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笔记.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6472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犯罪心理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笔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犯罪心理学笔记一、犯罪的时间特征(一)抢劫、盗窃一般在18-24点较多,尤以20-24点最多 谋杀、受害一般在10-24点最多,占16%,晚8点-2点占45%原因:(夜间犯罪)1、 夜间人们身心疲倦,自制力减退,容易受刺激而犯罪2、 短时间假睡,情绪容易兴奋而滋事3、 夜晚天黑人稀,犯罪不容易发觉,人们疏于防备,研究发现扒窃和过失致死等在白天发生的较多,扒窃在上午9点到下午6点较高。(二)犯罪的日期特征 1、交通肇事和酗酒在周末(周六、日、一)外出度假的多为欧美、日本(周末发工资。盗窃案多)在月初、月中增多(工资制造成)(三)犯罪的季节特征 1、秋冬:财产性犯罪较多(1)冬季冷(2)大部分节日

2、在冬季(3)冬季夜间长(4)收获的季节2、春夏:性犯罪较多和人身犯罪 夏季暴力多(1)气温高容易暴躁(2)人们户外活动多,纠纷多(3)工作机会和收入多,容易酗酒滋事。春季和夏季人的性欲容易冲动。我国刑事立案的特征1月最高,2月下降。3、4、5月回升(钱花光),6月下降(农忙),7、8月上升。10月下降,11、12月又呈上升趋势。二、犯罪的地域特征(一)不同地区犯罪现象的特点 气温高暴力性犯罪多,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财产犯罪比暴力犯罪多,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如车站、码头,侵犯人身的犯罪较多。(二)犯罪的城乡差距城市比农村多:主要表现:1、城市比农村犯罪率高。2、城市财产犯罪多,农村暴力犯罪多

3、,城市的青少年犯罪、职业犯罪和性犯罪多。3、农村初犯多而再犯少,城市再犯比农村多。城市犯罪率高的原因:1、城市人口多,生存竞争大,人与人易发生利害冲突和矛盾。2、城市经济比农村发达,商品流通量大,交易频繁增加经济犯罪的机会。3、城市李东人口多,休闲娱乐场所多,不良人员容易混迹其中。4、城市交通方便,为流窜作案提供机会5、城市中传统控制力量较弱,群体凝聚力较差,而农村生活相对单纯,人员固定,社会生活范围狭小,固定的人际关系格局使社会关系有强大的制约力。第二节 家庭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一、家庭结构的缺陷(一)缺损家庭:由于离异、伤亡使孩子无父无母或者没有的家庭(二)贫困家庭:在生活条件差又缺少教育的家

4、庭中,孩子容易受别人引诱。(三)不道德违法或有犯罪成员的家庭:父母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引起孩子模仿,未成年好奇心强,易受暗示,善于模仿。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父母的影响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行为。(四)不和睦家庭家庭气氛冷漠。紧张,家庭成员不喜欢这个家庭,甚至矛盾激化,造成人身伤害,咋这样的家庭时,子女失去温暖,有人格缺陷,空虚,烦躁不安和失望情绪,容易滑入犯罪人群。二、家庭教育缺陷主要表现为:过于严厉:拒绝、敌对、过分干涉、支配、期望过高等 过于放纵:溺爱、过分保护、放任、不关心 差别对待:偏爱 方法缺乏一贯性:矛盾、不一致、反复无常第三节 犯罪的学校教育诱因一、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教

5、育结构单一的体制,使考不上的学生只好在家待业,并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少数学生无所事事,结帮成伙养成不良习惯,走上犯罪道路。二、教育监督管理简单化不当的教育方法和惩罚方式:停课、停学、开出、净化了学校,但使未成年人流入社会,使犯罪分子低龄化倾向。第四节 犯罪的不良文化特征文化因素作为犯罪的宏观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价值取向、大众传媒等方面。一、由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的不良文化二、大众传媒中不良影响三、犯罪亚文化的影响第四章 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动因第一节犯罪需要论一、 需要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有所欠缺,又力求获得满足的一个内心状态,是肌体自身的需求与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6、,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二、需要的类型1、从对象上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从产生上分: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3、从登记上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相属关系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犯罪人需要的特征(一)需要的不良性和不正当性。如吸毒、剥夺他人生命的(二)需要的不现实性。如没到法定年龄结婚的需要(三)满足需要方式的不合理性。如想过好日子,偷窃的方式,求爱不成,伤害对方。第二节 犯罪动机论一、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需要和胡噢噢的那个之间是间接原因,动机和活动之间是直接原因。二、犯罪动机及其作用犯罪动机是推动个人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因或动力。犯罪动因的作用:(

