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60174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某商业广场设计说明【精品文档】第 4 页XXX项目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背景1、项目概况 XXX项目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部,由洛阳市XXX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36544,总建筑面积267610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1770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49908,容积率为5.96 ,绿地率31.5,机动车车位631个。该项目是一个包含百货、超市、电影院、餐饮、服装、高档酒店及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能很好地结合周边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区。2、位置与现状该项目南邻九都东路、北临吕氏街、东临柳林街

2、、西邻校场街,周边道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坐拥老城区及瀍河回族区的大量人脉,但其周围缺少能有效聚集人气的大型商业建筑,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将改变地块及周边的商业形态。地块总用地面积36544,场地现状多为二、三层民居,用地平整,并无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依据本工程应执行的主要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0888(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汽车库、修车库、

3、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二、设计理念洛阳市作为国家的中部重镇,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老城区改造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开发来提升城市竞争力。因而该项目的建立很好地满足当今这个大环境。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展、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各个功能复合、互相作用、形成价值链的高度集合化的建筑群体。该项目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合性”的层面上出发,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筑实体与城市其他空间有机结合,从

4、而形成的一种城市实体。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将是人口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拥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市民对亲近自然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生态的、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空间就会成为城市的主体。本案以此为出发点,塑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以人为本,体现建筑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人纳入到建筑中,人融入自然中,人、自然、建筑融为一体。建筑充分考虑气候、日照、通风以及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考虑对残疾人及老年人的关怀等等,期望做到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建筑内部环境。洛阳自然条件优越。本案取法自然,整个布局,建筑依托地形展开,利用景观绿化带、广场绿化以及屋顶绿化,以形成不同绿地层次,人工自然相得益彰,补充和

5、完善了该地区的城市景观。三、规划构思1、总体布局的目标是在有限用地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发掘使用价值,同时充分结合地形现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形成完整统一的空间形态,强调为城市做贡献。位于老城区的XXX项目建筑综合体,在融于整体环境的同时,应表现自身卓尔不凡的文化特质,因此和环境协调的办法并非简单的吸收和移植。相反,他是从城市场所中吸收若干属性,继而使其转化为具有个性特征的建筑群落形态。2、道路交通组织机动车流线分析:(1)静态交通:静态停车交通空间由地下停车库及部分地上临时停车位构成。地下二层停车556辆,地面临时停车75辆,(2)动态交通:动态交通空间依据规划用地可开口位置确定机动

6、车流线从东西两边的校场街和柳林街两条城市次干道引入。从而避免了人车间相互干扰,做到人车分流。(3)货流由北侧的吕氏街直接引入建筑内部。(4)东、西、南三侧利用建筑大幅度退让形成商业广场,广场的处理不仅为商业聚集了人气,也聚集了财气。广场既缓解了商场人流对城市规划路的压力,也为顾客提供了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5)地下商业人流与地上商业结合,形成有机的商业体系。(6)办公人流与商业人流合理分配,避免相互干扰,既保持商业的完整性,同时保证办公的私密性和独立性。3、绿化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着力于对绿化、广场等主题的刻画,利用不同主题的环境轴和节点营造,构成多样性的“写意空间”。并且利用不同种类的植被和多

7、样化的开敞中庭,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和视觉走廊。横贯基地南侧的南广场为整个项目的主绿轴,同时与东、西两侧的辅助广场相结合,“一主两辅”,形成一条动态的景观序列。人们在其间可休憩、可娱乐、可游戏、可运动,形成主动式的活动空间。绿化体系:城市公共绿化、城市绿化带及屋顶绿化、广场绿化、景观内庭共五种绿化类型。形成本案的基本的绿化体系。南广场设计采用自由的几何母题。广场对外开放,贡献于城市、贡献于社会、集散人流、集纳商机。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6544总建筑面积:267610地上总建筑面积:217702其中:商务办公楼建筑面积115140商业建筑面积:102562地下总建筑面积:49908容

8、积率:5.96建筑密度:56.1绿地率:31.5地上总停车数:75辆地下总停车数:556辆五、建筑单体设计1、平面功能设计本项目都是由A、B两座26层商务办公楼及一栋5层大型商场组成的商业综合体。(1)地下一层为超市层高5.4米,地下二层车库层高5.4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49908,地下机动车泊位556个。(2)地上5层是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建筑高度23.85米,建筑面积为22449。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商场,服装,餐饮娱乐,特色餐饮,书城,国际影城等,首层层高5.4米,建筑面积为20317.3 ,设有金银首饰、化妆品、商场,高档主力店等。二层层高4.5米,建筑面积为20512.4,主要设立女士服

