床用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炮制,特别是 用辅料炮制,可以改变中药固有的味,使某些味得以增强或减弱,达到“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的目的; 或通过某种辅料或方法来矫正中药本身的不良气味,增加某种香味,使患者利于接受。 制其质:是指通过炮

10、制改变中药的质地。许多中药质地坚硬,改变中药的质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疗 效。如王不留行炒至爆花,穿山甲砂炒至膨胀鼓起,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淬等,均有利于 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 七、中药生熟论 中药生熟概念的提出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序例中就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 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的陈述。汉代名医 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总例”中也明确指出:“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 总结出中药有 生用、熟用之分。明代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进一步明确用药生熟各宜:“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 2 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

11、控制交流研讨会 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 也柔,主乎补。补泻一差,毫厘千里,则药之利人害入判然明矣殊不知补汤宣用熟,泻药不嫌生”, 形成了中药生熟理论。 ( ) 生泻熟补 有些中药生品具有泻下作用,经过炮制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够产生滋补的功效。其中“泻”包括两种 情况,即降泻和清泻。降泻是指直接的泻下作用;而清泻主要是指能够降低机体功能的作用。生品降泻炮 制后滋补:如何首乌,生用能通便解疮毒,制熟则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桑螵蛸蒸熟后可消除其致泻 的副作用,增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功能。生品清泻炮制后滋补:生地黄清热凉血而主泻,

12、熟地黄滋阴 补血而主补。泻是由于其性寒凉,补则由于其温性,同时因为蒸后苷类水解,糖类增加等。如甘草“生则 泻火,炙则温中”;蜂蜜亦有同样说法,传统认为是生则性凉,故能泻火;熟则性温,故能补中。 ( - - ) 生峻熟缓 有些中药生品作用猛烈,制熟后大为缓和。如大黄,生品攻下作用很强,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有推 墙倒壁之功;制成熟大黄,泻下作用明显缓和,也不伤胃。主要是由于泻下主要成分葸醌苷类成分水解成 苷元所致。又如枳实,生用破气作用较强,麸炒后,可缓和其峻烈之性,免伤正气,所谓“麦麸皮制抑酷 性勿伤上膈”。另外如牵牛子、芫花、甘遂、商陆等,生品药性峻烈,制熟后都得到缓和。主要是因其泻 下的苷类

13、有不同程度的水解,而使泻下作用缓和。 ( 三) 生毒熟减 有些中药生品毒性很强,如乌头、巴豆、马钱子、斑蝥等,必须用各种方法处理以制其毒。如乌头可 用清水煮或蒸来降毒,主要原因是乌头碱受热水解。马钱子以油炸或砂烫,使其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开环氧 化,形成异士的宁的氮氧化物及异马钱子碱的氮氧化物。斑蝥可用低浓度的碱来炮制,使斑蝥素直接生成 斑蝥酸钠而达到减毒作用。巴豆制霜后能够减毒是由于去掉了大毒的巴豆油和毒蛋白。这样一生一熟,药 材可由大毒减为低毒乃至无毒,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四) 生效熟增 中药制熟后会明显增强疗效。如蜜炙黄芪、甘草依靠蜂蜜的滋补作用能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一些止 咳平

14、喘药,如紫菀、枇杷叶、款冬花等,蜜炙后皆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醋炙延胡索可增强止痛作用,主 要是使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生成盐,增大溶解度而增强疗效。酒炙牛膝可增强活血通络的功能。盐炙巴戟天 可增强补肾阳强筋骨的作用。 ( 五) 生行熟止 所谓生行熟止,是指有些药生品具行血、活血的作用,制熟后则止血。如蒲黄“行血生用,止血炒黑”。 牡丹皮生用活血去瘀,制炭后止血。卷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 六) 生打熟补 生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常用于跌打损伤,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熟三七则有补气补血 之功,故有“生打熟补”之说。 中药之生熟,虽一字之差,却效异千里,不可滥制,不可妄用。药家制药必定生熟

15、,医家处方必斟生 熟。中药生熟的根本是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药理作用的不同,搞清中药生熟的变化机理,有助于 说明炮制原理。 八、辅料作用论 历代医药学家不仅用辅料炮制药物,还重视辅料对中药药性及功用的影响,不断创造中药炮制新方法、 新理论,并用以指导中药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形成了中药炮制学中最为重要的辅料作用论。 元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引李东垣“用药心法”有:“黄芩、黄连、黄檗、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 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再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 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说明了酒的作用。 3 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

16、流研讨会 李梃医学入门也提出:“芫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绿豆本解毒,带壳不见功。草果消膨胀,连 壳反胀胸。黑豆生利水,远志苗毒逢。蒲黄生通血,熟补血运通。地榆医血药,连梢不住红。陈皮专理气, 连白补胃中。附子救阴药,生用走皮风。革乌解风痹,生用使人蒙。人言烧过用。诸石火煅红,入醋能为 末,制度必需工。川芎炒去油,生用气痹痛。凡药入肺蜜制,入脾姜制,入。肾用盐,入肝用醋,入心用童 便。凡药用火炮,汤泡煨炒者,制其毒也。醋浸姜制酥炙者,行经活血也。”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提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