7、一)激发:激起和引发个体进行犯罪行为(二)指向:引导犯罪行为向某种目标或对象进行。(三)维持和调节:有将犯罪活动进下去的维持作用和在犯罪中调节犯罪行为的时间和强弱的作用。四、犯罪动机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1、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2、必须存在外部条件犯罪动机的形成经历了从犯罪需要犯罪意向犯罪愿望犯罪诱因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的过程。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双避冲突:例如路遇劫匪既不想交钱也不想丢命 3、趋避冲突:例如面对一件事有好工作,但很累,很远五、犯罪心理学的转化犯罪动机的转化是指在准备实施犯罪行为及犯罪后,犯罪动机发生的变化。(一)不同时间的动机转化犯罪动机形成时,犯罪

8、实施中,犯罪实施后,发生的心里冲突,引发动机转化(二)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良性转化和恶性转化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主观因素:1、生理状况的变化 2、个性的影响 3、犯罪经验的影响 4、犯罪工具和手段 5、共同犯罪人的变化客观因素:1、环境的变化 2、目标的变化 3、被害人态度的变化 4、突发的障碍因素,警察的出现等六、不明显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复杂的,有时存在着犯罪行为与动机不符合状况,这是因为有隐性犯罪动机的存在。(一)少年犯的隐性犯罪动机1、好奇动机 2、娱乐动机 3、自我显示动机 4、寻找刺激动机 5、要求独立动机(二)精神病和心理变态犯在他们发作的时候,无犯罪动机可言,精神病人在心里

9、正常下的犯罪,其犯罪动机与正常人也有区别。第三节 犯罪智能论一、智力概述智力是指人在认知方面的特性,他是个体有目的的活动,合力的思维有效地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一个人的智力与其先天素质,教育、环境、个体努力和时间有关。智力可以用智力测查的方法加以评价。二、智力与犯罪早期研究表明,犯罪人的智力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形式的变化,犯罪人的智力状况普遍提高,基本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在一些犯罪类型中,犯罪人的智力不同。在我国的研究中得出一下结果:1、少年犯的智力偏低,有1/4的人是低能边缘或智力缺陷,工读生的智力与正常学生相同。2、不同犯罪的智力不同,流氓罪的智力较低,强奸的犯罪最低

10、3、但对于绝大多数犯罪类型来说,犯罪与智力无明显联系,随着社会的关系,高智商犯罪在增多第四节 犯罪气质论一、气质概述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动态特征。气质理论最早的提出者希波克拉底。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外向粘液质:安静、反应缓慢、稳重、沉默寡言、庄重、坚韧、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而难于转移、内向胆汁质: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交换快,外向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而且不强烈敏感,善于察觉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内向。二、气质与犯罪苏州大学周川等人对151个少年犯神经类型的测查发现,

11、神经类型属强型的占35.7%,弱型占15.89%,中间型占48.3%,少年犯中强型和弱型的人数均高于正常人的常模,而中间型的地域全体人口的常模。罗大华对某监狱2921人测查发现,多血质的1021人,占35%,粘液质的809人占27.7%,胆汁质的714人占24.4%,抑郁质的377人占12.9%。气质在犯罪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影响犯罪需要和动机的强度,犯罪类型、犯罪行为方式的选择。犯罪行为特带你和犯罪后的态度等等:例如:胆汁质的犯罪人是有发生快,犯罪冲动难于控制,犯罪活动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等特征。粘液质的犯罪人则具有,起意报复不动声色,计划周密,时候不后悔等特征。第五节 犯罪性格论一、 性格概述

12、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里特征。性格是人在先天的基础上,社会生活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体事件等。经典三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热恋中的人智力最底下”“一个人要对40岁以后的自己的长相负责”二、犯罪人的性格特征1、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生活态度轻率,没有明确的生活动机,嫉妒心和报复心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2、人性、鲁莽、胆大妄为、无组织无纪律。3、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心境变换快,神经质突出,情绪体验低级,庸俗,外显。4、缺乏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扭曲,以奇为美,不符合社会规范。5、在

