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365111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适用于汽车行业为的elv ELV (End-of-Life Vehicle )即报废车辆指令。 ELV 为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为保护环境,减少车辆报废产生的废弃物,制定的报废车辆回收指令。有2 个内容,一为2003 年 7 月以后生产的汽车禁用铅、镉、汞和6 价铬四种有害物,第二为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回收费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分由制造厂承担。回收指令确定了欧盟报废汽车“再使用与再利用”和“再使用与回收利用”的两个阶段及回收利用率目标,并明确说明了回收利用率的限值及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重金属。ELV主要指令:2000/53/EC 2000年 9 月 18 日发布2005/64/EC 2005年 1

2、0 月 26 日发布ELV主要要求:在所有的汽车部件和材料中对有害物质的含量及使用进行限制1. 在车辆的设计过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2.2003年 7 月 1 日后, 投放市场的车辆中确保不含Hg Cd Pb Cr(VI), 组分(豁免条例中规定的除外)在所有部件和材料中禁用组分的限量镉 (Cd) 100ppm( 0.01%)汞 (Hg) 1000ppm ( 0.1%)铅 (Pb) 1000ppm ( 0.1%)六价铬 (CrVI) 1000ppm ( 0.1%)荷兰罚款每违反一天10, 000 欧元关闭公司德国罚款最高 50, 000 欧元法国罚款约 450 欧元台件意大利罚款3, 000 3

3、0, 000 欧元禁锢6 个月 2 年丹麦罚款、禁锢2 年以下(限制铅的情况下)中国ELV 的要求(汽车产品可回收利用率及禁用限用物质管理办法发改委/ 科技部 / 环保总局)在所有部件和材料中禁用组分的限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Content 内容maximum concentration value 最大容许浓度重金属Pb 铅0.1% 1000ppm Cd 镉0.01% 100ppm Cr6+ 六价铬

4、0.1% 1000ppm Hg 汞0.1% 1000ppm 有机PBB 多溴联苯0.1% 1000ppm PBDE 多溴联苯醚0.1% 1000ppm 可回收利用率、可再利用率要求:Time 时间Reuse & Recovery 可回收利用率Reuse & Recycle 可再利用率Before 1/1/2010 80% 75% Before 1/1/2012 90% 80% Before 1/1/2017 95% 85% 对应于 ELV 的中国国家标准汽车禁用物质要求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在2000 年 9 月 18 日颁布了 “2000/53/EC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 ,规定在 2003年

5、7 月以后,原则上禁止使用铅、汞、镉和六价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标准出台的背景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在2000 年 9 月 18 日颁布了 “ 2000/53/EC 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 ,规定在 2003 年 7 月以后,原则上禁止使用铅、汞、镉和六价鉻。这是全球首次对汽车材料含重金属问题进行规范。此后,欧盟相继颁布了“2002/525/EC”和”2005/673/EC“技术指令,对原 “2000/5

6、3/EC”技术指令附录二中有关重金属禁用的豁免条款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了欧盟对汽车产品重金属禁用的技术法规体系。欧盟各成员国抓住时机,将重金属禁用要求以强制性技术法规的形式予以落实。重金属作为合金元素、杂质或者添加剂等广泛存在于各种材料中,在报废汽车回收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不利。权威机构研究表明,铅是一种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害作用的物质;镉会损伤人体肾脏器官;鉻、镉、汞、铅及其化合物是可能的致癌物质。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中有关禁用重金属的规定2006 年 2 月 6 日,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国家环保总局以“2006 年 第 9 号公告 ” 发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技术政策

7、中提出,“ 建立报废汽车材料、物质的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促进汽车废物的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降低直至消除废物的危害性,不断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体系 ” 。“ 汽车生产、使用、报废各环节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减少直至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损害” 。技术政策分别设定了2010 年起、 2012 年起、 2017 年起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目标中确定了2010 年起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和材料的再利用率具体指标,此外还同时提出,“ 除含铅合金、蓄电池、镀铅、镀铬、添加剂(稳定剂)、灯用水银外,限制使用铅、汞、镉及六价铬 ” 。