9、装。三层层高4.5米,建筑面积为20512.4,主要设有男士服装等。四层层高4.5米,建筑面积为20512.4,主要设有特色餐饮,书店,咖啡厅等。五层层高4.5米,主要设有影城、娱乐、健身等功能。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商业形态布置灵活超市有其独立的交通核心区,百货和运营等通过中间交通核心联系起来,避免人流相互穿叉,使人流能方便、快捷的在商业空间里活动,以达到展示商业的目的。在一层设立一条内部商业街,有效地让人流流动起来,让商业达到最大化。在分区划分上通过点,线,面形式结合将其起来,使各分区之间即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 外墙立面设计以活动的键盘为主题,采用玻璃幕墙嵌百叶及装饰实墙的形式来表现,立面通过

10、嵌套等设计手法,是活跃建筑形象的需求,以便对室内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体现其更加人性了化的设计。采用实体墙和百叶,幕墙结合形成虚实对比,塑造建筑的整体形象,使其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商业形态。(3)A、B两座商务办公楼整体形态及功能一致。办公楼高26层,办公区层高3.6米,办公楼高度99.45米,建筑面积115140。6-18层为办公空间,19-26层为酒店式公寓。办公区采用开敞式大空间办公及公寓式办公相结合的方式,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公寓式酒店错层设置一个中心庭院,大大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大面积的幕墙设计,大开窗大空间,使城市景观尽收眼底,景观视线极其良好。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使建筑跃动起

11、来,不再单调。六立面造型设计整个建筑的形象应为洛阳市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新时期的表现。这栋建筑是面向未来的,他将以两座体型醒目、独特、简雅的塔楼为中心,为洛阳城市天际线创造一个戏剧化雕塑感很强的新地标。在本方案设计中,建筑单体力求以简洁流畅的形态表现当代建筑。尽量简化建筑语言,外墙以大面积玻璃窗和和金属框架为主。大面积的玻璃窗表皮和金属框架让人充分体会到现代建筑之精美,表现了独特的雅致,增强了建筑的亲和力。1功能理性,是本方案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追求功能合理及因此而产生的建筑形式美。建筑在与人,与环境的对话中生成,建筑更是对话的参与者。2.讲究结构与构造的精密逻辑,是本方案建筑风格的特点之

12、二。追求结构的秩序目的在于创造清晰的建筑形式,让建筑在视觉上一目了然。3.简洁的艺术形象是本方案建筑风格的特点之三。简洁是持久美感的保证,简洁是那种“合理的、不言自明的、清楚的、未经修饰的性质”。秉承理性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哲学,在建筑形式上,以抽象的几何造型,如直线、长方体等构成建筑的基本语言。4.在外立面处理上,采用的处理手法,简洁中朴素大方,细部丰富的光影形成高贵而内敛的气质。两栋商务办公楼由于体量较大,故在外立面中间用一段通长的玻璃幕墙将主立面分为两块,既丰富了立面,又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同时与下面五层商业立面的玻璃幕墙形成完整的统一。最终,通过一系列高科技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手段,将

13、建筑打造成一种精致的、耐人寻味的、功能实用的艺术品,同时恰当的表达了商业建筑的性格,并传承了洛阳所特有的、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文脉特征。七无障碍设施1所有公共区域均考虑残疾人通行设施,采用坡道、残疾人电梯连接各层不同标高公共区域。2.公共卫生间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或厕位。3.地下车库靠近专用电梯处设置残疾人专用车位。八建筑技术、环保节能在设计中,把环保节能的概念纳入到建筑中。21世纪是一个讲究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能源的利用,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建材采用环保建材,可循环建材。同时建筑构造等细节考虑建筑节能的需求,增加建筑保温,降低冬季建筑热损耗。此外,还可考虑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以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设施等等,加大有效资源的回收。整个建筑弱电按照5A标准设计。设置中央监控系统提高安全性与能源合理充分利用,保安、消防控制系统实施监控建筑室内外,并与有关部门系统联网。多媒体、宽带网络引入,达成信息全面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