13、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明显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自我中心,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易受到暗示,感情脆弱攻击性强,对挫折忍受力差也是成为犯罪的原因。第五章 故意犯罪和果过失犯罪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心里故意犯罪心里是与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有关的心理活动的总称。犯罪行李中绝大部分是故意犯罪心理。故意犯罪心里一般要经过犯罪决议,犯罪实施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犯罪心理活动有不同的表现特点与规律。一、犯罪决议阶段的心理表现犯罪决议即决定实施犯罪的意向。(一)犯罪决意的表现形式在预谋犯罪中,犯罪决意明确、具体、积极进行犯罪计划和准备,他们做与犯罪有关的信息情报,物品的准备,犯罪时间、地点、手段、方式、步骤,应

14、激措施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具体策划,因此犯罪的行动效率高,容易得逞。1、在机会犯罪中:行为人实现没有犯罪动机,也没有侵害目标和犯罪计划,仅因为合适的犯罪机会的刺激,使原来的犯罪意识急剧膨胀而产生犯罪。其犯罪决意形成时间短,缺乏策划和权衡,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犯罪行为上表现出盲目、无序、难于达到犯罪人的目的。2、在临时性的冲动犯罪中:行为人受到强烈刺激,在某种突发的意外局面所窘迫的激情冲动基础上的犯罪。其犯罪决意表现为强烈而突发,具有暴发性特点,在犯罪行为上表现为缺乏理智和不计后果。(二)犯罪决意过程的心理表现1、犯罪意图的出现 犯罪人在其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良因素作用下激发出来的。例如:犯罪人有不切

15、实际的高消费和超前消息的需要,或不顾对象地满足其生理需要等。2、犯罪动机的选择在犯罪动机的选择中,一般犯罪人都会出现心理冲突,在决意犯罪的时候会反复思考,权衡利弊,利大于弊犯罪的产生可能性大,相反则可能性小。二、实施犯罪阶段的心理表现一般表现为:1、恐惧,犯罪人试试犯罪时基本心理特征是一种难于抗拒的心理现象,表现为白色苍白、浑身无力、声音颤抖、情绪慌乱、思维散乱。 恐惧一般会降低犯罪人的行为效率,也有相反的情况,犯罪人越恐惧犯罪意向越坚定,体能得到超长发挥,导致产生严重后果的发生。2、兴奋,在实施犯罪中常陷入兴奋状态,对行为后果毫无顾忌,甚至认为计划过于保守,不顾一切的胆大妄为,这种兴奋常能调

16、动身心潜力,造成严重后果。3、欣喜,如犯罪行为顺利或有意外收获,常会产生得意和欣喜的心理状态,使犯罪人因兴奋而出现行为的疏忽,留下破绽,有时欣喜会使犯罪行为更加暴烈,造成严重后果。4、绝望的恐惧,在实施犯罪中受挫,如机会丧失,遇到强烈反抗,行为暴露,同伙出卖等会产生绝望和愤怒的情绪,在此时极易发生犯罪动机的急剧恶化,铤而走险,实施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5、冷静,惯犯在犯罪中会非常冷静,冷静地对犯罪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分析。三、实施犯罪后的心理表现(一)犯罪未遂的心理表现1、懊恼,因犯罪手段不高明,不够胆大,客观障碍的出现而后悔懊恼,这种心理会延伸到继续犯罪或被捕后的抵触心理。2、悔恨,对犯罪前的各

17、种劝告没听而悔恨,和悔恨自己的犯罪手段不高明。3、愤怒,如犯罪未遂的原因是有同伙或他人引起的,犯罪人可能会迁怒于他人,寻找机会报复,如因被害人的行为导致犯罪未遂。4、恐惧,因犯罪人有暴露的可能,常会产生恐惧心理,如罪不可恕(二)犯罪既遂的心理表现1、满足,达到犯罪目的,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满足而欣喜,或挥霍财物或自我吹嘘,这种满足会强化继续犯罪的倾向。2、迟缓,犯罪目的达到后精神放松,节日激情休克状态。3、精神紧张,联想混乱,初犯和偶犯比较突出,对外界反应非常关注,一些无意之举也会引起精神紧张,甚至产生错觉,幻想和被害妄想精神现象,一些大案要案的犯罪人虽多次犯罪,也会出现反常现象。4、悔悟,实施

18、犯罪后,对其行为后悔、自责,甚至企图自杀,这种心理现象多是初犯和大案要案的犯罪人,这种犯罪人多能听从规劝二自首。5、犹豫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一、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1、 概念。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或者已经预见而清新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罪。法律规定的果实包括,过失杀人,过失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以及过失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2、过失犯罪的类型疏忽大意型和过于自信型疏忽大意型: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以至造成或危害结果的果实犯罪行为。造成疏忽大意果实犯罪的心理原因包

