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64461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 班级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2.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3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2、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情感与价值观: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3、“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

2、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 自主预习一、走近作者王勃(649675)字_,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_家。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

3、大。他和_、_、_并称“王杨卢骆”,亦称“_”。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_”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二、写作背景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

4、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

5、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三、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四、朗读体味(一)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并纠正字音翼轸( )襟( ) 三江川泽纡( ) 孤鹜( )樽( ) 迥( )南

6、溟( ) 胜筵( )梓( )泽 襜( )帷睢( )园 瓯( )越俨( )骖騑( )睇眄( ) 棨戟( )披绣闼( ) 叨( )陪鲤对逸兴遄( )飞 命运多舛(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齐读课文朗读前常规指导: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 (1)孟学士/之词宗 (2)临/帝子之长洲 (3)钟鸣/鼎食/之家 (4)气凌/彭泽之樽 (5)扶/凌云/而自惜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宾主/尽/东南之美(3)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合作探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B级)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

7、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你能据此对应文章的五个段落吗?随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棨(q)戟 襜帷(wi)星分翼轸(zhn)B.萦(yng)回胜饯(jin)涸(h)辙钟鸣鼎(dng)食C.东隅(y)请缨(yng)猖(chng)狂衡阳之浦(f)D.暇(xi)日雨霁(j)邺(y)水遥襟甫(f)畅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第二课时研读第一段自主预习一、重点词语解释1.豫章故郡 故:2.地接衡庐 接: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

8、带: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 美: 6.千里逢迎 千里: 7.高朋满座 高: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童子何知 2、物华天宝3.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合作探究说说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描述了哪些内容?并能找出相关文字。随堂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逸兴遄飞遄:迅速。B今兹捧袂 袂:衣袖。C鹤汀凫渚 凫:游水。D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高大的山陵。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B俨骖 于上路C孟学士之词宗 D时运不齐第三课时研读二、三段自主预习一、重点字词解释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2.彩彻区明 彻:3.雁阵惊寒

9、惊: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 属: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 尽: 寒: 清 :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 凝: 暮: 紫:7.即冈峦之体势 即: 体势:二、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三、古今异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四、文言句式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合作探究名句品味:(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课堂检测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精益求精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予以记之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吾妻之美我者2、从语音角度看,下

10、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A 逦迤 伛偻 扶摇B 参差 窈窕 霹雳C 舳舻 徘徊 逡巡D 沆砀 涟漪 睇眄第四课时研读四、五段自主预习一、重点词语解释 气凌彭泽之樽 凌:四美具 四美: 具:二难并并:兴尽悲来兴:所 赖君子见机赖: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且:不坠青云之志坠:穷睇眄于中天穷:极娱游于暇日极: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屈贾宜于长沙屈:窜梁鸿于海曲窜: 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怀帝阍而不见2、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合作探究一、王勃抒发了哪些感慨? 二、名句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课堂检测1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

11、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第五课时研读第六、七段自主预习一、解

12、释下列重点词语 1.一介书生介:个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3.有怀投笔怀:心思。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好。再:第二次。7.兰亭已矣已:过去。8.奉承恩于伟饯于:在。9.是所望于群公是:这。于:对。10.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二、特殊句式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合作探究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有什么作用?随堂检测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

13、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

14、,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

15、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其性所多也多:超过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征:验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

16、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接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古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於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矣时人谓 常 公 能 识 真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