8、我国对汽车产品禁用重金属的研究在欧盟技术指令启迪下,各国纷纷立法规范重金属在汽车产品上的使用。全球汽车制造商成立了自愿性协调机构,应对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我国虽已颁布了技术政策,提出了重金属禁用的要求,但因整车企业没有参与国际同行的应对行动,需要国家制订更详细的技术标准来引导该技术政策的实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2008 年 4 月,全国汽标委组织成立了“ 禁限用物质控制” 标准研究制定小组。 200

9、8 年 8 月 11 月,起草小组成员单位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国内汽车产品对铅、汞、镉和六价铬等6 种禁限用物质应用现状,另一方面查阅到欧盟最新的2008/689/EC 版本,对本版豁免清单中汽车材料和零部件的调整,以及豁免期限等有了新的了解。 2008 年 11 月底完成道路车辆禁用限用物质 标准草案。 此后将标准名称调整为汽车禁用物质要求,于2009 年 5 月 20 日公布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标准旨在使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进口代理商在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 进口、 销售等环节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对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在本标准中不作规定。 标准中技术条款

10、和要求与国际通行的技术法规尽量保持一致。同时, 在确定标准中的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和豁免期限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汽车产业的生产水平、技术能力和产品现状。禁用物质的限值指标和在一定时期内豁免的汽车材料和零部件清单,是在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抽检和验证的基础上形成的。今后将适时对清单中的禁用物质的范围、含量要求、豁免范围和期限作出相应修改和调整。 标准的 4.2 条款即,禁用物质的含量限值:除附录A 中规定的在一定期限内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外,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每一均质材料(注:均质材料的定义:零件或组件用机械方法(如拧开、切割、碾压、研磨等)无法被进一步拆分且各部分组成为相同的

11、材料)中的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不得超过质量百分数的0.1%,镉的含量不超过质量百分数的0.01% 。本标准中的禁用物质特指以下六种物质:1、铅或其化合物;2、汞或其化合物;3、镉或其化合物;4、六价铬;5、多溴联苯(PBBs);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6、多溴联苯醚(PBDEs)。 执行日期: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新认证的车辆应满足4.2 中的规定

12、。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在生产车应满足4.2 中的规定。对禁用物质的豁免要求根据中国当前汽车产品技术及使用材料的现状,附录A(见下页)中规定了对禁用物质进行豁免的要求。附录A 中规定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范围及豁免期限,将根据情况适时作出调整。豁免期限到期后,对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再使用、再制造产品仍然给予豁免。其它豁免条件对于附录A 中没有列出的汽车零部件或材料,如果符合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商可提出产品对禁用物质的豁免申请。(1)产品中的禁用物质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尚不能由其它物质或材料所替代;(2)禁用物质被禁用后将降低产品的安全性能;(3)禁用物质被禁用后将影响产品的正

13、常使用和维护保养;(4)禁用物质被禁用后将显著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5)禁用物质被禁用后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显著增加。(注:禁用物质的检测规则,略)附录 A(规范性附录)禁用物质的豁免以下 24 种材料及零部件的豁免范围和期限分为:(一) 2012 年 1 月 1 日的有: 1、制动衬片摩擦材料中的铜(铅0 .5%);2、防腐涂料;3、底盘装配用螺栓螺母等零件的防腐镀层。(二) 2013 年 1 月 1 日的有: 4、轴瓦和轴套;5、制动软管、燃油软管、通风软管、底盘用弹性体 /金属件以及发动机悬置用的弹性体硫化剂和稳定剂(铅0.5% ); 6、动力总成上的弹性体粘合剂(铅0.5%