19、括:事业心责任感缺乏,对个人利益的关心高于对社会利益的关心,注意品质不良,稳定性差,注意的分配差,粗心大意,感知记忆模糊,思维判断有片面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应激不良等。过于自信型: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这种结果不发生或可以避免,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出现。造成国语自信果实犯罪的心理原因包括:违反了注意义务、判断失误或措施不利、自我评价过高。(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1、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不同2、犯罪心理的内容不同3、犯罪心理的机制上也不同二、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一)生理特征1、生理缺陷或疾病,如

20、感知觉系统的问题,注意心理的问题2、疲劳状态,如疲劳驾驶,疲劳进行危险工作3、麻醉与酗酒,如酒后驾驶等4、其他生理因素,包括生理节律,年龄与性别等(二)心理特征1、过失犯罪人认识特征 错觉:注意品质不良和违反注意义务的,极易缺损或失误的2、过失犯罪人情绪和态度特征 恐惧、愤怒、狂喜、绝望、悲哀等强烈情绪,会使决策失误,操作变形,造成过时犯罪。 不负责任、对抗态度,傲慢、固执和自私态度容易造成过失犯罪3、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意志薄弱,切法自觉性和果断性,凭一时激情鲁莽做事的时候容易出现过失行为。4、过失犯罪人个性特征:气质和性格方面5、过失犯罪人的无意识因素:麻醉和喜酒状态下的行为意识不清,造

21、成的发生犯罪。6、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卧床吸烟的习惯,用危险方法开玩笑的习惯,教育孩子的不良习惯,打骂,技术操作上的不良习惯。第六章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犯罪心理一、犯罪的年龄差异1、犯罪率方面的年龄差异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与犯罪人口在期间的比例出现三种关系:其一、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高于犯罪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这种情况称为犯罪的低发年龄段其二、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与犯罪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同其三、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低于犯罪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这种情况称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男性的高发率年龄段基本状况日

22、本30-40岁 美国25-29岁 德国21-25岁 法国18-21岁日本男性犯罪高发阶段明显滞后的原因:东方文化的背景所致,传统的家庭制度和团体精神还存在,而30-40岁正是日本人工作最繁忙的年龄段,与他人造成冲突的心理压力最大的阶段,犯罪率也随之增高。我国的统计年龄段14-1718-2526-5051以上社会总人口比例40.77%23.95%44.33%20.29%犯罪总人口比例19.07%54.98%24.75%1.20%由此看出14-17、18-25为高发犯罪年龄组女性犯罪情况犯罪高发年龄段一般晚于男性,日本为40-5-岁,法国为30-40岁,从我国的统计看,犯罪高发期集中在26岁以上,

23、女性犯罪是随着年龄增长上升趋势。解释,在少妇和少女时期有父亲的丈夫的保护圣火安静,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少,而随年龄增长,女性开始承受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变故,子女的抚养,事业的追求等,在中年是生活和事业的高峰期,实施犯罪的机会也多。2、犯罪类型上的年龄差异少年犯多为盗窃,流氓和其他轻微犯罪。20岁后其生活能力增强,生理需要增加实施强奸抢劫,伤害及严重的流氓犯罪。中年是专业犯罪高峰期老年期体力和思维能力减弱,实施犯罪的对象往往是儿童,妇女,有生理残疾的精神病人。3、犯罪手段上的差异在财产犯罪中,青年易抢劫、入室盗窃、中年易诈骗,贪污挪用公款在性犯罪中,青年易强奸、轮奸、卖淫、嫖

24、娼、中年易通奸、嫖娼二、青少年犯罪心理(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1、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特点:形态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内分泌变化,机能发育,运动能力发展2、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2)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3)性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冲突(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冲突(3)好奇心强与辨别能力较低的冲突(4)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较弱的冲突(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二)青少年犯罪的态势和行为特征1、青少年犯罪的态势特征犯罪数量上:青少年犯罪比例上升犯罪手段上:暴力倾向十分明显,有向智能化转变的趋势犯罪类型上:涉及的类型非常广,但主要是侵犯财产犯罪犯罪组织上:团伙犯罪十分明显2、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2)情境性(3)戏谑性(4)情绪性(5)反复性(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1、青少年生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2、青少年体能强壮、精力充沛3、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4、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三、中壮年男性犯罪心理(一)中壮年男性更犯罪的身心基础1、中壮年男性的生理发育特征发育完全成熟并保持较高的机能水平,随年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