17、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 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 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首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药物的主要作用。 酒制升提指中药用酒炮制可引药上行。 姜制发散指中药用姜汁炮制可取其温经发散之功,增强中药疗效。 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指中药用盐水炮制可引药入肾经,更好地发挥其软坚散结的作用。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指中药用醋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且有协同疏肝止痛的功效。 童便制除劣性降下指中药用童便炮制可除去中药的毒副作用,引药下行以滋阴降火。 米泔制去燥性和中指中药用米泔水炮制,可除去其温燥之性而增强健脾和胃之功。 乳

18、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指中药用乳汁炮制可使其补血润燥之功增强,使血亏所致的形体赢瘦,燥渴 枯涸之症得以恢复。 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指中药用蜂蜜炮制可借蜂蜜之味甘难溶之性,赋中药以缓急止痛之功,并能 增强补中益气及补肾益元之效。 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真气是指东壁土“得太阳频照之功,引真火发生之气”( 得配本草) ;指 中药用日久之东壁土来炮制可借真火发生之气,迅速达到补益中焦脾胃之功效。 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上膈,即膈上,宗气所存之地。指中药用麸皮制药可以缓和中药的燥烈之 性,而免伤宗气。 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指中药用乌豆汤、甘草汤浸渍,然后日晒,可减缓其毒副作用。 羊酥油、猪脂油

19、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指中药用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容易渗入骨内,易于粉碎。 修事指南亦增补了辅料作用论。 吴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吴茱萸乃大辛大热之品,以其制苦寒之药,可缓解苦寒之性,而免伤胃气。 如吴茱萸制黄连。 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猪胆汁具苦寒之性,清热泻火作用强,当肝胆火盛时可用猪胆汁炮制药,可 达清泻胆火而致疏肝解郁之妙用。如纲目记载黄连既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 以猪胆汁浸炒”。 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牛胆汁亦为苦寒之品,可去温热药燥烈之性,而变清热泻火。如牛胆汁制天南 星,变为胆南星而具清热化痰之功。 秋石制抑阳而养阴秋石具滋阴降火之用,黄柏用秋石制,可增强滋阴降火作

20、用。 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枸杞子偏于补阳。用其炮制巴戟天,可增强补肾助阳之功。 麸皮制去燥性而和胃 炮制大法云:“麦麸性凉,用炒诸药”,意思是用麦麸炮制药,可以去其温燥 之性,又能健脾和胃。如麸炒白术、苍术等。 糯饭米制润燥而滋土滋土为健脾之意。用糯米制可以达到滋润健脾之效。如米炒党参。 牡蛤粉制成珠而易研用牡蛎粉或蛤粉烫制可以使之成珠,而容易粉碎。如蛤粉烫阿胶珠。 黄精自然汁制补土而益母黄精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的功能。古代多用黄精自然汁蒸制。 以达到健脾益肺之功。如:黄精自然汁浸菟丝子,黄精与白芷同蒸一伏时等。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述及炮制理论问题时曾说:“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

21、滋阴,炼可助 4 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 阳,但制有太过不及之弊。” 李中梓的本草通玄除了对辅料炮制作用有类似陈嘉谟的论述外,还强调了工艺要求,如:“煅则 通红,炮则烟起,炒则黄而不焦,烘则燥而不黄”。 总之,传统炮制理论一直在指导中药炮制的生产与应用,但用现代科学技术解析传统炮制理论更是十 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清孙星衍孙冯翼重辑神农本革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6 3 版 2 尚志钧辑校雷公炮炙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1 年版 3 元葛可九十药神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5 6 4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8 8 5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22、社1 9 5 9 6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杭州城站抱经堂书局印行丙寅仲冬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标准物质 张春晖张贵君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 0 0 1 0 2 ) 【摘要l 中药是药材炮制的饮片及其配伍而成的复方,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临床实践的产物,其使用价 值是毋庸置疑的。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认为:饮片是中药的起点,是复方的配伍组分,从本质上讲配伍组分 是由药效组分和天然辅料构成。药效组分理论与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相吻合,可以科学地阐释中药的药效 物质。现代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药效“组分中药”,组分中药也是传统中药的标准物 质。研究中药的标准物质要从疗效确切的“经方”开始

23、。 I 关键词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中药标准物质;药效组分;组分中药 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1 1 引言 中药多以复方入药,其功能是以单味药的功效为基础,但不是单昧药功效的总和。中药复方的配伍理 论体现着药效组分的表型规律,构成了中医药学整体理论的核心。所以说,中药疗效是由其药效组分所决 定的。 多数复方仅仅体现单味药的一种或几种功效特征。配伍后的中药在功效上有所侧重,说明其组分发生 了变化,即量和质的改变,这就是复方功能和单味药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1 2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概念及内涵 中药药效组分( a c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sa l i g 衄e n t ) 理论 1 】是指导中药发展的创新理论。中药是由药效组分和 生源辅料( 生源支持物质) 两部分构成。中药药效组分能够系统地反映中药临床应用特点、药效成分的有序 组合,它包括配伍组分、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3 个主要方面:配伍组分由饮片组成;复方和饮片均含 有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化学组分包括化合物类别组分和化学单体组分;信息物质组分包括蛋白质、 核酸和多糖( 图1 ) 。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出:临床使用的中药是复方及其制剂,饮片是中药的起点和原料:中药是由药 效组分和天然辅料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药效组分是由配伍组分饮片构成,中药饮片里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