14、);7、气门阀座; 8、烟火起爆剂; 9、汽车油箱用镀铅钢板;10、车轮平衡块;11、电机碳刷。(三) 2014 年 1 月 1 日的有: 12、发动机、变速器和空调压缩机的轴瓦和轴套。(四)未确定豁免期限的有:13、机械加工用钢材和镀锌钢(铅 0.35% );14、铝材(铅 0.4% ); 15、铜合金(铅 4% ); 16、蓄电池; 17、减振器; 18、电路板及其他电气部件用焊料; 19、灯泡玻璃和火花塞釉层除外的具有含铅玻璃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电子元件;2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15、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0、旅居车内的吸热式空调;21、前照灯用放电灯;22、仪表板显示器荧光管;23、十溴联苯醚; 24、电动车辆用电池(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镍镉电池只允许作为该日期之前上市)。标准的影响分析一、推动材料工业技术创新与进步欧盟禁用重金属是为了落实国际公约的要求,保护大气臭氧层和生物多样性,避免土壤、空气和水资源遭受污染,以达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目的。研发禁用重金属的替代材料是汽车产品重金属禁用技术法规的实质性要求。进行替代材料研究,要结合禁用重金属在汽车产品上的应用。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限制,又要考虑现代冶炼技术、加工工艺

16、、工装与设备等因素的制约。研发替代材料应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一是替代材料容易获得; 二是价格合理,性能与被替代材料相当; 三是新材料工艺性好,能满足未来生产需要; 四是新材料不能对人体有毒性和破坏生态环境。研发符合这些要求的替代材料,是汽车产品禁用重金属的关键。因而,重金属禁用技术法规向材料工业明确提出了汽车环保材料研发进度的要求,成为推动材料工业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动力源泉。我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中也提出,加强汽车生产者责任的管理,在汽车生产、使用、 报废回收等环节建立起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导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国家标准的制定,补充并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不能涉及到的细节,进一步

17、明确了汽车产品中禁限用物质使用的豁免条件,使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对禁限用物质的管控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好的可操作性,以期达到在提高国内汽车产品材料使用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将提高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汽车生产企业履行在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必须充分开展汽车和零部件的“ 环保设计 ” 工作,严格控制被豁免零部件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或消除镉、铅、汞和六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铬等重金属

18、的使用,寻求最佳途径来降低汽车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必将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ELV 豁免清单更新,含铅焊锡禁用期限被推迟15 年2011-03-29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2010 年 2 月 23 日颁布了对ELV(End-of-Life Vehicle,欧盟报废车辆指令)附件二的更新,特别对铅在焊锡中的使用,进行了细化并延长了豁免时间。对此,等待多时的汽车厂及上游供应商终于得到了更多的缓冲时间。ELV 豁免清单更新,锡铅禁用延期现在新版的豁免清单(2010/115/EU,ELV附件二)将含铅焊锡的应用进行了细分:8(a)用于将电子、电气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所使用的含铅焊锡,以及除

19、电解电容/铝电容之外元器件引脚上、电路板上为提高可焊性而附着的焊锡,可在2016 年 1 月 1 日之前投放的整车和备件中使用。8(b)除电路板上或者玻璃上相关产品中的焊锡,可在2011 年 1 月 1 日之前投放的整车和备件中使用。8(c)电解电容 /铝电容引脚上的焊锡,可在2013 年 1 月 1 日之前投放的整车和备件中使用。8(d)大气流传感器(mass airflow sensors)中玻璃上的含铅焊锡,可在2015 年 1 月 1 日之前投放的整车和备件中使用。8(e)高温焊锡 (如含铅量(重量比)在85% 及以上的铅合金) ,可在 2015 年 1 月 1 日之前投放的整车和备件

20、中使用。8(f)顺压针连接器系统中的铅,不作限定。8(g)集成电路封装内部电气连接的含铅焊锡,不作限定。其中, 8(a)、8(c)、8(e) 项,基本上包含了业内现在常用含铅焊锡的范围。这样,原本在2010 年即将要 “ 不合格 ” 的许多汽车类零部件产品,又都符合标准了。于是,各汽车厂的供应商紧急更改了承诺书,把符合旧版豁免清单 (2008/673/EC,ELV附件二)变更为符合新版的豁免清单 (2010/115/EU,ELV附件二)。零部件供应商也获得了几年的宝贵时间,得以继续研发更安全、更可靠、更廉价的无铅产品。ELV 标准与无铅化其实, ELV 早就对含铅产品进行了基本限制,并规定20

21、03 年 7 月 1 日后,在投放欧盟市场车辆的所有部件中,均质材料的铅含量必须小于1000PPM (0.1% ) 。考虑到实际工艺水平,要想让控铅目标一步到位确实有困难,所以在颁布ELV 标准的同时,也颁布了豁免清单(2008/673/EC附件二)。其中,对铅在若干领域的使用给出了各自的豁免期限。如用于电路板或其他器件的焊料,按照本指令Article 4(2)(b)(iv)要求,必须在部件上贴上确认标签;焊锡(非玻璃上使用)中铅的使用,豁免到2010 年。也就是说,到2010 年之后投放欧盟市场的汽车,其零部件里绝大部分焊锡中铅的含量必须小于1000PPM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也考虑到了执

22、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所以在制定该标准和豁免清单时,决定2009 年时再确定最终豁免期限。由于技术瓶颈,2009 年欧盟委员会为更新ELV 做准备时发现,以目前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技术水平,尚无法从焊锡里完全去除铅,所以给含铅焊锡产品延长了一段时间。无铅化的发展和替代锡铅的困难为了符合欧盟法规,整车厂在对其一级供应商的环境及物质管控要求中,往往把符合ELV 标准作为一项基本内容,而一级汽车供应商又把这

23、些要求传递给其下级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无铅化是各零部件厂商的一个研究重点,各种无铅化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无铅焊料的开发和使用也更加广泛。但是在实际推动中,各厂商发现要把铅从焊锡里完全去除,绝非易事。焊锡的最基本作用是把两个金属体导通,从而传递信号和能量。焊锡结合处必须稳定、可靠。如果要大量生产,工艺不能太复杂,价格不能太昂贵。任何焊接不良,轻者导致相关模组的部分功能丧失,重者可能使整个系统失灵、毁坏。作为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都很高的汽车,任何一个小零件的非正常工作都有可能导致整车性能的缺陷,甚至是致命的隐患。从这个角度上讲,任何的焊锡不良都是整车厂无法容忍的。含铅焊锡的比例通常是:锡占63%

24、, 铅和其他金属占37% 。这是铅锡合金的共析点,熔化温度最低 ,流动性最好,而形成的焊点强度最高、最稳定。现有已投入使用的无铅焊料替代品,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的价格、工艺和可靠性可以与之媲美。无铅焊料要求的焊锡温度和峰值时间,都会高于有铅焊料,从而使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通过无铅波峰焊或回流焊时,必须经受更高温的考验,其失效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况且无铅焊料本身也有很多问题,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可靠性方面较难保证。如银钯合金焊锡,为了提高焊锡性而预先附着在陶瓷电容引脚上,可是在过回流焊的时候,却容易在高温下过早溶化,或者出现气泡,进而产生空洞,并导致接触不良。再如纯锡材料,和电镀一样,只要锡层或节点中有微

25、小的应力(包括电镀残余应力,或金属化合产生的应力),就可以出现锡晶须现象。晶须可能立刻出现,也可能要经过几千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开始长出来。晶须可能长达几厘米,也可能用肉眼无法识别。但是即使很短的晶须,也会导致临近不应该连接的引脚/节点间出现短路连接,产生各种失效现象。期限后延的思考因为汽车产品涉及人身安全,所以欧盟这次对含铅焊锡的使用网开一面。虽然某些标准的制定有技术壁垒之嫌,可是人们还是应该感谢越来越多的技术标准确实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洁,让自己尽可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也让有用资源得到更多的循环利用。但是,面对紧缺的环境资源,这样做值得吗?无铅化不仅要求产品不含铅,生产工艺也必须用专门的无铅设

26、备。无铅化的生产过程,由于生产温度要求比有铅过程要高的多,能耗最低要上升20% 40% 以上。零部件材料中不含铅,就必须要用更加稀有的金、银等材料替代,开采和使用这些材料都需要耗费比铅更多的资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无铅产品的寿命要比含铅产品低,而且可靠性还不能达到含铅产品的水平。一个零部件的报废,往往会导致与其相关的零部件和系统的报废,也就是更多的资源消耗。推广无铅与节约环境资源,到底应该如何取舍?这确实是汽车厂商、部件供应商和有关国际标准组织必须进行认真平衡的问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